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罗克韦尔自动化对PowerFlex 6000系列中压变频器进行了功能升级,推出全新智能型PowerFlex 6000T中压变频器。PowerFlex6000T采用先进的TotalFORCE控制技术,具备更优越的性能,并可结合5G,大数据分析以及AI等先进科技,实现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等功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SEEE(安全,节能,环保,高效)的价值,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输出电压为10kV的的R框架PowerFlex 6000T中压变频器体积更小,部分柜体可选配内置工频旁路,更易于安装,并能够大幅缩短调试时间;PowerFlex 6000T具备同步切换功能,一台变频器可依次启动多个电机,节省能源并降低投资;此外,PowerFlex 6000T还具备负荷分配功能,支持多个变频器和电机驱动同一负载的场合;变频器提供三种控制模式:磁通矢量控制、无传感器矢量控制和压频比控制。

PowerFlex 6000T变频器采用先进的TotalFORCE技术,可实现灵活的高性能控制,实时智能化操作以及更快的调试。变频器能够紧密地跟随速度或者转矩指令;预测性维护是TotalFORCE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变频器持续监测和跟踪变频器内部电气部件的运行数据,并实时地将诊断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据此,可预测电气部件的故障,提前采取措施,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变频器的自适应控制功能能够帮助隔离可能有害的负载的波动,并对负载变化进行自动补偿,从而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借助于负载检测技术,对于负载波动的情况,通过变频器自身传感器观察,并做出自适应调节,从而使负载稳定地运行。

PowerFlex 6000T中压变频器可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控制系统无缝集成,支持统一友好的软件环境Studio 5000。统一的软件平台可以更简单,更快速地对自动化系统设计,集成和维护;此外,该系列变频器配有直观、易用的10英寸彩色触摸屏。变频器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EtherNet I/P和Profibus DP等主流通讯协议

关于罗克韦尔自动化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 (NYSE:ROK) 是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我们将充分发挥人类的想像力与科技的潜力,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世界更具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约有员工 23,000 名,致力于为遍布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罗克韦尔自动化在中国

在中国,罗克韦尔自动化拥有超过2,000名雇员,并设有28个销售机构(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目前已成立5个培训中心,1个研发中心,大连软件开发中心,深圳、上海和北京OEM应用开发中心,两个生产基地。公司与中国区11家授权渠道伙伴及70多所重点大学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共同为制造业提供广泛且不凡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支持及技术培训。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7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如果要问,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才能高效生产,答案是借助自动化,无论是工业所说的自动化设备,还是企业所讲的自动化软件。

作为国际大型制造企业下设的子公司,斗山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便是自动化的践行者。为了跟上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步伐,其先后引进多套IT系统以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然而繁琐的系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并时常会因需求响应不及时而错失市场机会。

因此,斗山(北京)选择了技术成熟并且应用广泛的UiPath RPA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办公,以提升效率快速面对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先一步。

业务自动化,斗山的市场制胜之道

有挑战,还需直面

在部署RPA之前,斗山在业务上也面临不少问题,每一个都直接影响着业务的进展情况。

首先,斗山内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流通不顺畅,部门沟通出现阻碍,导致各业务部门的流程更加复杂。

其次,多套系统功能复杂,操作难度较高,再加上重叠的软件功能增加了重复的工作量,影响了工作效率。

还有一点,系统之间相互耦合,改造时间长,成本高,难度较大。

因此,斗山希望借助UiPath RPA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工成本压力,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将员工从重复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

UiPath RPA系统将在斗山公司原有的多个系统间架起一座桥梁,方便数据导入导出,并且通过机器人完成数据的初步复核,使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

RPA添助力,收效更显著

在斗山看来,RPA机器人可融入制造业的场景不少。

在物料清单(BOM)自动化生成应用中,RPA机器人可以复制人类员工在BOM中所执行的步骤,快速创建和跟踪变更,帮助企业避免高昂代价的人为错误。还有一个例子是物流数据的自动化,UiPath RPA与运输管理系统集成后,能够有效监控产品运输,帮助制造商实时跟踪库存和交货计划,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此外,UiPath RPA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单据处理,可自动扫描、检查采购单发票,并将发票发送至相关部门审批,完成存档。

当然,在制造业中,供应商、客户和内部员工之间的日常沟通需要大量手动工作,UiPath RPA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沟通中的一系列查询服务,将客服人员从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对客户、供应商的高效管理。

RPA具体能为斗山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我们从数据中来看,以库存预估和入库监控两大难题为例。斗山在引入RPA系统后,工作人员不但可以通过机器人完成数据自动下载,还能完成数据自动化匹配校验,该工作的耗时也降至每年403小时,也就是只有16天,效果十分显著。

同时,在入库监测方面,机器人还可以从WMS上下载上架管理信息,检查未上架单据,再根据单据信息查找到对应原材料,计算上架时间偏差值,最后汇总反馈给相关部门,极大提升了数据准确性。

斗山(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战略部部长姜敬花总结说,“由于RPA本身不会对公司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因此并不会影响系统内原数据的准确性,配合自动化计算和出具报告的功能,能够将大量人力从机械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员工将精力投入到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去。”

