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艾迈斯欧司朗不仅提供领先的汽车激光雷达产品组合,还积极扩展面向工业应用的产品组合;

  • 新型边发射脉冲激光器(EELSPL TL90AT03适合工业环境下的各种直接飞行时间(dToF)应用;

  • 该元器件具有较窄的发射宽度以及出色的性能和效率。

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ams AG,瑞士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MS推出面向工业应用的元器件,进一步扩展其丰富的激光雷达产品组合。激光雷达(LiDAR)全称为“光检测和测距”,是实现自动驾驶的一项关键技术。在汽车行业之外的其他领域,也存在许多3D环境检测应用。作为激光雷达系统红外脉冲激光器的开发和生产领先企业,艾迈斯欧司朗推出的SPL TL90AT03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和隐蔽交通监控等应用。

艾迈斯欧司朗激光雷达市场经理Matthias Hoenig表示:“我们拥有多年的红外激光器开发经验,并一直与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先公司保持密切合作,让我们能够一直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无论使用的是哪种激光雷达应用,这些系统的功能通常都非常相似。光源向环境中发射红外光,当光到达物体时,就会被物体反射并由探测器记录下来。根据光到达物体并返回探测器所用的时间,可以确定物体的距离或结构。

艾迈斯欧司朗的SPL TL90AT03专门针对5至100纳秒的短激光脉冲而开发。该激光器可在20 A的正向电流下通过110 µm孔径实现65 W的光输出,相当于具有大约34%的出色效率。该器件采用TO56 MetalCan先进封装技术。红外元器件发出905纳米既定波长的光,既适用于激光雷达应用,同时由于其紧凑的尺寸,也适用于各种其他应用。

该款激光器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其发射宽度(光线离开元器件的区域)非常窄。它可以用于紧凑的光学器件,从而缩小系统的整体尺寸。此外,该激光器还提供其他引脚配置,如SPL UL90AT03。

如需了解有关工业激光雷达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SPL TL90AT03扩展了艾迈斯欧司朗面向激光雷达应用的丰富激光器产品组合.jpg

SPL TL90AT03扩展了艾迈斯欧司朗面向激光雷达应用的丰富激光器产品组合(图片:艾迈斯欧司朗)

红外激光器非常适合用于固定的交通监控系统.jpg

红外激光器非常适合用于固定的交通监控系统(图片:艾迈斯欧司朗)

关于艾迈斯欧司朗

艾迈斯欧司朗集团ams AG,瑞士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AMS),是光学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我们为光赋予智能,将热情注入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这就是“传感即生活”的意义所在。

拥有超过110年的发展历史,以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力为引,结合深厚的工程专业知识与强大的全球工业产能,我们长期深耕于传感与光学技术领域,持续推动创新。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健康与工业制造领域,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在健康、安全与便捷方面,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动绿色环保。

我们在全球范围拥有约26,000名员工,专注于传感、照明和可视化领域的创新,使旅程更安全、医疗诊断更准确、沟通更便捷。我们致力于开发突破性的应用创新技术,目前已授予和已申请专利超过15,000项。

集团总部位于奥地利Premstaetten/格拉茨,联合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集团2020年总收入超过50亿美元。ams AG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ISIN: AT0000A18XM4)。

加入ams OSRAM社群媒体获得第一手资讯:>Twitter>LinkedIn>Facebook>YouTube

如需获得更多资讯请访问https://ams-osram.com/zh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电路解决方案中增加业内先进的热电耦合在线分析功能,可对复杂的热问题进行快速仿真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面向汽车和工业设备等电子电路设计者和系统设计者,在ROHM官网上公开了一款在线仿真工具“ROHM Solution Simulator”,利用该仿真工具可以在电路解决方案上一并验证功率元器件(功率半导体)和驱动IC等,此次又在该工具中新增了热分析功能。

“ROHM Solution Simulator”是在ROHM官网上提供的一款免费电子电路仿真工具,可支持广泛的仿真应用,包括从元器件选型和元器件单独验证到系统级的运行验证。利用该工具,可以通过接近用户实际环境的电路解决方案,轻松且高精度地对ROHM提供的SiC元器件等功率半导体、驱动和电源等应用领域的各种IC、以及分流电阻器等无源器件进行一并验证,从而可大大缩减用户的应用开发工时,因此得到了用户的高度好评。

1.jpg

此次新增的热分析功能,安装在容易发生热问题的应用或设备的电路解决方案中,适用于搭载了IGBT和分流电阻器的PTC电加热器(无内燃机的电动汽车专用加热器)、DC/DC转换器IC和LED驱动器IC等的电子电路设计。在功率半导体和IC以及无源器件相结合的电路解决方案中,增加业内先进的能够在线进行热电耦合分析的功能*1。利用该功能不仅可以对应用运行时的半导体芯片温度(结温)进行仿真,还可以对引脚温度和电路板上元器件的热干扰进行仿真,以往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热分析仿真工作,如今10分钟以内即可完成(不到以往所需时间的1/100)。以往,设备各部分的温度需要在产品试制后通过实测进行确认,现在,在产品试制前即可快速且简便地进行确认,因此,该功能非常有助于减少试制后的返工,减少存在热问题的应用产品的开发工时。

而且,该仿真工具仅需在ROHM官网上注册为用户即可使用。此外,在下列的ROHM Solution Simulator页面中,不仅有用户访问仿真工具的入口,还发布了用户使用仿真工具时所需的文档和视频。ROHM Solution Simulator页面:https://www.rohm.com.cn/solution-simulator

未来,ROHM将以新开发的SiC元器件为中心,继续在支持“ROHM Solution Simulator”的更多电路解决方案中添加热分析功能,为进一步减少应用产品的开发工时和预防问题的发生贡献力量。

<背景>

不仅在汽车和工业设备领域,几乎在所有的应用开发过程中,都会充分利用仿真来减少开发工时。在电子电路板的设计过程中也是一样,仿真可以减少部件选型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在实机验证之前明确问题所在,从而可以显著减少电路板试制和评估相关的工时。

ROHM面向汽车和工业设备领域,致力于开发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提供大功率的功率半导体和驱动功率半导体的IC性能的应用电路,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在2020年发布了能够一并验证功率半导体和IC等产品的“ROHM Solution Simulator”。该工具不仅是免费的,而且精度高且易用,受到用户广泛好评。很多用户希望在对电路工作进行仿真的同时能够进行温度仿真,为了满足该需求,此次新增了热分析功能。

