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15日,全球首个百台无人电动矿卡集群“华能睿驰”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矿正式投入编组运营。这标志着全球首个露天矿生产实现5G-A网络下的“车-云-网”规模化协同,用科技将安全生产带入新高度,树立智慧矿山新标杆。

煤炭在我国能源保供中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为积极响应中国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目标,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能)携手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国网智慧车联网有限公司(简称:国网)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打造全球首个零碳、无人、智能的露天矿运输系统,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1.jpg

“华能睿驰”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电动矿卡成功投运

华能蒙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树学在致辞中指出,华能蒙东公司积极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在矿山运输环节推动用能变革,全面实现以电代油,全力打造安全矿山、智能矿山和绿色矿山。

2.jpg

华能蒙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树学发言

创新推动变革,华能睿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创下无人驾驶电动矿卡领域达到全球行业领先水平。该产品具备90吨载重能力,单车综合运输效能达到人工的120%,可在零下40℃极寒环境中连续作业。为了充分发挥百车集群协作优势,华为云商专车方案通过众包地图实时更新作业点位,优化行车路线,有效减少作业等待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同时,作为国内首个取消驾驶室的无人矿卡项目,华能睿驰将人员安全置于首位,将人员与装备、恶劣环境隔离,大幅降低安全风险。在高寒、雨雪、扬尘等极端工况下,既要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又要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这对数据处理及系统协同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BU CEO张平安表示,华为为露天矿作业提供人工智能算法,赋能无人驾驶车端精准感知及云端高效协同,加速煤矿行业从“人控”迈向“智控”,用数智化技术护航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是中国5G、云、AI、新能源等技术创新融合的灯塔,也是AI深入行业解难题、做难事的一次创新尝试。

3.jpg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BU CEO张平安发言

为实现流畅的车云协同,伊敏矿区部署5G-A网络,对无人驾驶的行车线路进行精准网络覆盖,是全球首个5G-A露天矿,可满足500Mbps大上行与20毫秒低时延,为无人驾驶矿卡的高清视频回传和云端调度提供了坚实的网络支撑。未来,该技术将支持超过300辆无人驾驶矿卡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进一步助力矿区安全、高效生产。

4.jpg

伊敏露天矿无人驾驶矿卡作业现场

面向未来,华为将继续携手华能、徐工、国网及更多合作伙伴,推动矿山运输装备转型升级,共同打造“安全、高效、绿色”的智慧矿山,为全球能源行业数智化发展提供“伊敏经验”。

来源:华为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公司报告显示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且研发投入加码布局

安世半导体今日公布了2024财年财务业绩。在宏观经济持续不确定和市场周期性疲软的背景下,公司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强化执行力和坚持创新投入,实现了营收稳定并保持盈利。Nexperia在2024财年结束时总营收达到20.6亿美元。在我们界定的市场范围内,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8.9%提升至9.7%。展望来年业绩,得益于毛利率与现金流的持续改善,公司保持乐观预期。此积极趋势在2024年第四季度已初现端倪,并延续至2025年第一季度,反映了业务的早期复苏迹象和运营能力的增强,净利润较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超3200万美元。

NEXP105 (A) 2024 Financial results.jpg

在本财年内,Nexperia迎来了多个重要里程碑,彰显了其对技术创新和长期增长的承诺。尤为瞩目的是,公司庆祝了德国汉堡工厂成立100周年,该工厂是卓越工程技术的历史性象征。为传承这一历史底蕴,Nexperia对下一代半导体制造能力进行了重大投资,尤其是在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技术领域。

作为长期战略的一部分,Nexperia还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024年该支出增长了6.2%。这充分彰显了公司专注于于推动高性能半导体在汽车、工业和节能应用领域的发展。该投资不仅支持碳化硅和氮化镓等宽禁带技术的创新,还推动了功率分立器件、模块、模拟及功率IC产品组合的升级和扩展。

2024年也是转型和变革的一年。公司战略调整包括重组业务部门以强化创新与价值创造的核心聚焦,以及引入新的高管团队来引领下一阶段的发展。

Nexperia对下一年的展望显示,尽管市场将继续带来挑战,但通过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及巩固在汽车领域的优势地位,公司预计将保持财务增长的势头。鉴于半导体在电气化、数字化、自动化和绿色能源转型等全球大趋势中的核心作用,Nexperia已占据有利地位,将充分把握长期需求带来的机遇。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基于各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爆发式增长的驱动,人工智能服务器对半导体的需求正呈现指数级攀升。Nexperia已瞄准了服务器、智能手机、计算机及工业自动化四大领域的商机。 

