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网上及微信公众号实时直播;现正接受免费注册

聚焦超过80位来自全球顶尖企业的创意领袖,包括Animoca Brands Archi-Tectonics、国泰航空、佳士得(Christie’s)、大黑设计研究室Epic GamesElevate、斐乐中国(FILA China)、Heatherwick StudioHerzog & de MeuronHet Nieuwe Instituut Jason Bruges Studio 、仲量联行有限公司、联想集团(Lenovo Group)、Massive Change Network MillerKnollM+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Refik Anadol Studio、六善养生及酒店集团Six Senses Hotels Resorts & Spas)、Snøhetta、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 Zhu-Pei )、Tatler Asia Group、可口可乐公司、香港置地文华东方酒店、世界50最佳餐厅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以及小米(Xiaomi)等

由香港设计中心举办的设计营商周BODW 2021 是自 2002年以来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年度盛事 ,全面探索设计、创新及品牌趋势。今年的设计营商周以「环球设计创意重启」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彩的论坛讲座,强调跨领域的新思维、果断的领导力以及协作创造力,以助我们在变幻无常的时代里迎接新常态。届时,超过 80 位来自中国香港及内地、亚洲以至海外各行各业的一众品牌领袖、设计大师及知名企业家将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与观众放眼未来。

设计营商周 2021 将延续去年的成功经验,本年度设计营商周峰会将于 12 月 1 日至12月 4日进行网上实时直播,其中精选节目也会通过香港电视台 ViuTV、微信公众号及合作直播平台实时播放峰会将就与现今社会息息相关的八大热门议题进行探讨,包括:「品牌活化」「幸福未来」「创意思维与创新领导力」「文化与都市」「设计智能未来」「款客旅游新思维」「新都市模式」以及「实体数字化世界」

今年的设计营商周有幸与英国及 ViuTV 结为策略伙伴,以「环球设计 创意重启」为题,阐明在危机中带动变革的方案,共同创建可持续的未来,并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和科技为社会作出贡献。

设计营商周2021全部节目将于网上实时直播,其中的精选节目包括:

  • 主题演讲:设计如何改变世界?(12 1 日,晚上 820分至 840分)生活质量及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目标。促进城市繁荣、推动可持续性及提升人类福祉的建筑项目能有效应对城市化下日益严峻的挑战。由Darren ChuckryMarketing Society 香港区主席、HK Initiative管理合伙人,香港)主持、世界著名设计大师Bruce MauMassive Change Network行政总裁、Bruce Mau Studio创办人,美国)与黄伟祖博士(香港设计中心行政总裁,香港)将讨论成功的设计如何与保育大自然划上等号。

  • 后疫情时代下的媒体冲击(12 1 日,晚上 840分至920分)Julia Clyne(道琼斯亚太区媒体销售及信托主管 ,香港)主持的论坛将汇集传媒界的多位重量级人马James ChambersMonocle亚洲编辑及香港分部主席,香港)、鲁庭晖ViuTV 董事兼总经理,香港)和Michel LamunièreTatler Asia Group 主席兼行政总裁,香港),分享有关创意媒体编程的洞见,探讨印刷、数字与广播媒体的未来。

  • 重塑未来城市交通(12 1 日,晚上920分至10时正)随着人工智能( AI)和物联网( IoT)的出现,我们逐渐步入一个无缝连接和自主导航的世界。由Annouchka Behrmann(爱德曼香港品牌主管、PRHK主席,香港)主持,Paul Priestman PriestmanGoode 设计主席及设计师 ,英国)、文若德(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香港)和钟桥轩(国泰航空公司品牌、洞察及营销传播总经理,香港)将聚首一堂,研究综合设计和最新技术如何塑造社会未来流动性和经济发展。

  • 绿色美食的米其林体验(12 2 日,晚上 8时正至835分)随着可持续食品在亚洲以至世界各地日趋普及化,顶尖的餐饮业者均渴望在此领域发展并有所作为,同时为逆转气候变化出一分力。陈碧琪 Grassroots Initiatives首席顾问及零碳足食执行董事,香港)及 Richard Ekkebus香港置地文华东方酒店厨艺及美食总监 ,香港)将与此论坛主持人、备受尊敬的美食作家梁帼婷 Honestly Green 作家、制作人、可持续发展倡议者港)探讨如何推动款待业的新常态。

  • 主题演讲:绿化城市空间(12 2 日,晚上 905分至925分)不同的城市和企业均逐渐意识到居民对绿化空间的渴求。主讲嘉宾 Thomas Heatherwick CBEHeatherwick Studio 创办人,英国)将与主持人邵达辉教授(ESKYIU 创办合伙人、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香港)讨论城市规划的未来趋势。

  • 全球创意地方营造12 2 日,晚上 925分至10时正) Alexandra SenoAXS Asia Partners 创办合伙人,香港)主持的论坛将深入探讨专门为改善建筑环境、创造更具活力和包容性空间而设计的文化策划和方案 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 Robert GreenwoodSnøhetta 合伙人及亚区董事总经理,香港)和朱锫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及朱锫建筑事务所创建人,中国内地)。

  • Refik Anadol 对话:揭秘加密艺术(12 3 日,下午330分至4时正)在由朱沛宗Kenetic联合创办人及管理合伙人,香港)主持的论坛中,毛国靖(佳士得美术学院亚太区总监、佳士得副总裁及拍卖主管,香港)将与 Refik AnadolRAS. Refik Anadol Studio 总监及媒体艺术家,美国)分享艺术界值得关注的新兴趋势,例如加密资产和数字艺术。

  • 发掘元宇宙的商机(12 3 日,晚上 8时正至9时正)实体和数字之间的界线愈趋模糊。Bernt JohannessenEpic Games 行业经理,瑞典)、Henri Arslanian普华永道加密货币主管兼合伙人,香港)、和萧逸Animoca Brands 共同创办人兼主席 ,香港)将与主持人 Darren Chuckry Marketing Society 香港区主席、HK Initiative管理合伙人,香港)讨论元宇宙如何融合人们的虚拟世界及现实世界,并对我们的生活体验和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 重塑未来工作空间与生活(12 4 日,晚上 8时正 – 855分)办公室及建筑环境正因应人们的工作习惯而快速应变,日新月异的数字基础设施更重新定义人们的工作性质。主持人利德裕博士(前香港设计中心行政总裁,香港)将与 Jeremy Myerson 教授WORKTECH Academy 总监,英国)、詹柏 (中瑞鼎峰及Stey集团总裁及创始合伙人,中内地)、Ryan AndersonMillerKnoll环球研究与洞察副总裁,美国)及刘绮慧 仲量联行有限公司市区体系部总监执行董事,香港)一起探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新常态。

