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斯凯孚中国首个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在大连工厂搭建完成。

斯凯孚为自身运营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和详实的计划,竭尽所能深入落实“智能”和“清洁”发展方向。斯凯孚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球生产运营环节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此,近年来斯凯孚不断加大对厂区运营的投入,积极引进节能举措、强化数字化生产,推动减碳、零碳进程,为中国如期实现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贡献坚实力量。

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已提升至国家战略。作为行业引领者,斯凯孚深知重责在肩、改变刻不容缓。2021年10月,斯凯孚携手全球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领跑企业金风科技,在绿电零碳、数字化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就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如今,斯凯孚首个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在大连工厂搭建完成。

1.jpg

智慧能碳管理系统首页

精准碳排计算释放数字潜能

金风科技拥有成熟的“碳中和”园区经验。此次金风科技为大连工厂量身打造的智慧能碳管理系统,以能耗分析、碳排分析、设备运行为核心,采用先进的云平台技术,力求实现能耗与碳排放透明化、设备运行能耗告警及时化。

智慧能碳管理系统可以24小时全天候、365天全年不间断运行,它将帮助工厂建立覆盖用电、能源、绿电、碳排等情况的全方位、多维度数据库,并依据所采集的数据提供详尽的能耗分析和可靠的节能诊断。

2.jpg

能耗分析

同时,系统搭载能源在线监测、统计分析和监管功能,工厂通过能耗的分类、分项、分部门计量以及总能耗网络化管理,依托数据评估清洁能源减排效果,从源头上彻底厘清能耗总量与强度,让工厂能耗问题无处可藏。

未来,斯凯孚还将根据所搜集的数据全方位审视各生产环节,及时发现减碳瓶颈,明确节能方向,不断精进生产运营,借助智能数字化技术推进工厂达成“零碳园区”转型。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对自身的减碳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在采购产品时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碳足迹。智慧能碳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将充分发挥出节能降碳巨大的协同效应,通过提高工厂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为客户提供更加低碳的产品。

3.jpg

碳中和管理

斯凯孚期待,将践行数字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切实价值带给客户与合作伙伴,共享数字化红利创造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共迎低碳生产时代。

实现碳中和对每家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将是一次全面变革。大连工厂智慧能碳管理系统的成功搭建帮助斯凯孚走在了行业前沿。

实现碳中和需要各行各业积极联动、勇于突破创新、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力向前。作为构建绿色生态体系的重要推手,斯凯孚持续与能源、汽车、矿山、化工、冶金、智能制造等行业头部企业紧密协同,联合研究机构,拓展合作领域,共筑绿色产业生态圈,共建绿色多元零碳未来。

关于斯凯孚

斯凯孚于1912年进入中国市场,服务于汽车、铁路、航空、新能源、重工、机床、物流、医疗等40余个行业,现正演进为一家知识、技术和数据驱动的企业,致力于以更智能、清洁和数字化的方式,实现斯凯孚的愿景“可靠运转的世界”。近年来,斯凯孚加速其在业务和服务数字化、工业物联网及人工智能领域的转型,开创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 “斯家服务(SKF4U)”,引领行业变革。

斯凯孚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球生产运营环节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0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3月28日下午,在华为2021年度财报发布会上,华为CFO孟晚舟回国后首次公开露面发布了华为2021年年度财务业绩。据她介绍,华为2021年度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6%,净利润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9%。面向未来,华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22.4%,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人民币。

2.png

细分看,华为三大部分业务具体情况为:运营商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815亿元人民币,海外业务占比超过50%;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24亿元人民币,新兴业务收入增长30%;终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434亿元人民币。可穿戴、智慧屏等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

3.png

2021年,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815亿元人民币。华为助力全球运营商部署了领先的5G网络,据第三方报告显示,在瑞士、德国、芬兰、荷兰、韩国、沙特等13个国家,华为承建的5G网络用户体验均为最佳。华为和运营商、合作伙伴一起,累计签署了3,000多个5G行业应用商用合同,5G在制造、矿山、钢铁、港口、医疗等行业规模商用。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华为企业业务取得快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024亿元人民币。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以及制造等重点行业,华为发布了11大场景化解决方案,成立了煤矿、智慧公路、海关和港口等军团,整合资源高效服务客户。全球700多个城市、267家世界500强选择华为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与运营伙伴数量增长到6000多家。

据她介绍,终端业务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万物智联、亿亿连接的全球生态, 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实现销售收入2,434亿元人民币。智能穿戴、智慧屏、TWS耳机及消费者云服务均实现持续增长,其中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超过2.2亿台,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