卓有成效,斗山的经验分享

与其他产品相比,UiPath RPA部署周期短,实施速度快。相信有不少企业也在RPA实践的路上,针对RPA部署,斗山有三大经验分享。

首先,企业可先在1周内进行POC测试,分析企业内部导入RPA的可行性,并对导入后的效果做预估。

等完成POC后,可以在企业内开始RPA自动化测试,通常建议可以选择56个流程试点,确认公司与RPA的适配度。

之后可以扩大自动化生产范围,运用敏捷管理方法将效率最大化,一般10个月左右就能在公司内全面推广RPA,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RPA与公司原有系统做结合,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制造业从前端到后端,生产到销售、上游到下游都更加依赖智能化、信息化的系统,RPA解决系统孤岛化现象,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另外,通过UiPath RPA的部署,让员工意识到数字化转型触手可及,也因此自发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可促进企业向一个学习型组织转变。

关于斗山集团(Doosan Group

1896年个人创立的小店,到遍及35个国家、拥有39,000多名员工的全球性大型集团。今天的斗山是改变世界景观的行业巨头之一。斗山的实力源于其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从发电和海水淡化等行业一直跨越到建筑、发动机、机床和农业领域。正如技术的发展改造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斗山也基于技术的进步 带动自身和世界的成长和变化。

斗山(北京)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12月,由斗山信息通信在华独资的子公司,负责斗山集团在华所有企业的IT技术支持及服务。设立中国法人的目的在于,为斗山集团提升在中国的业务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IT支持,以及通过IT组织和业务的整合,实现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doosan.com/cn

关于UiPath

UiPath以实现全面自动化企业TM为愿景,即企业使用自动化来释放最大潜。UiPath的端到端自动化平台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决方案与全套功能相结合,帮助所有组织机构迅速扩展数字化业务运营。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7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陈定宝,Lightbits Labs解决方案架构师

在过去十几年中,CPU的性能提升了100倍以上,而传统的HDD硬盘(Hard Disk Drive)才提升了1.5倍不到,这种不均衡的计算存储技术发展,极大影响了IT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直到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rive被发明出来,其性能有了颠覆性的提升,解决了存储的瓶颈问题。然而,SSD作为一新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如何充分发挥SSD的优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下面性能持久性使用成本等方面对话题做一些探讨。

如何充分发挥出SSD的性能

首先,我们传统HDD的使用方式

1.协议一般都采用SASSATA接口

2.Linux的IO调度需要用电梯算法来对IO进行重排以优化磁头的路径

3.企业级存储通常使用Raid卡做数据保护。

在接口协议方面,随着SSD发明,NVMe协议应运而生相较于SASSATA的单队列机制,NVMe最多可以有65535个队列,并且直接采用PCIe接口,链路和协议瓶颈

在控制卡生态方面,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NVMe控制卡芯片,有PMC(现属于Microchip)、LSIMarvelIntel慧荣以及国内的得瑞等,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

在Linux 驱动和IO协议栈方面,也做了相应的优化,如下图所示,NVMe驱动可以直接绕过那些传统的专为HDD设计的调度层,大大缩短了处理路径。

如何用好你的SSD?

到目前为止,为了充分发挥SSD的性能,上面提到的三个传统HDD的问题中前两个已经得到了解决,然而在企业级市场上,基于NVMe的Raid始终没有太好的方案。传统企业最广泛使用的Raid5/Raid6数据保护机制N+1, N+2,通常是把数据条带化分片,然后计算出冗余的Parity Code(奇偶校验码),将数据存放到多块硬盘,写入新数据通常是一种读改写的机制。这种机制本身就成为了性能瓶颈,并且读改写对SSD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损耗。另外,因为NVMe协议把控制卡放到了NVMe盘的内部IO都NVMe盘内部的DMA模块来完成,这就给基于NVMe的Raid卡设计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目前市场上这类Raid控制卡可用方案也很少,并且性能上也无法发挥出NVMe的优势,因此没能被广泛使用。

基于目前这种状况,很多企业级存储方案仍然使用SAS/SATA的SSD加传统的Raid卡,这种方式又会出现前面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SSD的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然而,这样的情况也在发生改变,由Lightbits Labs发明的NVMe over TCPNVMe/TCP存储集群解决方案就对这个问题了很好的处理。该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一块数据加速卡,采用Erasure Code(纠删码)机制可以做到超过1M IOPS的随机写性能,并且可以避免读改写带来的使用寿命耗。另外,Lightbits提出了Elastic Raid机制,该机制提供弹性的N+1保护(类似于Raid5),相较于传统的Raid5需要热备盘或者需要及时替换损坏盘,该机制在一块硬盘发生损坏之后能自动平衡形成新的保护。比如一个节点内原先有10块盘,采用9+1的保护,当某块盘损坏后,系统会自动切换成8+1的保护状态,并且把原先的数据再衡到新的保护状态,从而在可维护和数据安全性方面实现了大幅提升。此外,该数据加速卡还能做到100Gb的线速压缩,显著提高可用容量,进而能大幅降低系统使用成本。

如何提升NVMe盘的持久性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SSD是基于NAND颗粒的,而NAND一个与生俱来的问题就是持久性endurance)。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NAND的密度也越来越高,最新一代已经到了QLC(4bits per Cell),同时每个Cell可被擦写的次数也在减少1K P/E Cycles)。发展趋势如下图所示。

如何用好你的SSD?

另外,对NAND的使用有一个特,就是可擦的最小单位比较大,如下图所示,写的时候可以4KB为单位往里面写,但是擦的时候比如修改原有数据却只能以256KB为颗粒来操作不同的SSD大小不一样,但原理都一样。这就容易形成空洞而触发SSD的GCGarbage collection数据搬移,进而导致所谓的写放大现象对盘的持久性会产生进一步影响。

如何用好你的SSD?

