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尽管我们目前仍处在5G网络部署的早期阶段,但是5G技术的特性和功能已经明确,其催生全新应用和改进现有应用的潜力,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除了已经出现的应用场景之外,业界普遍认为,5G将在医疗保健、汽车、智慧城市和工业自动化等多个垂直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这将切实改变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多数分析师和行业评论家一致认为,5G将为全球GDP的下一轮增长提供新动能。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15年,5G将为全球经济贡献2.2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公用事业以及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图1: 5G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预测 (数据来源: GSMA) 

1: 5G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预测 (数据来源: GSMA) 

在中国市场,电信运营商们正在加快5G网络的建设步伐。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开通的5G基站数量将超过60万个。与此同时,5G用户的数量也不断增长,目前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超过1个亿。此外,随着新基建政策的提出,各地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为5G应用的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5G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

5G将深度赋能多种强大的应用场景

5G网络的功能可满足三大应用场景的需求,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eMBB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达2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它可以支持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VR)等对带宽需求比较高的应用。
  • 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即大规模物联网):mMTC能够实现广域覆盖和深度室内穿透,支持海量的设备连接,使得每平方公里范围内可以连接的设备数量高达100万台。此应用场景通过提供低功耗广域网(LPWA)技术来满足快速增长的移动物联网需求。LPWA技术能使用较低功耗,实现远距离覆盖,其优化的数据传输可以支持小型和间歇性的设备数据块(Data Blocks)。
  •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URLLC适用于需要执行许多关键任务的应用领域,这些应用需要超低的端到端时延(1毫米甚至更短)以及高可靠性和实用性。

实际上,并非所有应用都需要使用5G技术的全部功能,有些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的功能组合,通常这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例如,远程物联网传感器使用电池供电,耗电量低、功耗低,采用低数据传输速率进行通信,属于典型的mMTC应用。而远程机器人手术则需要综合eMBB和URRL的功能,因为该应用场景需要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从机器人设备传送给外科医生,同时还要在手术过程中实现近乎实时的响应。

5G的网络切片功能足以应对这种需求的不断变化,该功能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分割和管理,并且能够根据不用应用的需求做出动态的调整。

图2: 广泛的5G应用场景 (信息来源: ITU)

2: 广泛的5G应用场景 (信息来源: ITU)

读懂新兴应用,洞悉5G的强大功能

正如上文所述,5G将对未来全球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人们对此寄予厚望。尽管这些贡献大多来自尚未出现的应用场景,但我们可以按照下方表格所描述的方式对5G的潜在优势进行分类。此外,该表格还展示了目前已经集成了5G技术功能且备受关注的应用案例。

表1:5G将带来的优势预期

表1:5G将带来的优势预期

热门应用一:自动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在当前备受瞩目,百度Apollo、谷歌的Waymo、宝马的Vision iNext概念车以及特斯拉的车型经常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尽管这些所谓的无人驾驶车辆仍然处在研发阶段,但分析人士预测,该领域在未来5年将出现强劲增长,而5G网络的广泛普及被视为推动这一增长的基本前提。

为了保障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必须持续与周边环境进行互动,并与其他车辆、路边基础设施、行人以及远程数据中心等实体进行通信。这种互动需要依赖5G技术的强大功能才能得以实现:URLCC使车辆能够进行实时响应并做出决策;eMBB支持海量的数据传输,使得车辆在感知周围环境并与之通信的过程中,处理高达200万Gbps的数据吞吐量;mMTC为道路两侧广泛的传感器网络提供支持。支持自动驾驶所需的蜂窝技术子集被称谓车联网(V2X),而且3GPP已在其不同版本的标准中逐步制定了利用蜂窝技术支持V2X的技术规范。

图3:3GPP V2X标准的演进(来源:5GAA,C-V2X部署时间表)

图3:3GPP V2X标准的演进(来源:5GAA,C-V2X部署时间表)