<热分析功能概述>

   电子电路板有多个影响散热性能的参数(层数、面积等)。“ROHM Solution Simulator”的热分析功能,是使用热流体分析工具对从实际电路板计算出的散热相关参数进行3D建模,并将三维数据降维为一维,以便可以通过电路仿真工具进行热分析,从而进行电和热的耦合分析。利用该功能不仅可以对应用运行时会发生变化的半导体芯片温度(结温)进行仿真,还可以对引脚温度和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和模块内芯片的热干扰进行仿真,以往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热分析仿真工作,如今10分钟以内即可完成(不到以往所需时间的1/100)。

2.jpg

   此次,作为第一波,在搭载了IGBT和分流电阻器的PTC电加热器(无内燃机的电动汽车专用加热器)、DC/DC转换器IC“BD9G500EFJ-LA”和LED驱动器IC“BD18337EFV-M”、“BD18347EFV-M”等的仿真电路中新增的热分析功能。对于在设计电路时容易产生热问题的应用和设备来说,可以在产品试制前通过仿真快速确认设备各部分的温度,从而有助于减少应用的开发工时。

3.jpg

●使用热分析功能可完成的工作(详情)

●支持热分析功能的电路解决方案和一览表(截至发稿时)

4.jpg

<ROHM Solution Simulator的特点>

 “ROHM Solution Simulator”是一款业内难得的可以一并验证功率半导体、IC和无源器件的免费在线仿真工具。该仿真工具具有以下特点,可以减少电子电路设计者和系统设计者的应用开发工时。

1. 可通过接近应用环境的电路解决方案,同时验证功率半导体和IC

   利用“ROHM Solution Simulator”,可以通过接近实际应用环境的电路解决方案,轻松且高精度地对ROHM的SiC元器件和IGBT等功率半导体、驱动IC和电源IC等各种IC、分流电阻器等无源器件进行验证。可以对包括外围电路在内的、单个元器件无法确认的特性进行仿真。

5.jpg

2. 仿真数据可以植入到用户自己的开发环境

   “ROHM Solution Simulator”采用Siemens EDA推出的仿真平台“PartQuest™”开发而成,该公司是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行业的巨头,在汽车行业和工业设备行业拥有骄人的业绩。现有的PartQuest用户或新注册PartQuest账户的用户可以将“ROHM Solution Simulator”中执行的仿真数据导入自己的PartQuest环境(工作区),在更接近实际使用的系统电路上进行验证,也能够自定义验证。

<关于ROHM Solution Simulator页面>

   只需要访问下面的ROHM官网上的“ROHM Solution Simulator”页面,并进行用户注册,即可轻松使用ROHM Solution Simulator。另外,ROHM官网上还发布了使用ROHM Solution Simulator时所需的文档和视频。

ROHM Solution Simulator页面:https://www.rohm.com.cn/solution-simulator

6.jpg

7.png

<关于Siemens EDA公司提供的PartQuest™>

 PartQuest是一种云计算软件即服务(SaaS),由在汽车和工业设备行业拥有骄人业绩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行业巨头Siemens EDA提供。PartQuest可为构建综合电路板设计库环境提供各种信息,其环境的一部分(即PartQuest Explore)可以执行最新的多域仿真,并且支持从IE浏览器访问,因此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像在公司一样用自己的电脑运行环境进行分析。此外,它还支持加密的VHDL/AMS和SPICE模型,可以导入Siemens EDA的PCB设计环境(Xpedition™系列)中。

*如欲进一步了解本文涉及到的Siemens商标(如PartQuest和Xpedition)清单,请点击这里

<术语解说>

*1) 耦合分析

考虑了电、热、流场等两种或多种不同影响因素的交叉作用和相互影响,并对稳态和瞬态进行计算的一种分析方法。

【关于罗姆(ROHM)】

罗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起初的主要产品-电阻器的生产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半导体厂商。罗姆的企业理念是:“我们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将为国内外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优质产品,并为文化的进步与提高作出贡献”。

罗姆的生产、销售、研发网络分布于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IC、分立式元器件、光学元器件、无源元器件、功率元器件、模块等。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罗姆的众多高品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许可和赞许,成为系统IC和先进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主导企业。

【关于罗姆(ROHM)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销售网点:起初于1974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在1999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2006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了罗姆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为了迅速且准确应对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的要求,罗姆在中国构建了与总部同样的集开发、销售、制造于一体的垂直整合体制。作为罗姆的特色,积极开展“密切贴近客户”的销售活动,力求向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目前在中国共设有20处销售网点,其中包括香港、上海、深圳、北京这4家销售公司以及其16家分公司(分公司: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宁波、西安、武汉、东莞、广州、厦门、珠海、重庆、福州)。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分销网络。

技术中心:在上海和深圳设有技术中心和QA中心,在北京设有华北技术中心,提供技术和品质支持。技术中心配备精通各类市场的开发和设计支持人员,可以从软件到硬件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针对客户需求进行技术提案。并且,当产品发生不良情况时,QA中心会在24小时以内对申诉做出答复。

生产基地:1993年在天津(罗姆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和大连(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生产工厂。在天津进行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器的生产,在大连进行电源模块、热敏打印头、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生产,作为罗姆的主力生产基地,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国内外提供高品质产品。

社会贡献:罗姆还致力于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机关和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的研发活动。2006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产学联合框架协议,积极地展开关于电子元器件先进技术开发的产学联合。2008年,在清华大学内捐资建设“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并已于2011年4月竣工。2012年,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罗姆联合研究中心”,从事光学元器件、通信广播、生物芯片、SiC功率器件应用、非挥发处理器芯片、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结构设施健康监测)、人工智能(机器健康检测)等联合研究项目。除清华大学之外,罗姆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进行产学合作,不断结出丰硕成果。

罗姆将以长年不断积累起来的技术力量和高品质以及可靠性为基础,通过集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扎实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体制,与客户构筑坚实的合作关系,作为扎根中国的企业,为提高客户产品实力、客户业务发展以及中国的节能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根据v1版本使用记录和市场评测进一步完善,以应用于更多的实际产品

边缘AI领域的领先标杆企业LeapMind有限公司今日公布了其正在开发和授权的超低功耗AI推理加速器IP “Efficiera” v2版本(以下简称“v2”)。LeapMind于2021年9月发布了Efficiera v2的测试版,并收到了许多公司的测试及反馈,包括SoC供应商和终端用户产品设计师。Efficiera v2预计2021年12月开始发售,如有意向获取,请通过此邮箱垂询:business@leapmind.io

LeapMind首席执行官Soichi Matsuda表示:“去年,我们正式推出了v1的商用版本,许多公司对Efficiera进行了评测。截至2021年9月底,我们共与8家日本国内公司签署了授权协议。‘向世界传播采用机器学习的新设备’是我们根据企业理念所设定的座右铭,而我们正通过提供v1来稳步推进这一理念的落地。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阵容扩展,继续努力实现人工智能的普及。”