Nexperia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表示:“我们预计全球的变化,特别是电子和汽车行业的需求波动,将比任何直接监管措施产生更显著的影响。随着客户重新评估其生产策略,灵活应对至关重要。尽管贸易形势和价格压力持续影响着行业,但Nexperia凭借其强大的全球基础设施和经验丰富的团队,始终以可靠、敏捷、专注创新的方式持续创造价值。无外部债务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投资实力。”

Nexperia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学政(Wing)表示:“在Nexperia,我们很自豪能在推动更加可持续的未来中发挥关键作用。公司的技术为各种行业的系统赋能,推动能效提升、实现电气化转型和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解决方案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们凭借独特的业务优势,能够提供推动这一转型所需的创新、规模及可靠性。近期的积极进展令我们倍感鼓舞,我们仍将持续聚焦长期价值的创造。”

Nexperia还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负责任的商业实践始终是战略核心。公司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范围1和2排放的碳中和。

*不包括纽波特工厂的出售

关于Nexperia

Nexperia总部位于荷兰,是一家在欧洲拥有丰富悠久发展历史的全球性半导体公司,目前在欧洲、亚洲和美国共有12,500多名员工。作为基础半导体器件开发和生产的领跑者,Nexperia的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移动和消费等多个应用领域,几乎为世界上所有商业电子设计的基本功能提供支持。


 Nexperia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每年的产品出货量超过1,000亿件。这些产品在效率(如工艺、尺寸、功率及性能)方面成为行业基准,获得广泛认可。Nexperia拥有丰富的IP产品组合和持续扩充的产品范围,并获得了IATF  16949、ISO 9001、ISO 14001和ISO 45001标准认证,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创新、高效、可持续发展和满足行业严苛要求的坚定承诺。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 (1).png

要点:

  • 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为更多消费者带来备受喜爱的移动体验,包括令人惊艳的全新影像功能、激动人心的游戏体验和先进的终端侧AI功能等。

  • 该平台实现全方位性能升级,CPU性能提升27%GPU图形渲染速度提升30%AI性能更是实现65%的提升。[1]

  • 荣耀、vivorealme等领先OEM厂商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采用第四代骁龙7的商用终端。

2025515日,圣迭戈——高通技术公司今日推出最新骁龙7系产品——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这一全新平台旨在增强用户喜爱的多媒体体验并提供全面的稳健性能。无论是利用先进图像处理功能拍摄珍贵瞬间,还是借助精选的Snapdragon Elite Gaming™特性尽享紧张刺激的游戏体验,第四代骁龙7极具吸引力的出色功能让用户能够全身心沉浸所爱。第四代骁龙7还带来了创新的AI功能,支持直接在终端侧运行生成式AI助手和主流大语言模型(LLM),并首次在骁龙7系平台当中引入对Stable Diffusion图像生成的支持

2 (1).png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手机业务总经理Chris Patrick表示:“凭借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我们为骁龙7系带来全新可能性,将AI驱动的体验直接融入硬件,让用户更轻松地拍摄、创作和分享。在Snapdragon Sound™骁龙畅听技术加持下,该平台支持多项顶级音频技术,包括首次在骁龙8系之外支持高通®扩展个人局域网(XPAN)技术,为更广泛的用户带来前沿的多媒体体验。”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总裁方飞表示:“荣耀很高兴能与高通技术公司展开密切合作,在我们即将发布的商用终端上采用全新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这款强大的平台将赋能我们为用户提供出色性能和领先特性,并提升用户日常生活中的移动体验。”

vivo产品副总裁欧阳伟峰表示:“多年来,vivo与高通技术公司保持紧密合作,为用户打造卓越的体验。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宣布,vivo即将推出搭载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的智能手机,旨在为用户带来创新且高效的沉浸式移动体验。”

荣耀和vivo将率先采用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首批终端预计将于本月面市。

欲了解有关该平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产品手册产品页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坚持不懈地创新,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助力全球解决一系列最重大的挑战。依托公司40年来持续打造划时代突破性技术的领导力,我们提供一系列由领先的AI、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和无与伦比的连接所支持的丰富解决方案组合。我们的骁龙平台赋能非凡的消费者体验,而我们的高通跃龙产品助力企业和行业跃上新高度。我们携手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赋能下一代数字化转型,丰富人们的生活、改善企业业务并推动社会进步。在高通,我们用科技成就人人向前。