热门应用二:远程机器人手术

将从5G网络的早期部署中获益的另一个应用则是远程机器人手术。触觉和视觉反馈对于此类手术而言至关重要,医生必须在10毫秒之内对这两种类型的刺激做出反应。以前,制约远程手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响应时间。因此,迄今为止,施行手术时,医生必须与患者身处同一物理环境中,一直对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直接控制。

目前爱立信正与伦敦国王学院(KCL)合作,开展基于5G技术的远程手术研究。爱立信已经开发出专用的触觉手套,它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执行手术的触感,让他们得以使用机器人设备对患者进行远程手术。5G的eMBB功能可以用来传输机器人设备上先进传感器阵列所采集的触觉数据以及来自手术室的视频。5G的URLCC功能也至关重要,它可以将数据在10毫之内从执行远程手术的手术室传输给外科医生。

令人欣喜的是,5G网络已经被成功应用到了远程人体手术之中。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的主任医师凌至培借助5G网络,跨越3,000多公里,对位于北京的一名帕金森病患者成功实施了远程人体开颅手术。

热门应用三:物联网

物联网的爆炸性增长并没有减弱的迹象,Gartner预测,到2020年,将有208亿台设备连接入网,而IHS Markit预计,到2030年,全球联网设备的数量将到达1,250亿台。物联网应用涉及大多数的行业,以智能传感器或智能设备的使用为典型代表,涵盖智能工厂、智慧城市、农业监测、管道监测、飞机维护等多个领域。这些应用大多需要LPWAN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增强室内、室外和地下的信号覆盖,支持电池供电的设备。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只是偶尔需要传输数据,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长达10年。

许多电信运营商一直在开发基于NB-IoT或者LTE-M网络的LPWAN解决方案和产品。3GPP R13标准中对NB-IoT和LET-M技术有明确的定义。据GSMA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全球已实现商用的NB-IoT网络为89张,LET-M网络为34张。意识到这项投资的重要性,3GPP已经确认这两种技术均符合5G标准,并将随着5G标准的持续演进而强化mMTC 功能,从而确保了现有解决方案的平滑过度。

5G之旅才刚刚开始

虽然5G网络的推出到现在仅有一年多,但即使是在5G网络开始部署之前,人们对5G技术的热情也异常高涨。分析师预测,5G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未来将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5G真正的价值在于赋能新兴应用,而不只是让手机的网速变得更快。很显然,我们目前还处在5G漫长旅程的初期,但是随着运营商不断加大投入,以创建功能全面的5G网络,拥抱无限商业机遇,创新的步伐势必将会加速。

关于安富利公司

安富利是一家全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广泛的生态系统,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客户提供设计、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专业知识。我们将创意转化为智能解决方案,减少将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成本和复杂性。近一个世纪以来,安富利一直致力于帮助全球客户和供应商实现技术的变革。了解安富利的更多信息,欢迎浏览http://www.avnet.com/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自动驾驶汽车中的传感器会持续产生大量与汽车周围环境相关的实时数据。车辆需要新的硬件架构才能快速处理这种数据,并作出决策使自动驾驶变为可能。Catapult® 是业内高层次综合 (HLS) 平台的佼佼者,其采用 C++/SystemC 提供抽象程度更高的全新芯片设计范例,大幅改善了硬件设计。它还能无缝验证 C++ 和 RTL,并且结合了 PowerPro® 以进行测量、探索、分析和优化 RTL 功耗。适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密集型设计算法非常适合 HLS,汽车领域中的一些大型半导体供应商也成功采用了这种方法。

点击下载白皮书“自动驾驶的高层次综合”

来源:mentor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5G商用网络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谋划加入5G商用行列的情况下,电信设备商获得的5G商用合同也越来越多。为电信运营商提供5G设备的爱立信,在他们新发布的三季度财报中就披露,截至10月21日,他们获得的5G商用合同已经达到112份。

而在7月17日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中,爱立信披露到那一天他们所获得的5G商用合同是99份,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5G商用合同,在最近三个月增加了13份。