Efficiera v2根据v1的使用记录和市场评测,扩大了应用范围,在保持最小配置的电路规模基础上,可覆盖更广泛的性能范围,并应用于更多的实际产品。产品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image001.png

Efficiera v2概念

LeapMind董事兼首席技术官Hiroyuki Tokunaga博士表示:“自去年发布v1以来,我们强化了设计/验证方法和开发流程,旨在‘开发世界上最节能的DNN加速器’。我们一直在开发v2,以使产品能够适用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专用标准产品(ASSP)。我们还在开发一个深度学习方面的推理学习模型,以便将超小量化技术的优势最大化。LeapMind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我们可以提供一种技术来实现双管齐下。”

Efficiera v2的主要规格与特性

A.在保持最小电路规模的同时,覆盖更广泛的性能范围,从而扩大应用范围。

硬件特性

● 通过多路复用MAC阵列+多核,性能可扩展至48倍

V2允许你将卷积管道中的MAC阵列数量增加到v1的3倍(可选择x1、x4),并通过提供多达4个内核的选择,进一步扩大性能的可扩展性。

● 除卷积和量化外,还可实现硬件执行跳过连接和像素嵌入

1. 跳过连接是多层卷积神经网络(CNN)中常见的一种操作。(v1中由CPU执行)

2. 像素嵌入是一种对输入数据进行量化的方法

● 资源使用方面,配置与Efficiera 1相同

1. 有些应用只因AI功能可在规模有限的FPGA器件上实现就能创造价值。

2. LeapMind分析了一个实用型深度学习模型的执行时间,并仔细选择了额外的硬件功能。

集成到SoC

● AMBA AXI接口

● AMBA AXI interface

AMBA AXI继续被用作与外部的接口,并且当接口被视为一个黑盒子时与以前一样,易于从当前设计中迁移。

● 单时钟域

FPGA中的目标频率

● FPGA的运行频率与先前相同,虽然取决于具体设备,但预计约为150到250MHz。

1. 256 GOP/s @ 125MHz (单核)

2. 高达12 TOP/s @ 250MHz (双核)

● 以加密RTL的形式提供

B. 通过改进设计/验证方法并审查开发流程,我们确保质量不仅适用于FPGA,也适用于ASIC/ASSP。

C. 开始提供一个模型开发环境(NDK),使用户能够为Efficiera开发深度学习模型。目前为止只有LeapMind实现了这项工作。

● 为Efficiera创建超小型量化深度学习模型所需的代码和信息包

● GPU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者可立即上手使用

● 支持PyTorch和TensorFlow 2的深度学习框架

● 学习环境为一个配备GPU的Linux服务器

● 推理环境为一个配备Efficiera的设备

● 来自LeapMind的技术支持

关于Efficiera

Efficiera是专用于CNN推理处理的超低功耗AI推理加速器IP。其在FPGAASIC设备上以电路形式运行。“超小量化”技术将量化位的比特数最小化到1-2位,将占了大部分推理处理的卷积功率和面积效率最大化,而无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或特殊的单元库。通过该产品,深度学习功能可被整合至各种边缘设备中,包括家用电器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建筑机械、监控摄像头、广播设备等工业设备,以及受制于功率、成本和散热的小型机器和机器人,这以过去的技术水平是很难实现的。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产品网站:https://leapmind.io/business/ip/

关于LeapMind

LeapMind公司成立于2012年,秉承“向世界传播采用机器学习的新设备”的企业理念。LeapMind截止日前总投资额已达49.9亿日元。公司的优势在于适用于紧凑型深度学习解决方案的极低比特量化。公司目前与150多家主要从事制造业(含汽车行业)的企业拥有合作关系。此外,基于自身开发软件和硬件的经验,Leapmind目前还正在开发Efficiera半导体IP

总部:东京都涩谷区丸山町28-1,涩谷道玄坂天空大厦5层(邮编150-0044

代表Soichi Matsuda,首席执行官

成立时间201212

网址:https://leapmind.io/e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市场增长将随着企业机构人工智能成熟度的提高而加速

Gartner预测,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AI)软件收入总额预计将达到625亿美元,相比2021年增长21.3%。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Alys Woodward表示:“人工智能软件市场正在加速增长,但其长期发展轨迹将取决于推动人工智能成熟度的企业。”

人工智能软件市场包括计算机视觉软件等嵌入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用于构建人工智能系统的软件。Gartner对人工智能软件市场所作的预测以用例为基准,通过衡量潜在业务的价值量、实现业务价值的时间和风险来预测用例的增长方式。

Gartner预测,2022年人工智能软件支出最高的五个用例将是知识管理、虚拟助手、自动驾驶汽车、数字工作场所和众包数据(见表一)。

表一、2021年至2022年全球软件市场用例预测(单位:百万美元)

细分市场

2021年收入

2021年增长率(%

2022年收入

2022年增长率(%

知识管理

5,466

17.6

7,189

31.5

虚拟助手

6,210

12.0

7,123

14.7

自动驾驶汽车

5,703

13.7

6,849

20.1

数字工作场所

3,593

13.7

4,309

20.0

众包数据

3,483

13.6

4,171

19.8

其他

27,049

14.1

32,827

21.4

共计

51,503

14.1

62,468

21.3

来源:Gartner(2021年11月)

Woodward表示:“人工智能业务成果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是否能够谨慎选择用例。既能够带来巨大业务价值,同时又能扩大规模以减少风险的用例,对于向业务利益相关者展示人工智能投资所带来的变化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成熟度落后于兴趣

企业机构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和相关的市场增长与企业机构的人工智能成熟度水平密切相关。企业继续表现出对人工智能的强烈兴趣。在Gartner 2022年首席信息官和技术高管调研中,48%的首席信息官表示他们已经部署或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部署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但人工智能的实际部署情况远没有这么乐观。根据Gartner的研究,虽然企业机构一般都会尝试使用人工智能,但却很难将这项技术融入到其标准运营流程中。Gartner预测,全球一半的企业机构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Gartner人工智能成熟度模型所描述的“稳定阶段”或更高的人工智能成熟度。

人工智能成熟度的提高将带来支出的增加,进而增加人工智能软件的收入,尤其是在与数据和分析相关的技术类别。而由于不愿意接受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缺乏信任以及难以从人工智能中实现业务价值所造成的成熟度滞后将对支出和收入产生相应的减速效应。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台媒消息,联电拟开启新一轮长约客户涨价,涨幅约8%12%不等2022年生效。联电目前美系主要客户包含超微、高通、德仪、辉达等大厂,并握有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欧洲大厂订单。

