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XC Technology与ServiceNow深化战略合作,加速为企业带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

新卓越中心 融合了DXC在行业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
以及ServiceNow的GenAI解决方案,旨在简化人工智能的采纳流程

DXC Technology(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DXC),一家名列财富500强的全球领先技术服务供应商,今日宣布与ServiceNow建立扩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ServiceNow是一个致力于业务转型的人工智能平台。此次合作旨在为全球企业加速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价值。 这两家公司共同打造了一个卓越中心(CoE),整合了DXC在行业和实施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ServiceNow的GenAI解决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一条简化人工智能采纳的路径。

DXC Technology Company和ServiceNow

DXC Technology Company和ServiceNow

企业面临着快速实现人工智能投资价值的压力。 DXC与ServiceNow共建的GenAI卓越中心致力于协助客户通过结合DXC AI Impact核心功能——涵盖咨询、工程和安全企业服务——以及ServiceNow GenAI解决方案Now Assist,来加快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 在GenAI卓越中心,DXC人工智能顾问将引导合作客户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技术现代化,从而提升技术性能并实现切实的业务成果。 例如,DXC在其服务交付平台上部署了Now Assist,这一举措为500多家客户带来了事件管理流程的革新,并通过人工智能提升了成果。 这简化了IT运营,提升了效率,并改善了客户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DXC每月节省了近10,000个小时。

“客户正寻求利用人工智能转型他们的业务,与ServiceNow携手,我们具备专业技术,能够大规模地实现人工智能的高影响力应用案例,”DXC咨询与工程服务部执行副总裁Howard Boville表示。 “我们的客户必须确保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符合数据隐私、治理和合规性的最高标准。 DXC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深刻理解客户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性。”

“企业正热切期望通过GenAI实现价值增长和提升生产力,”ServiceNow全球合作与渠道高级副总裁Erica Volini说道。 “我们的使命是让人工智能服务于更多企业,而像DXC这样的合作伙伴对于这一努力至关重要。 新卓越中心融合了DXC深厚的行业专业知识和广泛的业务规模,以及Now Assist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平台中的GenAI功能——这正是推动企业实现真正转型的动力所在。”

今日公告进一步巩固了DXC作为ServiceNow领先合作伙伴的地位,双方已有15年的深厚合作关系,期间DXC助力客户部署ServiceNow的产品和服务。 DXC正与各行业客户携手,通过ServiceNow实现显著的成效,涵盖领域包括:

  • Swiss Federal Railways利用DXC的系统集成,将面向员工和客户的应用程序与Now Platform相结合,帮助铁路每天安全运送125万乘客和205,000吨货物。

  • Jollibee Foods Corporation(JFC)与DXC建立了基于创新和支持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DXC为JFC提供包括ServiceNow在内的统一平台,以管理其关键业务的店铺和企业运营,确保JFC团队能够集中精力于战略优先事项。 

  • 米兰市民防部门与ServiceNow和DXC紧密合作,在COVID-19疫情期间负责个人防护用品的接收与分配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DXC持有超过2,000项ServiceNow认证和1,300多项专业认可,并通过专注于ServiceNow的培训学院持续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 DXC也是ServiceNow人工智能产品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致力于通过分享客户反馈,为ServiceNow的下一代人工智能产品提供建议。  

有关DXC与ServiceNow合作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合作生态系统网站。

前瞻性叙述

本新闻稿中所有不直接且专门涉及历史事实的声明均属于“前瞻性叙述”。 这些声明反映了当前的期望和信念,但无法保证任何前瞻性叙述中提出的结果将要实现。 这些前瞻性叙述受诸多假设、风险、不确定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声明中描述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其中许多因素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 有关这些因素的详细书面描述,请查看DXC截至2024年3月31日财年的《10-K表格年报》中标题为“风险因素”的章节,以及在此之后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包含的任何更新信息。 无法确保任何前瞻性叙述中所提出的目标或计划一定能够实现,因此提醒投资者不要过分依赖这些仅反映截止发表当日情况的叙述。 除非法律要求,否则我们不承担任何义务来更新或修订任何前瞻性叙述,也不负责报告本文件发布日期后的任何事件或情况,或反映任何意外事件的发生。

关于DXC Technology

DXC Technology(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DXC)专注于助力全球企业运营其任务关键型系统和业务,同时实现IT现代化,优化数据架构,并确保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环境中的安全性与可扩展性。 全球领先的大型企业和公共部门机构纷纷将DXC视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借助其卓越的服务部署能力,全面提升IT资产的绩效表现,提高竞争力,优化客户体验。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如何为客户和同事提供卓越服务的详情,请访问DXC.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月19日至21日,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武汉市人民政府等多个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召开。在以"数智赋能,绿色未来"为主题的数字技术驱动绿色低碳转型分论坛,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受邀参加中国移动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及成果发布仪式,推动数智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SGS受邀参加中国移动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及成果发布仪式

SGS受邀参加中国移动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及成果发布仪式

同时,SGS限用物质测试服务部全球负责人吴梅现场为烽火通信颁发了自承式蝶形光缆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经SGS全面核查,烽火通信自承式蝶形光缆产品的碳足迹计算及报告符合ISO 14040、ISO 14044、ISO 14067等国际标准。这标志着烽火通信在推动绿色供应链融入公司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进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展示了其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全面构筑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决心。