去年的设计营商周成功吸引全球各地逾 38 万人次观看,促进商业洞见的交流及创造商机;而今年活动期间设计营商周更将与多个合作伙伴带来不同的社区活动,包括 deTour 2021(11月26日至12月12日)、设计营商周城区活动(11月27日至12月5日)、Fashion Asia Hong Kong(11月30日至12月7日)、 DFA设计奖、 DesignInspire 、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12月2日至12月3日) 、IASDR 国际设计研究协会联合会大会 (12月5日至12月9日)、以及广州设计周 (12月9 日至12月12日) 等,以推动社会设计思维,致力将香港打造成为亚洲区内享誉国际的设计之都。

设计营商周由香港设计中心主办、香港贸易发展局协办,主要赞助机构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意香港」(「创意香港」)。

香港的参加者可购买门票以现场参与今年的设计营商周峰会。参加者于1114日或之前登记「直播论坛尊尚套票」,即可享价值港币360元(原价港币600元)的早鸟票价优惠,于122日至124日期间参加任何一天的专题论坛环节。设计营商周 2020BODW 2020)的峰会全票和贵宾门票持有人更可享有半价优惠。

有关设计营商周2021的登记详情及最新消息,请浏览官方网站https://2021.bodw.com/zh-cn 并追踪微信公众号BODW设计营商周。参加者可于官方网站免费注册成为bodw+会员,专享独家内容、设计智识周及设计营商周的重温内容等。

关于香港设计中心 

香港设计中心为于2001年成立的非政府机构,担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策略伙伴,以推动香港成为亚洲区内享誉国际的设计之都为目标。公共使命是推动社会更广泛和具策略性地运用设计及设计思维,为业界创造价值及改善社会福祉,旨在推动香港成为亚洲区内的国际设计中心。查询详情,请浏览www.hkdesigncentre.org。 

关于设计营商周

2002年以来,由香港设计中心主办的设计营商周 (BODW) 一直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年度盛事,全面探索设计、创新及品牌趋势,汇聚香港及海外的精英设计师和企业家,与环球观众分享真知灼见,推动与设计及创新价值相关的讨论,并创造商业合作机会。

关于bodw+

由香港设计中心(Hong Kong Design Centre,HKDC)推出的全新设计知识数码平台bodw+,取名自2002年以来的「设计营商周」(BODW),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年度盛事,全面探索设计、创新及品牌趋势。bodw+旨在成为亚洲领先的在线设计知识网站,将紧贴设计趋势,为大家带来新的设计信息及内容,并透过访问分享创意领袖和新兴人才的最新消息。bodw+汇聚本地及国际各领域的设计精英及创意人才,提供启发及交流创意的广阔平台并推动设计。

关于「创意香港」

「创意香港」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096月成立的单位,隶属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通讯及创意产业科,专责推动香港创意产业的发展。现时的策略重点为培育人才及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开拓市场,以及推动香港成为亚洲创意之都,并在社会营造创意氛围。「创意香港」赞助香港设计中心举办设计营商周,以及其他项目,以推广香港设计。「创意香港」网页:www.createhk.gov.hk

围观 8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19日-2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 “5G+工业互联网”领域首个国家级大会 -- 第二届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期间,浪潮和东风通信联合发布《5G技术及汽车行业应用白皮书》,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玉刚、东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彬等出席发布仪式,同时,白皮书亮相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发布会,并入选“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优秀白皮书(报告)。这是两大企业在汽车行业的重磅之作,对于业内数字化转型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白皮书指出,基于5G的三大技术特征,其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步开发和实现,在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网联以及出行服务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考虑到投资效益和运维需求,5G 垂直行业专网的设计和部署不能一味追求业务性能的超越,而应在满足基本业务性能的前提下,均衡考虑成本和维护等因素,在合理选择 5G 垂直行业专网架构的基础上,按需定制5G专网能力。同时,白皮书对汽车制造场景内的5G专网部署、安全机制设计进行了分析,对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视觉质检、安全生产等场景提出针对性建设方案,进一步丰富了5G技术与汽车生产制造的落地应用实操场景。

目前,浪潮与东风通信在湖北十堰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打造了5G智慧工厂,该项目涉及的生产车间应用场景复杂,网络接入个性化、碎片化需求凸显。浪潮与东风通信紧密合作,依托浪潮B5G轻量化核心网云化架构,共同探索5G在汽车智能制造上的新发展。浪潮通过将5G+WiFi接入的方式实现现有WiFi网络和新增5G混合组网,为东风商用车构建独立5G专网+WiFi,灵活支撑了东风商用车多元、泛在的全连接需求。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5G是新一代ICT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二者都是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5G+工业互联网”有利于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实现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浪潮将以“B5G”战略为指引,持续不断地推动5G和行业的融合,帮助众多行业用户完成5G刚需场景的改造和升级,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智慧家居、智能城市、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的爆发,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这背后都需要物联网技术作为支撑。以设备接入为核心,从自助开发平台到智能设备,再到行业解决方案,机智云深耕物联网行业,为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无人自助设备、新能源充电桩、冷链物流等行业提供垂直解决方案,经过多年技术沉淀,专研一系列针对工业互联网的设备和系统,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赋能产业互联网。

丰富的软硬件产品,助力企业打造定制化工业互联网系统

机智云IoT开发平台通过多年技术沉淀,掌握并研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技术、边缘计算和采集、AI应用服务及5G通讯技术,开发出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和系列智能化硬件产品,产品涵盖模组、终端、云平台等,为行业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1.jpg

机智云自主研发的AIoT自助开发平台,几乎零代码就能搭建一套物联网系统,配合即插即用、免开发的硬件产品,如智能云模组、工业DTU、智能云网关、边缘服务器等,能快速兼容市面上主流工控协议,打通不同设备间的壁垒,将生产数据上传至统一的平台,让企业能更直观的查看生产数据。

换句话说,将机智云工业互联网系统和不同的硬件产品进行软硬组合,平台用户无需复杂的编程技术,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就可以打造一个定制化的工业互联网管理系统。

机智云工业设备上云解决方案,适用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

机智云工业设备上云解决方案是面向设备生产企业和终端工厂,提供“软件+硬件+应用+数据”垂直一体化服务,满足工业装备远程监控、在线运维、工单管理、数据分析和预测性维护等装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需求和售后服务流程化与信息化需求,提供开放API,可集成自有管理系统,支持边云协同的工业物联网方案。

2.jpg

通过使用机智云自研的多款高性能、低功耗、免开发工业DTU产品,可对接主流工业协议和业务系统,兼容NB-IoT、Wi-Fi、4G、5G、Lora、Cat.1有线接入等多种通信方式,实现设备数据采集和管理,覆盖多个行业多种应用需求。这些工业DTU/网关在机智云官网和机智云淘宝店均有销售。

3.jpg

面对企业需要将设备数据保留在本地,要实现本地数据联动,该怎么处理呢?机智云专门研制GEMS机智云边缘管理平台解决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机智云还研制了升级版本 -- GES2000边缘服务器,它支持1000+设备数量接入,还支持5G传输,可以满足不同行业需要。