近一年半来,宅经济、AI、5G等推升半导体景气火热,也让晶圆代工产能始终处于供不应求,联电今年虽已逐季调涨代工价格,但部分长约客户有先见之明,在2020年就已跟联电签年度合约,进而“锁定价格”,随著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联电也将对主要的三大美系客户调升长约代工价。

据了解,联电此次将针对营收占比高达三成以上的三大美系客户涨价,主要锁定28、40纳米制程的12英寸厂客户,于长约的代工价格进行调涨。联电强调,此次确实将对部分客户所签订新年度长约,在反映现在市场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价格调整。

晶圆紧缺,近来联电屡发涨价通知。8月17日,供应链传出消息,联电向客户发出调升晶圆代工价格通知,11月平均涨价10%,部分制程涨幅上看15%。这是联电今年以来第四度调涨报价。(拓墣产业研究arely整理)

来源:拓墣产业研究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全球各地的实验室都会出现这样似曾相识的场景:设计工程师努力突破限制,试图增强功能或提高性能。然而,当深入到底层系统时序时,便会出现设计僵局。因为他们可能需要更改关键控制信号的解决方案。这种状况会限制工程师发挥创造力,只寄希望于:“可以在控制外设内自定义逻辑和时序就好了。”现在,有了 C2000™ 微控制器 (MCU) 的可配置逻辑块 (CLB, Configurable Logic Block),这个愿望已成为现实。

什么是 CLB?CLB 将一个经优化的高速可编程逻辑集成到 C2000 MCU 等实时控制器中,为增强型脉宽调制器 (PWM)、增强型捕捉、增强型正交编码器和通用 I/O 等关键外设提供智能的信号输入/输出 (I/O) 路由功能,最终成为具有系统级差异化特性的增强版知识产权 (IP) 模块。

2.jpg

1CLB工具单元块的示例

如图 1 中所示,CLB 工具包括两个、四个或八个逻辑块,每个逻辑块内是一整套经优化的可编程逻辑单元,其中包含:

  • 三个 4 输入查找表 (LUT4)

  • 三个 32 位计数器 (Ctr32)

  • 三个 4 状态有限状态机 (FSM)

  • 八个 3 输入输出查找表 (L3)

  • 一个高级控制器 (HLC)

通过单独配置并将这些单元块连接在一起,您可以生成自定义逻辑方案,为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新颖的解决方案,例如为保护触发条件编写应用特定的逻辑、增强软开关 PWM的类型、或者实现基于特殊条件的正交编码器位置捕获。

为了方便开发,TI 创建了一个图形化 CLB 配置工具(如图 2 所示),并将它直接集成到 TI 的 Code Composer Studio™ 集成开发环境,用于代码开发和调试。

3.jpg

2CLB工具配置视图

配置好之后,系统会自动生成 CLB 工具输出逻辑。工程编译输出是一个 *.h 头文件,该文件描述了 CLB 工具配置。在运行时初始化期间,头文件描述符调用 C2000Ware DriverLib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来配置逻辑块。

设计工程师逐渐使用 CLB 工具探索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新方法。Harman International 公司 Lifestyle Audio 部门的首席硬件工程师Matt Parnell 一直在使用 CLB 来增强产品。

根据 Matt 的说法,他们一直在寻求“突破设计的限制”。

“例如,现在我们把主函数的软件控制环路移动到 CLB,转移了用户控制逻辑和诊断功能的负担。降低了400kHz 频率的每个周期开销,非常有效果和必要。各周期降低开销后腾出的带宽可直接用于改进控制功能,”Matt 表示。

他还谈到,增强型 PWM (ePWM) 外设如何在“底层”集成信号。

“在 CLB 内,设计人员可以拦截内部 ePWM 信号,包括动作指示器和死区、逻辑条件的信号,然后创建自定义版本的子模块。Harman 已经使用这个功能获得了新胜利。CLB 为功能已经非常强大的器件增加了非常多的定制功能。”

新的 CLB 外设克服了控制类设计的障碍,为制定差异化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具集。最新的 C2000Ware 版本包括 15 个 CLB 示例;MotorControl 软件开发套件中提供了编码器示例。请查看培训和应用手册,了解 CLB 如何颠覆传统逻辑。

关于德州仪器(TI)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从一般接近类解决方案到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蓝牙技术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位置服务。目前,蓝牙位置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室内导航、资产追踪等多种场景中,在提升智能楼宇运营效率和访客体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2021蓝牙市场最新资讯》预测,2021至2025年,蓝牙位置服务设备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

蓝牙5.1核心规格中增加了寻向功能,通过到达角(AoA)和出发角(AoD)方法实现了厘米级定位精度,使蓝牙位置服务解决方案的性能得以大幅增强。蓝色创源(BlueIOT)定位系统基于蓝牙到达角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效率,是智能工业、仓储物流,以及医疗保健机构的理想选择。此外,蓝牙到达角技术也非常适用于智能超市、智慧文旅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在优化商业运营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室内导航、地标搜索等精准的位置服务,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

1.jpg

蓝牙技术联盟亚太区暨中国市场总监李佳蓉表示:“蓝色创源定位系统基于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大幅提高了蓝牙定位的精确度,达到了高精度定位能力,在各类复杂场景下都能够保持稳定准确的亚米级定位效果,极大提升了室内定位技术的可用性。”

蓝色创源产品总监刘继达表示:“蓝牙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规范,可以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实现各种数字设备之间灵活、安全、低成本且低功耗的通信和位置感知。其自身良好的技术特性,是蓝色创源选择蓝牙技术的重要原因。”

蓝色创源定位解决方案赋能各行各业

蓝色创源基于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创建了亚米级的BlueIOT实时定位系统(RTLS)、室内定位系统(IPS),主要应用于智能楼宇、智能工业、智慧城市所涉及的不同行业领域。

在对公业务的仓储物流场景中,蓝色创源和国内某叉车集团开展合作,通过部署基于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的BlueIOT定位系统,实现了对仓库内数千辆叉车的定位。该叉车公司库房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平均存有叉车超3000辆,且很多是定制化型号。由于库房里每天都有大量叉车频繁入库出库,每批次存储位置都存在不确定性,库房管理人员日常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需求批次的叉车,平均找一批车的时间是10-15分钟。利用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后,实测平均找车时间降为1分钟/台,这意味着效率提升了90%。同时,叉车所使用的定位标签续航可达5年,折合下来每天不到0.015元美元,这说明项目整体实施成本较低,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客户表示,通过使用BlueIOT系统的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库房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未来他们也会将该技术扩展到生产流水线上,打通产线和库房之间的产品位置信息,实现叉车零配件和整机生产的全流程位置管控,进一步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智慧医疗方面,基于BlueIOT的高精度解决方案能实现智能导诊、院内导航、婴儿防盗、患者定位、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医疗废弃物管理等深度应用。蓝色创源落地的某大学附属医院通过给患者佩戴医疗健康定位手环,一方面能实现人员高精度定位,帮助医护人员实现精细化和高效化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蓝牙向患者推送诊疗信息,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流程诊疗服务,提升了患者就诊体验。