在企业级存储中,通常使用Raid5/6这种读改写的机制,会对盘的写操作数量进一步放大,一般使用场景下大约是直接写入方式的2倍损耗。此很多Raid5还会启动Journal机制,对盘的使用寿命会进一步损耗。

最后对于最新的QLC来说,使用中还需要考虑另一个因素——Indirection Unit IU)。比如有些QLC盘使用 16KB的IU,如果要写入较小的IO,也会触发内部读改写,对使用寿命又多一重损伤。

由此可以看出,基于NAND的SSD还是比较娇弱的不过,只要能正确使用,还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比如以某常用的QLC盘为例,通过如下两组关于性能和持久性相关的参数可以看出,在持久性上顺序写是随机写的5倍,而性能更是26倍

l顺序写 0.9 DWPD, 随机4K写0.18 DWPD

l顺序写 1600 MB/s, 随机4K写15K IOPS60MB/s)。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能把盘使用在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至关重要。好消息是目前先进的解决方案,比如Lightbits全NVMe集群存储解决方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案通过把随机IO变成顺序IO的方式,以及独有的Elastic Raid技术避免了Raid读改写的弊端,从而能大幅提高盘的持久性及随机性能。

降低使用成本

由于SSD相对HDD而言是一新技术,再加上产业的生产规模和需求量的矛盾,目前价格相HDD仍然偏高。那么如何降低SSD使用成本就变得非常重要。

降低使用成本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把SSD充分使用起来,无论是容量还是性能。不过就目前而言,大多数NVMe盘都是直接插在应用服务器上使用,而这种方式非常容易造成大量的容量和性能浪费,因为只有这台服务器上的应用才能使用它。根据调研发现,使用这种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连式存储)方式,SSD的利用率大概在15%-25%。

对这个问题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近几年来市场上被广泛接受的解耦合架构。解耦合之后,把所有的NVMe盘变成一个大的存储资源池,应用服务器用多少拿多少,只要控制总数量够用就行,可以非常容易地将利用率推到80%。另外,因为资源集中起来,可以有更多的手段和方法用于降低成本,比如压缩。例如平均应用数据压缩比在2:1,就相当于多了一倍的可用容量,也相当于每GB价格降了一半。当然压缩本身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压缩本身比较费CPU,另外很多存储解决方案在开启压缩之后性能就会大大降低。

针对压缩方面的问题,Lightbits的NVMe/TCP集群存储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存储加速卡来予以解决该卡可以做到100Gb的线速压缩能力,并且不消耗CPU,不增加延迟。利用这样的解决方案,压缩功能几乎没有额外的成本。此外前面介绍提高持久性时所提到的,Lightbits解决方案能提高使用寿命并支持使用QLC盘,整个使用周期来看,使用成本方面会有非常大的降低。总的来说,通过解耦合提高使用效率,压缩提高可用容量,优化提高使用寿命或启用QLC,过这样的重重提升,SSD的使用成本可以得到极大的控制。

上从性能持久性使用成本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用好SSD盘,可以看到要用好NVMe SSD盘还是不容易的。因此,对一般用户而言,选择一个好的存储解决方案就至关重要。为此,以色列创新公司Lightbits以充分发挥NVMe盘最大价值为使命,发明了NVMe/TCP协议,推出了新一代的全NVMe集群存储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使用者轻松地将SSD盘用好。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6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DI公司

创新引领工业 4.0 制造业转型

如今,制造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钢铁、煤炭或电力,而是数据。制造商们开启了他们的工业 4.0 之旅,这是在人工智能和大规模连接推动下的最新工业革命。

在这个新时代,企业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数字系统生成的数据来监控现实世界的生产流程,为实现更灵活的生产模式奠定基础,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但是,就工业4.0的当前侧重点而言,消费者需求仅仅是冰山一角。在波及全球的经济、地缘政治、环境、人口问题和危机影响下,工业劳动力供给和供应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例如,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生凸显了先进技术、实时数据以及灵活的制造和供应链的重要性。

随着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并由机器人承担重复性危险工作,制造商可以提升劳动力价值,确保生产连续性。这不仅可以解放员工,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脑力,还可以将以前外包的自动化和重复性工作拿回自行完成。物联网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副教授Kaibo Liu表示:“人们现在开始讨论和关注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物联网、机器人和增强现实等在制造环境中的使用。您会注意到,我们开始从制造过程中收集分辨率越来越高的数据,从而在更多方面能够做出实时决策。”

制造商不得不改变其运营方式以响应这种新型需求,包括采用更多的本地化制造设施,以及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的批次规模快速重新配置的生产线。

Nicola O’Byrne  ADI公司互连运动和机器人市场经理

提高供应链的本地化程度也会提高制造业的灵活性,通过降低运输复杂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制造商利用可靠的实时数据和易于重新配置的系统,可以迅速做出决策,例如安排维护计划、调整机器设置或从服装制作转向口罩生产。

下一次工业革命的一些要素仍然是令人向往的未来构想,比如由一组自主机器人来协作完成建筑、恢复和救援等高级任务,有些方面已经成为现实。分散式3D打印设备就是一个典型示例,它缩短了先进制造技术的上市时间和客户交付时间。如果能与正确的合作伙伴合作,如今的企业就能够赢得工业4.0制造技术带来的效率、安全性和生产力等方面的优势,并为制造业的下一次转型打下基础。

第 4 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们带来了电子、计算、电信和数字技术,让制造商在设计工厂时,使其能够大批量生产少数产品,甚至大批量生产单个产品。相比 20 世纪 20 年代,或者 21 世纪早期,现如今的消费者希望拥有更多选择和更高程度的定制体验,因此需要更高的灵活性。