目前,机智云AIoT开发平台及系列自主研发的硬件产品,以“软件+硬件”的组合方式,在锅炉、热泵、纺织、空压机、仪器仪表、电力、清洁能源等行业均有应用,以其免开发接入、低成本运营、软硬件数据一体化服务方式,赋能工业设备智能化管理,为企业生产销售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助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被誉为复合机器人元年,这代表着行业认可复合型机器人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如同拥有了人的腿、手、眼,复合机器人能够满足工业运用场景愈发细分的生产需求。有中国工业媒体预估,至2025年,本土复合机器人的销量有望突破1.2万台[1]

1.jpg

早在2020年2月,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便与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以下简称为UR)携手,投资3,600万美元在丹麦共同建立协作机器人中心,强强联手开拓复合机器人市场。

MiR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 – AMR)通过搭配UR的协作机器人手臂及相关夹具,即可形成复合型移动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兼具了AMR行驶底盘自主导航的能力,以及协作机器人手臂精准的抓取、识别、上下物料等功能,能够承担工业制造业场景多样的自动化工作,满足灵活需求。

柔性安全叠加精细动作,复合机器人优势显著

MiR AMR的优势在于其柔性与安全性。一方面,双激光扫描仪与多项安全功能配置可以保证机器人在人机混流作业环境中稳定运行,包括区域屏蔽、安全限制速度、安全保护停车、系统紧急停车等,能够充分避免碰撞事故。另一方面,AMR的自主导航技术意味着在不改变任何物理环境的前提下,便可快速部署。MiR AMR简单易用,普通员工经过短时间培训便可学会操作。

2.jpg

而搭配了协作机械手臂的AMR,功能获得了全面拓宽。 以UR机械手臂为例,能够完成包括包装码垛、质量检测、抓放、焊接、组装乃至质量检测等精细化的工作。这些拓展后的功能适用于快消、仓储物流、工业制造、3C精密生产等多领域。

精密扫描,质检样品拣选自动化

3.jpg

以快销品行业为例,面对产品品类繁多,生产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生产制造需要满足市场交货期更短、更准时及价格压力更大的多层次要求。车间作为任何制造型企业

的中心,其效率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各项指标的完成。 搭配UR机械臂的MiR AMR, 可以肩负起在产线自主移动,实现从生产线到质检实验室及存储区域的质检样本自动拣选与运输自动化,简化了相关工作流程,从而帮助产线提升效率。

精准抓取,产线上下料自动化

通过采用复合机器人,生产车间、机台、产线之间便能够实现物料转运自动化。复合机器人可以运输并且抓取各种规格的产品,在不同工位之间移动,大幅降低生产线对人工物料运输及上下料的依赖。

4.jpg

MiR目前有六台搭配UR协作机械臂的AMR在位于南京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中运行。 这六台复合机器人与中德研究院内的加工中心配合,嵌入其工业移动协作分拣系统,展示和培训产品的上下料、转移运输等环节。

顶部模块,增强版工业自动化

MiR AMR的开放性与适配性极强,除了连接机械手臂形成复合机器人,也可以通过和不同顶部模块衔接,进一步增强其功能和使用场景。 通过解决方案平台MiRGo,

MiR AMR得以适配数十种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其中便包括Nord Modules托盘模块。

5.jpg

搭配托盘模块的MiR AMR可将物料运输至指定点位,然后与复合机器人无缝衔接,进而完成精细物料抓取动作,增强工业领域自动化的场景。   

MiR目前共有七款不同载重等级的AMR产品,从最轻量的一百公斤,到一千三百五十公斤,能够满足多行业产线全场景运用。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MiR也在不断开拓AMR的功能边界与运用场景,包括继续研发复合机器人的应用。 此外,MiR将于12月于北京及上海分别举办技术分享活动,届时将展现复合机器人功能,并将于全球首次展出今年新发产品MiR1350 AMR。

--

关于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致力开发并销售业界领先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简称:AMR)。AMR技术能够快速,轻松且经济高效地管理内部物流,让员工能够转而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目前全球已有数百家来自制造业、物流业及医疗卫生领域的客户引入了MiR的创新机器人,这些企业机构的规模涵盖大型跨国集团及来自各国各地区的中型本土企业。

作为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MiR在60多个国家及地区设立了分销网络,并在纽约,圣地亚哥,新加坡,法兰克福,巴塞罗那,东京和上海设有地区办事处。MiR由经验丰富的丹麦机器人行业专业人士创立,总部位于丹麦欧登塞,并于2018年由全球著名的自动测试设备供应商泰瑞

达(Teradyne)收购。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https://www.mobile-industrial-robots.com.cn/zh/


[1]《复合机器人迎来落地“元年”》,高工机器人, 2021年8月21日

围观 9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采用美光领先的节点,全球最快的移动内存解锁智能手机的AI 5G 创新潜能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今日宣布,MediaTek Inc. ( 联发科技 ) 已在其全新的 5G 旗舰智能手机芯片天玑 9000 平台上完成了对美光 LPDDR5X DRAM 内存的验证。美光由此成为首家送样并验证该款业界最快、最先进移动内存的半导体厂商,并已出货首批基于节点 LPDDR5X 样片。美光同时也是业界首家应用 1α 制造节点的厂商。美光 LPDDR5X 专为高端与旗舰智能手机设计,让智能手机生态系统能够在人工智能 ( AI ) 5G 创新背景下,推动数据密集型应用的新一波发展浪潮。

继在业界率先推出 LPDDR5基于节点的 LPDDR4X基于 176 NAND UFS 3.1uMCP5 解决方案之后,美光成功交付并验证其行业领先的基于节点的 LPDDR5X 内存,进一步巩固了美光在移动生态系统的产品创新与领导地位。美光这一里程碑式新品紧跟 JEDEC  7 月发布的LPDDR5 扩展 LPDDR5X 的新标准,旨在提供更高的带宽与内存速度,从而提升 5G 通信与性能,并降低功耗。美光已验证其样片数据传输速率高达 7.5 Gb/秒,后续还将出样支持数据传输率高达 8.533 Gb/秒的产品。LPDDR5X 的峰值传输速率可达 8.533 Gb/秒,性能较上一代 LPDDR5 提升 33% [1]

1637560222(1).png

Micron LPDDR5X

美光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Raj Talluri 表示:“移动市场需要更高带宽的内存技术来实现创新的智能手机体验。我们与联发科携手合作验证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内存,使生态系统能够迎接 5G 与人工智能推动的新一波创新浪潮,为手机提供更丰富的功能。”

如今的智能手机片上系统 ( SoC ) 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内置多个异构处理引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因此更高级别的内存性能对于满足智能手机的数据处理需求显得愈发重要。随着移动工作负载变得日益复杂,这些先进的 SoC 需要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实现跨应用程序的无缝多任务处理,并支持 AI 推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及沉浸式图形显示等功能。