2.png

在游乐场场景中,蓝色创源与国内多家室内游乐场合作,将BlueIOT高精度定位系统融入儿童游乐场景,有效解决场内安全和管理问题。给儿童游乐场内的宝宝佩戴儿童定位手环后,家长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实时查看宝宝位置及区域信息,并借助高精度室内导航快速找到宝宝,让带孩子来游乐场的体验真正从“满场找宝宝”的焦虑转变为“享受放松时刻”的美好。而且,预设报警规则又可以在儿童进入危险区域、单独离场或有异常行为时进行事前预警和事中告警,全时段守护宝宝安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定位标签的海量数据可供后台实时统计各区域的人数及场馆热力图,能帮助店方动态调整运营方案,做到场馆智能化管理。总之,基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一系列能力真正在场馆内做到了让儿童开心,家长放心,店方省心。

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在工业商业中释放潜力

在商业市场,预计基于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的室内V2X位置服务解决方案将会释放潜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汽车数量快速增长,室内停车场正逐渐向大型化、多楼层方向发展。但由于设计多样、建筑结构复杂、地形陌生等因素,用户很可能找不到停车位或者在取车时忘记自己停车的具体位置和取车路线,在停车场浪费大量时间,这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可以利用蓝牙定位技术为室内停车场导航系统提供实时定位,并开发结合蓝牙定位功能的手机APP为用户提供室内停车场导航,规划停车场内行驶路线并提供停车信息,从而帮助用户快捷方便地找车位或寻车。

以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高精度位置服务赋能V2X为基础,借助停车场智能化改造,未来还可以进一步结合V2N(车对云端)、V2I(车对基础设施)、V2V(车对车)等技术以及车辆现有的感知设备,实现地下室内停车场景下的自动代客泊车,为自动驾驶室内“前端一公里”打基础。

此外,在工业市场,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也将在智能制造方向发挥重要价值。高精度的位置数据作为智能工厂数据流的重要组成,是智慧工厂业务流中时间、空间和状态三大数据指标之一;空间位置数据的精确性、实时性以及覆盖完整性,是智能工厂前端感知质量的重要评价维度。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管理系统,能从不同类型制造企业管理的难点痛点出发,借助室内定位技术,实现对工厂内的人、车、物、料等的精确定位,通过无缝追踪、智能调配与高效协同,大幅提升工厂的精益化生产及精细化管理水平。

目前汽车装配、电子制造、家电制造等众多行业均在积极引进室内定位技术实现厂区内的高效管理。而蓝牙到达角寻向方法定位技术将在智能制造的人员高效管理、物资追踪及生产过程追溯、适配工具的查找与防错等几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蓝牙技术

蓝牙(Bluetooth®)产品的年出货量接近40亿。蓝牙技术作为一项全球通用的无线标准,为我们带来了简便、安全的连接。蓝牙技术社区自1998年成立以来不断对蓝牙功能进行扩展,推动创新,开创新市场,并重新定义全球通信。如今,蓝牙已成为诸多解决方案领域开发者的首选无线技术,包括音频传输、数据传输、位置服务和大型设备网络。更多详情,请访问:bluetooth.com

关于蓝牙技术联盟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成立于1998年,为一非营利行业协会,负责发展Bluetooth®蓝牙技术。蓝牙技术联盟拥有36,000家成员公司的大力支持,致力于促进成员间协作,创建更强大的全新规格,对技术进行扩展,开发世界级的产品认证计划推进全球互通性,并通过提高蓝牙技术的认知度、理解和采用,进一步推广其品牌。更多详情,请访问:bluetooth.com

欲了解有关蓝牙的更多详情,请关注蓝牙技术联盟官方新浪微博、微信(搜索蓝牙技术联盟)。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RSL15扩展安森美的蓝牙低功耗赋能的方案阵容,以创新的智能感知功能增强安全性和处理能力

领先于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的安森美(onsemi,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今天发布全新安全的RSL15无线微控制器(MCU),提供业界最低的功耗。RSL15具有蓝牙低功耗无线联接功能,解决互联工业应用对安全日益增长的需求,且无需牺牲功耗。

1638252472661434.jpg

为了验证能效,RSL15通过了嵌入式微处理器基准联盟(EEMBC)的认证。该组织的ULPMark™-CoreMark基准项目衡量嵌入式系统中使用的微控制器在工作时的能效。RSL15现在以60.5分的 "性能 "得分在同类产品中领先。在计算MCU深度睡眠能效的ULPMark-CoreProfile项目中,安森美的RSL10和RSL15也分别保持了前两名的位置。

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执行官(CEO)、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说:"从追踪联系人的信标到可追踪的资产标签,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联接设备由小电池供电,RSL15在EEMBC ULPMark™ CoreMark项目中创下蓝牙5.2能效新纪录,将帮助这些应用以及其他许多应用实现比他们认为可能的更长的电池使用寿命。”

RSL15的设计在保持其最先进功耗的同时,采用了Arm®TrustZone®技术来建立设备信任根,以及Arm CryptoCell™-312技术来保护代码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这PSA一级认证的设计增强了原本作为蓝牙协议一部分提供的安全措施,从而在应用和软件层面也提供了保证。

安森美工业方案分部副总裁Michel De Mey说:“防范网络威胁的能力对于选择工业物联网(IoT)应用的无线微控制器的制造商来说,是个重要的区别因素。RSL15以先进的系统级安全功能和领先同类的高能效,提供一个OEM和消费者均可信赖的全面无线方案。”

RSL15支持蓝牙5.2规范提供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更远的距离、更高的数据传输量以及通过到达角(AoA)和出发角(AoD)进行定位。安森美还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智能感知功能,使Arm Cortex®-M33处理器虽保持深度睡眠模式,但仍可监测传感器接口。RSL15凭借这些先进的新功能,将延续RSL10无线电系列的成功,RSL10已被集成用到各种工业自动化应用中,包括互联资产跟踪、智能零售和IoT边缘节点。

RSL15采用微型40引脚QFN封装,现已供货。欲订购开发软件或样品,请联系您当地的安森美销售支持或授权代理商

关于安森美(onsemi)