ADI公司状态监控 Otosense AI 部门的副总裁 Kevin Carlin 表示:“如果您想要买一辆车,您会有很多种选择。制造商需要能够满足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种不同的配置需求。同时还需要管理整个工厂和供应链,以能够实时响应这种需求,并配置工厂从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

实现这种飞跃并非易事。大多数工厂依赖现有的、可能已经过时的技术生态系统。如果只是简单地用新设备取代旧设备,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往往不切实际。所以,向工业4.0制造转型应该依靠增强,而不是替代——将现代化IT技术支持实现的智能带到工厂中的现有设备。

通过在生产层面构建传感器驱动的无线通信网络,ADI 公司等合作伙伴帮助制造商们开始采用状态监控等新兴技术。如此,工厂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特定设备或零件的健康状况,主动识别、诊断和解决异常,以免造成问题甚至导致全面故障。这种实时监控可以帮助延长设备寿命并提高吞吐量。鉴于计划外停机的成本可能占总制造成本的近四分之一,所以采用预测性维护有望大幅节省成本并提高生产力。

停机成本

对制造商来说,计划外停机成本高昂,而防止计划外停机是工业 4.0 制造技术的一个主要目标和特色。

23.9%的总制造成本来自停机成本

制造业发展的下一步

资料来源:“在制造中采用先进维护的成本和优势”,美国商务部,2018 年 4 月。

将 IT 技术运用到厂区

随着工业 4.0 到来,制造商们开始从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过渡到新的网络解决方案,以加快速度,改善数据管理和提高能效。

制造业发展的下一步

硬件实现安全性

工业 4.0 制造有一个核心概念,称为“互操作性”,即在大量工业物联网设备中传输实时数据的能力。制造车间使用许多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软件协议和专有网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方法让这些单独的协议和网络能够相互通信。时间敏感型网络( TSN )的出现将首次实现这一功能。

现在的智能工厂会生成大量数据,所以为了实现互操作性,必须先构建可靠的现场网络。实时确定性以太网就是一种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它能够更有效地管理互联工厂中的海量数据。除了在传感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外,ADI 公司等合作伙伴还率先推出硬件改进(例如实时确定性以太网交换机),帮助构建工厂的中枢神经系统。

“在各个系统之间建立实时、高带宽连接,以更有效地控制各个生产过程,从而提高效率。”

—— Martin Cotter  ADI公司销售与数字营销高级副总裁

ADI 公司全球销售与数字营销高级副总裁Martin Cotter表示:“在从物理向数字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的任务是确保边缘生成的信息现在能够传输给特定工厂中的任何设备。”他补充道:“在各个系统之间建立实时、高带宽连接,以更有效地控制各个生产过程,从而提高效率,帮助提高产出的确定性,推动实现下一代工业流程。”

成功实现互操作性之后,制造商就可以开始采用工业 4.0 制造中令人激动的先进技术,例如可以和人类一起在工厂中工作的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汽车一样,这些机器同样依靠先进的传感解决方案的支持,可以三维感测周围的环境,在它们执行重复性的复杂任务时,确保高度安全。

制造业发展的下一步

未来的工厂

下一代解决方案将兑现工业 4.0 的承诺,帮助提高生产力、效率、安全性和灵活性。

制造业发展的下一步

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

利用由传感器支持的分析,工厂可以主动识别和解决机械问题,以防造成机器故障和中断生产。

制造业发展的下一步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为工业环境定制的网络产品甚至可以在严苛的制造环境中实现物联网通信,这给射频带来了新的挑战。

制造业发展的下一步

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

先进的运动控制和传感解决方案正在将机器人与人类的协作变成现实,并开始在工厂环境中运用。

ADI等合作伙伴可以将不同的传感模式(例如视觉和飞行时间)与连接技术(例如确定性以太网)结合,用于实时传输数据,并更精准地控制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据一份报告显示,使用这些工具可帮助美国制造商每年节省约404亿美元的资金。

“我们提供数据,哪里产生数据,哪里就有我们。50年以来,ADI公司深受客户的信赖,帮助他们解决严峻的工程挑战。我们拥有丰富的领域经验,这为我们携手当今客户推动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Martin Cotter  ADI公司全球销售与数字营销高级副总裁

对于制造商来说,迈向未来需要进一步投资先进技术,以期推动工厂自动化发展和提高灵活性。在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接轨的传感器驱动层面上,真正体现了工业 4.0 带来的优势。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6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英特尔全球供应链中,仅应用材料公司等七家企业获此殊荣

应用材料公司凭借其2020年度在供应商多元化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奖(SCQI)。该奖项旨在表彰英特尔供应链中表现最为优异的供应商,它们去年一年在企业运营和持续改进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应用材料公司荣获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奖

应用材料公司荣获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奖

英特尔首席供应链官Randhir Thakur博士表示:“恭喜应用材料公司获得英特尔供应商最高荣誉——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奖。作为2020年获颁此奖项仅有的七家企业之一,应用材料公司真正诠释了什么是世界一流的表现。在如此充满挑战的一年,该公司不懈追求品质,与英特尔紧密合作,并以十足的干劲持续改进,赢得了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的最高奖项。”

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奖旨在表彰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中成就最高的企业。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是指引英特尔优质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的多年路线图。英特尔在全球拥有数千家供应商,但仅数百家入选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2020年,英特尔供应链中仅七家企业获得了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奖,可谓是优中选优。

要获得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奖,供应商必须超越最高预期,达到雄心勃勃的绩效目标,同时在全年业绩评估中得分至少达95%。供应商还须在持续改进计划中达到90%或更高的分数,并证明其质量和业务系统表现卓越。