联发科企业副总裁暨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 JC Hsu 表示:“我们的移动设备客户需要越来越高的带宽,以支持 5G 时代复杂的数据密集型应用。美光的 LPDDR5X 凭借超快的移动内存性能,可以完美解决旗舰型设备面临的这一挑战。联发科的天玑 9000 将是第一款支持 LPDDR5X 这一重大创新的平台,为运营商和移动设备制造商提供旗舰级设备所需的超凡 5G 体验。”

1637560264(1).jpg

Micron LPDDR5X

美光正在与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和 SoC 芯片厂商合作,通过 LPDDR5X 助力生态系统创新。联发科的天玑 9000 移动 SoC 将成为第一款支持 LPDDR5X 内存的手机平台,为高端和旗舰智能手机提供业界领先的 60 GB/秒峰值带宽 [2]。该款芯片隶属于联发科的天玑 5G SoC 产品家族,结合最新的联网技术、多媒体、人工智能与影像功能创新,为全球消费者解锁更多 5G 潜能。美光向合作伙伴交付 LPDDR5X,并在联发科手机平台成功实现验证,为该产品的大规模市场应用铺平了道路。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凭借对客户、领先技术、卓越制造和运营的不懈关注,美光通过 Micron® Crucial® 品牌提供 DRAMNAND NOR 等多个种类的高性能内存以及存储产品组合。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赋能数据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 5G 应用的进步,从而为数据中心、智能边缘、客户端和移动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带来更大的机遇。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cn.micron.com


[1]根据已发布的 JEDEC 规范对比 LPDDR5X (8.533 Gbps) 和上一代 LPDDR5 (6.4 Gbps) DRAM 的峰值数据速率 

[2] 最高峰值带宽计算,根据联发科系统带宽每引脚 7.5 Gb/秒,乘以 64 引脚并换算为 GB(每字节 8 bit)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汽车软件平台供应商Eatron®宣布完成1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MMC Ventures领投,此外 Aster Capital(阿斯特资本)和越南车企 Vinfast皆有参与。

1.jpg

Eatron®, a fast-growing scale-up with its unique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ftware’ platform for the edge and the cloud, announced that it raised $11M in its Series-A round led by MMC Ventures with participation from Aster Capital and Vinfast. Eatron, which is headquartered in the UK with a world-class R&D centre in Istanbul, has developed a unique software platform which is driving significant innovation in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performanc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software-defined electric vehicles.

Eatron已与Vinfast在多个项目中建立了长期合作,探索并加速将公司的软件平台部署到Vinfast快速扩展的电动汽车产品线中。2020 年夏天,Eatron与来自德国的Hirschvogel集团就曾建立过类似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时Hirschvogel也投资了150万美元以上。

Eatron总部位于英国,并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设有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主要研发囊括从边缘到云端的独特的软件平台,目标是通过对软件性能、效率和安全性的持续优化,推动软件定义的电动汽车发展。

Eatron的创新技术可以利用抽象使车企和一级供应商将复杂的嵌入式汽车软件从底层电子硬件中解耦出来,从而实现此类软件的快速部署以进行量产。该公司已经获得了数家车企的量产项目,这些项目将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投入生产。

Eatron的平台目前为量产的电池管理(BMS)、智能运动控制和高级驾驶员辅助(ADAS)提供高度差异化的软件应用。Eatron独特的模块化平台方案方便了车企扩展其供应商的选择,并显著降低了成本、风险,缩短了上市时间。在边缘运行的每个Eatron软件应用都有人工智能的协力,并已为云端分析扩展布设了接口,还提供OTA更新和持续的软件改进,以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部分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展软件平台,与第三方软件模块以及半导体和硬件供应商建立更多合作伙伴关系。该公司已经与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公布。

由于其独特的平台化方案和高度差异化的技术,Eatron的产品需求强劲,过去12个月的收入增长超过500%。Eatron目前正在与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和一级供应商合作开展多项先进的开发项目,由此继续扩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汽车电子和系统供应商的伙伴关系。

本轮融资将进一步加速新的嵌入式和基于云的智能功能的开发和部署,并推动Eatron开发团队在英国、土耳其和中国的发展。此外作为全球扩张的一部分,Eatron将扩大其在德国、印度和美国的销售团队。在过去12个月中,Eatron已创造了50多个新的工作岗位,这一数字将在接下来的一年延续。

Eatro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Umut Genc博士

出行和汽车行业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作为这一变革的一部分,它们需要转型为一个由软件驱动的行业。在这一转型中,能够部署在边缘和云端的智能汽车软件平台将发挥关键作用。对于Eatron来说,这是一场平台和数据的游戏——我们通过将功能安全、机器学习、高级控制、互联技术和云端分析的整合,打造可定制化的量产级汽车软件,这将对这场游戏带来深刻的影响。它可以助力车企和一级供应商更快、更好地开发互联智能软件定义的电动汽车,从而使他们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MMC Ventures的投资者Mina

如今世界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在未来五年内推动增加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激励措施。然而,只有少数车企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关实力,大多数都远远落后。我们看到许多软件企业在创造新算法、新概念来为这些车企提供解决方案,但没有一家可以兼有满足汽车生产监管、防御标准和安全要求的专业知识。Eatron是个例外。它的软件自设计之初就为车规级而生,并且有潜力在未来几年内投放到数十万辆汽车的电池管理和自动驾驶功能当中。

关于Eatron

Eatron (www.eatron.com)是一家快速成长的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车企实现“软件定义车辆”的目标。其创新的软件平台涵盖从边缘到云端,使出行公司、车企和一级供应商能够快速集成Eatron的产品以进行量产。在边缘运行的每个Eatron软件应用(例如其智能BMS或Motion产品)都有人工智能的协力,并已为云端分析扩展布设了接口,还提供 OTA 更新和持续的软件改进,以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Eatron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客户,并与一级供应商和半导体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迄今已获得MMC Ventures、Aster Capital、Hirschvogel Ventures、Vinfast和ACT Fund的共1500万美元投资。

关于MMC

MMC资助并帮助扩展正在变革当今市场的科技公司。自2000年以来,它一直在支持种子期和 A 轮阶段的变革性科技公司。

MMC致力于深入了解每家公司的底层技术和商业模式,以帮助做出更好的决策并成为更有效的合作伙伴。

迄今为止,MMC支持的变革性技术公司包括Gousto、Interactive Investor、NewVoiceMedia、Current Health、Signal AI、Bloom & Wild 和Peak。

请访问www.mmc.vc以了解更多MMC的研究和其他务实的思路。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1月17日,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为诺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博科技”)颁发ISO 26262:2018流程认证证书。诺博汽车系统副总裁乔宪光、SGS中国区总裁助理郑伟、SGS汽车功能安全中心产品线经理周娟,SGS培训中心全国拓展经理唐雪骏,及双方代表等人员出席了颁证仪式。

1.jpg

SGS为诺博汽车科技颁发ISO 26262:2018流程认证证书

获得此证书标志着诺博科技已经按照ISO 26262:2018版标准要求,建立起符合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级别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具备了产品功能安全开发和管理能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功能安全项目在SGS汽车功能安全中心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助力诺博科技建立起功能安全团队,并构建了完整的符合功能安全标准的开发流程。