在三季度的财报中,爱立信还披露,他们参与建设的5G网络中,到10月21日已有65张投入运营,较7月17日时的54张增加了11张。

来源:TechWeb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三星一直对量子点显示技术(QLED)情有独钟,旗下的电视产品大多也都采用这项技术。目前来说,QLED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大幅度提升屏幕的色域,以显示更丰富的色彩。不过,现阶段的QLED离所谓的“完全体”还相去甚远。

市面上采用QLED屏幕的电视本质上还是液晶电视,背光也是传统的LED光源,只是多了一层量子点膜,提升了色彩表现。真正完美的QLED其实是和OLED一样的自发光技术,每一个像素都是独立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并且它还解决了OLED有机发光材料寿命问题,不用担心烧屏。

当然,研发的过程还很漫长,三星仍然在积极探索,来打造最完美的量子点显示技术。近日据韩媒报道,三星已经成功开发出蓝色QLED技术,提高了20.2%的发光效率,可实现88900尼特的最大亮度和16000个小时的QLED寿命。

三星成功开发蓝色QLED技术 发光效率提升20%

量子点(QD)是直径为几纳米(比一根人的头发窄几万倍)的半导体颗粒,照亮时,它们会根据其大小重新发射某种颜色的光,而蓝色是QLED三种主要颜色中最难实现的颜色。因为它在三种原色中具有最大的带隙,当暴露于外部光时会迅速氧化,导致使用寿命短和发光效率低。

三星表示,为了更好地稳定 QD 材料并确保持久的光响应,研究人员在蓝色QD表面应用了具有量子点双发射层和较短配体的结构,同时还提高了电流注入率。此次技术突破,有望能够帮助加速“完全体”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商业化。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国伦敦和加州圣克拉拉,20201019 -- 电池和电源管理、Wi-Fi®和蓝牙®低能耗(BLE)以及工业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DIALOG SEMICONDUCTORXETRA代码:DLG)与全球领先的特殊工艺半导体代工厂格芯®GLOBALFOUNDRIES®GF®)今日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Dialog将其导电桥接RAM (CBRAM)技术授权给格芯®GLOBALFOUNDRIES®)。这种阻性RAM(ReRAM)技术由Adesto Technologies公司开创,该公司最近被Dialog Semiconductor收购。格芯®GLOBALFOUNDRIES®)将首先在其22FDX®平台上提供DialogCBRAM技术,作为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NVM)选项,并计划扩展到其他平台。

Dialog经过生产验证的专有CBRAM技术是一种低功耗NVM解决方案,旨在支持物联网、5G连接、人工智能(AI)等一系列应用。CBRAM具备低功耗、高读/写速度、低制造成本以及对恶劣环境的耐受性,因此特别适合消费电子、医疗以及部分工业和汽车应用。此外,CBRAM技术还能为这些市场的产品所需的先进技术节点提供高性价比的嵌入式NVM

Dialog Semiconductor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兼工业混合信号业务部总经理Mark Tyndall表示:“CBRAMAdesto标志性存储器技术之一,也是Dialog产品组合的颠覆性新产品。与格芯建立新的授权合作关系,体现了DialogAdesto携手开创新事业的迅捷速度。

展望未来,我非常看好我们与格芯的紧密合作关系。这项协议不仅能够为行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而且还使Dialog有机会在下一代片上系统(SoC)采用领先的CBRAM技术。”

格芯高级副总裁兼汽车、工业和多市场总经理Mike Hogan表示:“我们与Dialog的合作关系表明,格芯致力于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增值产品。DialogReRAM技术为我们领先的eNVM解决方案系列提供了有力补充。该存储器解决方案与我们的FDX™台相结合,能够帮助我们的客户推陈出新,提供新一代安全物联网和边缘人工智能应用。”

DialogCBRAM技术克服了ReRAM经常面临的集成与可靠性挑战,提供了可靠的低成本嵌入式存储器,同时支持ReRAM在低电压下工作。这意味着需要比标准嵌入式闪存产品写入和读取访问耗能更低。

CBRAM将于2022年作为格芯22FDX平台的嵌入式NVM选项投入生产,供格芯客户使用。客户可以借助IP定制服务,对CBRAM单元进行修改,以优化其SoC设计,增强安全性,甚至调整单元以满足新应用的需求。此外,作为“后端制程”技术,CBRAM更容易集成到其他技术节点。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Dialog CBRAM技术的信息,请点击此处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格芯®GLOBALFOUNDRIES®22FDX平台的信息,请点击此处

