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产品使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一种全面托管的服务,价格更低,专为团队和小型组织设计

全球最先进的企业人工智能平台之一Dataiku于6月15日宣布推出Dataiku Online,使他们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平台可以作为一种在线服务,提供给更小、更灵活的组织。Dataiku Online由Dataiku全面托管,这使得任何规模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其平台上的全部功能,而不会增加IT部门的资源安装和管理压力。

Dataiku Online提供了一个企业在创建功能强大的分析项目时所需的一切,包括数据准备、数据可视化、AutoML、报告和仪表盘等,一应俱全。它具备Dataiku旗舰产品的所有关键功能,只需进行一些配置和设计上的调整,就能满足托管使用的需要,并且不需要管理企业级部署所需的IT资源。灵活的界面使得多项业务与数据团队用户之间的协作成为了可能。有了Dataiku Online,任何团队都可以在几分钟内开始启动他们的数据操作、轻松连接到他们的数据源并在几天内开始部署项目,并且能够以适合自身当前增长阶段的价位来做到这些。

Dataiku首席执行官Florian Douetteau表示:“对于Dataiku而言,可及性一直是最重要的。我们开发Dataiku Online就是为了满足中小型企业以及初创企业的需求。我们希望帮助那些刚刚开始涉足数据和分析的企业充分利用我们平台的强大功能。他们可以使用简单的数据工具来加强日常运营,然后通过机器学习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据。企业不需要大数据就可以用他们的数据做大事情。Dataiku Online将使全新的一类公司(从精益初创企业到规模不断扩大的中小企业)更容易起步。”

虽然企业组织可以投资于大型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但这种投资水平对小型企业来说往往是遥不可及的。这些企业仍然需要分析和人工智能来得出见解,并提升他们的业务价值。有了Dataiku Online,企业可以对现代化的云数据堆栈以及来自Snowflake、Google Big Query、Amazon Redshift等的数据存储工具加以利用。甚至还有一个通过Snowflake Marketplace提供的预整合版本的Dataiku Online。

自从今年早些时候推出该服务的内测版以来,一小部分客户一直在使用Dataiku Online连接云数据仓库、准备数据以及创建分析和人工智能项目。他们发现,这项服务使团队能够快速地处理各种数据源,并且与其它工具相比,它能够推动分析和预测模型更快地投入生产。

Sarissa Partners管理合伙人Scott Walker表示:“Dataiku Online使我们能够把精力集中在分析,而不是服务器管理上。客服速度也很快。数据洞察力推动我们的增长,而Dataiku Online使我们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开发洞察力。”

为了弥补Dataiku Online对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可及性,并作为数据使用大众化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Dataiku还推出了一款专门面向初创企业的产品,旨在帮助处于早期阶段的企业在一个平台上就能使用到他们的所有数据,并开始他们的分析工作。种子期企业(成立不到两年、或者资金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以及初创企业(成立不到五年、或者资金在1000万美元以下),可享受针对其当前发展阶段的折扣价。

Dataiku成立于2013年,其使命是让普通人更容易获得数据洞察,让企业能够建立自己的人工智能通道。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现在为全球数百家客户提供服务,包括斯伦贝谢(Schlumberger)、通用电气航空(GE Aviation)、丝芙兰(Sephora)、联合利华(Unilever)、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Premera Blue Cross和库卡(Kuka)。公司在纽约、巴黎、伦敦、慕尼黑、悉尼和新加坡设有办事处。

企业可以通过14天的免费试用开始试用Dataiku Online,探索Dataiku Online的更多功能,或者在7月1日加入Dataiku的网络研讨会,了解Dataiku Online

Dataiku界面流程
Dataiku界面流程

Dataiku界面机器学习
Dataiku界面机器学习

Dataiku简介

Dataiku是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平台之一,通过协作式、有弹性、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实现企业组织数据工作的灵活性。数百家公司使用Dataiku来支撑他们的基本业务运营,并确保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与时俱进,包括驱动欺诈检测、客户流失预防、预测性维护、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模型。Dataiku专为那些希望在整个组织内普及人工智能的企业而打造,让分析师、数据科研人员等所有人都能使用上数据,从而让企业变得灵活敏捷、常备不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赛迪顾问正式发布《2020-2021年中国政务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浪潮云在市场地位和发展能力方面取得双料第一,连续7年蝉联中国政务云市场第一位。