孟晚舟表示:“我们的规模变小了,但我们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获取能力都在增强,公司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得益于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2021年华为经营现金流有较大增长,达到59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7.8%的水平,整体的财务结构的韧性和弹性都在加强。

4.png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指出:“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符合预期,运营商业务表现稳定,企业业务稳健增长,终端业务快速发展新产业,生态建设进入快车道。”
他表示在华为在先进工艺不可获得情况下,华为向系统工程要竞争力!他同时表示华为连续多年遭遇美国打压,消费者业务中,手机业务影响较大,因为手机需要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因此华为向可穿戴等领域冲击,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5.png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0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灵动微电子日前宣布,全球知名半导体MCU领域专家Geoff Lees于近日正式加入灵动,担任战略和创新资深副总裁。

1.png

Geoff Lees曾任恩智浦半导体资深副总裁兼边缘处理事业部总经理。在此期间,他带领产品和研发部门推动微控制器、应用处理器和网络处理器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使其成为嵌入式系统行业的巨头。在此之前,Geoff曾任飞思卡尔半导体资深副总裁,负责微控制器和应用处理器业务。
作为MCU领域元老,Geoff Lees专注于MCU三十余年,他曾推出业界第一款32位闪存MCU,主导开发并推出了第一款Cortex-M0和双核M0/M4架构的MCU,首创了异构非对称Arm多核架构,并推出了i.MX RT系列跨界处理器概念。此外,Geoff还推动了i.MX应用处理器成为汽车、工业、电子阅读器和大众市场中最受欢迎的基于Arm的处理器。
灵动微电子创始人兼董事长吴忠洁博士对Geoff给予高度评价:“对于灵动来说,Geoff Lees的加盟具有非凡的价值。他是嵌入式系统的杰出领导者,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经验,还有声望和人脉。Geoff的加入有助于灵动微电子将MM32打造成更前沿的产品,扩大 MM32 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在更多客户中扩展并提高占有率,并制定MM32 MCU在高端工业、IoT微控制器和汽车电子领域未来长期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的深入以及国产替代的东风,很多本土MCU获得了大发展,很多公司年增长率高达5倍,10倍以上。不过看统计数据,本土MCU在市场占比只有10%左右,大部分市场依然被国外大品牌占据。2020年,全球MCU市场份额前五企业营收合计占行业总营收75.6%。目前,本土MCU虽然进入了智能表计、高端智能家电等领域,但是中高端应用领域工控、高端家电、医疗、汽车依然被日系、欧美系厂商把持。本土MCU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向高端冲击!如何向高端冲击?而吸收优秀的国际专家加盟,以国际化的视野运营本土MCU 是推动本土MCU走向高端的一条捷径,全球MCU领域的顶级大神Geoff Lees加盟本土灵动微电子 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未来本土MCU一定会吸引更多全球大神加盟,加油!
以下英文公告:
Geoff Lees joins MindMotion Microelectronics
Shanghai, China, March 2022 – MindMotion Microelectronics announced that Geoff Lees, the world-famed MCU leader, joined MindMotion 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Geoff Lees was Senior VP and GM of Edge Processing Business Unit in NXP Semiconductors, who led the product and R&D teams to drive the high growth of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 processor and networking processor businesses and built NXP the giant in the embedded system industry. Prior to that, Geoff was Senior Vice President in Freescale Semiconductors and took charge of microcontroller and application processor businesses. Geoff is a veteran in MCU with over 30 years of expertise. He introduced the first 32-bit Flash memory MCU, led the development and launch of the first Cortex-M0 and dual core M0/M4-based MCU, innovated the Arm-based heterogeneous asymmetric multicore architecture, launched the crossover processor concept with i.MX RT families. Geoff also drove the i.MX application processor as the most popular Arm-based one in Automotive, Industrial, e-readers, and mass markets. 
“Geoff’s join in MindMotion is of extraordinary value. As an outstanding leader in the embedded system industry, Geoff brings us not only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but fame and connections as well.” Geoff is spoken highly of by Dr. Zhongjie Wu, 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MindMotion. “With Geoff’s participation to MindMotion, it’s helpful for building MM32 into a cutting-edge product portfolio, making MM32 well-known in China and globe, extending its presence and increasing its market share among more customers. It can also be a boost for us to develop a long-term strategy towards future growth for MM32 MCU in high-end industrial, IoT microcontrollers and automotive electronics.”