关于格芯

格芯是全球领先的全方位服务半导体代工厂,为世界上最富有灵感的科技公司提供独一无二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服务。伴随着全球生产基地横跨三大洲的发展步伐,格芯促生了改变行业的技术和系统的出现,并赋予了客户塑造市场的力量。格芯由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所有。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globalfoundries.com/cn

关于Dialog Semiconductor

Dialog Semiconductor是领先的标准和定制集成电路(IC)供应商,用于物联网和工业4.0应用。Dialog凭借成熟的专业技术,提供电池管理、蓝牙®低能耗、Wi-Fi、闪存和可配置混合信号IC,以推动下一代设备的发展,提高电源效率,减少充电时间,同时提高性能和生产力。

Dialog采用无晶圆厂的商业模式,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雇主,推行了多项福利计划,以造福员工、社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经营环境。我们凭借数十年的经验和先进的创新,帮助制造商实现下一个目标。凭借对创新的热忱和创业精神,我们始终站在物联网、移动、计算和存储、互联医疗和汽车市场的高能效半导体技术的前沿。Dialog总部位于伦敦附近,销售、研发和营销组织覆盖全球。2019年,营业收入约为14亿美元,持续名列欧洲增长最快的上市半导体公司之一。目前,它在全球拥有约2,300名员工。该公司在法兰克福(FWB代码:DLG)证券交易所(受监管市场,主要标准,ISIN GB0059822006)上市。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ialog-semiconductor.com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AX78000将能耗和延迟降低100倍,从而在IoT边缘实现复杂的嵌入式决策

2020年10月21日—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ASDAQ: MXIM)宣布推出带有神经网络加速器的MAX78000低功耗微控制器,支持电池供电的嵌入式物联网(IoT)设备在边缘通过快速、低功耗人工智能(AI)推理来制定复杂决策。与软件方案相比,这种快速、低功耗的决策实施使得复杂的AI推理能耗降低到前期方案的百分之一以内,采用AI技术的电池供电系统可大幅延长其运行时间,有助于实现之前无法逾越的新一代电池供电AI应用。此外,MAX78000并没有影响延迟指标和成本:其成本只是FPGA或GPU方案的零头,而执行推理的速度比低功耗微控制器上实施的软件方案快100倍。

AI技术使机器能够以之前完全不可能的方式来观察、聆听和感知世界。过去,将AI推理布置到边缘意味着从传感器、摄像机和麦克风收集数据,然后将数据发送到云端实现推理算法,再将结果送回到边缘。由于延迟和能耗较大,这种架构对于边缘普及极具挑战。作为替代方案,低功耗微控制器可用于实施简单的神经网络运算,但延迟会受到影响,且只能在边缘执行简单任务。 

通过集成专用的神经网络加速器,MAX78000克服了这些局限性,凭借在本地以低功耗实时执行AI处理,使机器能够看到和听到复杂的型态。由于MAX78000执行推理的功耗不到微控制器软件运行功耗的百分之一,大幅提高了机器视觉、语音和面部识别等应用的工作效率。MAX78000的核心是专用硬件,其设计旨在最大程度地降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能耗和延迟。该硬件运行时几乎不需要任何微控制器核的介入,意味着操作的流线化程度极高。能量和时间仅用于实施CNN的数学运算。为了将外部世界的采集数据高效输入到CNN引擎,用户可使用两种集成微控制器核之一:超低功耗ARMÒ CortexÒ-M4 核,或功耗更低的RISC-V核。

鉴于AI开发的挑战性,Maxim Integrated提供了工具,实现平稳的评估和开发体验。MAX78000EVKIT#包括音频和摄像头输入,开箱即用的演示平台支持大字表关键词检索和面部识别。完备的文档可帮助工程师训练MAX78000网络,且采用其日常使用的工具:TensorFlow或PyTorch。 