SGS为烽火通信颁发自承式蝶形光缆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SGS为烽火通信颁发自承式蝶形光缆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

此外,大会还聚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探讨聚合科技创新、融合场景应用的发展路径,为行业内的企业带来了启示和借鉴。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国家及地方政府正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见证中国移动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并期待与烽火通信及更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吴梅表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作为低碳领域的倡导者和领先者,SGS凭借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多项碳足迹标准制定工作,能为众多企业提供包括组织碳排放及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核查、SBTi咨询、CBAM相关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低碳转型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SGS在低碳方面的专业优势,为更多企业提供绿色转型的支持和服务,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了解服务详细内容,敬请联络:

SGS科技电子产品限用物质测试服务  杜先生
电话:86 139 1803 7567
邮箱:rsts.cn@sgs.com

关于烽火通信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 SH600498) 自1999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全球信息通信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公司主营业务立足于光通信, 深入拓展至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而生的广泛领域,并成为我国智慧城市、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等领域的核心企业。面向5G时代,烽火通信秉承"最大限度挖掘数字连接价值,造福人类社会"的使命,以提振产业经济为己任,瞄准世界领先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国际化进程,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更有远⻅的视野,贡献烽火智慧和烽火方案, 让社会共享信息通信带来的美好生活。

关于SGS

SGS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被誉为可持续发展、质量和诚信的基准。发展至今,业务包含互联与产品、工业与环境、营养与健康、自然资源、管理与保证五大战略版图,拥有99,600多名专业员工,分布在2,60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组成的服务网络,致力于帮助全球客户获得商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SGS是在联合国气候变迁框架公约(UNFCCC)认可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可执行全领域的验证与查证的认证机构之一,是SBTi科学碳目标的发起方WWF、CDP等组织的合作伙伴,是国内认监委备案的温室气体核查机构和首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也是中国节能协会碳交易产业联盟理事单位。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碳服务,包括产品碳足迹评估与核查、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与环境产品声明(EPD)、产品碳中和咨询、管理与核查、温室气体量化核查、CBAM预核查与差距分析、ISO 14021回收材料认证、ISCC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碳资产评估与认证、可持续发展培训与咨询服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马逊宣布与Anthropic持续深化战略合作。Anthropic选择亚马逊云科技为模型训练首要合作伙伴,并计划使用Amazon Trainium和Amazon Inferentia芯片训练和部署未来的基础模型。此外,亚马逊将向Anthropic追加第二笔40亿美元投资。

去年9月,亚马逊与Anthropic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包括Anthropic将亚马逊云科技指定为其主要云服务提供商,同时亚马逊对Anthropic投资40亿美元。随后,Anthropic Claude系列模型在亚马逊云科技上线,该系列自去年4月在Amazon Bedrock上线后,迅速获得广泛采用。如今,亚马逊与Anthropic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除了继续以亚马逊云科技为主要云服务提供商,Anthropic现将亚马逊云科技指定为其模型训练首要合作伙伴,并计划使用Amazon Trainium和Amazon Inferentia芯片训练和部署未来的基础模型。双方将继续紧密合作,不断提升Amazon Trainium的硬件和软件能力。

随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Amazon Bedrock将为运行Claude模型的客户提供更卓越的性能、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此外,合作双方将携手为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提供早期访问权限,以能够使用自己的数据对Anthropic模型进行微调,这项定制化功能可让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在一段时间独享Claude新模型。

亚马逊云科技首席执行官Matt Garman表示:"借助Anthropic基础模型在Amazon Bedrock上开发生成式AI应用的客户都给予了积极的反馈。通过在Amazon Bedrock中继续部署Anthropic模型,并与Anthropic合作开发定制化的Amazon Trainium芯片,我们将不断拓展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边界。Anthropic的创新速度和对负责任的生成式AI的承诺令我们印象深刻,我们期待与Anthropic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Anthropic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rio Amodei表示:"对于Claude来说,这是突破性增长的一年。我们与亚马逊的合作至关重要,这使Claude模型的能力得以覆盖Amazon Bedrock上数万个客户的数百万终端用户。我们期待与亚马逊的深化合作,通过使用Amazon Trainium训练并支持我们最先进的AI模型,全面释放技术潜能。"

2024年,Anthropic多次刷新大型语言模型的性能基准,Claude 3和Claude 3.5系列模型均已在Amazon Bedrock上正式可用。其中,Claude 3.5 Sonnet近期升级了包括"电脑操作"在内的高级智能体能力。根据Anthropic的测试结果,该模型在代理编码任务中的表现超越了所有公开可用的模型。由于其卓越的性能,以及在Amazon Bedrock中提供的多样化高性能模型,Arcanum AI、b.well、HackerOne、HUDstats、Forcura、Iterate、NinjaTech.ai、Rexera、Sapio Sciences、StarTree、Thematic和Tulip等客户,已将其生成式AI工作负载迁移至亚马逊云科技。