围观 8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0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供应品类丰富、发货快速的现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Digi-Key Electronics日前宣布推出《数字化城市》视频系列的第 2 ,该视频系列得到u-bloxLittelfuse  Taoglas 的赞助。这个由三部分组成的视频系列深入探讨了智慧城市,以及技术如何改变现代家居并了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970x250_zh-hans.jpg

Digi-Key u-bloxLittelfuse 以及 Taoglas 共同推出《数字化城市》视频系列的第 2 季。

Digi-Key Electronics 物联网业务发展总监 Robbie Paul 称:我们很高兴能继续这个视频系列并探讨智能家居技术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本视频系列重点介绍了创新技术,Digi-Key 供应商和客户使用这些技术构建家居、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满足全球住房需求,同时坚守可持续性的理念。

该三部曲视频系列中的第 1 季《欢迎来到智能家居》现已在 Digi-Key 网站上线。第 2 季《墙的后面》将于 3 月下旬发布,第 3 季《基础技术》将于 4 月上线。每个视频都将展示最新的创新智能家居技术,从电器到安全再到电动汽车充电等。

u-blox 全球分销副总裁 Chris Corrado 称:通过智能物联网应用程序,私人住宅和办公楼都变得更加高效、安全和友好。u-blox 提供本地化和通信组件,是安全可靠的硅到云应用程序的基石。由于我们与 Digi-Key 建立了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客户可以直接轻松地访问家居自动化或互联建筑应用所需的技术组件。他们可以围绕室内定位、网状网络或无线数据传输开发设备,并将他们的解决方案以经济、快速和高效的方式推向市场。

Littelfuse eMobility 和企业战略高级副总裁 Matt Cole 称:我们在整个行业 eMobility 方面的持续进步正好与 Littelfuse 整体战略高度吻合,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我们的客户打造一个可持续、互联且更安全的世界。谈到尺寸、速度和效率,我们很高兴看到 eMobility 技术的发展方向,Littelfuse Digi-Key 将继续在这一千载难逢的工业转型中发挥的作用。

Taoglas 全球分销销售副总裁 Taylor Kimmerle 表示:随着现代生活对设备更智能的需求日渐增加,连接这些设备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在 Taoglas,我们帮助客户理清所有连接领域中的复杂挑战,以缩短从开始到生产的设计周期。我们与 Digi-Key 的强大合作伙伴关系使客户能够快速、无缝地为他们的创新设计找到合适的产品,同时确保他们将在此过程中获得技术支持。

如需了解有关 Digi-Key 如何支持这一不断发展的行业,以及 u-bloxLittelfuse Taoglas 产品如何将现代智能家居带入生活的更多信息,请访问Digi-Key 网站

关于 Littelfuse

在从消费电子产品到车辆和工业设施等使用电能的应用中,Littelfuse 产品始终是重要的组件。他们提供业界最广泛、最深入的电路保护产品组合,并在功率控制和检测领域拥有不断发展的平台。作为其加速组织增长和战略并购公司战略的一部分,他们正不断向相邻市场扩张。这些市场包括功率半导体、重型开关、磁性、光学、机电和温度传感器;以及提供安全控制和电力分配产品。

关于 Taoglas

Taoglas M2M 天线领域的领导者,提供种类非常丰富的汽车、跟踪、公用事业计量和远程监控天线解决方案。此外,Taoglas 还提供全面的无线设备服务,包括天线和设备的射频咨询、定制天线设计、设备噪声调试和测试服务,以及设备认证和审批。Taoglas 成立于 2004 年,在爱尔兰、中国台湾和美国设有办事处。Taoglas 在爱尔兰、美国和中国台湾进行 Taoglas 天线设计,并在 Taoglas 台湾进行生产管理。Taoglas 的客户包括全球顶级的汽车、跟踪、计量和医疗公司。

关于 u-blox

u-blox 是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中定位和无线通信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导者。他们的智能且可靠的解决方案、服务和产品能够让人员、车辆和机器确定其精确位置,并通过蜂窝和短程网络进行无线通信。u-blox 拥有广泛的芯片、模块、安全数据服务和连通产品组合,它专门为那些希望快速、经济高效地开发创新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客户赋能。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塔尔维尔,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在欧洲、亚洲和美国设有办事处。

关于 Digi-Key Electronics

Digi-Key Electronics 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元器件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元器件综合服务授权分销商,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经销着来自 2200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 1020多万种产品。Digi-Key还提供各种各样的在线资源,如EDA 和设计工具、规格书、参考设计、教学文章和视频、多媒体资料库等资源。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在线客服提供24/7技术支持。如需其他信息或获取世界上最广泛的技术创新资源,请访问www.digikey.cn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微博腾讯视频 BiliBili账号。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0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artner研究副总裁 Bettina Tratz-Ryan

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John Kost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相斌斌