主要优势

  • 低能耗:硬件加速器与超低功耗ARM M4F及RISC-V微控制器相结合,将智能化实施推进到边缘,能耗不足嵌入式竞争方案的百分之一。
  • 低延迟:在边缘执行AI功能,实现复杂的认知,使IoT应用减少或省去云端事务处理,速度提高到软件方案的100倍。
  • 高度集成:带有神经网络加速器的低功耗微控制器使得在电池供电的IoT设备中是实现复杂、实时认知成为可能。

评价

  • “人工智能往往与大数据云端方案联系在一起。” Omdia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师Kelson Astley表示:“任何能够脱离电源线和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组依赖的技术都有助于开放设计人员的思路,进而构建更敏捷、更适应其运行环境的AI方案。”
  • “我们已经省去了边缘AI实施的电源线。”Maxim Integrated微处理器与安全产品事业部执行总监Kris Ardis表示:“电池供电IoT设备现在能做的远远超出简单的关键词识别。我们已经改变了不得不在功耗、延迟和成本之间取舍的游戏规则,我们期待这项创新技术催生新的应用领域。”

供货及价格

  • 欢迎咨询MAX78000价格,可通过特许经销商购买
  • 提供 MAX7800EVKIT# 评估套件,价格为168美元

关于Maxim Integrated

Maxim Integrated致力于开发创新的模拟和混合信号产品与技术,让系统更小巧、更智能,同时增强其安全性能、提高能效。我们助力客户在汽车、工业、健康、移动消费和云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创新设计,提供业界领先的方案,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多信息请浏览https://www.maximintegrated.com/cn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坚持科技创新 Poly博诣在专业耳机行业保持领先

日前,全球领先统一通信和协作公司Poly博诣(NYSE: PLT)因其在专业耳机领域的卓越创新、丰富领先的产品组合以及对市场的长期承诺被全球权威分析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评为2020年全球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Poly博诣大中华区总裁李金水表示:“我们很荣幸被Frost & Sullivan评为2020全球科技创新领军企业。Poly在专业耳机领域拥有深厚的积淀,并致力于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以及加速与合作伙伴的集成,通过科技力量为人们带来更有意义、更有效的通讯及协作。我们也正把这种创新精神深植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成长。”

近年来,专业耳机市场增长势头强劲。Frost & Sullivan预计,从2019年到2026年,全球专业耳机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11.1%;到预测末期,该市场总收入将达到近30亿美元,市场前景强劲。

凭借50多年的发展,Poly博诣已成为专业耳机行业的领先厂商,Frost & Sullivan调查显示,在过去18个月中,Poly博诣连续推出Blackwire、Voyager等不同系列的专业耳机,显著扩展其强大的旗舰产品组合。不仅如此,Poly博诣通过不断开发服务于各种应用环境的技术,扩大用户覆盖范围,进一步凸显市场增长潜力。与此同时,Poly博诣也始终在技术创新方面领先行业,近10%的收入被投资于研发创新方面,以满足用户日渐多样化的需求。Frost & Sullivan ICT行业总监Alaa Saayed表示:“Poly如今拥有全球最广泛、技术最先进的专业耳机产品组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应对极大的市场需求,Poly重新配置了生产基地,实施了特定的安全规程,并与主要的合作伙伴协力扩大生产力,优先为应急人员、政府和医疗健康组织配备订单,帮助企业和行业共度时艰。”

Poly博诣的创新意识并不止于产品层面,更体现在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时所做出的迅速反应。在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很多企业开始启用“居家办公”,“远程协作办公模式。此形势下,Poly博诣创新性提出“新常态办公”概念,认为企业应当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重塑工作方式和运营模式。Poly博诣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李金水表示:“Poly提出的‘新常态办公’概念是指企业和员工在响应、规划和改造的过程中,混合型工作模式逐渐成为为主流 —— 在不同地点灵活工作,拥有沉浸且高效的工作空间,并且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工作模式。Poly博诣倡导的新常态工作模式下,员工将享有灵活性和选择权,企业通过积极、协作和高效的团队实现蓬勃发展。