2.jpg

SGS授予诺博汽车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证书

ISO 26262标准是全球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标准覆盖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包括功能安全管理、概念阶段开发、系统阶段开发、硬件阶段开发、软件阶段开发、支持流程、安全分析、产品发布等所有环节

诺博汽车系统副总裁乔宪光在会议上表示:“诺博科技始终秉承客户为先,安全至上的产品理念,ISO 26262标准是全球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感谢SGS汽车功能安全团队提供了专业的培训服务、技术指导与严谨的审核,帮助诺博科技建立并完善了功能安全开发流程。公司将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智能网联等多个产品线上持续贯彻执行先进的安全理念,给全球客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优质产品,并将诺博科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零部件供应商。”

SGS中国区总裁助理郑伟表示:“诺博科技能成功高效地通过ISO 26262 ASIL 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得益于诺博科技在系统开发方面稳健的技术能力,以及对车规级安全标准的深刻理解与充分准备。”

3.jpg

SGS与诺博科技双方代表在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证书颁证现场合影

SGS是业内首家专门针对汽车行业颁发功能安全资质证书的第三方机构,SGS全球功能安全技术中心负责人 Martin Schmidt 是 ISO 26262标准的发起者和起草人,目前 SGS 已经为全球客户颁发 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证书超过340余张。在汽车行业领域,除了能够提供ISO 26262认证审核及定制化服务,SGS还能够为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管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SGS已经为上万家企业提供IATF 16949:2016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相关培训、 VDA6.3 过程审核及相关培训、新版FMEA等相关培训等服务,助力汽车供应链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确保遵循行业法规。

诺博汽车科技隶属于诺博汽车系统公司旗下,成立于2019年11月,是一家致力于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智能驾驶领域的智能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供应商;是集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工程验证、制造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诺博科技的电子产品涵盖座舱域控制器、显示屏、仪表、信息娱乐系统、车身域控制器、驾驶域控制器等;赋能新能源汽车,为全球客户提供驱动未来出行的系统解决方案。

更多服务详情,马上咨询SGS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 是具有140多年历史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总部位于瑞士。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SGS连续六年入选道琼斯可持 续发展指数,第三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拥有 93,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球2,60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现已在全国建成了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5,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品及鞋类玩具及婴幼儿用品家居及轻工产品电子电气农产食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石油化工矿产环境工业交通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SGS检测认证和培训自助式询价、24小时下单平台www.sgsonline.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18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下称“TUV莱茵”)为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力威”)电动自行车电池颁发了EN 50604-1 TUV 莱茵型式认证证书,这是TUV莱茵全球首张基于2021修订版EN 50604-1锂电池标准的认证证书。 TUV莱茵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副总经理陈雄,博力威总经理曾国强、品质总监曾活春、电自产品线总监吴丽萍等出席了颁证仪式。

1.jpg

TUV莱茵向博力威颁发锂电池新标准TUV莱茵型式认证证书

EN 50604-1标准是一项针对轻型电动车(LEV)用锂电池安全技术的标准,于2016年8月由欧盟发布。2021年,EN50604-1标准更新,相关测试条款升级,对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质量要求。

陈雄表示:“EN50604-1是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池行业最严格的标准之一,祝贺博力威成为TUV莱茵全球首张新版锂电池标准认证证书的获得者,这不仅体现了其对高品质的追求,更彰显了企业对行业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曾国强在交流中表示:“博力威是一家集专业研发、制造、销售、售后于一体的锂电池企业,一直致力于以更高的技术、更优的品质服务于轻型电动车企业。此次项目的顺利完成,将有助于博力威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提升自身在全球电动自行车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

2.jpg

TUV莱茵向博力威颁发锂电池新标准TUV莱茵型式认证证书

TUV莱茵在锂电池标准认证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TUV莱茵专门设立的锂电池标准认证实验室已获CNAS、IECEE CBTL、NRTL、CTIA等多项国际认可和授权。它同时是电池安全组织(BATSO)全球的四个成员之一。未来,TUV莱茵将持续完善锂电池检测认证服务,以全面的知识、技术和硬件储备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本地化服务,助力电动自行车电池厂商、电动自行车品牌商进军全球市场。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张国斌

从3G、4G手机SoC发展经历来看,联发科虽不能抢到头啖汤,但是在一个标准趋于稳定后,总能实现逆袭,成为最终的赢家,在5G手机领域,联发科依然复刻了这样的成功---在5G商用后,高通华为一直冲在前列,高通的骁龙旗舰8XX系列和华为的麒麟平台成为5G旗舰机的首选,不过,在2019年联发科推出瞄准中高端的天玑系列平台以后,联发科在5G领域开始进入了收割期,最新的数据显示,联发科已经连续4个季度保持全球5G手机平台龙头地位,在这个基础上,天玑9000完成最后一击,有望助力联发科手机平台打入5G高端旗舰领域。

1.png

按照以往的发布惯例,每年12月高通会发布年度旗舰机SoC平台,不过,今年在高通发布之前,联发科抢先发布全球首个4nm 5G SoC平台天玑9000 ,其性能指剽悍,让联发科完美逆袭高通!

2.png

11月19日,联发科举行2021全球高管峰会,发布了新一代天玑旗舰移动平台天玑9000,这是全球首个安兔兔跑分突破100万的手机平台!比去年的旗舰平台高了30万!从各项指标看,天玑9000没有拉胯的地方,在通信、AI、ISP、多媒体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升,看来这次,联发科冲击高端旗舰将获得成功了!

3.png

“在 2019 年,我们发布了MediaTek第一个 5G SoC——天玑1000;去年,我们发布了我们的第一款 6纳米5G SoC;今天,我们很自豪带着我们的旗舰 5G SoC——天玑9000,与大家见面。天玑9000 是我们在通信、人工智能、多媒体等领域多年来积极和持续技术投资的成果,这些先进技术也将持续贯穿我们多元的产品线。”联发科副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蔡力行在发布会上指出,“领先业界的超低功耗技术已经展现在旗舰移动芯片天玑9000及其他产品上,同时,我们长期拥有快速扩大产品出货、营运规模的能力,外加每年驱动超过20亿台多样化智能联网设备的业界领先地位,更是我们在数字转型及元宇宙发展趋势下的差异化优势。”
01
拿下是10个世界第一