这些公司和数以万计的来自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客户一起,正在亚马逊云科技上使用Anthropic最先进的模型运行其核心工作负载,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以及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Anthropic先进的生成式AI技术和Amazon Bedrock,客户能够安全接入业内顶级基础模型,并推动其在多种应用场景中的实现,包括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代码助手、翻译应用、药物研发、工程设计以及复杂业务流程。这些客户包括ADP(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irtable、Alida、Amdocs、BrainBox AI、桥水基金、Broadridge、CelcomDigi、科莱恩、Cloudera、Crypto.com、Degas Ltd.、DoorDash、Dovetail、Druva、Enverus、FeatherSnap、Forcura、Genesys、英国基因组学研究所、Georgia-Pacific、GoDaddy、HappyFox、Health eCareers、iFood、Instructure、Intuit、Jaja Finance、KT、Kytes、Lawpath、LexisNexis Legal & Professional、Lili、LivTech、Lonely Planet、M1 Finance、Mend.io、三菱电机、穆迪、nCino、Netsmart、NextGen Healthcare、Nexxiot、野村控股、Parsyl、Perplexity AI、辉瑞、PGA巡回赛、Proto Hologram、理光、Rocket Companies、瑞安航空、Shield、Showpad、西门子、Swindon Borough Council、T-Mobile、TUI、Verisk、Zendesk等。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4个地理区域的108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墨西哥、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和泰国等新建6个区域、18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今天,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本届论坛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商务厅、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指导,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芯原微电子(海南)有限公司承办,本届论坛深度探讨数字疗法、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对于智慧医疗与康复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png

上海希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孟铭强发表了《脑卒中软体康复机器人》的演讲。

他表示脑卒中是健康第一杀手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脑卒中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从总体上看,我国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2 (1).png

脑卒中后手功能的恢复是世界性难题,脑卒中手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过程很漫长,常由于自身躯体障碍、心理方面、家庭、经济负担、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从而抗拒康复治疗,因此在康复治疗中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非常重要。

孟铭强表示如何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一直都是康复工作者们需要迫切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手功能康复机器人作为近年新兴的手功能康复治疗方法之一,已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孟铭强表示希润医疗的手功能软体康复机器人采用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能模拟二十多种手部运动、提供可调节的运动速度和力度等功能,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理论,帮助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训练。通过评估手指活动度功能,还可以诊断和监测关节炎、肌腱损伤、神经损伤等疾病的进展,有助于手术后监控患者的恢复情况,确保功能恢复正常。通过评估手指肌力可以了解手术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并监控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例如,软体机器人对手指施加外力、促进患者抵抗外力完成训练任务。可以增加激活及训练强度提供神经和肌肉的可塑性,促进肌体运动再学习,帮助患者提高运动功能。

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内置精密传感器,能识别患者细微的运动意图,引导患者完成抓握,屈伸等动作。以主动姿态参加康复训练,通过大脑发出运动指令,使手部关节和肌肉产生微弱收缩,从而进行有效的运动。

此外,它可以使关节进行早期、持续性的被动活动,可缓解疼痛、改善ROM、预防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通过外周神经反复刺激,形成新的神经通路,促进中枢神经代偿和大脑皮层功能重组

主从镜像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方面,手功能康复机器人通过多模态、多感官刺激,减轻习能性废用增加肢体存在感,激活大脑镜像神经元系统促进大脑重塑,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我们的软体机器人在弯曲度、力度都是目前做到了业内的领先水平,可以让患者实现很好的康复效果的同时,能够有低廉的价格,能够享受到我们全场景的一个康复服务。目前手功能康复产品已经在上海多家医院进行临床的使用,并且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我们在医院开展了临床试验,我们的患者在五个星期手功能评分平均提高了30%,效果非常显著。”他强调。

3 (1).png

他透露,未来,希润医疗将开发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软体康复机器人,造福更多患者。

据介绍,希润医疗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康复机器人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以造福广大肢体残疾者更好的康复为宗旨,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康复机器人转化平台,建立智能化康复机器人设备,致力于提高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广大肢体残疾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患者重获新生。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当今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愈演愈烈之际,射频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与市场艰难处境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全球射频前端市场长期以来被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几家大厂商所主导,这些厂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构筑起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射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国产射频前端市场份额尚不足20%,但正处于奋力追赶阶段。国内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成本控制等方面持续投入和优化,以应对国际同行的竞争压力。加之半导体产业融资的黄金浪潮退去,射频芯片领域入局者众,整体呈现出“小而散”的局面,部分技术门槛较低的产品甚至陷入低毛利甚至负利润市场恶性竞争状态。星曜半导体积极应对国际同行的竞争压力,持续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成本控制等方面加大投入并进行优化,勇敢直面射频前端中高端市场的准入门槛挑战,不断迭代技术能力,优化产品性能和成本,持续推出性能更高、成本更优的中高端射频产品,完善对中高端滤波器、模组芯片的产品布局,产品线涵盖了从分立滤波器到射频模组的多样化解决方案。星曜半导体依托TF-SAW、SAW、BAW、BAW+IPD等先进技术,成功开发并推出了超过80款成熟的滤波器、双工器、四工器等芯片产品,全面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技术要求和从低频到高频的全频段需求。公司在射频滤波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积极拓展至全套射频前端接收模组(如DiFEM、L-DiFEM、LNA Bank等)和部分发射模组产品(如PAMiD、L-PAMiF、L-PAMiD、PA等)。星曜半导体以其丰富全面的产品线,响应5G全频段的应用需求,产品性能卓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充分彰显了其在射频前端领域的领先地位。