赛迪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国家对“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要求的不断深化,政务云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速。2020 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达 653.6 亿元,同比增长 42.3%。但同时政府对政务云服务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办公协同”成为政务云建设的核心诉求,混合云架构的政务云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用户青睐。在此过程中,浪潮云凭借高市场占有率、完备的产品体系、广泛的用户基础、完善的云安全服务和良好的生态体系,连续7年稳居中国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

作为政务云市场最早的布局者及“政务云”概念的提出者,浪潮云通过云网边端融合、云数智融合、建管运融合的全栈云服务,提供专业、生态、可信赖的分布式云。浪潮云目前已形成了一朵分布式云、一致技术架构、一致用户体验、一套运管体系。今年5月浪潮云更是升级发布全新的“1231”业务战略,推出“分布式云+”行动计划,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分布式云骨干体系。全新升级后的“分布式云+”具备数据服务、AI、信创、运管、云原生五大能力,推动着政务云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浪潮云认为,在政务云领域,中国政务云的发展在经历了资源物理集中、业务上云两个阶段后,2021年开始走向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云上创新阶段,数据要素化、计算边缘化、应用原生化以及运营一体化成为政务云发展新趋势。在这一阶段,数据首次被明确视为新型生产要素,对数采方式、数算能力、数用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能力走向边缘节点,算力场景边缘化、数据处理基层化、管理模式协同化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业务发展驱动云原生需求增长。同时也推动政务云向运营一体化迈进,在管理上实现“省市区县”向下延伸,在技术上实现平台、数据和应用向上协同,为用户带来集中化、可视化、智能化、精细化的极简运维新体验。

截至目前,浪潮云已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分布式云体系,涵盖288个分布式云节点,基于统一的OpsCenter,实现了持续性迭代升级;服务我国245 个省市政府、2 万个政府部门、128 万家企业,具备16 大类 200 多种产品及 1 万个业务场景服务能力。

谈到未来政务云市场的发展变化时,赛迪指出,云服务商要不断升级政务云“一体化”服务能力,打造包含“城市大脑”、“数据中台”等产品的一体化政务云解决方案;其次,要注重政务混合云解决方案的研发,其能够同时满足政府对核心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业务拓展对计算弹性的要求,将成为政务上云的主要部署模式。这些与浪潮云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战略升级不谋而合,时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浪潮云致力于成为高品质云服务运营商,基于自身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实践经验,继续深耕政务云行业迭代升级,全面助推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实现。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Velabit将促进3D激光雷达在安全关键型场景中的应用

Velodyne Lidar, Inc. (Nasdaq: VLDR, VLDRW)推出下一代Velabit™传感器,旨在应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提供先进性能的同时在成本、安全和设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Velabit配备Velodyne具有突破性的专有微激光雷达阵列架构(MLA),能满足Velodyne客户的需求——超宽视场(FoV)和更高的分辨率。

固态Velabit传感器现在可以同时实现最大90°的水平视场和最大70°的垂直视场,每秒点数比上一代型号多出大约三倍。下一代Velabit采用Velodyne的所有最新成果,提供可配置的动态视场角,并提供高分辨率变焦能力,所有这些都整合在这款紧凑的轻量级传感器中。

Velodyne Lidar首席执行官Anand Gopalan表示:“推出我们的下一代Velabit之后,Velodyne将继续创新,以使传感器在提供优质性能的同时,还能兼具小巧、美观、时尚的特色。我们敬业的工程团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打造出能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彰显我们对满足市场需求的承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还要在全球范围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相信,这款传感器将促进实现基于激光雷达的安全性和自主性在许多不同行业的普及。”

通用性能

Velabit传感器重量轻、用途广泛,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寿命和车辆行驶里程。这款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特色,因此能应用于众多行业和关键的安全应用领域,例如:

  • 汽车和新型交通
  • 自主移动机器人
  • 工业叉车和仓库
  • 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
  • 人行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
  • 无人机测绘和导航