在向全球推进新常态办公解决方案的过程中,Poly博诣非常重视中国用户的产品体验,积极布局中国市场的生态建设,强化“In China, For China”发展战略。通过携手合作伙伴,针对中国市场需求,Poly博诣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个人用户打造高性价比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及终端产品,为企业和个人用户带来更好的沟通协作效果,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未来,Poly博诣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数字时代下的全新视听方式和工作协同体验,推动世界互联共通,把创新的产品矩阵、创新的办公理念以及工作模式推广到更多领域,以无限科技创新助推协同办公再上新台阶。

关于Poly博诣

Poly博诣(Plantronics, Inc,)是一家全球通信公司,旨在让每一次沟通协作体验都意义非凡。Poly博诣整合了专业的音频技能、强大的视频和会议功能,以克服在工作场所内外所遇到的干扰性、复杂性、远程性等沟通中的客观挑战。通过我们领先的解决方案,加以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让用户更加轻松地工作与生活。Poly博诣所提供的专业耳机、桌面电话、音视频会议系统以及分析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是各种沟通协作场景的首选。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poly.com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年,DMS(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在智能汽车领域渗透率持续增长,并有望在未来迅速成长至百亿级规模,这为其核心部件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带来了可观的未来市场。而图像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提升也将为包括DMS在内的智能座舱系统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场景适用性。

近日,技术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思特威科技(SmartSens),重磅推出了全新130W像素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 —— SC133GS,此次发布的SC133GS采用2.7μm像素及1/4″光学尺寸,可赋能DMS系统有效监测驾驶员驾驶状态,时刻关注行车安全。

思特威全新发布130W像素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SC133GS

智能座舱系统安全之眼

搭载SC133GS的DMS系统可实时通过安全带监测、眼睑闭合、眨眼、注视方向、打哈欠头部运动来识别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其影像为智能座舱系统提供了识别运算的基础,成为智能座舱系统的核心之眼。

思特威全新发布130W像素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SC133GS

超强性能,卓越成像

SC133GS拥有近红外光下业内顶尖的超高感度,凭借思特威领先的近红外增强技术,其在940nm波段光线下的QE(光子转换效率)超过40%,确保DMS系统能在不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实现极高灵敏度的高清成像;而专为DMS系统量身打造的3:4竖幅画面,更是确保了以驾驶员作为主要的像素覆盖主体,减少驾驶舱周围的次级画面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影像清晰度。

思特威全新发布130W像素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SC133GS

由于DMS系统需要在行车过程中迅速响应并发出预警信号,因此其对驾驶员影像的及时性和精确性要求极高。SC133GS凭借思特威业内领先的Global Shutter技术优势,可以为DMS系统及时提供无形变、无伪影的高清可识别影像,为系统进行精确判断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120fps的高帧率确保摄像头能够实时捕捉驾驶员状态变化的每一个瞬间,为DMS系统的快速反应提供有效保障。

此外SC133GS还搭载了荣获多项业界殊荣单帧HDR技术,保障图像传感器在阳光或车大灯直射车内的严苛光线环境下,依旧能够为智能识别应用终端提供明暗细节都清晰可见的实时影像。

思特威全新发布130W像素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SC133GS

思特威科技副总经理欧阳坚先生表示:“随着汽车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发展,有效的驾驶员监测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一环,思特威此次推出的SC133GS,凭借Global Shutter的诸多优势性能,为包括DMS在内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提供更优质的影像技术支持,进一步助力打造更安全的智能座舱系统。此外SC133GS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除车载DMS系统外还可应用于例如智能(面部)支付系统、条码识别等诸多机器视觉场景。"

SC133GS产品现已量产,想了解更多关于SC133GS的信息,请联系我们:cs@smartsenstech.com

 思特威单帧HDR技术曾入选2019 ISSCC且荣获IoT, Cloud & Cybersecurity Innovation Awards、Elektra Award 2019、IoT Semiconductor Solution of the Year等诸多奖项及荣誉