4.png

从公布的信息看,天玑9000创造了10个世界第一记录,分别是:
1. 全球首款台积电 4nm 工艺芯片
2. 全球首款采用 Cortex-X2 架构芯片,频率 3.05GHz
3. 全球首款采用 Mali-G710 MC10 GPU 的芯片
4. 全球首款支持 LPDDR5x 7500Mbps 内存的芯片
5. 全球首款支持 3.2 亿像素相机的芯片
6. 全球首款硬件级 3-cam 3-exp 18bit HDR 的芯片
7. 全球首款支持 8K AV1 视频播放的芯片
8. 全球首款支持 3cc 载波聚合的 5G 芯片
9. 全球首款 R16 UL 增强型的 5G 芯片
10. 全球首款支持蓝牙 5.3 的手机芯片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天玑9000采用了全球首个台积电4nm工艺和最新的Arm v9架构,两者叠加被公认为是2022年的最强组合。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CPU方面,天玑9000配备了1个Arm最强的Cortex X2核心,频率达到了3.05GHz,3个Cortex A710核心频率高达2.85GHz,还包含了4个Cortex A510能效核心。整体来看,在Arm v9最新架构加持下,天玑9000的CPU配置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天玑9000在GeekBench 5.0多核测试中得分超过4000分,可见其高规格下的CPU实际性能表现十分强劲。

10.png

11.png

12.png

联发科天玑9000全球首发了Arm Mali G710 GPU,Mali G710 MC10内置了10核心,相比当今的安卓旗舰,性能提升高达35%,能效增强更是达到了60%,支持180Hz FHD+显示,并且还支持今年起热度不断提升的Ray Tracing移动端光线追踪图形渲染技术。

13.png

本次联发科天玑9000的升级还包括其支持的内存规格方面,全球首发了LPDDR5X,速率可达7500Mbps,大幅提升App启动、多媒体内容存储、游戏加载等应用的速度。结合强劲的CPU、GPU和对LPDDR5X内存的支持,天玑9000这“三板斧”对于明年旗舰手机综合性能的提升是巨大的。

14.png

15.png

16.png

天玑9000还拥有Imagiq Gen 7系列ISP,处理速度高达每秒90亿像素,可见其在计算摄影方面的强大实力。这个最新的ISP最高支持3.2亿像素摄像头,支持三个摄像头同时处理18位HDR视频且三摄均支持三重曝光,同时拥有低功耗表现,为明年各家旗舰手机的影像技术提供强大助力。

17.png

18.png

19.png

20.png

联发科的“高能效AI”一直表现十分amazing,这次的天玑9000带来了第五代AI处理器APU。根据现场公布的数据来看,性能和能效均得到了400%的大幅提升。不久前联发科表示,在拍照、摄像、显示、游戏等高频应用场景中,相比峰值AI算力,每瓦有效AI性能才是确保并提升用户长时间稳定体验的关键指标。

21.png

22.png

23.png

从公布的拍摄样张看,天玑9000拍摄相比2021年旗舰手机有很大提升,暗光条件细节表现更好,逆光情况下也有很好的表现力。

24.png

25.png

26.png

27.png

在5G通信方面,天玑9000集成了联发科新一代5G基带M80。M80基带符合即将在明年开始大规模商用落地的3GPP R16标准,支持Sub-6GHz 5G全频段网络。速度方面,通过3CC多载波聚合300MHz下行速率可达7Gbps。新一代5G基带M80还率先支持了R16超级上行,包括补充上行和上行载波聚合两种技术方案,集多项5G领先技术于一身的M80基带堪称5G标杆。

28.png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天玑9000集成的M80基带采用了MediaTek UltraSave2.0省电技术,可大幅降低5G通信功耗,连接模式下功耗可降低32%,高速模式下则可节电27%。此前M70基带就凭借MediaTek UltraSave省电技术大获市场好评,这次天玑9000集成的M80基带升级到MediaTek UltraSave2.0省电技术将进一步带来优秀的功耗表现。

29.png

天玑9000还首先支持了最新的蓝牙5.3,支持Wi-Fi 6E 2×2MIMO,大幅提升了无线网络连接性能。包括其支持即将到来的蓝牙LE Audio,可提供双链路真无线立体声音频体验,这些先进的技术对游戏、流媒体高清视频播放以及视频会议等应用来说至关重要。

30.png

整体来看,联发科天玑9000的巨大提升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强劲的性能和出色功耗表现让其稳坐市场第一的实力,这场天玑9000首秀带来的十个“全球第一”再次体现出联发科天玑旗舰深厚的技术实力。

31.jpg

发布会上,联发科表示这颗天玑旗舰芯片已被全球手机厂商大批采购,OPPO、vivo、小米、荣耀等头部手机厂商都已通过内部测试进行了验证,对天玑旗舰的性能和功耗表示满意。
从全球5G手机芯片格局来看,由于华为被美国疯狂打压,5G芯片难以采用高级工艺,而高通似乎将重心往汽车转移,因此,天玑9000的发布预示着未来手机旗舰平台将交棒给联发科,不过,最新的消息是高通将在12月1日发布其年度旗舰产品,届时高通的旗舰平台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会再做比较。
02
为元宇宙爆发做好储备

32.png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蔡力行表示联发科今年投资33亿美金于高性能计算、无缝连网、低功耗,先进制程以及封装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投资,助力联发科积极抓取市场机遇,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2021年营收预计将达170亿美金,约为2019年80亿美金的2倍,净利估计达到2019年的5倍。两年前峰会时的股价与昨日相比也成长了2.6倍。”他指出。

33.png

目前,元宇宙的概念很火爆,但是不管元宇宙如何发展,它总是根植于我们目前的技术体系,需要现在的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GPU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蔡力行指出“们在边缘计算和连网方面拥有领先地位,例如提供卓越游戏体验、暗光拍照和录像、8K电视/显示以及Wi-Fi相关技术的各式应用等,这也都是元宇宙所需的技术元素,以上是我们现在及未来成长的基础,带给我们很多的机会,所以对未来成长很有信心。”,所以按照联发科的以往的成功经历,当元宇宙的相关标准以及技术都基本确立时就是联发科发力的时候,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11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demi的头像
demi

2021年11月18日,由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主办的“MTS2022存储产业趋势峰会”在深圳盛大举行。本次峰会吸引了超过500家企业或单位报名参加,来自存储产业链的数百名嘉宾参与了线下会议,现场高朋满座,宾客云集。考虑疫情等因素,许多嘉宾无法现场参会,本次峰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近万人次在线观看了峰会直播。线上线下嘉宾讨论气氛热烈,大家打破时空限制,汇聚在一起,共话2022年存储产业新发展!