Velabit的设计目标是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绝佳的汽车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Velabit可以填补传感领域的空白,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对车辆周围的全覆盖。这款传感器可以为ADAS功能提供强大的感知覆盖范围,包括盲点监测、交叉交通检测和行人自动紧急制动(PAEB)。此外,宽阔的垂直视场也使其成为近场传感和机器人应用的理想技术。

软硬件集成

Velabit将与Velodyne基于激光雷达的感知软件Vella™相结合,来简化客户的项目,并推进广泛的汽车安全功能。该软件将Velabit的优质点云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感知输出信息,包括目标分类和跟踪、障碍物检测、场景细分和目标速度,车辆系统可以很容易地利用这些信息。当与车辆里程计数据相结合时,Vella还能提供碰撞测量的时间和距离,使车辆以更安全的方式做出响应。

该传感器还可以与其他的Velodyne激光雷达技术相结合,如用于高速运行的Velarray H800™或作为低速应用的独立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为大批量生产而设计

通过与微激光雷达阵列架构的结合,Velodyne的全自动制造流程和全球制造合作可以实现成本优化和优质的批量生产,最早可在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

自推出以来,Velabit在业界广受赞誉,包括荣获《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授予的2020年最佳新品大奖。该传感器还荣获Silicon Valley Robotics的2020年度创新大奖

Velodyne的主要客户以及汽车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其他全球顶尖创新企业计划参加Velodyne即将举行的Velabit演示日(Velabit Demo Days)活动,见证Velabit的实际运行情况,并有机会提前预订未来的产能需求。

关于Velodyne Lidar

Velodyne Lidar (Nasdaq: VLDR, VLDRW)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先企业,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有盛誉。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灵活性、质量和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无人机(UAV)、智慧城市和安防。通过不断的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促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velodynelidar.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614005080/e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华天科技(昆山)电子有限公司晶圆级高端封测项目传来新进展,目前已投产的一期项目正加快技术研发与生产,二期项目正开展设备安装与调试。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到21亿元,分两期建设。

其中,一期项目建设完成约80%,且已成为促进华天科技产能、产值持续提升的主要力量,去年华天科技产值实现翻番,达8亿多元。二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目前正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部分产品已开始小批量生产,预计今年三季度末实现大批量生产。

华天集团董事长肖胜利表示,此项目的顺利投产将形成规模化高可靠性车用晶圆级封装测试及研发基地,解决了我国在晶圆级车载封装领域被国外企业‘卡脖子’的难题,实现了高端封装技术的国产化替代。

据报道,为加快项目建设,华天科技引进购置国内外先进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设备、检测仪器、动力设备共计551台套。同时,采用技术先进的悬空自动物料传送系统,从投单、运行、产出全部实现无人化操作。项目全面投产后,年新增12英寸TSV/ WLCSP/ Bumping系列集成电路测试48万片、FC系列产品6亿只,今年公司产值有望达到16亿元,同比再翻一番。

华天科技是全球第七、内资第三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多类工程,为多项重点工程提供高品质集成电路产品。

2008年成立,是华天集团全资子公司,也是我国专业从事晶圆级系统封装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产品包括晶圆级集成电路、传感器以及系统封装等,在10多年间发展成为华天集团晶圆级先进封装基地。

目前,该公司晶圆级集成电路封装规模达到100万片,测试能力达到40万片,是全球少数能够同时提供面向3D封装的Bumping与TSV技术、晶圆级系统封装的半导体封测企业。

华天在图像传感器封装技术和能力方面位居全球前两位,在全球半导体封测行业排名第五,产业规模位列国内同行业第二位,研发的晶圆级传感器封装技术、扇出型封装技术、超薄超小型晶圆级封装、晶圆级无源器件制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文稿来源:拓墣产业研究整理

围观 1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业界首发的创新压电传感器技术将手势检测与高清触觉反馈结合在一起

Boréas Technologies的新型NexusTouch感应和可定位触觉平台使设计者能够把触控用户界面延展到智能手机和游戏手机的侧边,实现了与情境相关的流畅划动,轻击,猛击和单击操作,与此同时还提供丰富的触觉反馈。 NexusTouch结合了先进的手势感应和可定位触觉功能,可以支持一系列全新应用,比如使手指点击智能手机的感觉像在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再比如用自定义的触发效果来代替高档游戏手机上的机械按键。