高通公司包括技术许可业务(QTL)和我们绝大部分的专利组合。高通技术公司(QTI)是高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其子公司一起运营我们所有的工程、研发活动以及所有产品和服务业务,其中包括半导体业务QCT。骁龙和高通品牌产品是高通技术公司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高通专利技术由高通公司许可。


[1] 与前代平台第三代骁龙7相比。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Catherine De Keukeleire,安森美宽禁带可靠性与质量保证总监

1.jpg

从 MOSFET 、二极管到功率模块,功率半导体产品是我们生活中无数电子设备的核心。 从医疗设备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到个人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 (EV),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了各种设备的持续运行。

第三代宽禁带(WBG)解决方案是半导体技术的前沿,如使用碳化硅(SiC)。 与传统的硅(Si)晶体管相比,SiC的优异物理特性使基于SiC的系统能够在更小的外形尺寸内显著减少损耗并加快开关速度。

由于SiC在市场上相对较新,一些工程师在尚未确定该技术可靠性水平之前,对从Si到SiC的转换犹豫不决。 但是,等待本身也会带来风险--由于碳化硅可提高性能,推迟采用该技术可能会导致丧失市场竞争优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SiC半导体产品如何实现高质量和高可靠性,以及SiC制造商为确保其解决方案能够投放市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还确保了卓越的可靠性。

SiC半导体有何不同?

在化学层面上,Si和SiC的区别仅仅是增加了碳原子。但这导致SiC的晶圆具有更坚硬的纤锌矿型原子结构,相比之下,Si的原子结构为较弱的金刚石型。这种结构差异使得SiC在高温下具有更高的机械稳定性、出色的热导率、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更宽的禁带。

层间禁带宽度的增加导致半导体从绝缘状态切换到导电状态的阈值更高。 第三代半导体的开关阈值介于 2.3 电子伏特(eV) 和 3.3 电子伏特(eV) 之间,而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的开关阈值介于 0.6 eV 和 1.5 eV 之间。 (图 1)

2.png

图 1:宽禁带物理特性

就性能而言,宽禁带(WBG)半导体的击穿电压明显更高,对热能的敏感性也更低。 因此,与硅半导体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强的可靠性、通过减少功率损耗提高效率,以及更高的温度阈值。

对于电子行业来说,这可以提高现有设计的效率,并促进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转换器向更高电压发展。 这将带来更多益处,如减少原材料和冷却要求(由于相同功率下电流减小)、减小系统尺寸和重量,以及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 (图 2)

3.png

图 2:碳化硅应用优势

了解半导体可靠性

MOSFET、二极管或功率模块发生故障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对于直流快充、电池储能系统和工业太阳能逆变器等关键能源基础设施中的元件来说尤为重要。 从严重的停机维修,到品牌声誉损失,甚至更广泛的损害或伤害,确保这些元件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典型的半导体要在相当大的负载和应力下工作,这一点在高压SiC应用中尤为明显。 在器件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功率循环、热不稳定性和瞬态、电子运动和低功率电场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半导体过早失效。

偏压温度不稳定性 (BTI)

BTI 是影响硅产品可靠性的一种常见老化现象。 当在介电界面或其附近,由于界面陷阱电荷的产生,这种现象会导致 "导通 "电阻增加,从而降低阈值电压,减慢开关速度。

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 (NBTI) 是 MOSFET 的主要可靠性问题之一,通常会随着晶体管的老化而逐渐显现。这一点对于栅极至源极电压为负值或对栅极施加负偏压的器件尤为明显。

经时栅极氧化物击穿 (TDDBTime-Dependent Gate Oxide Breakdown)

TDDB 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持续施加的电偏压和地球电磁辐射的影响,栅极氧化物有可能受损的现象。 这是一种基于老化的失效机制,会限制半导体产品的使用寿命。

功率和热影响

器件上剧烈的功率循环会增加MOSFET的瞬时应力,并可能产生超过击穿电压的电压尖峰。虽然抑制措施有助于随时间减少浪涌效应,但即使是减弱了的动态应力仍会影响器件的可靠性。

由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本身是其运行的关键,当衬底的不同区域以不同的速度冷却和收缩时,激烈和反复的热循环会导致元件损坏。