峰会伊始,集邦咨询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晓莉上台致欢迎辞,她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达了诚挚感谢,并请出集邦咨询研究中心营运长张小彪通过线上的方式为本次峰会致开场辞。集邦咨询研究中心营运长张小彪先生表示,去年11月,围绕“后疫情时代”存储产业趋势与发展,集邦咨询与产业链嘉宾展开了热烈精彩的探讨。当前半导体产业面临疫情、缺芯双重夹击,存储产业也面临种种挑战,但挑战总伴随机遇,集邦咨询希望通过今年的峰会,继续加强业界交流,共同探讨2022年存储产业趋势脉络与发展机遇。


集邦咨询郭祚荣——2022年内存产业发展趋势及终端消费市场展望

郭祚荣先生指出,全球内存产业在今年上半年受到Delta卷土重来之际,人们大多仍维持在家上班与上课,客户端也因强劲需求而持续拉高库存水位,让前三季度内存价格一路往上攀升。但随着疫苗在全球开打,疫情逐步受到控制,回归上班与上课后,反倒让需求下降,第四季度内存产业从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致使价格开始走跌。集邦咨询预估2022年内存供给成长率来到18.1%,与今年相持平,销售单价将年减15%,但明年将是DDR5内存进入市场的元年,DDR5内存挟带着高时脉与低电压的特性,加上国际大厂陆续支援之下,明年下半年将有一定程度的渗透率 ,内存均价跌幅有机会开始收敛,不排除价格走稳的可能性。

西部数据刘钢——数智视野,芯存未来


由云计算和数字化推进产生的数据量高速增长,由此使得支持数据产业的基础设施在过去几年也随之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也会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在摩尔定律作用下,闪存密度和性能迅速提高,资本效率也大幅增加。摩尔定律在闪存领域有三个维度可以发挥作用,一个是横向,也就是在同一层里面横向提高密度,第二个是在纵向上发展,可以堆叠层数。还有一个就是在同一单元里面,通过改变逻辑单元的设定,从原来的SLC到MLC、TLC、QLC,在每个单元都可以增长。今年2月份西部数据发布了第六代162层3D NAND技术,通过横向拓展cell单元存储密度,与BiCS5相比,与上一代产品相比,程序性能可提高近2.4倍,读取延迟减少约10%,I/O性能也提高了约66%,实现了在提升整体存储性能的同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将摩尔定律带入新维度,以NAND技术推动了高性能低功耗,从消费级产品到企业级产品,为世界定制不同闪存解决方案。为适应不同的计算场景和应用,计算芯片多元化发展。西部数据是RISC V开源指令集社区的领导者和积极贡献者。开发者可以基于RISC V开发新的控制器(controller)和处理器(DPU),推出高性能低功耗,更加智能的可计算存储。

此外,刘钢先生还介绍了西部数据于今年9月推出了用于闪存增强型硬盘的OptiNANDTM技术,这是将iNAND闪存与HDD垂直整合,在提供更高容量的基础之上,将性能、可靠性又推向新的高度,为未来数据中心的计算型存储提供了更优质的存储解决方案。

Arm中国王舒翀——全面计算,致力终端性能和安全提升


计算和存储密不可分,王舒翀先生的分享主要聚焦Arm全面计算解决方案。王舒翀先生介绍,Arm全面计算的解决方案,是基于ARM最新的V9架构,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很多的提升:
第一个是性能,Arm从通用的性能往一些实际的用例去扩展,比如说高清的游戏。第二是Arm在打造一个更坚持的安全基础,并且解决因为安全的碎片化、安全技术部署的成本,以及有可能会对性能带来影响的挑战。第三个是Arm非常重视开发者,着重于解决开发者的可访问性,希望开发者能够在产品开发、调试、集成、部署的过程中都能非常容易地使用到Arm的技术。

通过全面计算解决方案,Arm希望能够为下一个10年各种形形色色的移动终端、消费者终端,能够给他的创新不断地提供推动力,能够使人们数字生活体验更加丰富。

时创意倪黄忠——未来已来,存储芯片模组厂商的3.0时代


存储芯片模组厂商的1.0时代,是做一些低端性的产品,包括Micro SD卡、U盘。倪黄忠先生认为,2.0时代是企业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销售很难实现突破,工厂硬件完备,封装测试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因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一线大客户要求和客制化需求,发展遇到瓶颈。3.0的模组厂商拥有长期的战略眼光,对存储行业未来做好战略布局,全面的技术开发能力,从芯片硬件到软件、固件的开发,延展到系统级开发以及整个设备自动化产线的改造能力,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工厂,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参与行业的标准制定。同时,时创意还在峰会上重磅宣布推出全新品牌:WeIC,主要针对工控及细分领域行业客户,而不是C端客户。未来,时创意将会实行SCY与WeIC双品牌的驱动。

集邦咨询乔安——缺货潮驱动2022年晶圆代工产能遍地开花

乔安女士分析指出,由5G领头带动的半导体需求自2019下半年逐渐发酵,加上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因素,延伸至2020年新冠疫情,除了加速全球数位转型需求,疫情更驱动了恐慌性备货,为半导体供需带来结构性的改变,造成晶圆代工产能严重供不应求情况延烧将近两年仍未停歇。有鉴于此,各大晶圆代工厂先后在2021年宣布扩产或新建晶圆厂,以满足来自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电视、笔电、游戏主机等需求,亦或是中长期科技发展所带动的如服务器、云端、物联网、电动车/自动驾驶、5G基站等各项需求。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22年全球晶圆代工8吋年均产能将新增约6%,12吋将年增约14%;其中,12吋新增产能逾半为现今最为短缺的成熟制程(1Xnm及以上),预期现阶段极其紧张的芯片缺货潮可因此稍获喘息。

英特尔倪锦峰——Intel推动NAND技术创新,释放存储潜力


倪锦峰先生的分享聚焦存储技术的创新和存储生态的发展。倪锦峰先生表示,过去的20年以及未来的5到10年,数据的量和质都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从数据的规模、形态以及数据方式等都在发生根本的变革。首先从数据量来说,呈指数级爆发,另外形态也会日趋多样化,同时实时数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所有这些变革都在促使我们行业不断地思考和加速整个存储产品、存储方案、存储架构的创新。英特尔的愿景和使命是希望持续推动NAND技术的创新,充分发挥数据潜力,帮助行业合作伙伴们加速数据价值实现,为业界提供高容量、低成本、高性能的企业级产品。

江苏华存电子魏智汎——PCIe5开启企业级存储创新之路


在5G+AI万物联网的时代,服务器需求量迎来急速爆发,服务器效能也需要飞跃式的成长才能跟上时代创新需求。魏智汎先生介绍,江苏华存电子自主研发PCIe Gen5 固态硬盘,为服务器提供创新基础,与国际大厂的性能与效能对齐,自主研发掌握存储关键技术,成为系统端的技术储备,支持云/边/端的厂商一同持续创新。同时,江苏华存电子自主研发PCIe Gen5 SSD主控芯片,奠定创新基础,历时四年,打磨出一颗企业级存储SSD主控芯片HC9001,拥有创新XSDirectA (eXcellent-Scheduling & Direct-Arrival)架构、创新第二代LPDC (Low-Density Parity-Check)纠错算法架构、以及创新 iPower架构,该款芯片已经完成12nm工艺流片。江苏华存电子秉持「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跟随政策指引,完成国研国产国造。未来十年的新时代,云/边/端还存在许多创新的可行方向,江苏华存电子希望与业界结伴快速前行,共同打造国产竞争力。