NexusTouch还具有动态虚拟按钮映射功能,使制造商能够利用特定区域来定义系统功能和触觉效果来取代传统机械式电源和音量按钮。

老式的电容式触控技术没有办法使用手机侧边来实现上面提到的这些手势应用,手机侧边仅仅是用于集成机械开关和按键,而使用NexusTouch压电传感器技术可以支持制造商集成可定制的手势检测和直观触觉反馈。相比竞争技术,NexusTouch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实现了纯感应平台系统(例如超声波)手势检测功能的同时,还满足了良好用户体验的另一必不可少需求:支持可定位触觉效果。

IDTechEx首席分析师James Hayward评论说:“智能手机最有前途的发展之一是正在兴起的手势触控用户界面,它使用户可以在游戏中用“滑动”查看全景或点击手机上的虚拟“触发点”来进行操作,而这一切都不需要机械开关或者按键。尽管你可以在手机用户界面里添加无限的内容,但现有手势感应方案仍然受到缺乏触觉反馈的限制。能够在单个设备中同时实现手势感应和触觉反馈这两种功能的供应商将使得制造商能够实现更大程度的产品差异化。”

Boréas Technologie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imon Chaput介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用户界面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尽管制造商已尝试用不同的传感器技术替换传统的按钮和开关以进行手势检测,但仍未成为主流应用,因为它们都缺乏令人愉悦的物理触觉反馈体验。我们的NexusTouch方案在手势感应和触觉反馈两方面都提供最好的体验,它能够在业界首次实现手机侧边设计集成先进的手势检测和可定位触觉体验,为手机开辟了新的可利用空间。”

根据市场分析公司IDC发布的跟踪报告,2020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约3.26亿部台,同比下降 11.2%。高盛的市场研究也表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日趋饱和,预计未来整体市场将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在这种趋势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而取胜的关键在于个性化设计。在全面屏手机已经成为主流之后,为了节省手机内部更加宝贵的空间,手机侧面的机械开关必将成为淘汰的目标,而NexusTouch方案将帮助中国手机厂商实现这些目标,同时带给消费者愉快的触控体验。

核心技术

NexusTouch基于Boréas的 CapDrive™ 技术,,该专利技术是一种可扩展高电压、低功耗压电平台,可实现高清(HD)触觉效果,适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和下一代安全应用等等。 NexusTouch的发布标志着Boréas的用户界面技术组合里新增了手势检测技术。

获取更多信息

今天,Boréas同时在虚拟研讨会 Display Week(5月17日至21日)的展位发布NexusTouch,该研讨会由信息显示协会(SID)举办。

如需要Boréas NexusTouch的更多信息包括参考设计的更新2021年秋季提供),请访问www.boreas.ca/nexustouch并订阅或发送电子邮件至info@boreas.ca

关于Boréas Technologies

Boréas Technologies Inc.是一家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消费和工业市场中实现差异化的压电集成电路平台的商业化。Boréas起源于在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并于2016年在魁北克的Bromont成立。Boréas的集成电路基于其专有的 CapDrive™技术平台非常适合资源受限的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智能手机游戏控制器和物联网(IoT)设备。

欢迎追踪 Boréas 微信公众号:Boreas Technologies我们保持联系或在线访问我们网站https//www.boreas.ca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技术瓶颈、创-科技引擎、智-产业升级,2021泰克创新论坛再开启

泰克科技2021年度创新论坛(TIF 2021将于616-618日从北京开启,随后将进一步延展到上海、西安等。TIF助力第四次工业革命, 旨在“破-技术瓶颈、创-科技引擎、智-产业升级”,不忘初心,立足本土以及着力于全面数字化转型,分享业界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最前沿的测试方案。

第四次工业革命内涵甚广,涉及数字、物理、生物等领域,产业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增强现实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等。目前,我们仍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数智泰克 创赢未来  泰克助力第四次工业革命再出发