安森美onsemi, 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正推动颠覆性创新,帮助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公司专注于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正加速推动大趋势的变革,包括汽车功能电子化和安全、可持续能源网、工业自动化以及5G和云基础设施等。安森美以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组合,创造智能电源和感知技术,解决世界上最复杂的挑战,并引领创建一个更安全、更清洁、更智能的世界。了解更多请访问:http://www.onsemi.cn

围观 7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aniel E. FagueSteven Rose

ADI公司

摘要

能够直接合成无线电频率范围内信号的转换器(RF转换器)已经成熟,常规无线电设计将因此发生变革。由于能够数字化并合成高达2 GHz3 GHz的瞬时信号带宽,RF转换器现在可以兑现提供真正宽带无线电的承诺,无线电设计人员得以大幅减少创建无线电所需的硬件数量,并支持通过软件实现更高水平的再配置能力,这对于常规无线电设计来说完全没有可能。本文探讨了RF转换器技术的进步使得这种新型数据采集系统和宽带无线电成为可能,并讨论了软件配置能力带来的可能性。

简介

每位无线电设计人员都要面对这样一个设计约束,即需要权衡信号带宽的质量与无线电的功耗。无线电设计人员如何满足这一约束决定了无线电的尺寸和重量,并从根本上影响无线电的位置,包括建筑物、塔楼、电线杆、地下车辆、包裹、口袋、耳朵或眼镜。每个无线电位置都有一个与其位置相称的可用功率量。例如,建筑物或塔楼上的可用功率很可能高于口袋中的智能手机或耳内的蓝牙耳机提供的功率。所有情况下都存在一个基本事实:无线电需要的功率越小,并且单位功率所能支持的吞吐量越大,则无线电尺寸越小,重量越轻。这个事实影响巨大,多年来一直是通信电子行业中很多创新背后的推动力。

半导体公司将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集成到相同或更小尺寸的器件中,使用此类器件的设备得以实现更小、更多功能或更轻(某些情况下这三者都能得到实现)的承诺。设备越小、越轻、功能越多则越好,这样就可以把设备放置在以前由于其他约束而不能放的位置。例如,原先需要建筑物,现在由于占地面积减小,设备可以放在塔楼上;原先放在塔楼上的无线电单元,如果重量足够轻,就可以缩小成放在电线柱上的单元;原先因为较重而需要车辆携带的单元,现在可以放在一个背包中。

当今的环境充斥着各种需要放在建筑物、塔楼、柱子和车辆上的传统装置。由于需要将世界各地的人员彼此联系起来,工程师们利用当时可用的器件设计设备以应对挑战,这才有了我们今天通信无处不在的环境。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种不同网络(包括移动网络、无线局域网、特设短距离无线网络等)进行通话、发消息、即时通讯、传照片、下载、上传和浏览。所有这些都连接到宽带有线网络,数据由RF电缆传输,最终通过光纤传输。

140682_Fig_01.jpg

1.RF转换器支持宽带无线电提供视频流和游戏等需要大量数据的服务。

增强视频体验

多项研究表明1,2,对数据的需求预计会在未来十年持续增长。其驱动力是人们对数据更丰富的内容的似乎无止境的需求,因而需要更宽的带宽。例如,有线电视和光纤到户运营商通过提供更高速度的连接和更多高清电视频道,不断在家庭宽带服务方面展开竞争。超高清(UHD4k清晰度)电视需要的容量是高清电视的两倍以上,通道带宽需求超过当今使用的带宽。

此外,包括虚拟现实(VR)在内的沉浸式视频,以及具有多维自由度的游戏和3D效果(180°或全景视觉等),全部使用4k超高清电视,每用户需要高达1 Gb的带宽2,这远远超出了简单的4k UHD电视广播和流媒体已然很苛刻的要求。在线游戏需要网络提供对称的数据带宽,因为延迟时间至关重要,这推动了更宽带宽上行传输能力的发展。这种对更宽上行能力的需求反过来又促使设备制造商升级其设计,以实现对称的宽带宽传输。

当今RF转换器的增强功能对于推动传输如此丰富视频内容的进步至关重要。RF转换器必须能够创建具有出色无杂散性能的高动态范围信号,从而支持使用256-QAM1024-QAM4k-QAM等更高阶的调制方案。已安装的同轴电缆设备和分配放大器具有1.2 GHz1.7 GHz的有限带宽,为了提高每个通道的频谱效率,必须使用上述更高阶的调制方法。前端传输设备的更高性能可延长已安装设备群的使用寿命,缓解资本预算限制,以及支持向多家服务运营商(MSO)提供更长时间窗口来升级其设备和传输系统。

多频段、多模式测试

随着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如今的智能手机与传统手机已相去甚远。许多功能都有与之相关联的无线电,因此,当前的移动设备中可能有五到七个甚至更多的无线电。生产智能手机时,每种无线电都必须进行测试,这给多模式通信测试仪制造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测试量随着无线电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仍需要快速测试以降低测试成本。考虑到测试仪的尺寸和成本,为移动设备中的每个无线电构建不同的无线电硬件变得不切实际。随着更多的频段开放或被提议用于移动服务3,测试移动设备中越来越多的无线电的挑战难度在加大。

RF转换器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中,RF转换器均能提供常规无线电无法实现的灵活性。宽带RF转换器可以同时捕捉并直接合成每个频段中的信号,从而支持同时测试移动设备中的多个无线电。利用RF DACRF ADC内置的通道选择器,多个无线电信号可以在转换器中得到高效处理。例如,图2中显示每个RF DAC3个通道选择器,可以直接合成三个不同的信号和频段并加以合并,然后利用数字控制振荡器(NCO)进行数字上变频,再由RF DAC转换为RF信号。

140682_Fig_02.jpg

2.带通道选择器的RF DAC示例。

在其他市场领域,例如针对航空航天和防务市场的测试设备,对用于脉冲雷达和军用通信的宽带测试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需要测试的雷达、电子情报、电子战设备和通信设备的数量与类型众多,测试设备制造商必须创造一种具有丰富特性组合的灵活仪器4。例如,任意波形发生器必须能够创建各种信号,包括线性频率调制脉冲信号、相位相干信号以及各种输出频率和带宽的调制信号。测量设备必须同样强大,以便在测试激励器或发射器时能接收这些信号。RF转换器支持直接RF合成和RF频率下的测量,可以很好地服务于此类应用。在某些情况下,这可以消除上变频或下变频的需求,而在其他情况下,这可以减少单一变频所需的次数。硬件得以简化,尺寸、重量和功耗要求得以降低。增加通道选择器、内插器、NCO和合成器等数字特性,可在专用低功耗CMOS技术上实现高效信号处理。