1.png

1. 星曜半导体产品线布局

星曜半导体,作为国内领先的射频滤波器芯片和射频前端模组的高科技企业,今日重磅发布针对5G应用的MHB L-PAMiD全自研模组芯片产品:STR51220-11。该产品集成了由星曜半导体完全自主开发的MB PA、HB PALNASwitchBand 1/3/40五工器、B34+B39 TX/RX滤波器、B41F TX/RX滤波器等,是所有射频模组类别中技术难度最大、集成度最高的模组。加之之前已发布的LB L-PAMiD模组,星曜半导体在5G射频前端解决方案领域已然迈出关键且坚实的一步,充分体现了星曜半导体在射频模组上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强大的创新力。STR51220-11具有以下产品特征和性能优势:

1. 产品封装尺寸为8.6 x 6.5 x 0.72(Max) mm,集成了PALNA、射频开关、滤波器等多种射频器件,有效节省客户布板面积,显著简化客户端射频研发的设计与制作流程,减少分立器件调试和匹配所需的时间,为客户有效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2. 模组内集成了常见MHB频段滤波器:B1/B3/B34/B39/B40/B41F(全频段)。模组整体具有高性能和可靠的功率耐受能力,同时能够避免诸如TRX收发干扰/CA场景下的互扰等等常见射频问题,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在提高信号的数据速率的同时,降低信号延时。模组内置滤波器针对性采用不同工艺(如TF-SAW、Normal SAW、IPD等),在确保整体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兼具成本优势,是一款性能与成本平衡的产品。

3. 产品集成了多路LNA通路,支持包括B1+3+40/41B34+39B39+41等频段组合的CA载波聚合功能,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满足客户高速率下载项目的需求。

4. 在发射端,MB频段支持3.4V PC3,即ANT端口功率达到26dBmHB频段支持4.6V PC2,即ANT端口功率达到29dBmM/HB PA均支持AUX端口功率输出,方便用户扩展其余频段滤波器。

5. 产品自带self-shielding自屏蔽功能,能有效避免无线电磁波的空间干扰,提升产品的电磁抗干扰能力。

2.png

2. 星曜半导体STR51220-11产品框图及开盖图

3.png

3. 星曜半导体STR51220-11产品测试性能图

星曜半导体的MHB L-PAMiD射频模组芯片产品STR51220-11的发布,不仅彰显了公司在射频模组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性能射频滤波器和射频模组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星曜半导体作为以滤波器为核心技术基础的射频前端芯片公司,是国内首家正式发布L-PAMiD射频模组芯片产品的滤波器研发企业,改变了原有的以PA为核心技术基础的射频芯片公司采用的外购滤波器的商业格局,成为国内独家实现L-PAMiD射频模组芯片内部器件全自研的射频芯片研发企业。

星曜半导体全面的产品线不仅满足了当前市场的需求,也为未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射频前端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星曜半导体的产品线将进一步扩展,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先进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公司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核心技术为支撑,深化产品线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射频前端领域的领导者,为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星曜半导体简介】

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前身是浙江信唐智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射频滤波器芯片和射频前端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温州,在上海、成都、深圳、西安、苏州均设有研发或销售中心。星曜半导体公司由国家领军人才、浙江省顶尖人才领衔创办,目前拥有一支100多人的国内外顶尖研发团队,其中博士硕士超过70人,公司核心研发人员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且拥有国内外顶尖射频滤波器或射频芯片公司(Qualcomm、Apple、Qorvo、Skyworks、TDK等)多年工作经验,曾研发出多款芯片成功量产应用在苹果、三星等品牌旗舰机型。星曜半导体技术团队在基础理论、设计、工艺、封装、测试、量产等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星曜半导体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产品开发理念,不断深化产品线布局。基于TF-SAW、SAW、BAW、BAW+IPD技术,目前已开发80多款成熟滤波器、双工器、四工器等芯片产品(代表性产品包括TF-SAW Band 3、Band 2、Band 7、Band 41F、Band 25、Band 28F、Band 28 Tx + Band 28&20 Rx、Band 20 Tx + Band 20&28 Rx、Band 1 + Band 3、Band 25 + Band 66等, BAW n41F、n78、n79 NB、n79F、WiFi 6E等);基于SOI、GaAs、CMOS等工艺,已开发全套射频接收模组产品(DiFEM、L-DiFEM、LNA Bank等)和部分发射模组产品(PAMiD、L-PAMiF、L-PAMiD、PA等)。绝大多数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目前多款产品量产交付国内外一流客户,四工器、双工器和发射滤波器出货量超过5亿颗,且正在迅速增长中。公司的5G射频滤波器芯片产线项目于2023年8月正式启动,该项目选址温州湾新区,总投资7.5亿元,主要建设射频滤波器芯片晶圆制造产线,建成后年产12万片射频滤波器晶圆片。本项目建成后,星曜公司将完成射频滤波器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将大幅度增强星曜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助力我国高性能射频滤波器和射频模组芯片领域的产业竞争力。

来源:星曜半导体

围观 9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upermicroSuperCluster配备了NVIDIA HGXTM B200 8-GPUNVIDIA GB200NVL4NVL72系统,提供升级的AI计算密度