了解更多关于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最新信息见英特尔发布室

访问英特尔供应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及相关奖项页面

关于应用材料公司

应用材料公司(纳斯达克:AMAT)是材料工程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全球几乎每一个新生产的芯片和先进显示器的背后都有应用材料公司的身影。凭借在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可以在原子级层面改变材料的技术,我们助力客户实现可能。应用材料公司坚信,我们的创新必能驱动先进科技成就未来。欲知详情,请访问www.appliedmaterials.com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6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329日下午,国家科技部黄卫副部长一行在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代表谢永强厅长陪同下对芯耀辉科技(澳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耀辉)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听取了芯耀辉澳门负责人、集团联席CEO余成斌教授及集团董事长兼联席CEO曾克强对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澳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澳珠产业合作的情况介绍,勉励企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集成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国家科技部黄卫副部长调研考察芯耀辉科技

(图为芯耀辉联席CEO余成斌教授向黄卫副部长一行介绍IP核的应用)

澳门微电子产业及前澳大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创始人、IEEE Fellow 余成斌教授介绍,半导体IP核作为系统芯片设计产业链上游的关键技术环节,近年市场高速增长但外商市占率超过90%,本土行业自主创新不足。澳门集成电路产业拥有专业的团队,从事先进工艺高端IP核创新研发长达20年,与国际一线客户长期迭代磨炼,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目前澳门完整的产业团队已是芯耀辉的核心研发团队之一,将与公司技术团队共同打破壁垒,自主研发未来全面数字化时代所需要的国产先进IP解决方案。曾克强董事长表示,目前公司已获国资及社会资本多方投资,已从一线资本(高瓴、红杉中国、云晖和高榕等)获得超过4亿的融资,资金储备充足,将有力保障公司持续吸引行业顶尖人才,并也为长期投入先进工艺IP自主研发提供了坚强后盾。作为对中国芯片产业有情怀的IP新锐企业,成立至今9个月,芯耀辉已取得多项成绩,先后获2020第二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特等奖」和1亿奖金以及2021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年会暨中国IC风云榜获「年度最具成长潜力奖」。

黄卫副部长就芯耀辉对澳门微电子产业作出的积极贡献以及与琴澳深度合作产生的创新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他勉励芯耀辉公司员工不忘初心,强化源头技术自主创新,加强核心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吸引和培养产业优秀人才,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及产业链,紧紧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立足澳门,扎根祖国,放眼世界,为促进澳门产业适度多元、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和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谢永强厅长表示高度关注澳门科创事业在国家科创兴国大战略下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及相应的挑战,希望从澳门政府的政策上打造更好的产业环境,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有效地推进科创事业的发展。

国家科技部黄卫副部长调研考察芯耀辉科技

(由左至右:澳门经济及科技及发展局科技厅科技应用及支援处陈祖荣处长(左一)、澳门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科技厅谢永强厅长(左三)、芯耀辉澳门负责人集团联席CEO余成斌教授(左四)、国家科技部黄卫副部长(中)、芯耀辉集团董事长兼联席CEO曾克强(右四)、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司长(右三)、国家科技部港澳台办徐捷副主任(右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李啸副主任(右一))

此次到访的嘉宾还有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叶玉江司长、国家科技部港澳台办徐捷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李啸副主任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科技厅谢永强厅长、陈祖荣处长。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6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IntelR第11代桌上型处理器Rocket Lake S的正式到来,技嘉一并推出全新Z590主机板,除了支援最新的处理器,还承袭技嘉在电源设计及VRM散热的领导地位。凭藉着市面上最高20相数位电源、业界最高传输频率和次世代PCIe 4.0极速传输支援,将完整释放最新一代处理器的超频潜力,可望为技嘉业绩挹注另一波成长动能。

因应新世代更迭的浪潮,技嘉专业高阶Z590 AORUS主机板已部属就绪,全系列采用严选PCIe 4.0设计,提供超大频宽和更快的传输速度;玩家可以轻易串接NVIDIA最新的RTX 30系列显示卡,享受极致的游戏体验;或是搭配技嘉最新AORUS Gen4 7000s SSD固态硬碟,飙出7000 MB/s读取2TB资料不掉速的优异表现。Z590 VISION系列主机板,更是以创新旗舰之姿,内建多项专为内容创作者所设计的传输介面和传输效能,荣获2021世界设计大赏Red Dot红点设计奖的高度肯定。

技嘉AORUS Z590主机板已全线出货,游戏玩家或内容创作者皆可透过此平台,来体验顶级电源设计带来的稳定,以及PCIe 4.0的高速传输表现。欲知更多相关资讯,请参考技嘉的官方网站: www.aorus.com/motherboards/intel/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6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继续渗透,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提升到更高水平。

21世纪第三个十年伊始,这些变化将为家居行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行业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围绕这些问题,西蒙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仁余先生接受了齐家网记者的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市场螺旋式发展,互助才能共赢

Q:是什么原因,您进入到建材行业?

作为一名八十年代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家商贸型企业,做产品销售。后来我内心还是想回到本专业,于是就进入到建筑电气行业和建材行业。

Q:对于中国装修市场的巨大变化,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不论是地产“黄金十年”、“白银十年”还是“青铜十年”,我们这代人刚好赶上了这段房地产行业和装修行业飞速发展、变化巨大的时期。

如果问我感悟是什么,那就是螺旋变化的市场。二三十年前装修刚兴起的时候强调功能,之后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装饰效果和个人感受。到了今天,随着科技发展,在装饰效果的基础上又回到了对功能的追求。所以说市场的发展是螺旋式的向上发展。

Q:近年行业内跨品类合作频频,如索菲亚和格力电器、欧派和西门子等等,对此您有什么看法?西蒙在此方面是否有相关布局?