软件定义无线电

RF转换器是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关键赋能因素之一。RF转换器能够直接合成和捕获多GHz范围内的无线电频率,以数字方式实现上变频或下变频功能,这样整个上变频或下变频级都不再需要,无线电架构得以简化。模拟变频级和相关混频器、LO合成器、滤波器的消除,可减小无线电的尺寸、重量和功耗(SWaP),使无线电能够放在更多地方,并可使用更小的电源供电。这种技术使得无线电小巧轻便,足以手持、车载或安装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UAV)等各种机载资产中。

除了实现更好的跨平台通信之外,利用RF转换器构建的无线电硬件还有支持多功能、多模式和多频段的潜力。RF转换器现在能够达到较低的雷达波段,在不久的将来会达到较高的波段,因此单台设备既可用作雷达也可用作战术通信链路的概念有望变成现实。这样一种设备在现场维修、升级、采购程序和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直接合成和捕获雷达频率的能力使得RF转换器非常适合相控阵雷达系统。直接RF转换器合成和捕获可消除非常多的常规无线电硬件,使单个信号链更小更轻。如此便能将很多这种无线电收纳在一个更小的空间中。适合船载的阵列或地面相控阵,以及用于信号情报操作的较小阵列和单元,可以实现更小的SWaP

140682_Fig_03.jpg

3.RF转换器驱动的软件定义无线电支持跨平台互连通信。

RF转换器背后的技术

RF转换器得以成功的关键技术进步之一是持续微缩的细线CMOS工艺。随着基本CMOS晶体管的栅极长度和特征尺寸变小,数字门电路变得更快、更小且功耗更低6。这使得具有合理功耗和面积的RF转换器可以将大量数字信号处理功能集成到芯片上。容纳数字通道选择器、调制器和软件可编程滤波器,对于构建高效灵活的无线电非常重要。这种更高效的DSP也为利用数字处理来帮助纠正转换器中的模拟缺陷打开了大门。在模拟方面,每个新节点都提供速度更快的晶体管,其单位面积的匹配性能也更好。这些改进对于实现速度更快的高精度转换器至关重要。

单靠工艺技术进步是不够的,还有一些重要的架构改进使得RF转换器成为可能。RF DAC的首选架构是电流导引DAC架构。此类DAC的性能取决于构成DAC的电流源的匹配。未经校准的电流源匹配与电流源面积的平方根成正比7。单位面积的匹配随着技术节点的升级而改善。但是,对于高分辨率转换器而言,即便是最先进的节点且随机失配足够低,其电流源也会非常大。这种大电流源会使转换器变大,更糟糕的是,大电流源的寄生电容会降低DAC的高频性能。更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是校准较小电流源以达到所需的匹配水平。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来自电流源的附加寄生效应,实现所需的线性度性能而不损害高频性能。如果正确执行,这种校准可以在整个温度范围内保持高度稳定,并且校准可以一次完成。稳定的一次性校准意味着不需要在后台定期运行校准,从而节省运行功耗,并减轻因后台运行校准而产生杂散产物的问题。

还有一个帮助超高速转换器达到性能指标的架构选择,那就是用于导引DAC电流的开关架构选择。传统的双开关结构(图4)在以非常高的速度运行时存在几个缺点9,10。驱动到双路开关的数据可以在一个到多个时钟周期内保持不变,因此尾节点的建立时间依赖于数据。如果时钟速率足够慢,使得此节点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建立,那么这不成问题。但在非常高的速率下,此节点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无法完全建立,依赖于数据的建立时间将会导致DAC输出失真。如果使用四路开关(图5),数据信号就会全部归零。这导致尾节点电压与数据输入无关,从而缓解上述问题。四路开关还允许DAC数据在时钟的两个边沿上更新。利用此特性可有效地使DAC采样速率加倍,而时钟频率无需倍增11

140682_Fig_04.jpg

4.双开关DAC单元示例。

采用精心设计的电流源校准算法和四开关电流导引单元,结合当今的细线CMOS工艺,可以设计出具有出色动态范围的高速采样DAC。这样就能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合成高质量信号。当这种宽带DAC与辅助DSP相结合时,它变成一个非常灵活的高性能无线电发射器,经过配置可为本文前面提到的所有不同应用提供信号。

140682_Fig_05.jpg

5.四开关DAC单元示例。

未来无线电

当今的RF转换器已经促使无线电架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在未来,它将引发更大的改变。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RF转换器设计的进一步优化,RF转换器对无线电功耗和尺寸的影响将继续缩小。这些技术进步来的正是时候,有力地推动了新一代无线电,例如新兴5G无线基站应用(如大规模MIMO),以及大规模相控阵雷达和波束合成应用。深亚微米光刻技术将使得更多数字电路能够放置在RF转换器芯片上,从而集成需要大量计算的关键功能,如数字预失真(DPD) 13和波峰因数降低(CFR)算法等,这有助于提高功率放大器效率并显著减少系统整体功耗。这种集成将减轻对高能耗FPGA逻辑的压力,并将相关功能转移到功耗较低的专用逻辑中。其他可能性包括将RF转换器及其数字引擎与RF、微波或毫米波模拟器件集成在一起,进一步缩小尺寸并简化无线电设计,为无线电设计提供比特到天线的系统级方法。由于有了RF转换器,各种各样的机遇迸发出来。RF转换器是助力世界超越一切可能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5G无线电接入”。Ericsson20164月。

2 关于未来典型无线电应用的消费者调查报告”。华为无线X实验室。

3 调查通知FCC 17-104”。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20178月。

4 John Hansen。“雷达、电子战和电子情报测试”。Agilent Technologies20128月。

5 Henry S. Kenyon,“新无线电和波形将军用通信转移至天空”。Signal201310月。

6 William Holt。“摩尔定律:前进之路”。2016 IEEE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EEE2016

7 A.C.J.DuimaijerAnton WelbersMarcel Pelgrom,“MOS晶体管特性匹配”。IEEE固态电路杂志IEEE,第24卷第5期,198910月。

8 Haiyan ZhuWenhua YangGil EngelYong-Bin Kim。“参数校准技术跟踪电流源不匹配引起的温度变化”。IEEE电路与系统论文集—II:简报IEEE,第64卷第4期,20174月。

9 用于信号处理的恒定切换”。美国专利US6842132 B220051月。

10 Sungkyung ParkGyudong KimSin-Chong ParkWonchan Kim。“基于差分四开关的数模转换器”。IEEE固态电路杂志IEEE,第37卷第10期,200210月。

11 Gil EngelShawn KuoSteve Rose。“143 GHz/6 GHz电流导引RF DAC,采用0.18 µm CMOS2.9 GHz时提供66 dB ACLR”。2012 IEEE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EEE2012