政府领导人和民选官员在2022年不仅要面对巨大的挑战,还要把握疫情与经济复苏应对措施、不断变化的政治需求和持续数字化变革所带来的机遇。这些宏观挑战决定了了2022政府行业主要业务趋势并引发了行使强大数字领导力的必要性。

为了应对这些宏观挑战,政府首席信息官应根据这些技术趋势来设计灵活的业务、运营和组织模式,使技术投资与公共政策目标对齐。只有通过这种方式,首席信息官才能证明数字投资不仅仅是一项战略举措,它们还能提高业务能力,并使政府能够在不断变化和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完成具备高优先级的领导任务。

首席信息官通常没有控制任务结果的直接权力,除非他们与业务部门领导密切合作,共同创造成果,然而“孤岛式”的战略和决策仍然是制约政府部门的最大障碍。阻碍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其他限制因素包括:

  • 中低水平的数字成熟度

  • 不断增加且趋于多样化的公民期望

  • 规避风险的文化和僵化的流程

  • 预算、技能和人才不足

  • 难以推进特别化创新的规模化

这些挑战加上政治和权力博弈,使得政府的首席信息官们很难将一项举措的影响扩大到单个创新领域之外。但事实上,预计各国政府都将在未来扩大疫情期间取得的数字化成果。

政府首席信息官不但要在宏观社会挑战的压力下采取行动,同时还要面对政府部门的限制,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首席信息官应顺应技术趋势,将这些压力转化为投资,来提高IT部门,乃至整个政府机构的机构敏捷性。

首席信息官不应拘泥于仅仅与领导层讨论详细的技术趋势,而是应该将这些趋势视为达到目标的途径,利用这些政府趋势的洞察,提出投资的理由,逐渐使政府机构为应对未来需求做好准备(见图一)。这一点适用于任何地域、层级或部门的政府机构。

图一、逐渐建立一个满足未来需求的政府机构

图一.jpg

以下技术趋势能够赋能并强化一个面向未来的政府机构的关键特征。政府首席信息官应考虑它们对政府机构所产生的整体影响,并将它们纳入2022年及以后的战略计划中,否则就有可能降低政府服务的质量和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

趋势:可组合政府企业

2024年,超过25%的政府关键IT系统征询方案(RFP)将要求支持组合式设计方法的解决方案架构和灵活许可模式。

可组合性使政府能够侧重于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而不是频繁使用的孤立、以应用为中心的方式。

趋势:自适应安全

2025年,75%的政府首席信息官将直接负责IT以外的安全问题,包括运营和关键技术环境。

自适应安全模型中的网络安全系统更像是一个自主的生物免疫系统,比如持续监控(现已被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纳入到其风险管理框架中)和零信任网络访问(ZTNA)等概念都是自适应安全模型的例子。自适应安全架构包含预测、预防、检测和响应组件,它摒弃了传统的边界概念,并假定安全与不安全之间没有边界。

趋势:数字身份生态系统

2023年,至少80%需要验证公民身份的政府服务将支持通过多个数字身份提供商进行访问。

2024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政府和一半的美国州将为公民提供移动身份钱包,但只有少数将实现不同部门和区域之间的互操作性。

公民数字身份主要用于与政府进行互动时所需的在线身份验证(eID)和电子签名。但数字身份的范围和需求正在迅速扩大并超出上述范畴。政府希望通过身份证明、自备身份(BYOI)、身份钱包、组织和对象身份以及身份生态系统来提供可信、便捷的服务。

趋势:全面体验

2023年,至少有85%不具备全面体验(TX)战略的政府将面临政府服务转型的失败。

全面体验(TX)是一项结合了用户体验(UX)、公民/选民体验(CX)、员工体验(EX)和多重体验(MX)等原则和方法,以实现更加全面的服务设计和交付。TX战略通过结合来自CXEXUXMX领域的数字化和非数字化技术,提高公民和员工对政府服务的信心和满意度。

趋势:一切即服务(XaaS

2025年,政府机构中95%的新增IT投资将用于XaaS解决方案。

XaaS囊括了几类IT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包括在云端以订阅方式提供的服务。例如:

  • 软件即服务(SaaS

  • 平台即服务(PaaS

  •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 业务流程即服务(BPaaS

  • 统一通信即服务(UCaaS

趋势:加速遗留资产的现代化改造

2025年,超过75%的政府将使用超大型云服务商来运营一半以上的工作负载。到2024年,75%的政府将启动或使用至少三项企业范围超自动化计划。

遗留应用是一种技术过时、但对当前运营至关重要的应用。遗留系统的现代化改造计划将使用对等的现代化系统取代过时的架构、硬件和软件应用。尽管现代化改造方式多样,但普遍的做法是将应用转移到云端。