关于思特威科技(SmartSens)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martSens Technology)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创立,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北京、深圳、杭州、香港、新竹以及美国圣何塞等多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与销售办公室,网络遍及全球。

思特威以创新为驱动,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和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凭借一支精于创新、覆盖全球的研发团队,思特威自主研发出了优秀的夜视全彩技术、独创领先的DSI技术、Stack BSI的全局曝光技术等诸多卓越技术。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一直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频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也不断成熟并逐步确立了安防领域行业领先地位,产品遍及安防监控、车载影像、机器视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运动相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智能家用摄像头)等应用领域。2017年起,思特威已连续两年在CIS产品安防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上保持第一,并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应用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创新。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适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医疗设备中的Vbus、便携式电池和按钮/开关保护

2020年10月21日讯 - - 领先电路保护、电源控制和感应技术的全球制造商Littelfuse, Inc. (NASDAQ: LFUS)今日宣布推出新的50 A单向瞬态抑制二极管阵列系列(SPA®二极管)。与市场上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 SP1250-01ETG 50单向瞬态抑制二极管阵列可凭借较低的钳位电压和低泄漏电流提供出色的保护,同时节省印刷电路板空间。

SP1250-01ETG的典型市场和应用包括:

  • 消费电子产品 - 台式机、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
  • 计算机外围设备
  • 医疗设备
  • 销售点(POS)终端
  • 测试设备/仪器
  • 便携式电池

SP1250分散式单向瞬态抑制二极管采用专有的硅雪崩技术制造。该二极管阵列可为消费电子设备提供高ESD(静电放电)保护。SP1250系列产品可安全地吸收±30 kV(IEC 61000-4-2中定义的接触和空气放电)的反复性ESD震击,而无需担心其性能退化。每台设备可耗散高达50 A 8/20 μs的浪涌事件。

“将SP1250融入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之后,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为产品的电源线提供超强的ESD抑制和出色的浪涌保护”瞬态抑制二极管阵列(SPA®二极管)产品经理Jia Zhu表示。“这种设计选择将为最终用户带来较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SP1250-01ETG系列瞬态抑制二极管阵列具有以下关键优势:

  • 对因高浪涌能力(50 A, tP=8/20 μs)和低钳位性能(8.7V;典型值,Ipp=50 A)造成的电气威胁进行可靠防护。
  • 因低泄漏电流而延长了使用寿命(5 V下为0.02 μA(典型值))。
  • 紧凑的SOD-882 DFN封装(0402占用空间),易于安装在较小的PCB空间内。
  • 作为通过AEC-Q101认证的解决方案,具有高度可靠的性能。

供货情况

SP1250-01ETG系列提供3,000只装卷带封装。样品可向世界各地的授权Littelfuse经销商索取。如需了解Littelfuse 授权销商名单,可访问 Littelfuse.com。

更多信息

可通过以下方式查看更多信息: SP1250-01ETG系列产品页面如有技术问题,请联系瞬态抑制二极管阵列(SPA®二极管)业务开发总监Tim Micun: TMicun@littelfuse.com.

关于Littelfuse

Littelfuse (NASDAQ: LFUS)是领先电路保护、功率控制和传感技术的全球制造商。我们的产品服务于超过100,000家终端客户,被应用于汽车和商用车、工业应用、数据和电信、医疗设备、消费电子产品和家电。全球各地超过11,000名员工与客户合作设计、生产和提供创新的高品质解决方案,打造更安全、更环保并且更加紧密相连的世界——无处不在,每时每刻。了解详情请访问 Littelfuse.com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工程师可以集中精力改进设计、提升器件可靠性,同时降低项目风险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宣布其 PathWave 软件套件增添了更多、更强大的新功能。新 PathWave 解决方案使工程师能够借助云处理集群突破工作流程中的计算极限,从而进一步改善设计、提升器件可靠性,并且降低项目风险。是德科技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随着设计和测试变得越来越复杂,工程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他们需要耗费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来处理数据,导致开发进度一推再推,产品迟迟无法上市。Keysight PathWave 作为一个可扩展、可预测的开放式软件平台,它能够在产品开发流程的各个阶段实施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共享和分析。该平台与设计软件、仪器控制软件和专用测试软件相结合,可以帮助工程师应对日益复杂的设计、测试和测量任务,快速开发出性能优异的电子产品。