Supermicro, Inc. NASDAQSMCI为AI、云端、存储和5G/边缘领域的全方位IT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宣布推出高性能的SuperCluster。这一端对端AI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NVIDIA Blackwell平台,专为兆级参数规模的生成式AI时代所设计。全新SuperCluster将可大幅增加液冷机架中的NVIDIA HGX B200 8-GPU系统数量,与Supermicro目前领先业界的搭载NVIDIA HGX H100和H200的液冷型SuperCluster相比,GPU计算密度得到大幅提升。此外,Supermicro正在扩大其NVIDIA Hopper系统产品组合,以应对加速型HPC应用和主流企业级AI技术的快速普及。

Supermicr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梁见后(Charles Liang)表示:"Supermicro 拥有必要的专业技术、交付速度和产能,有能力部署包含100,000个GPU的全球最大液冷AI 数据中心项目,而通过Supermicro与NVIDIA的协作,该项目最近刚完成部署。这些Supermicro SuperCluster能通过高效直接液冷(DLC)技术降低电力需求。同时,我们现在推出了采用NVIDIA Blackwell平台的解决方案。通过建构组件(Building Block)技术,能快速设计搭载NVIDIA HGX B200 8-GPU的服务器,并自由搭配液冷或气冷散热配置。我们的SuperCluster提供空前的密度、性能和效率,为未来更密集的AI计算解决方案奠定基础。Supermicro的计算集群搭配直接液冷技术,可帮助整个数据中心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并降低运营成本。"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upermicro.com/hpc

经验证的大规模AI性能:Supermicro NVIDIA HGX B200系统

升级后的SuperCluster可扩充单元采用机架级设计,具有创新垂直冷却液分配歧管(CDM),可使单一机架内的计算节点数量增加。新开发的高效散热冷板和先进的软管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液冷系统效率。适合大型部署的新型In-Row式冷却液分配装置(CDU)亦可被纳入计算集群的散热配置内。传统气冷数据中心也能运用搭配新型气冷系统机箱的全新NVIDIA HGX B200 8-GPU系统。

全新Supermicro NVIDIA HGX B200 8-GPU系统相较于前一代,提供了多项升级。这些新系统包含对散热和电源方案的优化,并支持双500W Intel® Xeon® 6(配备DDR5 MRDIMM,传输速度达8800 MT/s)或AMD EPYCTM 9005系列处理器。而全新气冷式10U机型Supermicro NVIDIA HGX B200系统则采用经重新设计的机箱,具有更佳的散热空间以支持8 个1000W TDP Blackwell GPU。这些系统在GPU搭配NIP的架构上采用1:1比例设计,并支持NVIDIA BlueField®-3 SuperNIC或NVIDIA ConnectX®-7 NIC,可在高性能计算结构内进行扩充。此外,每个系统所配备的两个NVIDIA BlueField-3数据处理器(DPU),能使附加型高性能AI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处理效率得到提升。

Supermicro_NVIDIA_Blackwell

Supermicro_NVIDIA_Blackwell

采用NVIDIA GB20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的Supermicro解决方案

Supermicro亦提供搭配所有NVIDIA GB20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的解决方案,包括最新发布的NVIDIA GB200 NVL4超级芯片和NVIDIA GB200 NVL72单机架百万兆级计算机。

Supermicro的NVIDIA MGX系列设计将支持NVIDIA GB200 Grace Blackwell NVL4 超级芯片。这款超级芯片启动了融合式高性能计算与AI的未来,并通过NVLink-C2C技术,以及四个由NVIDIA NVLink™ 连接的Blackwell GPU与两个NVIDIA Grace™ CPU,提供了革命性的性能。这些超级芯片与Supermicro的液冷型NVIDIA MGX模块化系统兼容,且相较于上一代产品,能为科学计算、图神经网络(GNN)训练和推理应用提供至高两倍的性能。

搭配Supermicro端对端液冷解决方案的NVIDIA GB200 NVL72 SuperCluster能在具有SuperCloud Composer(SCC)软件的单个机架中组成一个百万兆级超级计算机,为液冷数据中心提供全面的监控与管理能力。72个NVIDIA Blackwell GPU和36个NVIDIA Grace CPU皆通过第五代NVIDIA NVLink和NVLink Switch连接,能有效地作为单个强大GPU运行,并拥有高度容量的HBM3e内存集区,以实现低延迟的130TB/s总GPU通讯带宽。

搭载NVIDIA H200 NVL的加速计算系统

Supermicro的 5U PCIe加速计算系统现可搭载NVIDIA H200 NVL,适用于需要弹性配置的低功耗、气冷型企业级机架设计,并能为许多AI和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进行加速(无论机体尺寸大小)。NVIDIA H200 NVL能通过NVIDIA NVLink,将最多四个GPU相连,并搭配1.5倍内存容量,以及通过HBM3e得到提高的1.2倍带宽,可实现数小时内的LLM快速微调,同时也提供比前一代快1.7倍的LLM 推理性能速度。NVIDIA H200 NVL亦包含NVIDIA AI Enterprise的五年服务,而NVIDIA AI Enterprise是一个用于开发与部署生产型AI的云端原生软件平台。

Supermicro 的X14和H14 5U PCIe加速计算系统通过NVLink技术支持多达两个4路NVIDIA H200 NVL系统,在单个系统内可搭载8个GPU,提供最高900GB/s的GPU互连传输速度,而每4-GPU NVLink域的组合集区具有 564GB 的 HBM3e 内存。全新PCIe 加速计算系统支持最高10个PCIe GPU,现在也可搭载最新Intel Xeon 6或AMD EPYC 9005系列处理器,能为高性能计算和AI应用提供灵活且多功能的选项。