趋势:案例管理即服务(CMaaS

2024年,相比未采用组合式案例管理应用方法的政府机构,采用该方法的政府机构实现新功能的速度至少将加快80%

案例工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政府工作方式。整合政府服务的关键在于将案例管理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成组合式产品和服务,并在政府的各个项目、垂直部门和各级政府之间共享。通过CMaaS,案例管理生命周期的每个流程都被设计成名为业务功能包(PBC的应用构建模块集合。

趋势:超自动化

2024年,75%的政府将启动或使用至少三项企业范围的超自动化计划。

超自动化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政府可以使用它来快速识别、审核尽可能多的业务和IT流程,并实现这些流程的自动化。超自动化涉及多种技术、工具或平台的协调使用,包括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XaaS、低代码/无代码和软件包。

趋势:决策智能

2023年,超过33%的大型企业机构将有分析师提供决策智能(包括决策建模)。

2023年,使用数据编织的可组合决策将降低运营成本,缩短20%的洞察时间,同时提高可解释性。

2024年,60%的政府AI和数据分析投资旨在直接影响实时运营决策和结果。

政府决策智能是一门实践学科,它通过明确了解决策是如何制定的,以及如何通过反馈来评估和改进决策结果,以提升决策能力。为此,决策智能在政府活动的每个阶段都系统地采用了人工智能(AI)和高级分析等数据驱动技术。决策智能适用于所有重要决策类型,包括一次性的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大量的运营决策。

趋势:数据共享工程

2023年,50%的政府机构将为数据共享建立正式的问责机制,包括数据结构、质量和及时性等相关标准。

2023年,各个行业中推动数据共享的企业机构(包括政府)将在大多数业务价值指标上超过同行。

数据共享将数据源集中在一起进行交叉分析,使整个政府能够创造具有更大价值的成果。政府中的数据共享往往是发生高级别事件时的临时性措施。而数据共享工程是一种可扩展的系统性方法,能够实现数据的反复利用和服务创新。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 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关键任务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0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高密度电源模块将汽车电源系统的尺寸、重量和组件数量锐减 70%

Vicor 将在 2022 4 5 日至 7 日于底特律举行的国际汽车设计工程展 (WCX) 上首次推出三种为 xEV 供电的全新方案。经过验证的 Vicor 解决方案采用高密度电源模块和全新的供电架构,可将功耗锐降 50%

Vicor 的展示针对三大电气化主题提供了创新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不仅可简化电源系统设计,而且还可提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Vicor 高密度解决方案:

  • 取消 12V 铅酸电池:一种创新的电源架构可用“虚拟电池”取代 12V 电池,不仅可节省空间、减轻重量,而且还可取代传统技术:主讲人,Patrick Kowalyk,汽车首席现场应用工程师(4 5 日上午 10:30140B 室, 场次PFL710

  • 小型化电源模块对电气化的影响:高功率密度模块结合创新的电源架构,可为 xEV 开发提供前所未有的设计灵活性、可扩展性并可为其节省大量空间:主讲人,Greg Green,汽车客户项目总监(4 6 日上午 10:30140C 室,场次PFL740

  • DC 充电站兼容性高压主电池 (800V) 400V 充电站的不兼容,可通过使用紧凑、高效率双向电源模块的板载充电来解决:主讲人,Haris Muhedinovic,汽车高级现场应用工程师(4 7 日上午 9:30260 室,场次AE600

Vicor 高性能、高密度电源模块为汽车电气化挑战带来独特的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行业积极向全电动汽车发展,电源系统设计工程师正在努力研究如何设计更大功率的供电网络。电动汽车需要的电源比传统燃油车多  20 倍,而传统燃油车则需要为电力电子产品增加相应的尺寸和重量。Vicor 电源模块不仅可帮助工程师为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创建轻量级、高效率的高密度供电网络,而且还可提供易于扩展的平台。

1.jpg

减少供电网络的尺寸和重量是新一代 xEV 平台的关键要素。Vicor 产品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的、功率密度最大的产品。

例如,功率高达2.5kWVicor BCM6135 可以握在手心里。

关于 WCX

WCX™ 国际汽车设计工程展工程设计界汇聚一堂,讨论汽车产业的最大障碍,涉及的主题从大规模部署电动汽车到自动驾驶汽车开展时间表,再到低估了全球供应链对汽车产业的影响等,无所不包。国际汽车设计工程展是汽车工程师协会 (SAE) 举办的一场盛会。