合作总是存在的,关键是以什么方式来合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家装公司把很多装饰材料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是一种合作。其次,建材品牌之间的合作和引流也是一种合作。再次就是比较刚性的物理合作,比如橱柜企业将开关产品植入其中,打包一起售卖给消费者。

今天,西蒙在进行的合作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智能时代,更多合作是涉及双方协议及互动的打通。比如我们现在正在与传感器、空调、门锁、安防、窗帘控制等企业进行沟通洽谈,彼此通过协议来进行对接。

除了和硬件企业彼此打通,我们也正在和一些中央平台进行合作,比如与华为合作开发PLC产品,和阿里及第三方云平台合作。这种合作要从研发端开启,彼此开放协议,按照对方的标准搭建体系,以保证接下来的合作顺利进行,是互赢互助的商业模式。

Q:建材行业受上游房地产市场影响巨大,两者有枝附叶连的关系。在“存量房+全装修”时代的背景下,西蒙有哪些调整?

中国市场离不开国家政策导向,因此我们也在不断地因势而变。

刚开始市场基本是纯C端的,没有精装房,消费者自购装修主材。之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房地产市场向精装化趋势发展。目前,精装趋势虽然在全国的发展程度各有差异,比如上海地区要求全精装交付,而重庆是20%,但从全国的发展趋势来看,精装占比会越来越高。这种市场变化会对我们造成以下影响:

1、整个产品结构和销售结构发生变化

在我们的销售额中,地产商集中采购比例在逐年提高,2020年接近五成。地产商考虑的是性价比、耐用性、一致性与安装是否便利。但C端消费者考虑的是产品装饰性、功能性、服务水平等,他们更注重购买体验与使用感受。针对两者需求的不同,我们会设计不同的产品满足相应需求。

2、渠道发生变化

首先,精装房的出现,已经帮助消费者完成了大部分产品的采购和安装。其次,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零售店铺的销售行为。再次,家装公司原来的只负责设计和安装,现在正朝着整装的方向发展,代为采购几乎所有装修所需材料和产品。

3、业务模式变化

原来我们专注做好零售市场就可以了,但今天我们要把每个渠道都做好,否则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每个渠道都存在差异性,这就对企业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4、消费者需求发生改变

以前大多是单品购买的形式,而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希望一站式完成采购,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解决方案式销售。只专注做好开关产品已经行不通了,需要从一个品类扩展到整个智能家居系列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方案式的采购需求。

拥抱新技术,多渠道全面发力

Q:随着5G技术赋能,智能家居已经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西蒙的智能家居产品有哪些特点?

“智能”现在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话题,三五年前我在拜访客户的时候,基本没有人谈到这个话题。但今天,不论在C端市场还是B端市场,个人消费者还是地产商、家装公司,都已经绕不开“智能”这个主题了。

再说产品特点,开关产品的最大特点(功能)是通电控制。每个品牌对于智能有不同的解读,西蒙是基于智能开关来实现居家解决方案的企业。

今天我们所谈的“智能”都是基于无线端的,20年前西蒙就开始着手研发和制造基于有线技术的智能产品,现在无线技术和有线技术的智能产品同时推进。

所以西蒙智能产品的第一个特点是囊括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能够提供从Zwave、ZigBee、蓝牙mesh、WiFi到KNX全案混合智能解决方案。

第二,西蒙电气是一个从云到点的完整的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不仅做智能终端设备,还做云平台、网关、智能面板,居家空间中的灯光控制、窗帘控制和传感器控制等,服务产品包括若干主要的家居智能子系统,将其组成完整的云到点的解决方案。

第三,西蒙电气追求快速落地,迅速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在前期规划中就认为开关类控制产品是最接近人们生活变化的一个产品,要更接地气,因此西蒙的智能产品性价比更高。

第四,西蒙产品外观保持着良好的一致性。从传统产品到智能产品逐步发展,大家并不会觉得突兀,而会感到“润物细无声”。同时,我们在智能产品设计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收到了行业与消费者的一致好评。西蒙智能手机app获得了红点大奖,i7 Smart智能面板也获得了中国好设计大奖。

西蒙电气张仁余:从产品制造到家居电气解决方案,百年西蒙新征程
西蒙电气张仁余:从产品制造到家居电气解决方案,百年西蒙新征程

Q:消费者的信息渠道和购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西蒙进行了哪些调整?

以前大家只做零售市场,通过做电视广告、路牌广告等方式很容易影响消费者决策、获得流量。而现在年轻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不论是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社交流量,都是寻找产品的重要途径。

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整。首先,我们在公域领域持续投入。其次,通过一些大型地产商平台去影响用户。再次,开发或设立微信、微博、抖音互联网工具,帮助经销商搭建私域流量。

俗话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什么都要。”今天消费者存在于各个流量入口,所以这些渠道我们都尽可能去做得更好。

强者愈强,增速和转型两手抓

Q:和5年前(西蒙100周年)相比,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风云变幻,西蒙是如何应对的?