是德科技首席技术官 Jay Alexander 表示:“是德科技坚持针对软件解决方案进行持续投资,为 PathWave 平台开发了许多新功能。我们相信,这些新功能可以帮助客户将算力引入他们自己的设计和测试流程中,从而更快地得出测试结果,更早地获得深入洞察,加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为进一步增强 PathWave 的功能,是德科技推出了以下 5 款全新的和增强型软件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能够利用云处理技术赋予的潜能,轻松突破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极限。

PathWave 先进设计系统(ADS)软件 2021

现在,PathWave ADS 2021 软件配备了设计云仿真服务可以缩短仿真时间扩大仿真测试的覆盖范围并且提供了访问云端可扩展硬件资源的途径。这款新的软件解决方案能为手机和计算机芯片的设计工程师提供如下支持,帮助他们扫清开发高性能硬件产品的障碍:

  • 使用本地集群或可扩展的云硬件,轻松执行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电磁仿真。
  • 执行以前因为资源限制而无法实现的大型电磁仿真。

PathWave 一致性测试软件

系统测试工程师在表征手机和计算机芯片是否符合标准时需要在不额外花钱购买硬件的前提下快速执行一致性测试。PathWave 一致性测试软件采用全新架构,可进行分散测量,并能与测试自动化和数据分析软件一起无缝集成到测试自动化工作流程中,帮助系统测试工程师:

  • 将物理测量与云端的数据处理分离开来从而加速执行发射机一致性测试。
  • 以并行方式而不是串行方式进行信号采集和测量从而缩短总体测试时间。

PathWave 测试自动化软件

PathWave 测试自动化软件可让工程师借助开放的模块化软件来快速、轻松地执行大规模测试。在过去,对于需要使用多台仪器的测试工程师而言,连接这些仪器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这给他们的工作又增加了一层难度。新的增强版软件使测试工程师能够:

  • 借助资源调配和时序分析工具轻松优化多种仪器的设置。
  • 无缝融入现有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地缩短设置时间同时可以灵活扩展。

PathWave 测量分析软件

PathWave 测试与测量分析软件提供了简单而功能强大的用户界面让您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显示和分析。它能通过实时访问收集并保存测试数据,能从各种来源以多种格式导入数据,还能通过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将数据分析集成到测试流程中。

现在有了 PathWave 测试与测量分析软件的增强功能设计验证测试(DVT)和生产工程师无需创建电子表格即可在云端显示和分析测量数据。因此他们可以:

  • 通过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库更深入地洞察数据,加快做出工程决策。
  • 快速准确地分析测试结果并进行故障诊断,从而加快 DVT 和生产测试的速度。

PathWave 制造分析软件

PathWave 制造分析软件是是德科技的工业 4.0 大数据高级分析平台,可以帮助客户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制造运营。是德科技已经与 Kx 合作,面向当今的智慧工厂推出了新的 Workcell 版本。Kx Streaming Analytics 平台以 kdb+ 为基础,可以实时分析来自生产系统的海量测试数据,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自动化和分析结果,从而让客户获得切实可行的洞见信息,加速引入工业 4.0 技术,同时节省大量硬件成本。

PathWave 制造分析软件能给客户带来以下几大优势

  • 采集——支持客户无缝连接测试系统实时采集并转换测试数据。
  • 自动化——客户可以自动执行复杂的工作流程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分析——客户可以利用测试过的机器学习模型来提供可行的洞察。

补充说明

关于 Keysight PathWave 软件的信息请访问https://www.keysight.com/us/en/products/software.html

新款 Keysight PathWave 软件的图片请见 http://www.keysight.com/find/pathwave-cloud-software-images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生产测试到网络和云环境的优化,是德科技提供了全方位的测试与分析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深入优化网络,进而将其电子产品以更低的成本、更快地推向市场。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终端市场。2019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43 亿美元。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keysight.com

围观 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54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