泰克2021创新科技论坛聚焦数据中心、半导体设计、芯片制造、基础材料研究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突破基础学科技术瓶颈,打造强劲科技引擎,拉动全社会产业升级,届时各领域顶级专家将为大家分享业界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最前沿的测试方案。

此次峰会正值泰克75周年庆典之际,围绕【数智泰克 创赢未来】的宗旨,泰克除了中国本土化战略发布,更会揭秘中国特色的测试方案,包括全新电力电子实验平台的呈现、三代功率器件动态测试系统、PCIE5USB4.0高速总线测试、新型计算框架及神经元忆阻器表征测试、宽禁带半导体方案等热门应用的展示以及独家解读。现场更有拥有多年经验、来自不同热门应用领域的专家将围绕主题分享课程方案、更有神秘专家新书首发强势来袭!

75年磨砺,树测试行业新风向

2021年泰克创新论坛上,泰克将在线上请来重量级的行业专家,来自于美国NASA的前宇航员及工程师Daniel Tani与泰克科技总裁Tami 巅峰对话,让工程师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远。与我们的领域专家会面,重新了解最新的行业趋势和洞察,学习创新的技术和应用,亲身体验引领前沿的应用! 其中包含三代功率器件动态测试系统、全新光隔离探头、电力电子实验平台、泰克/安立 PCIE 5.0联合解决方案助力下一代高速通信接口测试、新型计算框架及忆阻器、神经元网络测试方案等。

虽然应用三代功率器件使得减少重量、缩小体积,提升效率成为可能,但是给研发工程师带来了全新的测试挑战,传统的测试工具因其高频,高共模,高压等特性已经不能满足测试要求,泰克推出针对第三代功率器件全新的光隔离技术的测试系统,再一次推动探测技术的进步。

泰克忆阻器/神经元网络测试系统基于本土创新的宗旨,同时提供忆阻器直流性能、交流性能、脉冲性能及高速脉冲性能测试;多种不同的配置方案,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内置忆阻器性能测试、阻变动力学测试功能,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特殊功能;提供阵列测试功能,业内领先客户所采用。

超级实验室揭秘及大咖面对面

数智泰克 创赢未来  泰克助力第四次工业革命再出发

一场电源技术的盛宴,趋势,热点,机遇,挑战尽在其中,邀请国际知名功率半导体公司Cree专家与泰克测试专家线上分享,此外,还邀请国内知名功率器件生产厂家、第三代测试系统提供商、国内知名电源公司技术专家(泰科天润应用测试中心主任高远、北京新雷能上海分公司总工杨宏、忱芯科技总经理毛赛君),将与线上朋友面对面对话,让宽禁带技术不再神秘,让您更早一步进入电源技术的革新,泰克为您打造交流平台,从迷惑到明朗,从听说到眼见为实,从犹豫到充满信心,这里有您想了解的全部。业界大咖共话三代半导体,解读三代半导体优势、应用以及未来。

同时揭开了泰克超级实验室的神秘面纱,泰克最新的超级实验室分为三大板块,技术交流区,讨论行业最新技术及标准,交流测试方法及工具;热门应用展示区, 定期更新最新应用的测试方案,让您提前了解最新技术;远程互动区,三方或多方连线,工程师和其主管及泰克或其他技术专家连线,实时互动解决问题。

零距离体验名校微电子公开课

数智泰克 创赢未来  泰克助力第四次工业革命再出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作为国家一级学科和为国家培养微电子人才的领军者,一直致力于助力中国微电子产业的创新升级和人才培养,并为此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型实验教学课,采用业界先进的测试设备和方案,建立了示范性微电子实践育人平台。

618日西电将带您走进一堂与众不同的微电子实验公开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国家级集成电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家让你零距离体验现代化微电子教学课程,连线教育和产业界同仁共探微电子教学新模式,在创新实验室直播课程中,体验沉浸式的线上课程。其中涉及的MOSFET工艺测试课程,更将解读如何使用源表进行MOSFET的特征曲线提取和参数测试晶体管特征频率测试演示。

不忘初心、立足本土,加速全面数字化转型,泰克助力第四次工业革命再出发。凭借多项行业领航,泰克拥有永不止步的创新基因,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引领客户找到更快、更智能、更准确的方式应对新技术创新及应用的挑战。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ource:中微公司