双极性老化

由SiC MOSFET体二极管应力引起的双极性老化,可能导致“导通”状态下的电阻增加,这是由于体二极管正向偏置时流过的电流触发的。这种老化有时也表现为前向电压漂移或关断状态漏电流增加。最常见的是由于现有外延层基晶面位错(BPDs)的激活所引起,通过合理设计外延层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扫描可以预防这种激活。

确保半导体可靠性

对于 SiC 制造商之一的安森美(onsemi ) 而言,要确保 SiC 产品能够满足下一代应用的性能要求,就必须针对 SiC 结构量身定制广泛的质量和可靠性项目。

要认识到SiC的局限性,从而确定其可靠的工作条件,了解其失效模式和机制至关重要。通过追溯这些失效模式和机制,并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暴露弱点和制定纠正措施。

项目基础与合作

由于许多高性能的SiC应用还涉及到具有长生命周期的系统,因此至关重要的是,SiC的测试要紧密符合应用的预期。

为了加深对碳化硅材料失效模式的了解,安森美的质量项目包括一个多元化的团队,其中包括参与前端制造、研发、应用测试和失效分析的人员。 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专业研究中心合作,这一项目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晶圆质量认证

晶圆质量认证(也称为内在质量认证)主要关注晶圆制造过程,其目的是确保按照合格流程加工的所有晶圆都具有稳定的内在高可靠性水平。 这或许是任何 SiC 可靠性中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晶圆缺陷既可能导致封装时立即出现故障,也可能在产品的后期寿命中出现问题。

为确保长期的可靠性,安森美开发了一系列深入的方法,包括视觉和电子筛选工具,旨在消除有缺陷的晶粒。

晶圆制造工艺流程始于衬底扫描,在此过程中使用坐标跟踪和自动分类技术来识别和跟踪缺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多次检验扫描用于在关键步骤中识别潜在缺陷(图3)。

4.png

图 3:前端流程中的扫描和检查

电气筛选也在多个阶段实施,例如晶圆验收测试、老化测试和晶圆级晶粒分类,以及动态部件平均值测试,以消除电气异常值。最后,所有晶圆都要接受彻底的自动化出厂检查,其中包括视觉缺陷的识别。

广泛测试

无论是在SiC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还是在产品的持续生产过程中,安森美都会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旨在测试整个生产过程(晶圆制造、产品封装和应用测试)的质量和可靠性。

击穿电荷(QBD)测试

安森美使用 QBD 作为评估栅极氧化物质量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与栅极氧化物厚度无关。 安森美的方法是在室温下对正向偏置栅极施加 5 mA/cm² 的电流,这种破坏性测试在精度和灵敏度方面超过了线性电压 QBD 测试,能够检测到内在分布中的细微差异。

图 4 显示了平面SiC和Si栅极氧化物内在性能对比测试结果。

5.png

图 4:SiC NMOS 电容、1200 V 40 mΩ EliteSiC MOSFET 和

 Si MOSFET 产品的 QBD 测量值

在比较内在QBD 的性能(与栅极氧化物厚度无关)时,在相同标称厚度下,安森美平面SiC的内在性能比Si提高了 50 倍。 这显示了SiC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巨大飞跃。

在生产过程中,每批产品的栅极氧化物质量是通过将SiC MOSFET产品晶粒的采样QBD与大面积(2.7 mm x 2.7 mm)NMOS电容器进行对比来评估的,并且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以确保任何异常值都被剔除。

TDDB 测试

为了确保其SiC产品的寿命,安森美进行了广泛的TDDB应力测试,这些测试远远超出了常规工作条件。图5展示了一个SiC生产MOSFET的TDDB测试数据示例。该器件在175°C的温度下经受了一系列栅极电压和与电子俘获相关的氧化物电场的影响。

6.png

图 5:SiC 生产 MOSFET 的 TDDB 数据(175oC 和低于 9 MV/cm 时的应力)

即使采用保守的模型,在栅极电压为 21V 的情况下,预测的失效时间为20年,这远高于该型号规定的工作电压(18V)。

跨职能方法体系

除了QBD和TDDB测试之外,安森美还在公司内部以及与独立的学术研究人员合作,进行一系列广泛的实验。

包含双极性老化、动态应力测试和BTI老化测试在内的全套测试流程,构成了一种广泛的跨职能方法体系,旨在对晶圆到最终应用产品进行全面测试。这确保了安森美的产品能够兑现SiC的承诺——提高效率、加快开关速度、支持更高电压以及增强可靠性,以更精确地符合客户的系统要求。