关于 Vicor

Vicor 是高性能电源模块的领先企业,始终致力于通过易于部署的模块化电源系统解决方案帮助 OEM 厂商和一级供应商为电源网络实现创新,以提供从电源到负载点的最高密度和最高效率。Vicor 在为苛刻市场设计、开发并制造电源模块方面拥有超过 40 年的丰富经验,我们荣获专利的高频率 DC-DC 电源转换技术是汽车市场的理想选择。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0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一个如何充分结合原厂MCU开发环境与业内领先软件工具优势来加速关键任务应用开发的案例

随着市场需求和汽车行业不断推进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等“新四化”,工程师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项目,去用高性能的、获得车规级和功能安全认证的MCU开发相关应用。将MCU供应商匹配提供的MCU开发环境,与业内领先的开发工具相结合,将会给开发人员带来开发效率和成果性能的大幅提升。本文以在汽车行业被广泛使用的S32K系列32位Arm Cortex汽车MCU为例,来介绍通过整合利用其S32DS开发环境和在行业中已被广泛采用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工具链,快速开发高性能汽车MCU应用。

自2017年推出以来,NXP S32K1 MCU在汽车电子市场上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NXP于2020年推出S32K3 MCU,进一步扩展了基于Arm Cortex-M0+/M4F的S32K1 MCU系列产品。全新的S32K3 MCU基于Arm Cortex-M7,并提供了多核和锁步选项,可支持功能安全 ISO 26262 ASIL B/D。S32K3 MCU主要用于汽车车身电子系统、电池管理和新兴的域控制器。

1.png

图1:NXP S32K(来源:NXP)

为了解决与日俱增的软件复杂度问题,NXP推出了实时驱动(RTD),可支持AUTOSAR和非AUTOSAR应用上的实时软件,主要用于Arm Cortex-M内核,使所有软件层均符合ISO 26262要求。从而可以快速完成符合相关认证要求的应用。

2.png

图2:NXP 实时驱动(RTD) (来源:NXP)

NXP S32K3 MCU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来帮助客户开发。作为NXP的重要合作伙伴,IAR Systems提供专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

最新推出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V9.20.1已经正式支持NXP S32K3 MCU (见参考材料1)。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V8.50.10 功能安全版本可用于基于S32K3实时驱动(RTD)的应用开发。

3.png

图3:IAR Systems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来源:IAR Systems)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其高度优化的编译器可以生成运行效率极高、并且体积小的可执行代码,最大程度释放MCU性能,降低FLASH和RAM的占用。同时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具有强大的调试器、代码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研发人员提升开发效率,提高代码质量,保障产品的可靠性。

为了方便客户的应用开发,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与NXP S32DS工具做了相应的集成,方便客户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工具上快速进行工程初始化。

NXP的S32 Design Studio中的S32配置工具(Configuration Tools) 可以快速配置引脚、时钟和外设,大大简化了S32K3 MCU的配置工作,可以加速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通过S32DS做项目工程初始化,然后导入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中进行项目开发,可以为S32K3系列芯片用户带来极大的便捷。

下面将具体介绍如何利用NXP S32DS建立工程并导入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来加快基于NXP S32K3 MCU的汽车软件开发。

NXP S32DS中安装IAR Eclipse插件

NXP S32DS支持IAR Eclipse插件,但是IAR Eclipse插件没有包含在S32DS安装包中,需要单独安装,其方法可具体可以阅读参考材料2。 在实际应用中,这适用于S32 Design Studio for ARM,同样也适用于S32 Design Studio for S32 Platform。

NXP S32DS中建立工程

在NXP S32DS中建立工程并选择IAR Toolchain for Arm作为对应的工具链:

4.png

然后通过Configuration Tools配置对应的引脚、时钟和外设并自动生成相应的代码:

5.png

导出S32DS工程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在S32DS中建立工程时,如果选择了IAR Toolchain for Arm 作为工具链,对应的工程可以导出并导入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具体步骤可以查阅参考材料3。导出工程的操作适用于S32 Design Studio for ARM和S32K1,同样也适用于S32 Design Studio for S32 Platform和S32K3。

但是按照链接中的操作之后,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工程文件夹目录和NXP S32DS里面的原有工程文件夹目录不一致:

6.jpg

为此IAR提供了一个叫做EWPtool的插件,可以导入对应的源文件目录到工程,具体可以查阅参考材料4。

下面是在从NXP S32DS导Workbench for Arm中之后的操作:

1.删除对应的Freescale Processor Expert文件夹(对应的工程文件夹目录都会被删除):

7.png

2.添加新源文件目录并选择对应工程目录(指向NXP S32DS创建工程的目录):