6月15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微公司”)首台 8 英寸甚高频去耦合反应离子(CCP)刻蚀设备 Primo AD-RIE 200 顺利付运客户生产线。

据悉,Primo AD-RIE 200 是中微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 8 英寸甚高频去耦合反应离子(CCP)刻蚀设备。基于已被业界广泛认可的 12 英寸 CCP 刻蚀设备的成熟工艺与特性,Primo AD-RIE 200 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升,能够满足不同客户 8 英寸晶圆的加工需求。

为提高生产效率,Primo AD-RIE 200 刻蚀设备可灵活配置多达三个双反应台反应腔(即六个反应台)。此外,Primo AD-RIE 200 提供了可升级至 12 英寸刻蚀设备系统的灵活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生产线未来可能扩产的需求。

文稿来源:IT之家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从网上银行到移动支付,在技术方面,金融服务业已领先于其他许多行业。如今贸易商和客户都在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轻松高速地获取多于以往任何时候的信息。

但随着疫情的蔓延,金融服务行业也没能幸免于疫情带来的挑战。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思考行业如何调整,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金融行业系统升级

金融服务行业的复杂性不言而喻。该行业有众多不同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企业行为和发布新的法规,而整个行业则要迅速执行。

如此复杂的监管合规要求,对行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而疫情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大部分企业机构仍在使用过时的遗留系统,这些系统既不适合也无法满足当下金融服务行业对远程工作的需求。但是要改变这些系统难度极大:为了客户能够实时进行交易,同时避免任何服务的中断,技术人员需要确保其操作在客户更新其基础架构时能够保持继续运行。对于技术人员而言,这意味着每次只能对系统进行小幅度的升级,而不是彻底改造。

数字化转型已成当务之急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疫情对远程工作的推动,人们愈发深刻地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在找到完全解决疫情的方法之前,数字化转型对于任何行业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幸运的是,金融服务行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大多数用户都已熟悉了移动和网上银行业务,而且企业机构也已经深度使用数字数据和存档。对金融服务行业而言,新的挑战不在于如何开始数字化转型,而是如何加速转型并着重应对高速发展带来的压力。根据Mendix最近在金融服务行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该行业的技术管理层已将3个领域置于高优先级位置:

  1. 加速远程工作解决方案(70%)
  2. 加强在线和移动银行业务(60%)
  3. 增加自动化的使用率(60%)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要实施这三个关键领域,需要庞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并且需要在一个项目上耗费数月的时间。在疫情期间,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这种工作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相反,技术团队需要能够在项目之间进行调整,并根据需要调整的优先级推进。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

这就是低代码的价值所在。如果企业选择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构建应用程序,即使是最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可以与灵活的金融科技创新步伐相媲美,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时候:根据Mendix调查研究发现,90%的金融服务行业IT管理者认为,他们所在的公司需要在未来两年投资于数字化项目,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生存并前进。

低代码开发时代

如今的企业IT团队需要超越自我,并与不同部门开展合作,才能创造出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创收服务。这就需要提供一个能让开发人员和非技术人员共同协作的工具。

Mendix低代码快速开发平台是促成这种协作的方式之一:通过让企业创建两个集成的开发环境,使非技术人员能够与IT团队作,参与到业务应用开发中。由于不需要专业编码知识,非技术背景的员工也可以加入到软件开发或商业应用创建中。

低代码使技术团队和非技术团队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共同开发应用,了解业务问题的人员与了解IT环境、核心系统和服务的人员彼此协作,为设想的产品作出贡献,避免了技术团队和其他部门之间反复沟通以及项目各个环节因沟通不畅导致的风险。IT部门可以通过内置的治理和防护保持控制,确保符合各种必要的标准。

随着金融服务行业开始进入数字化旅程的下一阶段,82%的行业IT领导者认为云端协作工具是所有成熟的金融机构的必备工具,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计划在2021年投资低代码领域,并将低代码优先级排在AI、自动化和视频会议工具之前。