2023 年 11 月, 安森美在斯洛伐克的 Piestany 开设了先进的电动汽车系统应用实验室,进一步扩大其应用测试范围。 该实验室旨在为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逆变器下一代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提供支持。 该实验室包括各种专有测试设备和来自 AVL 等业界知名制造商的解决方案。

碳化硅--市场准备就绪的技术

大规模采用 SiC 还将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半导体制造商要跟上需求的步伐,由于有了广泛的测试项目(如安森美开展的测试项目),电子行业应该不会对 SiC 的可靠性和性能感到担忧。

对于日益增多的高要求应用,包括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转换器,SiC 技术应成为工程师的首选。 过去,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要找到在投放市场后立即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实现飞跃的元件和应用级解决方案极具挑战性,但 SiC 技术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满足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紧凑机箱对电源轻薄化、高可靠性的需求,金升阳推出了超薄塑壳导轨电源L110/20/40/60-20BxxPU系列。该系列集全球通用输入、高隔离耐压、超薄设计于一身,助力客户简化系统布局,提升整体可靠性。

1.jpg

产品优势

一、全球通用、灵活供电

① 宽电压输入:支持 85-264VAC/120-370VDC,兼容全球电网,直流模式下可直接从应用系统母线取电,简化系统走线布局,降低系统复杂度。

② 抗冲击能力强:305VAC 输入可持续3秒不损坏(60W除外),适应电压波动频繁的工业环境。

二、性能优越

产品效率高达90%,减少能量损耗,提升电源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工作温度范围:-30℃ to +70℃稳定运行(60W:-25℃ to +70℃),适应极端气候或高温机箱环境。

具备输出短路、过流、过压保护功能

带恒流限制功能,更好的解决容性负载及电机等感性负载问题10W除外)。

三、超薄设计、方便安装布局

① 紧凑尺寸:如LI20-20BxxPU系列仅 22.5×85×95mm,比市场同等功率产品体积缩小10%,可满足紧凑型机箱等空间敏感场景应用。

② 标准导轨安装:无需复杂工具,快速部署,维护便捷。

四、安全可靠

① 隔离耐压4000VAC,为高耐压需求用户提供保障

EMC性能良好,抗干扰能力强:EMI CLASS B、浪涌共模±4kV、静电接触±6kV/空气±8kV等,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

符合EN/IEC62368等认证标准

产品应用

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设备、机器、轨道交通及其它外置恶劣环境中的工业设备。本产品适合在自然空冷却环境中使用,如在密闭环境中使用请咨询我司FAE。

2.jpg

来源:金升阳科技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立錡科技全新推出 RT9125 音频放大器,专为 LCD/OLED 电视、Soundbar 与家庭影院系统设计。结合高音质处理与无电感架构,全面满足系统对空间、效率与音质的严苛要求。

为什么选择 RT9125?

  • 超低功耗:专利共模跳频(CMH)技术,在 <5W 一般音量下实现高达 91% 轻载效率,有效降低功耗。

  • 灵活配置:内建 DRC 动态范围压缩,支持左右声道独立设定,适用于双声或多声道系统。

  • 高效输出:2x30W @8Ω 输出,系统效率高达 94%,无需外部散热片,简化热设计。

  • 极低底噪:输出底噪低至 35μV,音质纯净细腻,适合高解析度音频播放。

  • 系统简化:8kHz 切换频率支持更小滤波器件,<15V 工作电压下可实现无电感架构,节省成本与 PCB 空间。

来源:立錡科技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今日宣布,推出30V耐压共源Nch MOSFET*1新产品AW2K21”,其封装尺寸仅为2.0mm×2.0mm,导通电阻*2低至2.0mΩ(Typ.),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1.jpg

新产品采用ROHM自有结构,不仅提高器件集成度,还降低单位芯片面积的导通电阻。另外,通过在一个器件中内置双MOSFET的结构设计,仅需1枚新产品即可满足双向供电电路所需的双向保护等应用需求。

新产品中的ROHM自有结构能够将通常垂直沟槽MOS结构中位于背面的漏极引脚置于器件表面,并采用了WLCSP*3封装。WLCSP能够增加器件内部芯片面积的比例,从而降低新产品的单位面积导通电阻。导通电阻的降低不仅减少了功率损耗,还有助于支持大电流,使新产品能够以超小体积支持大功率快速充电。例如,对小型设备的双向供电电路进行比较后发现,使用普通产品需要23.3mm×3.3mm的产品,而使用新产品仅需12.0mm×2.0mm的产品即可,器件面积可减少约81,导通电阻可降低约33。即使与通常被认为导通电阻较低的同等尺寸GaN HEMT*4相比,新产品的导通电阻也降低了约50。因此,这款兼具低导通电阻和超小体积的AW2K21产品有助于降低应用产品的功耗并节省空间。