Supermicro亮相2024年超级计算大会

Supermicro在超级计算大会上展示了完整的AI和高性能计算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组合,包括用于AI SuperCluster的液冷GPU服务器。通过展位的演讲议程,您可以了解客户、Supermicro专家及我们的技术合作伙伴所介绍的最新突破性计算技术。

欢迎莅临Supermicro在2024年超级计算大会的展位,位于 B厅2531号。

关于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应用优化全方位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企业。Supermicro的成立据点及营运中心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致力为企业、云端、AI和5G电信/边缘IT基础架构提供领先市场的创新技术。我们是全方位IT解决方案制造商,提供服务器、AI、存储、物联网、交换器系统、软件及支持服务。Supermicro的主板、电源和机壳设计专业知识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开发与生产,为我们的全球客户实现从云端到边缘的下一代创新。我们的产品皆由企业内部团队设计及制造(在美国、亚洲及荷兰),经由产品设计优化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并通过绿色计算技术减少环境冲击,且在全球化营运下达到极佳的制造规模与效率。屡获殊荣的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产品组合使客户能从极多元系统产品线内选择合适的机型,进而将工作负载与应用达到最佳性能。多元系统产品线由高度弹性、可重复使用的建构组件打造而成,而这些建构组件支持各种硬件外形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存储、网络、功耗和散热解决方案(空调、自然气冷或液冷)。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今天,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本届论坛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商务厅、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指导,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芯原微电子(海南)有限公司承办,本届论坛深度探讨数字疗法、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对于智慧医疗与康复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下午的演讲中,柔灵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陈涵介绍了穿戴式脑机接口设备在睡眠领域的应用。

陈涵表示目前治疗睡眠障碍都需要在医院进行,同时需要多电极,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不方便,于是萌生了开发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的想法。于是柔灵科技开发了全球第一款精准的、舒适的、可穿戴式的设备,解决夜间八小时的脑电传感器的真空需求。

柔灵科技的消费级睡眠监测干预一体机小柔享睡BM05 是一款采用非侵入式脑电技术的单通道脑电监测仪,可轻松捕捉脑电活动。其轻巧便携的设计使得佩戴舒适不受空间限制。

它采用医疗级电极材料和 250Hz 采样率,确保准确捕捉您的脑电信号,mW 级的超低功耗源,内置 6 轴体动传感器,采用BLE5.0高速通信技实时传输脑电数据,带来顺畅的用户体验。

据他介绍,柔灵科技成立于2020年,除了睡眠监测干预一体机之外还有脑电监测仪,它采用全球最轻薄(20微米)的脑电波纳米电子贴片精准的人工智能睡眠监测技术,针对医院、康 养、居家等场景。

此外还有纳米电子交互手环,它主要利用基于肌电信号采集解码的3D手势识别技术,以肌电手环的产品形态,为AR、VR、元宇宙提供新一代人机交互接口,目前的重量只有美国Meta的1/3,算法对标Meta,可以实现用一根手指书写26个字母加10个数字等30个动作的分类识别,同时也可以应用到智能睡眠空间。

此外还有小柔悠梦APP ,它是全球唯一具有闭环反馈效果的商用睡眠相关设备,是一款配合脑电助眠机器人使用的APP,可根据通过内置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在睡眠过程中进行实时的干预,从而实现助眠、优化睡眠结构以及智能唤醒等功能,并且根据睡眠监测结果生成有针对性的睡眠方案,定制个人睡眠解决方案,生成真正睡眠状态可视化、可跟踪、可记录、可查询的睡眠报告。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11月21日,全球MCU领军者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以下简称:ST)正式宣布与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公司(华虹宏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联合推进40nm微控制器单元(MCU)的代工业务,旨在满足市场需求、优化供应链。

ST认为在中国进行本地制造对其竞争地位至关重要。“在其他任何地方生产芯片都意味着错过中国快速的电动汽车开发周期。”意法半导体制造主管 Fabio Gualandris表示。

据介绍,意法半导体的40nm技术集成了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eNVM)和高性能模拟设计能力,能够满足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此次合作,意法半导体的技术实力与华虹宏力的本地化制造能力结合,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优化了成本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据悉,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ST与华虹宏力计划进一步扩展技术合作的范围,包括更先进的制程节点和新兴应用领域。ST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与战略合作,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ST的汽车业务营收低于预期。ST MCU业务在汽车领域的销售额明显下滑,部分原因是中国市场份额的流失。ST预计2024年全年收入达到132.7亿美元,同比下降23.2%,其中汽车业务的营收仍低于预期。

在工业领域,ST MCU业务在工业领域的销售额同样明显下滑,部分原因是工业市场的持续疲软和中国市场份额的流失。ST CEO曾表示,前九个月所有可报告部门的净收入同比下降23.5%,尤其是微控制器部门,这受到工业市场持续疲软的影响。

所以,ST试图通过制造本地化来提振中国市场份额。那这样的合作对本土MCU会造成冲击吗?