对于中国宏观环境,我有几个观点:

第一,西蒙只是中国众多企业中的一家,如果将中国市场比作大海,我们就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海水的涨跌对于一朵浪花而说影响并不大。

第二,我们改变不了国家政策,改变不了房地产政策,甚至很难改变消费者的习惯。所以我认为不论国家政策如何,不管宏观环境是什么样的,跑赢你的对手就可以了。

如果要谈宏观环境,其实更多的是来自房地产政策调控带来的影响。五年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进行调控,如今力度与日俱增。五年前没有来自地产商的三条红线,没有来自银行的两条红线,但今天,我们要面对来自地产商和银行的双重压力,在资金、产品价格方面都带来了更多挑战。

前段时间不少行业都面临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因为建材行业链条周期较长,我们和地产商签订的合同一般周期是两年,合同期内几乎无法对价格进行调整。这对于企业经营和与地产商的合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们不能改变市场,因此我们要不断改变自己。接下来我们要做更有实力的企业,更优秀的企业,才能在中国市场上走得更远。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在产品迭代升级、效率提升、自动化的改造创新、店面升级、提高客单值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调整。

市场的变化不是坏事情,对我们来说,或许能带来更大的机会。

作为外资企业,西蒙更加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西蒙在中国市场是腿上绑着沙袋的企业,当国家法律法规更严格的时候所有企业都绑上沙袋,那个时候我相信我们会跑的更快。如果政策趋缓,沙袋放下了,我们也同样会跑得更快。

以前门槛低,每个企业都能生存,现在门槛提高了,只有强大和优秀的企业才能生存。经历去年疫情之后,强者愈强,可以说进入到了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

西蒙电气张仁余:从产品制造到家居电气解决方案,百年西蒙新征程
西蒙电气张仁余:从产品制造到家居电气解决方案,百年西蒙新征程

Q:与中国市场同行业品牌相比,西蒙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目前,西蒙已经成为开关电气领域的标杆性企业,品牌影响力如佳酿一般愈陈愈香,这离不开持续的努力与市场沉淀。

西蒙电气的第一个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本身。这从公司人员组织架构方面的变化就能明显看出:20年间,Marketing和产品部门的人员从几人发展到几十个人,研发部门从几十人到现在几百人的规模,他们都是为产品力赋能的重要部门。

西蒙电气来自西班牙,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国度,所以我们用“领先技术,时尚艺术”这八个字来表述西蒙产品力。除了产品的功能性之外,我们同时也希望它更具有装饰性,成为墙壁上的艺术。我们和同行相比,从产品外观、颜值、色彩和工艺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达到了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第二个竞争力体现在西蒙电气中西合璧的企业文化之中。作为西班牙独资企业,百分之百的中国运营团队让我们更了解中国市场的运作逻辑和消费需求,同时相对于本土企业更加规范,兼顾欧洲企业和中国企业的优点。

第三个竞争力是品牌影响力。我们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装修行业刚起步的时候,西蒙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并逐渐在之后的市场中形成了品牌美誉度和专业度。目前在中国TOP100的地产商中,大概有86家和西蒙达成了合作关系,其中万科已经和我们合作了16年。

Q:西蒙电气今年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您对品牌未来的发展有何期待?

在最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和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增长速度在过去的基础上翻一倍。过去二十年,我们对增长的要求保持在15%左右的稳定水平,为什么现在要达到30%了呢?首先,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坚持下来的企业越来越少,这意味着西蒙能够占据更多份额。其次,以前西蒙制造的是比较传统的开关和灯具产品,每年的增长规模是可预见的,而现在已经进入智能时代,相对应的智能产品售价更高,销售额增长将进入爆发期。

第二,产品对外表达将发生变化。随着市场变化,孤立的单品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智能解决方案的全案时代已经来临。目前,中国市场里能做到全案的企业并不多,而西蒙恰巧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整个发展策略也在发生变化,渠道方面全面升级,从单品展示到旗舰店、体验店,淡化产品,强化西蒙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

未来五年对西蒙很重要,一方面,销售规模会上升到更高水准,增长速度更快,另一方面,我们要从卖单一产品的企业,迅速转型为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从制造传统电气产品的企业变为科技研发、制造企业。

在品牌方面,我希望西蒙从专业的品牌转变为大众专业品牌。不仅专业人士选择西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了解、信赖西蒙。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制造开关的企业,更是一个家居电气解决方案提供商。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6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以部分信息为依据的量子辅助推理方法证明量子机器智能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剑桥量子计算公司(CQC)的科学家开发出多种方法,并证明量子机器可以学习非常普遍的概率推理模型并从中提取隐藏的信息。这些方法可以改进范围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复杂系统中的推理和对不确定性的量化至关重要。例如,医疗诊断、任务关键型机器中的故障检测或投资管理的财务预测。

CQC研究人员在预印库arXiv上发表的这篇论文中确定,量子计算机可以学习应对现实场景中典型的不确定性,而人类通常依靠直觉来处理这些不确定性。该研究团队由 Marcello Benedetti博士和共同作者Brian Coyle、 Michael Lubasch博士和 Matthias Rosenkranz博士带领,是CQC量子机器学习事业部的一个部门,该部门由 Mattia Fiorentini博士领导。

该论文在模拟器和IBM Q量子计算机上实施了三种原理求证,以展示在以下方面的量子辅助推理:

  • 关于教科书贝叶斯网络随机案例的推理 
  • 在模拟金融时间序列的隐藏性马尔科夫模型中推理市场机制转换 
  • 一项被称为“肺癌”问题的医疗诊断任务。

原理求证表明,使用高度表现性推理模型的量子机器可以实现不同领域的新应用。该论文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从复杂的分布中取样被认为是在当今嘈杂量子设备的机器学习中实现量子优势的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这项开创性的工作表明,即使在目前的早期阶段,量子计算对于研究诸如人类推理的仿真等科学界最具雄心的问题也是一项有效的工具。