另外,新产品还可作为负载开关应用中的单向保护MOSFET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也实现了业界超低导通电阻。

新产品已于20254月开始暂以月产50万个的规模投入量产(样品价格500日元/个,不含税)。新产品在电商平台将逐步销售

ROHM还在开发更小体积的1.2mm×1.2mm产品。未来,ROHM将继续致力于提供更加节省空间并进一步提升效率的产品,助力应用产品的小型化和节能化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贡献力量。

2.jpg

<开发背景>

近年来,为缩短充电时间,智能手机等配备大容量电池的小型设备中,配备快速充电功能的产品日益增多。这类设备需要具备双向保护功能以防止在非供电状态时电流反向流入外围IC等器件。此外,为了在快速充电时支持大电流,智能手机等制造商对MOSFET有严格的规格要求,如最大电流为20A、击穿电压*528V30V、导通电阻为5mΩ以下等。然而,普通MOSFET产品若要满足这些要求,就需要使用2枚导通电阻较低的大体积MOSFET,而这会导致安装面积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OHM开发出采用超小型封装并具备低导通电阻的MOSFETAW2K21非常适用于大功率快速充电应用。

<产品主要特性>

3.jpg

<应用示例>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

VRVirtual Reality)眼镜

・可穿戴设备

・掌上游戏机

・小型打印机

・液晶显示器

・无人机

此外,新产品还适用于其他配备快速充电功能的小型设备等众多应用。

<电商销售信息>

发售时间2025年4月起

新产品在电商平台将逐步发售。

产品型号:AW2K21

<术语解说>

*1)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缩写)

一种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的场效应晶体管,是FET中最常用的类型。

通常由“栅极”、“漏极”和“源极”三个引脚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向控制用的栅极施加电压,增加漏极流向源极的电流。

Nch MOSFET是一种通过向栅极施加相对于源极为正的电压而导通的MOSFET

共源结构的MOSFET内置两个MOSFET器件,它们共享源极引脚。

*2)导通电阻

MOSFET工作(导通)时漏极与源极间的电阻值。数值越小,工作时的损耗(功率损耗)越小。

*3)WLCSP(Wafer Level Chip Scale Package)

在晶圆状态下完成引脚成型和布线,随后切割成芯片的超小型封装。与将晶圆切割成芯片后通过树脂模塑形成引脚等的普通封装形式不同,这种封装可以做到与内部的半导体芯片相同大小,因此可以缩减封装的尺寸。

*4)GaN HEMT

GaN氮化镓)是一种用于新一代功率元器件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普通的半导体材料Si(硅)相比,其物性更优异,开关速度更快,支持高频率工作。

HEMT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5)击穿电压

MOSFET漏极和源极之间可施加的最大电压。如果超过该电压,会发生绝缘击穿,导致器件无法正常工作。

【关于罗姆(ROHM)】

罗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电阻器的生产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罗姆的企业理念是:“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将为国内外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为文化的进步与提高作出贡献”。

罗姆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罗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许可和赞许,成为系统IC和先进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主导企业。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销售网点为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要求,罗姆在中国构建了与总部同样的集开发、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积极开展“密切贴近客户”的销售活动,力求向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上海、深圳、北京、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西安、武汉、东莞、广州、厦门、珠海、重庆、香港、台湾。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分销网络。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有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有华北技术中心,提供技术和品质支持。技术中心配备精通各类市场的开发和设计支持人员,可以从软件到硬件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提案。并且,当产品发生不良情况时,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连(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生产工厂。在天津进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的生产,在大连进行电源模块、热敏打印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生产,作为罗姆的主力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罗姆还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的研发活动。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产学联合框架协议,积极地展开关于电子元器件先进技术开发的产学联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资建设“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并已于2011年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罗姆联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设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除清华大学之外,罗姆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进行产学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罗姆将以长年不断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和高品质以及可靠性为基础,通过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扎实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体制,与客户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为提高客户产品实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宣布,于2025年5月13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批准相关决议后,将任命齐玲女士和Kazuhiro Takenaka先生为董事会新成员。此次任命彰显Melexis在亚太地区(APAC)市场进一步拓展的坚定决心与宏伟抱负。