背景

受制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当下软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连接全球经济的新命脉。但传统软件开发花费的时间过长,且经常无法满足业务需求,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体验。即使在疫情爆发之前,具备专业软件开发能力人员的数量也无法满足全球对软件的需求。而此次全球疫情更是让软件和商业危机雪上加霜。低代码软件开发时代,Mendix通过低代码提供了一种功能强大的企业级可视化开发方法,让普通和专业开发者只需要通过一个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并借助拖放式组件和模型逻辑,就能把在网络和移动设备上实现云原生应用的速度提高10倍以上。

关于Mendix

Mendixa Siemens business是全球企业级低代码的领导者,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数字化企业构建应用的方式。企业可通过Mendix开发平台来扩展自身的开发能力,打破软件开发的瓶颈。借助Mendix开发平台,企业可以打造具备智能、主动性和人机互动等原生体验的智能化应用,对核心系统进行现代化升级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开发,以跟上业务增长的速度。Mendix开发平台可在保持最高安全、质量和治理标准的前提下,促进业务与IT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大大缩短应用开发周期,帮助企业自信迈向数字化未来。Mendix的”Go Make It”平台已被全球4000多家领先公司采用。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通过收购 proFPGA 原型验证解决方案,西门子为其知名的 Veloce 企业硬件辅助验证系统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成熟桌面验证平台
  • proFPGA 技术提供不可或缺的丰富解决方案,让 IC 与软件在芯片投产前可以在真实环境中进行验证

继发布下一代 Veloce 硬件辅助验证系统之后,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再续新动作,与总部位于德国的 PRO DESIGN Electronic 公司签订协议,收购其具有 FPGA 桌面原型验证技术的 proFPGA 产品系列。该系列目前已为10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帮助客户在关键的硬件和软件验证任务中实现“左移”(Shift-Left),进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此前西门子已与 PRO DESIGN 达成 OEM 合作伙伴关系,将 proFPGA 技术添加到西门子 Xcelerator 解决方案组合中,作为其 EDA IC 验证产品套件的一部分。通过此次收购,西门子可以将用于实验室和桌面环境的可扩展、高性能原型验证平台更完整地集成到 Veloce 硬件辅助验证系统中,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西门子收购 PRO DESIGN 的 proFPGA 产品系列,扩展旗下领先的 IC 验证产品组合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 IC 验证高级副总裁 Ravi Subramanian 博士表示:“我们收购 proFPGA 业务是为了持续满足世界领先的处理器和 SoC 创建者需求,他们需要为其使用案例量身定制全套的验证解决方案,从 IP 到子系统再到 SoC,不一而足。proFPGA 桌面原型验证技术的加入,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 Veloce Primo 企业级 FPGA 原型验证系统和 Veloce Strato+ 硬件加速仿真解决方案,使我们可以在单一、统一的软件编程模型下全面满足客户对于快速验证周期的需求。”

与此同时,PRO DESIGN 将继续作为一家独立公司以及电子工程和制造服务 (E²MS) 提供商,提供咨询、开发、布局和样机制作以及批量生产服务。该公司的重点业务仍是为各种终端市场的客户提供基于 FPGA 的解决方案和 PCIe 电路板,用于高性能计算应用。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 proFPGA 解决方案总监 Gunnar Scholl 表示:“proFPGA 技术已在15 个国家的120 位活跃客户之中建立了超过1,900个系统,为西门子提供了坚实的立足点,以应对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汽车和物联网 (IoT) 应用等领域日益增长的原型验证需求,帮助我们持续在此领域快速赢得市场占有率。此次收购使 PRO DESIGN 得以继续专注于投资和服务其 E²MS 业务客户,同时使 proFPGA 产品系列能够随着西门子在 EDA 市场中的扩展而持续成长

西门子目前已经完成对于 PRO DESIGN 公司 proFPGA 产品系列的收购。交易条款未予披露。

###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致力于推动数字化企业转型,实现满足未来需求的工程、制造和电子设计。西门子Xcelerator 解决方案组合可帮助各类规模的企业创建并充分利用数字化双胞胎,为机构带来全新的洞察、机遇和自动化水平,促进创新。欲了解有关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的更多详情,敬请访问:www.sw.siemens.com。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数智今日 同塑未来。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西门子中国网站:www.siemens.com.cn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着眼800G高速技术的测试和验证,共话光通信和光网络发展未来