各行业中的机器学习科学家以及量子软件和硬件开发人员应该是近期内可从这一开发中受益最多的研究群体。

这篇Medium上的文章与科学论文配合,提供了关于这项开创性工作背后的各项原理阐述,并描述了该团队实施的原理求证。

随着量子设备在未来几年将得到改善,这项研究为将量子计算应用于随机性推理及其在工程和业务相关问题上的直接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这段视频中, 我们的量子机器学习部门主管Mattia Fiorentini详细说明了该项目的成果及其影响。

关于剑桥量子计算公司 

剑桥量子计算公司 (CQC) 成立于2014年,由多家世界领先的量子计算公司提供支持,是量子软件和量子算法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让客户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量子计算硬件。CQC在英国、美国和日本设有办事处。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CQC网站http://www.cambridgequantum.comLinkedIn。访问GitHub上的tket Python模块。

围观 8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6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埃森哲(纽交所代码:ACN)、世界经济论坛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近期联合发布《提振雄心:汽车循环经济全新路线图》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汽车电气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循环经济在汽车行业的推广,在2030年之前,每英里出行的碳排放最多将降低75%,非循环资源的消耗降低80%。

埃森哲研究分析表明,以载客里程和预计汽车保有量来计算,到2030年,全球出行需求将增长70%,中国出行服务市场规模更将达1,990亿美元。汽车行业应当妥善准备,满足循环经济需要,从能源、水资源、废弃物、材料、车辆生命周期和用途等一系列视角出发实现循环利用。同时,汽车业还应当持续减少碳排放,帮助实现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埃森哲资深董事总经理、汽车行业全球主管阿克塞尔·施密特(Axel Schmidt)表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同时将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降至真正可持续的水平,循环汽车(circular cars)将成为个中关键。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为达成碳中和设定了净零排放目标,这份汽车循环经济路线图必将成为行业转型和宏伟愿景的核心要素。”

报告指出,可以通过四条关键转型路径来实现汽车业生态系统内的可持续循环:

  • 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例:选用低碳材料和组装方式、与电网整合)
  • 资源回收以及材料的闭环利用(例:报废拆解和逆向物流、电动汽车电池回收)
  • 延长车辆及组件的使用寿命(例:新型所有权模式、规模化的重复使用和再制造)
  • 确保车辆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的有效使用(例:按需使用车辆/出行服务)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及“塑造未来交通出行”平台全球负责人克里斯托夫·沃尔夫(Christoph Wolff)指出:“循环汽车现正成为汽车业未来的核心组成部分。业内企业都务必认真思考,通过技术和商业来最大程度地提升汽车资源价值,尽可能减少生命周期排放,抓住新机遇。”

研究指出,汽车业实践循环经济的障碍来自多个方面,包括用户及使用模式、商业模式、生产方法与技术、行业监管等。报告提出如下建议,帮助企业克服挑战:

  • 各方协商制定框架纲要,指导行业和衡量进度 
  • 调整行业的盈利出发点,引导汽车生态系统从销售产品转向提供出行和其他服务
  • 创建数据标准、报告框架和透明度指标,增强车辆设计开发、生命周期管理和报废处置中的循环水平
  • 超越现有的产品开发周期,开始试点推行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 争取政策支持,推动系统性转型

埃森哲与“循环汽车倡议(CCI)”共同开展此次研究,制定系统化方案,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和循环发展。“循环汽车倡议”由世界经济论坛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共同发起,40余家企业和组织参与其中,覆盖汽车业全价值链,旨在促进行业协作并启动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系统转型。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移动出行领域主管托马斯·德莱森(Thomas Deloison)表示:“到2050年,全球道路交通需求预计将增长2.5倍。若想在2025年实现碳中和,汽车业以及交通运输部门就必须开展深刻变革。‘循环汽车倡议’有助于拓展协作途径,加速这一变革。”

关于本项研究

“循环汽车倡议”(Circular Car Initiative, 下简称“CCI”)由世界经济论坛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共同发起,旨在系统性加速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型。倡议着眼于运用各种技术和商业模式使汽车资源价值最大化、尽量减少生命周期排放,抓住新发展机遇。在CCI框架下,来自覆盖汽车业权价值链的40余家企业、多家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智囊团紧密合作,借助新技术、材料创新、高效车辆使用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实现碳中和指明道路。CCI开业界先河,汇集各方之力系统化地应对循环经济机遇与挑战,力图从根本上重塑汽车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关于埃森哲

埃森哲公司注册成立于爱尔兰,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在数字化、云计算与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能力。凭借独特的业内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翘楚全球的卓越技术中心和智能运营中心,我们为客户提供战略与咨询、互动营销、技术和智能运营等全方位服务,业务涵盖40多个行业,以及企业日常运营部门的各个职能。埃森哲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目前拥有约53.7万名员工,服务于120多个国家的客户。我们秉承“科技融灵智,匠心承未来”的企业使命,致力于通过引领变革创造价值,为我们的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与整个社会创造美好未来。

埃森哲在大中华区开展业务30余年,拥有一支1.7万多人的员工队伍,分布于多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大连、成都、广州、深圳、杭州、香港和台北等。作为可信赖的数字化转型卓越伙伴,我们正在更创新地参与商业和技术生态圈的建设,帮助中国企业和政府把握数字化力量,通过制定战略、优化流程、集成系统、部署云计算等实现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从而立足中国、赢在全球。

详细信息,敬请访问埃森哲公司主页www.accenture.com以及埃森哲大中华区主页www.accenture.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36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