齐玲女士拥有超过20年的国际商业管理经验,履历丰富且多元。她目前担任两家多媒体和动画电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商业洞察力。齐玲女士长期为在华外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助力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她还曾担任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晶圆代工厂董事会成员,在半导体领域积累了深厚且专业的经验。此外,她出任过比利时一家私人银行的董事,这一经历进一步丰富了她多元化的职业履历。在教育背景方面,齐玲女士毕业于辽宁大学,获得国际贸易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并在安特卫普大学进修取得荷兰语证书。

Kazuhiro Takenaka先生在半导体和电子工程行业拥有超过45年的辉煌职业生涯,曾在Nissan Motor和Seiko Epson等知名企业任职。在Seiko Epson工作期间,Takenaka先生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和战略眼光,与国际利益相关者广泛合作,成功推动与美国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欧洲、亚洲和美国等关键市场构建起稳固的业务关系。他的加入将为董事会带来极具价值的行业见解和多元化的视角,尤其在拓展汽车以外的市场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任命后,迈来芯董事会成员人数增至7人,由Françoise Chombar女士担任董事会主席。新董事会成员任期自任命生效日起计四年,至2028年12月31日结束的财政年度账目的年度股东大会后终止。除任命两位新董事外,本次股东大会的其余议案——包括两位董事连任、末期股息分配等——均获得多数股东的支持与批准。

谈及两名新董事的任命,Chombar女士表示:“亚太地区对迈来芯至关重要,其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0%以上,其中大中华区贡献近半壁江山。此次齐玲女士和Kazuhiro Takenaka先生的加入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见解,将为Melexis实施战略路线图提供关键支持,为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本地化运营及全球业务市场拓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需了解Melexis最新的业务运营情况和战略举措,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公司最新年度报告


关于迈来芯公司

迈来芯(Melexis)致力于设计、开发和提供尖端的传感和驱动解决方案,以人为本,关爱地球。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工程师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实际应用,共同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且可持续的未来,让美好的愿景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我们专注于汽车市场,提供广泛应用于动力总成、热管理、照明、电子制动、电子转向和电池等技术领域的微电子解决方案。同时,我们积极开拓可持续世界、可替代移动出行、机器人和数字健康等新兴市场,引领创新潮流。

1989年在比利时成立以来,迈来芯已发展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员工总数超过2000人,遍布全球12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尖端的技术支持。

更多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www.melexis.com;或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迈来芯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全球领先的连接和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 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宣布拓展其QPG6200产品组合,全新推出三款Matter系统级芯片(SoC)。此次扩展的产品系列具有超低的功耗,并采用Qorvo独有的ConcurrentConnect™技术,可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市场提供强大的多协议支持功能和无缝互操作性。

1.jpg

这三款全新的SoC与此前发布的QPG6200L SoC同属QPG6200产品家族,QPG6200L目前已与多家领先的智能家居OEM厂商合作量产,通过采用高能效架构和 ConcurrentConnectTM 技术,可真正实现 Matter over Thread、Zigbee 和低功耗蓝牙®的并发运行。紧凑型QFN40封装可提供高达20 dBm的发射输出功率,支持广泛的高性能智能家居应用。这一统一平台确保了全系列产品均具备高效可靠的多协议连接能力。

Qorvo副总裁兼连接系统事业部总经理Marc Pegulu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通过全系列QPG6200产品来扩展我们的Matter解决方案,涵盖从网关到传感器在内的全套智能家居设备,能够大幅提高客户产品的性能并加快其产品的上市进程。”

QPG6200全系列产品均可通过软件配置发射功率,以满足全球法规要求。每个型号都经过优化以最大限度降低功耗,进而确保在电池供电和能量采集等广泛应用中实现领先的能效表现。全系列产品均具备新一代 Matter 功能、内置安全特性和超低功耗运行能力。下表列出了各个型号的主要差异:

Qorvo产品型号

QPG6200J

QPG6200L

QPG6200M

QPG6200N

适用地区

全球

欧洲/亚太地区

全球

欧洲/亚太地区

器件

引脚数少,占用空间小

引脚数少,占用空间小

Wi-Fi共存

Wi-Fi共存

主要应用

智能照明、网关、智能传感器、恒温器

智能照明、开关、恒温器

网关、智能照明、恒温器

网关、恒温器

最大Tx功率

20   dBm

10   dBm

20   dBm

10   dBm

通用输入/输出端(GPIO + 模拟输入/输出端(ANIO

20   + 2

21   + 2

28   + 4

29   + 4

ADCs

1x   16ADC
  1x 11
ADC

1x   16ADC
  1x 11
ADC

2x   16ADC
  2x 11
ADC

2x   16ADC
  2x 11
ADC

封装

QFN32

QFN32

QFN40

QFN40

尺寸

4   x 4 x 0.85 mm

4   x 4 x 0.85 mm

5   x 5 x 0.85 mm

5   x 5 x 0.85 mm

QPG6200L开发套件现已上市,全系列将于今年第三季度量产。欲了解关于ConcurrentConnect技术Qorvo创新型超低功耗无线数据通信控制器的更多信息,请访问Qorvo官网的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页面。

关于 Qorvo

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提供各种创新半导体解决方案,致力于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我们结合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以系统级专业知识和全球性的制造规模,快速解决客户最复杂的技术难题。Qorvo面向全球多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提供解决方案,包括汽车、消费电子、国防/航空航天、工业/企业、基础设施以及移动设备。

访问cn.qorvo.com,了解我们多元化的创新团队如何连接地球万物,提供无微不至的保护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更多新闻,请登录Qorvo新闻中心:https://cn.qorvo.com/newsroom/news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第十二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 2025)暨汽车电子应用展在沪盛大举行。国芯科技凭借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卓越创新实力与突出贡献,蝉联了“2025汽车电子·金芯奖——创新企业奖”,成为大会的耀眼焦点之一。

本届 AEIF 2025大会由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联盟、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是汽车电子领域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2025 汽车电子金芯奖”评选更是备受瞩目,由《国产车规芯片可靠性分级目录》编委会专家、整车及零部件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对申报企业从业绩表现、行业影响力、专利情况、投资价值、市场前景等多个关键维度进行了全面、严谨、细致的综合评审。国芯科技在激烈的竞争中凭借硬核实力,成功摘得 “创新企业奖”,这一荣誉充分彰显了其在汽车芯片行业的领先地位与创新活力。

1.jpg

大会上正式发布的《2025 国产车规芯片可靠性分级目录》同样成为焦点。国芯科技凭借智驾和跨域控制芯片CCFC3012PT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出色表现成功入选。该目录作为行业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助力整车企业和零部件厂商快速、精准掌握国内车规级芯片产品信息。此次入选,不仅是对国芯科技产品质量的有力证明,更体现了其芯片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收获的高度认可与信赖。

2.jpg

CCFC3012PT 芯片其性能可对标英飞凌(Infineon)高端TC397 MCU芯片应用,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该芯片基于先进的40nm eFlash工艺打造,搭载10个运行频率达300Mhz的CPU核,可实现高达2700DMIPS的强大算力。支持100/1000Mbps TSN以太网,配备SARADC和SDADC模块。安全方面,HSM 符合Evita - Full标准且支持国密算法,功能安全达ISO26262 ASIL - D级,确保汽车应用安全可靠。

目前,CCFC3012PT 芯片系列已在市场上赢得广泛认可,众多客户正基于该芯片开展域融合控制器、ADAS 域控制器、混动动力域控制器、多电机控制器、集成化线控底盘控制器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工作。随着汽车智能化应用的加速推进,汽车控制芯片结构向域集成化升级成为行业趋势,这一趋势不仅推动成本优化,更促进了集成高算力、传感器处理、通信技术、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芯片快速发展,而国芯科技的产品正以其硬核技术助力行业的革新。

荣誉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迈向未来的动力。在国芯科技的创新征程中,探索的步伐从未放缓。目前,公司全力推进高端MCU芯片CCFC3009PT的研发工作,该芯片专为汽车辅助驾驶与跨域融合领域量身打造。CCFC3009PT采用先进的22nm RRAM工艺,搭载高性能RISC-V架构的多核CRV6 CPU,包含 6个主核与6个锁步核,运行频率高达500MHz,预计算力超10000DMIPS,约为CCFC3012PT芯片的三倍,技术指标预计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正与国际技术领先公司合作力争尽早突破工艺制程与CPU生态壁垒。

未来,国芯科技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持续加强研发攻关,坚守“顶天立地”发展战略,深耕汽车电子领域,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推出更优质、更具竞争力的芯片产品,为推动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发展、助力中国芯片产业崛起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苏州国芯科技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