老张采访了两位本土MCU的领军人物,一位表示:“事实上无需关注进口品牌的做法,因为未来中低端MCU无论咋搞都是中国厂商的市场,中高端是则是进口品牌的市场,中国企业还需要时间成长霸占中低端后才能进军中高端,而任何中国人可以做的进口品牌都做不了,所以我们只需要关注国内友商就行了。”

他还补充说从数据看ST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调的厉害,这是大趋势。

另一位本土MCU领军者则表示:“ST与华虹合作,本土MCU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在了,就要从设计上去弥补这个优势了,这就要拼产品定义和基本功了。”

老张认为本土MCU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贴近客户,贴近终端市场,这让本土MCU可以精准把握客户的需求,例如今年整机客户对多芯片高集成方案需求加大,不少本土MCU就很快应对推出了多集成方案。

老张认为最近几年经过充分竞争之后,本土MCU市场已经走过了靠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就能吃饱吃好的阶段,未来将是真正比拼实力的时代,近日,某本土企业宣布将以对标TI C2000的产品进军MCU领域,个人认为这种打法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因为在MCU方面,想进入工业领域,必须有过硬的模拟功底以及高可靠性的设计,工业MCU不是靠成本取胜,把消费MCU的打法用到工业MCU上,效果有待观察。

近一两年,很多外资品牌喊出了“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开始在中国打造完整的 设计、制造、封测产业链,在这样的趋势下,本土厂商该如何应对?我觉得还是要发挥本土主场的优势,贴近客户快速响应服务到位,此外,还要做好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USB Type-C® (USB-C®) 是一种业界通用连接器,支持通过单个接口传输数据和电力,适用于个人电子产品、汽车、工业和企业系统等应用。USB Power Delivery (PD) 是使用 USB-C 连接器来增加 USB-C 接口功能和特性的标准。直到最近,USB PD 3.0 规范才允许高达 100W(20V、5A)的功率双向流动,此功率范围现在称为标准功率范围 (SPR)。最新的 USB PD 3.1 规范通过 USB-C 电缆将功率范围增加至 240W(48V、5A),此功率范围现在称为扩展功率范围 (EPR)。

表 1 展示了 EPR 与 SPR 的比较情况。

功率范围

可用电流和电压

电力输送曲线范围

注释

SPR

3A:5V、9V、15V、20V
  5A 1:20V

15W-60W
  >60W-100W

EPR

5A 2:28V、36V、48V

>100W-240W

需要进入   EPR 模式

1 SPR EPR 固定电压范围

  1. 需要 5A 电缆。

  2. 需要 EPR 电缆。

EPR 可支持高达 240W 的功率(28V、36V 和 48V @ 5A)。EPR 模式对接收端评估和响应新的电源端能力消息的要求与典型的 USB PD 合同协商中的要求相同。进入 EPR 模式后,端口开始协商一个最高达 240W(48V、5A)的电力输送对象 (PDO)。在考虑设计安全裕度时,48V 限值代表了实际限值。

除了 EPR 模式下的固定电压电平扩展之外,电源还必须遵循可调电压电源 (AVS) 的规格。在 EPR 模式下,AVS 使接收端能够以 100mV 的步长在 15V 和 48V 之间微调电压,以提高性能和热效率。AVS 还可让接收端灵活接收来自任何充电器的电压,从而避免使用定制适配器,并可在电子生态系统内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图 1 显示了可编程电源 (PPS) 和 AVS 范围与 SPR 和 EPR 功率级别的关系相关的。虽然 PPS 和 AVS 都具有可编程步长,但它们并不相同且用于不同的用途。AVS 充当恒压电源,并向系统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以提高效率。PPS 具有更小的步长窗口 (20mV),并可以直接为电池充电,绕过连接的设备中的电池充电器。AVS 和 PPS 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 PPS 时,协商的电压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随着电池充电,所需的 PPS 充电电压将增加。AVS 旨在用作恒定电源,其提供的系统输入电压电平更接近整个系统所需的电压电平。

1.png

1:电源端所需的 USB PD 3.2 电压

电池供电型产品和下一代解决方案

采用 USB-C 对 Bluetooth® 扬声器和电动工具等便携式电池供电型产品很有利。为这些类型的产品实施 USB-C 后,它们既可以通过 USB-C 端口充电,也可以使用同一端口为连接的设备供电。采用单节或多节电池充电器的产品现在可与 USB-C 或 USB PD 控制器搭配使用,从而使应用能够通过 USB-C 端口提供和接收电源。

图 2 展示了过渡到 USB-C 和 USB PD 的设备的典型架构。

2.png

2: USB-C 电池供电型产品方框图

为帮助简化电池供电型产品的 USB PD 端口设计,德州仪器的 USB PD 控制器添加了 I2C 主机支持功能来直接控制电池充电器。这种集成式 I2C 主机控制可实现无需外部微控制器 (MCU) 的双芯片解决方案。USB PD 控制器将根据通过 USB PD 端口进行的功率协商情况,通过 I2C 自动更新电池充电器的充电参数。此外,无需开发固件即可将 USB PD 端口添加到电池供电型产品中。TPS25751 和 TPS26750 是用于 USB-C 加电池充电器配对形式的两个 USB PD 控制器。

TPS25751 是 SPR PD 控制器,而 TPS26750 是能够协商完整 240W EPR 的 EPR PD 控制器。表 2 显示了推荐的 USB PD 控制器和电池充电器配对。借助这些配对的参考设计,您可以将设计“复制并粘贴”到您的应用中。

支持的最大功率级别

支持的串联电池节数    (S)