8.jpg

3.对应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工程文件夹目录和NXP S32DS里面的原有工程文件夹目录一致:

9.jpg

4.由于NXP S32DS中的startup代码中的程序入口函数和中断向量表与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默认使用的程序入口函数和中断向量表不同,需要做下面的配置(在Linker选项中指定对应的程序入口函数,在Debugger选项中指定对应的中断向量表地址:“--drv_vector_table_base=_ENTRY_VTABLE”):

10.jpg

5.然后就可以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中进行编译,下载和调试等相关操作了:

11.png

总结

本文以NXP最新推出的S32K3 MCU及相关的软件开发资源为例,通过展示如何利用NXP原厂配置的S32DS工具建立基于S32K3 MCU的工程,并选择业内广受欢迎的IAR Toolchain for Arm 作为工具链来提升对代码质量要求很高的项目的开发效率。通过NXP S32DS中的Configuration Tools配置对应的引脚、时钟和外设,并自动生成相应的代码,然后导出NXP S32DS工程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进行后续开发。利用NXP S32DS的灵活配置和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高效的编译效率加快基于NXP S32K3 MCU的汽车软件开发。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企业在工业应用、医疗设备和其他要求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关键应用中发力,在这些领域中也存在着如何结合MCU原厂开发工具,以及诸如IAR Systems这些第三方厂商提供的高性能工具链各自的优势做应用开发的机会,工程师朋友们可以多做了解和尝试。

延展阅读

参考材料1:IAR Systems enables next generation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with NXP’s S32K3 MCU family

参考材料2: HOWTO: Install IAR Eclipse plug-in into S32 Design Studio for ARM

参考材料3:  HOWTO: Export S32DS Project to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参考材料4: https://github.com/IARSystems/project-migration-tools

关于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关于NXP S32K3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S32K3 Microcontrollers for General Purpose

围观 1,3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0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iodes 公司 (Diodes) (NASDAQ:DIOD) 新推出低压差稳压器 (LDO) 系列,扩大电源管理产品组合。AP7387 装置可应用于无线吸尘器、烟雾侦测器、电动工具及其他家电用品。

DIO1027_image_AP7387.jpg

这些装置的输入电压范围为 5V 至 60V,因此可弹性连接至 5V、9V、12V、24V 和 48V 电轨。LDO 的静态电流仅为 2µA,远低于其它竞争装置,因此耗用极少的电池电源,使得内建 LDO 的设备可延长运作时间。

虽然 AP7387 系列仅消耗 2µA 电流,但在 1kHz 具备 70dB 的高电源电压抑制比 (PSRR),加上快速的线路/负载瞬时反应,有助于调节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的瞬间变化。上述两种属性皆使其非常适用于噪声敏感型产品应用。

AP7387 装置的额定输出电流量为 150mA,推出 3.0V、3.3V、3.6V 和 5V 固定输出电压版本,输出容差为 ±2%。该装置纳入电流限制、短路及过热防护等功能,提升装置和系统稳固性,同时也符合 4kV 人体模型 (HBM) 静电放电 (ESD) 要求。

AP7387 系列采用 SOT23、SOT25、SOT89 及 U-DFN2020-6 封装。

关于 Diodes Incorporated

Diodes 公司(NasdaqDIOD) 是一家标准普尔小型股 600 指数和罗素 3000 指数成员公司为消费电子、计算、通信、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全球领先公司提供高质量半导体产品我们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客户需求,内容包括分立、模拟、逻辑与混合信号产品以及先进的封装技术。我们广泛提供特殊应用解决方案与解决方案导向销售,加上全球 31 个站点涵盖工程、测试、制造与客户服务,使我们成为高产量、高成长的市场中的优质供货商。详细信息请参阅 www.diodes.com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89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现在可与 Checkmarx 软件组合分析 (SCA) 一起使用,该解决方案恢复了对现代应用程序开发的信任,同时让开发人员接受开源代码

Checkmarx,以开发人员为中心的应用程序安全测试 (AST) 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今天宣布推出 Checkmarx 供应链安全 Checkmarx 供应链安全 解决方案,以识别现代应用程序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可疑和潜在恶意开源包。

据 Gartner®[i] 称,"到 2025 年,60% 的组织将加强其软件交付管道,以防止供应链安全攻击。"

Checkmarx 首席执行官 Emmanuel Benzaquen 表示:"攻击者正在通过滥用开源软件生态系统将注意力转移到软件供应链上,而开源软件生态系统传统上受到全球开发者社区的信任。" "Checkmarx 正在采用一种开发人员优先的方法来检测代码包中的供应链攻击,利用一整套威胁情报、行为情报和机器学习模型。"