大普微李金星——低碳+高效—企业级SSD存储的创新与布局


李金星先生认为在现在的碳中和、低碳的要求下,不能牺牲企业的生产力来达到低碳。在存储SSD领域也是一样的,大普微首先思考的是高能效比,同时兼顾低碳。大普微的海神系列有非常高的能效比,每一瓦提供的IOPS或者带宽是主流产品的2.24倍到2.5倍。高密度是高效的一种体现,大普微将发布能提供更高的密度E3.S的产品,在相同的散热条件,E3.S产品可以达到60%到100%的密度的提升。SCM是高效存储的重要选择。针对SCM产品,大普微今年推出了Xlenstor。李金星先生提到了DRAM的容量受限、带宽受限,DRAM的Scalp up受限,认为在介于DRAM和Flash之间的SCM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与高效有关的还有PCIe双端口。存储服务器在国内迅速发展,预计存储服务器里面的SSD到2024年将有超过60%的部分将采用PCIe双端口。大普微的产品也具备双端口特性,能给快速发展的存储服务器市场提供高可用、高性能的存储服务。

集邦咨询刘家豪——疫情下数字转型的新时代

刘家豪先生表示,近年因5G商转与智慧终端装置的普及,使得大部分应用服务皆藉由云、端、网来进行统合,尤其需依赖庞大数据进行运算与训练的应用服务;伴随着虚拟化平台及云储存技术发展,促使服务器需求与日俱增。因此,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21年及2022年服务器出货均可达4~5%成长。2021年服务器供应链仍持续受疫情影响,提前备货需求明显,促使各级零部件采购动能较疫情发生之初更为强劲,此状况不仅反映于今年上旬server DRAM的采购订单上,也加速DRAM 价格迭代周期的循环。 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带动工作模式与生活型态的改变,包括远距办公与教学、云端应用服务(SaaS)需求扩张、企业在基础架构的支出上选择更为弹性的模式(IaaS、PaaS)等云端题材仍持续发酵,也推升整体服务器需求扩张。其中,今年多数企业对于基础架构的采购行为逐渐从以往高投入门槛的资本支出,移转为更为灵活弹性的营运费用,故除既有服务器采购订单外,也加速转移至云端(Cloud Digital Transformation),因此直至今年第三季前,以Dell、HPE为首的企业服务器供应商为满足相关需求,也开始调整生产计划与出货安排。

浪潮信息刘希猛——新存致远 数聚向新


刘希猛先生介绍,“新存致远”,指的是浪潮信息想通过未来在存储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包括新方案的导入,能够让存储产业有一个更长远的发展。“数聚向新”,则是希望通过浪潮信息存储客户的数据更好的汇集,去帮助客户挖掘数据的价值,帮助客户在应用当中做创新,客户在行业里的地位也能有一个新的突破。数字经济里智慧化应用的发展,给我们的IT基础设施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浪潮信息把这个挑战从系统层面概括为四个方面:业务永远在线、数据永不丢失、性能永无止境、容量永远不足。面对这样的挑战,浪潮信息提出的解决之道,叫存储即平台。存储即平台具备横向互联互通的特性,同时也集合了平台的伸缩性和弹性。这个平台有多样化、模块化和归一化的能力,来支撑未来智慧应用当中对于业务永远在线、数据永不丢失、性能永无止境、容量永远充足的诉求。同时,刘希猛先生还提到了数据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方面等话题,并介绍了浪潮产品竞争实力与性能突破等内容。

沛顿科技何洪文——先进存储封装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何洪文先生的演讲主要分享了存储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挑战,聚焦沛顿公司在存储封装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何洪文先生介绍了包括POPt技术,3D TSV技术,Hybrid bonding技术等先进封装技术现状及挑战。对于POPt技术,主要挑战为wafer的减薄切割技术,基板的handling技术,多层叠die技术,warpage控制技术等等;对于3D TSV技术,除了工艺技术挑战之外,还包括散热挑战与应力挑战;对于Hybrid bonding技术,工艺复杂且可靠性要求高。何洪文先生指出未来随着高端存储芯片的演进,先进封装技术会更多地被应用。沛顿科技在本次峰会上展示了存储封装领域的全系列解决方案及未来战略规划。沛顿公司具备17年存储芯片研发及量产经验,为国内最大的存储封测内资企业,可进行DRAM/LPDRAM、FLASH、Embedded Memory及指纹芯片的封测业务。何洪文先生透露POPt技术及Flip-chip技术今年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试产。合肥沛顿一期将于今年年底量产,产能为12万片/月;同时开始布局Bumping工艺,预计明年年底可实现量产;3D TSV技术、HB技术等也在积极地战略布局和规划。

东芯半导体陈磊——心无旁骛,走好本土存储创“芯”之路


陈磊先生的演讲内容包括本土的存储发展的势头,抓住本土的发展机遇,以及东芯半导体的一些产品的近况。陈磊先生认为,5G、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及新兴市场将形成对存储芯片旺盛的增量需求,随着新兴领域不断大力发展,对存储产品的性能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包括精进工艺制程、提升产品可靠性、缩小封装尺寸等,促使产品快速迭代。近年在政策利好之下,本土存储企业正奋起直追。本土化存储品牌贴近本土市场,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予以充分的服务支持,可以稳步占据供应链的关键位置;同时,其还能打造本土化产业生态链,企业之间相互认同,合作通畅、高效,形成了密切且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链。国产替代正当时,本土存储企业应紧抓机遇、迎接挑战。东芯半导体致力于发挥本土化优势快速响应需求,同时缩短产品制程、提高产品可靠性,为日益发展的存储需求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目前东芯半导体的业务已经涵盖了NAND Flash、NOR Flash、DRAM产品,今后东芯的发展方向将重点关注5G、汽车电子、可穿戴式产品、工业物联网、自动控制、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集邦咨询敖国锋——2022年全球闪存产业及企业级SSD发展趋势


敖国锋先生对于闪存市场2022年的供应端及需求端未来趋势提出分析,尤其在疫情逐渐受到控制之下,各终端需求位元的2022年成长评估,同时对于各家供应商未来2年闪存制造研发的进程进一步剖析。2021年闪存需求位元的增长来到38.8%,供给位元的增长到39.1%。明年我们看到是一个供过于求的状况,2023年估计仍有机会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2023年之后要看一下整个行业的产出在转进200层以上的进度,或者时程上是不是有更困难的转进的速度,才有可能看到2023年有没有机会呈现一个供需平衡的情形。企业级固态硬盘需求这两年快速成长,未来在5G,AI等大数据应用发展下,数据存储的效能及容量也必然出现更大改变,对于未来几年容量的增长趋势及如何利用新的传输规格优化服务器效能将是未来重要的课题,其中企业级固态硬碟闪存需求位元都超过三成,未来成长都超过各接口(介面)产品未来渗透率也会出现明显变化,PCIe产品在今年已超过三成,未来出货占比有机会超过八成。

在演讲嘉宾、线上/线下参会人士以及西安紫光国芯、时创意、英锐集团、大普微、芯天下、铨兴科技、江苏华存电子、铠侠等企业的积极支持下,MTS2022峰会圆满落幕!让我们期待明年的重聚!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5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