VIAVI Solutions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今日亮相第21届中国光网络研讨会在现场展示了新一代5G和光通领域测试解决方案,并携手业界领先的设备厂商开展800G/相干光现场测试。本届研讨会聚焦光通信技术以及各个系统、子系统、模块、组件和DCI的最新发展趋势,共同探讨行业前沿观点。会上,VIAVI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沙慧军还将带来简化和加速800G技术测试和验证的主题分享,与业内专家共话光网络/光模块与5G发展前景

随着网络流量的持续激增,800G正迅速成为运营商升级计划的一部分,其落地实施进度逐步提速,光网络生态系统也正在为800G模块做好准备。VIAVI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沙慧军表示:“以800G为代表的新网络应用场景逐渐涌现,支撑着下一代网络构架的演变简化和加速800G高速技术的测试和验证至关重要。VIAVI在提供测试解决方案上拥有丰富经验,并通过持续研发助力运营商及合作伙伴在生命周期的任何节点,更好地完成相应的验证测试。”

疫情影响下,全球的网络流量模式、复杂度和规模都在发生改变。光通信产业也面临着多元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机会。随着5G、云服务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的速度和带宽需求日益增长,光网络、光传输以及DCI技术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网络测试服务、监控和保障解决方案的供应商,VIAVI致力于帮助整个产业链提供领先的光网络测试方案,在产品设计、确认和制造、光纤监测和检验的生产生命周期中的所有阶段,简化并加速高速网络测试。

此次VIAVI重点展出新一代5G和光通领域测试解决方案,并与设备厂商在现场开展800G/相干光测试,展出的部分产品包括:

  • ONT-800光网络测试仪可满足以每波长600G及更高速度进行测试的带宽、电源和冷却要求。ONT系列配备多种主机选件和兼容的应用模块,从“单插槽”单点工具到完整的19英寸机架安装式多插槽、多端口和多用户解决方案无所不包,可满足复杂的SVT需求。所有应用模块均共用相同的GUI、自动化和脚本处理功能,便于使用,并可实现整个产品开发周期内的通用性。
  • OTU-5000 光测试设备:市场上最紧凑的机架式远程OTDR测试设备,可自动完成光网络监测。结合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开关技术,可在网络中的任何位置对多条光纤进行连续OTDR监测。
  • OTU-8000 光测试设备:结合了光时域反射仪 (OTDR) 和光开关技术,可在网络中的任何位置对多条光纤进行连续OTDR监测。平台采用完全模块化设计,允许使用多种波长和动态范围,以便针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对光纤监控进行优化。使用机架安装式自动化OTDR测试自动进行光网络监控,该设备提供各种各样的OTDR模块,可进行传统OTDR轨线测量,以及DTS和DTSS(分布式温度和压力)测量。
  • MTS-5800-100G 手持式网络测试仪业界最小巧的手持式双端口100G测试仪,可在网络服务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测试,包括光纤测试、服务激活、故障排除以及维护。借助诸如光学器件自检、以太网线路速率采集/解码以及OTN检查等高级测试功能,技术人员现在能比以前更快、更准确地测试他们的网络。支持传统和新兴技术,可满足包括城域网/核心网络、数据中心互连在内的网络应用需求,以及企业服务测试应用需求。

作为光通信领域的一场盛会,中国光网络研讨会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意见领袖的参与,畅谈行业的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之策。本届研讨会持续两天,欢迎莅临VIAVI A04展位,聆听主题演讲,深入了解VIAVI的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关于 VIAVI

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是全球通信网络测试服务、监控和保障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服务运营商、企业、网络设备制造商、民用、政府、军用及航空电子类客户。通过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的仪器,我们帮助客户掌控网络,致胜未来。VIAVI也是高性能薄膜光学涂层的领导者,为3D感知、防伪提供轻量化管理解决方案,同时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汽车、军工和仪器仪表市场。欲了解更多关于VIAVI的信息,请浏览https://www.viavisolutions.com/zh-cn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7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