12 Daniel Fague。“最新RF DAC拓宽软件无线电的应用视野”。《模拟对话》,第50卷第7期,20167月。

13 Patrick PrattFrank Kearney。“超宽带数字预失真(DPD)在电缆分配系统中实现带来的优势(功率和性能)和挑战”。《模拟对话》,第51卷第07期,20177月。

作者简介

Daniel E. FagueADI公司高速产品部的系统应用工程总监。他于1989年获得贡萨格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BSEE),并于1991年获得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电子工程硕士学位(MSEE)。他于1995年加入ADI公司无线手机部门,主要进行GSMEDGECDMA和蓝牙手机无线电架构设计(包括直接变频无线电)。此前,他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了5年,从事DECTPHS的无线电架构设计。自2011年加入高速产品部门以来,Dan一直从事RF转换器的开发。他拥有7项专利,发表过30多篇文章和论文。联系方式:daniel.fague@analog.com

Steven C. RoseADI公司高速产品部的设计工程师。他于1999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BSEE),并于2002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硕士学位(MSEE)。他于2002年加入ADI公司高速转换产品部门,主要从事有线电视接收器射频构建模块的设计。自2009年以来,Steve一直专注于RF DAC的设计。联系方式:steven.rose@analog.com

围观 9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三星半导体全新推出了3款车用芯片方案:用于车载5G连接的 Exynos Auto T5123,ASIL-B安全等级用于智能座舱系统的Exynos Auto V7及其配套的电源管理芯片(PMIC)S2VPS01。

1.jpg

三星半导体的3款车用逻辑芯片方案

“为丰富包括娱乐、安全和舒适的车内体验,更智能、更互联的汽车技术正在成为发展道路上的关键特征。”三星电子系统LSI定制SOC业务执行副总裁Jaehong Park表示,“凭借先进的5G调制解调器、AI增强型多核处理器和经过市场验证的PMIC解决方案,三星正将移动领域的专业知识注入汽车产品阵容,并扩大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Exynos Auto T5123:三星首款车用5G连接解决方案

Exynos Auto T5123是一个满足3GPP Release 15标准的信息远传控制单元,专为新一代的网联汽车提供5G SA/NSA网络连接。通过T5123提供的高达5.1Gbps的5G网络连接,驾驶员可以实时获取重要的行车信息,乘客也可以在旅途使用在线高清流媒体或者享受视频通话服务。

高速5G网络数据由Exynos Auto T5123的2个Cortex-A55 CPU 内核处理后,通过PCIe接口提供给行车电脑。T5123使用高性能低功耗的LPDDR4x内存,为高速信息处理提供必要带宽。芯片内集成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可以减少外部IC的使用,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T5123完全符合汽车部件的严苛要求,并已经通过了AEC-Q100认证。

目前,Exynos Auto T5123已实现量产,并提供基于5G的车辆通信服务。

Exynos Auto V7 : 用于中高端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强大处理器

Exynos Auto V7是三星最新发布的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处理器。集成了8个1.5GHz的Arm Cortex-A76 CPU内核和11个Arm Mali G76 GPU内核。GPU物理分割为大小共2个物理独立的分组,大组有8个核心,小组有3个核心。座舱系统中的典型分配是将小的分组用于仪表盘显示和抬头显示;大的分组用于多媒体性能要求更高的中控显示(CID)和其他功能上。通常座舱平台上会通过虚拟化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GPU的物理分割使不同系统的GPU不会互相干扰,使系统更安全可靠。除了强大的CPU和GPU外,V7还配备了一个NPU以提供智能化服务。NPU可以处理视觉识别和语音识别,以实现车载虚拟助理(Virtual assistance)必须的人脸、语音或手势等行为。

Exynos Auto V7可以同时驱动4 个显示屏以及处理12个摄像头视频输入。给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信息协助,带来更安全、愉悦的驾驶体验。V7的成像系统支持图像传感器坏点补偿、图像动态范围压缩、几何失真纠正等功能,为360°环视或者停车辅助等功能提供清晰且不失真的画面。它还配备了3个HiFi4 音频处理器,可以为旅途提供音乐、电影甚至游戏提供出色的音质,打造沉浸式的车载娱乐体验。为满足所有功能的流畅运行,V7最高可以支持32 GB的LPDDR4x内存容量以及提供高达68.3Gbps的带宽。

通过一个隔离的数据加密安全处理器,Exynos Auto V7可提供强大的数据保护功能。V7还内置了随机一次性密码(OTP)生成硬件和物理不可克隆功能(PUF)提供硬件级别的密钥。此外为满足车规级别的功能安全要求,V7内建安全岛机制实时监测系统运行,并通过故障管理单元(FMU),检测和管理故障以保证系统运行于安全状态。通过这些芯片级别的安全性设计,V7可以满足ASIL-B汽车功能安全等级的严苛要求。

目前,Exynos Auto V7已投入量产,并作为LG电子的VS(车辆部件解决方案)部门设计的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中心,应用于大众汽车的ICAS 3.1智能座舱平台。

S2VPS01 - Exynos Auto V系列配套的ASIL-B认证电源管理芯片

S2VPS01是专门为Exynos Auto V9/V7设计开发的电源管理芯片。它是三星在2019年获得的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后打造的三星首个汽车电源芯片方案,并于2021年取得ASIL-B认证。

根据ISO 26262规定,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从A到D,D为最高级。功能安全等级通过分析和评估车辆操作和一系列环境的严重性、暴露程度和可控性而进行评定。为确保汽车系统安全,ASIL-B标准正逐渐成为汽车OEM厂商及Tier1部件厂商在选择合作伙伴和解决方案时的一项关键要求。

S2VPS01电源管理芯片对主芯片的供电进行调节和校正,从而使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性能可靠且稳定。它由高效的三相/双相降压转换器组成,并在封装内集成了低压差稳压器(LDO)和实时时钟(RTC)功能。为抵御汽车工作环境下恶劣的“热”和“电气”环境,它还集成了诸多保护功能,比如过压保护(OVP)、欠压保护(UVP)、短路保护(SCP)、过流保护(OCP)、热关断(TSD)、时钟监控以及包括ABIST和LBIST在内的内建自测检查。

*关于三星Exynos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samsung.com/exynos
*本文中的产品图片以及型号、数据、功能、性能、规格参数等仅供参考,三星有可能对上述内容进行改进,具体信息请参照产品实物、产品说明书或三星官网(www.samsung.com/cn)。除非经特殊说明,本网站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三星内部测试结果,涉及的对比均为与三星产品相比较。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0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7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