推荐的    USB PD 控制器

推荐的电池充电器

参考设计

100W 接收端
  45W 电源端

1-4

TPS25751

BQ25798

适用于 2 至 4 节电池的集成   USB Type-C® Power Delivery (PD) 和充电参考设计

100W 接收端
  100W 电源端

1-5

TPS25751

BQ25731

适用于 1 至 5 节电池的集成   USB Type-C® PD 双向充电参考设计

100W 接收端
  100W 电源端

1-16

TPS25751

BQ25756

100W 集成 USB   Type-C® PD 双向充电器参考设计

240W 接收端
  240W 电源端

1-16

TPS26750

BQ25756

240W USB Type-C   PD3.1 EPR 电池充电器参考设计

2 USB PD 控制器和电池充电器配对

参考设计

为了支持整个 240W 扩展功率范围,240W USB Type-C PD3.1 EPR 电池充电器参考设计将 TPS26750 与我们的 BQ25756 双向降压/升压充电控制器搭配使用。如图 3 所示,该参考设计将这两个器件组合到同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无需外部 MCU 和自定义固件即可实现双向 240W 解决方案。

3.png

3: EPR 电池充电器参考设计方框图

该电池充电器参考设计是一种集成式 USB PD 和充电参考设计,适用于电动工具、真空吸尘器、移动式发电站和电动自行车等产品的 7 至 14 节电池。TPS26750 通过简单的 I2C 通信与 BQ25756 配合使用,无需进行固件开发。通过使用 TI USB PD 控制器的应用程序自定义工具,可以轻松地对 TPS26750 进行编程。

该电池充电器参考设计可支持通过符合 USB PD 3.1 规范的输入源以高达 240W 的功率为电池充电,并在 On-The-Go 模式下提供高达 48V、5A 的输出。BQ25756 实现了一个四开关降压/升压充电器,可在降压、降压/升压和升压模式之间转换。高度的集成和简单的设计将降低物料清单成本、缩减尺寸并加快产品上市。

结语

随着近期最大功率范围的增加,USB-C 逐渐成为未来的通用连接器。尽管 USB-C 可能被视为具有挑战性的新技术,但德州仪器解决方案可从软件和硬件两个角度实现集成,从而简化您的设计流程。我们的 USB PD 控制器与电池充电器配对,再结合我们的参考设计,可实现更小的解决方案尺寸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其他资源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可靠、更经济、更节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

登陆TI.com.cn了解更多详情。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今天,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本届论坛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南省商务厅、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指导,海口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芯原微电子(海南)有限公司承办,本届论坛深度探讨数字疗法、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对于智慧医疗与康复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png

在下午场的论坛中,景昱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CFO、董事会秘书耿东发表了《植入式脑机接口DBS在人类难治性精神疾病中的探索和创新》的演讲,对于脑机接口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进行了分享。

脑深部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 又称脑部深层刺激、深脑刺激,是借由植入脑深部神经核的电极刺激调控神经回路,以达改善症状的一种治疗手段。

耿东的演示视频看,DBS在治疗帕金森症方面有惊人的治疗效果。

耿东表示景昱医疗在2012年率先提出了伏隔核/内囊前肢双靶点DBS调控神经生物学理念和治疗方案,实现了在单一电极上同时输出两组完全独立刺激参数的双靶点调控技术。经过十余年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临床研究,目前景昱医疗已经在阿片类药物成瘾、难治性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两类难治性精神疾病上获得了突破,并完成了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

2.jpg

3.png

据介绍,景昱医疗用于阿片类药物成瘾的脑机接口DBS系统是国内首个亦是唯一在物质依赖领域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的创新医疗器械;同时,该产品于2022年4月获得了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神经及精神疾病领域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资质。同时,在难治性抑郁症、难治性酒精成瘾等精神疾病的临床探索性研究中获得突破性治疗效果。

此外,他表示DBS在难治性精神类疾病如强迫症方面也有积极的效果。

据他介绍,强迫症是人类主要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强迫症患病率为2~3%中国强迫症患病率为2~2.4%(其中30%为难治性强迫症)。难治性强迫症是目前治疗的挑战被认为是精神科的“癌症”WHO将强迫症认定为人类10大致残性的疾病之一。

2016年,在华西医院开展双靶点DBS难治性强迫症探索性临床RCT研究,取得突破性临床治疗效果,2021年,由上海精卫中心和华西医院共同领导全球首个难治性强迫症多中心临床试验;2021年,发表全球首篇强迫症脑机接口LFP局部脑电。2023年,发表脑机双靶点DB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临床研究结果“General Neurosurgery”。2023年,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预计2025年获得注册证,上市销售。

耿东的演示视频看,DBS在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方面效果显著。


耿东表示景昱医疗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神经及精神疾病机制探索及脑机接口DBS产品研究开发,并在脑功能疾病治疗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的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景昱医疗持续深耕脑科学领域,坚持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将创造脑功能疾病治疗方案和产品作为创新方向,旨在为难治性脑功能疾病患者研发安全、有效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是国内脑机接口DBS领域的创新领军企业,亦是全球范围内将脑机接口DBS治疗技术开创性应用于难治性精神类疾病领域并取得了突破性疗效的开拓者。

他表示如果国内在DBS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中获得突破,则中国可以成为全球精神类疾病上治疗上的高地。

围观 10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65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