供应链安全研究与思想领导力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Checkmarx 安全研究团队已经识别出数百个恶意开源包。Checkmarx 博客中提供了强调三种主要类型的研究文章—— 依赖混淆域名仿冒 和 链劫。 此处 提供了一份强调恶意开源软件包的三个新兴趋势的附加报告。

Checkmarx 供应链安全与 Checkmarx 软件组合分析 (SCA) 合作,识别开源项目的健康和安全异常,分析贡献者的声誉,并通过引爆室内的分析直接询问包裹的行为。 结果是全方位的软件供应链洞察力和分析,弥合了组织应用程序安全性方面的重大差距。

Checkmarx 供应链安全负责人 Tzachi Zorenstain 表示:"目前市场上的解决方案是被动的,它们依赖于社区反馈来检测易受攻击的代码并分析代码,而不是背后的人。" "Checkmarx供应链安全解决方案建立在‘不要从陌生人那里获取代码'的原则之上,而是参考我们的声誉数据库,它就像代码贡献者的信用评分系统。我们的目标是支持企业快速应用 发展,同时保持客户的信任。"

现代应用程序开发的全面供应链安全

Checkmarx 供应链安全使组织能够通过一整套关键功能安全可靠地使用开源软件加速现代应用程序开发:

  • Health and Wellness and Software Bill of Materials (SBOM):提供开源软件包和社区的知识,并结合 SBOM 创建。

  • 恶意包检测:检测依赖混淆、域名仿冒、链式劫持和其他恶意活动和包。

  • 贡献者声誉:无需手动分析所有项目中可能影响组织的贡献者活动,从而恢复对开源包来源的信任。

  • 行为分析:结合静态和动态分析来观察代码的运行情况。 Checkmarx 供应链安全引爆室提供对代码包的深入分析并消除歧义以防御隐蔽威胁。

  • 持续结果处理:提供 Checkmarx 安全研究和威胁搜寻的持续更新,维护声誉和漏洞数据库以供客户使用。

Checkmarx 供应链安全现已推出。 有关更多信息, 请访问此页

[i]Gartner,预测 2022:现代化软件开发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作者 Manjunath Bhat、Mark Horvath 等人,2021 年 12 月 3 日。GARTNER 是 Gartner, Inc. 和/或其在美国的关联公司的注册商标和服务标志,以及 国际上,并在此经许可使用。 版权所有。

关于 Checkmarx

Checkmarx 不断突破应用程序安全测试的界限,为全球开发人员提供无缝且简单的安全性,同时为 CISO 提供所需的信心和控制。 作为 AppSec 测试领导者,我们提供业界最全面的解决方案,为开发和安全团队提供无与伦比的准确性、覆盖范围、可见性和指导,以降低现代软件所有组件(包括专有代码、开源、API 和基础架构)的风险 代码。 超过 1,600 名客户(包括近一半的财富 50 强)相信我们的安全技术、专家研究和全球服务能够安全地以速度和规模优化开发。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Checkmarx 网站、查看博客或在 LinkedIn 上关注该公司。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89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9-12900KS 睿频最高达 5.5 GHz,为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打造更高性能标杆

1.jpg

英特尔今天正式推出了全新 12 代英特尔® 酷睿 i9-12900KS 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支持英特尔® Thermal Velocity Boost 技术并采用英特尔® Adaptive Boost 技术(英特尔® ABT),睿频频率最高达 5.5 GHz,以提供非凡的游戏体验1

英特尔游戏与电子竞技事业部总经理 Marcus Kennedy 表示:通过全新的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 i9-12900KS 处理器,英特尔持续挑战台式机游戏性能的极限。这款处理器采用了英特尔第 12 代高性能混合架构,首次在两个内核上达到 5.5 GHz睿频,为骨灰级游戏玩家带来出色性能。

对于追求强悍处理器的发烧友和游戏玩家来说,未锁频的 i9-12900KS 处理器会让他们得心应手。这款处理器拥有 16 个内核(8 个性能核和 8 个能效核)和 24 个线程,最大睿频频率高达 5.5GHz150W 基础功率,30MB 英特尔® 智能缓存,可提供更强大的游戏性能。

i9-12900KS 的主要特性和功能包括:

  • 通过采用英特尔® Thermal Velocity Boost,实现最高达 5.5 GHz 的最大睿频频率。

  • 通过适时地允许更高的多核睿频频率,英特尔® Adaptive Boost 技术提高了游戏性能。

  • 拥有 16 个内核(8个性能核和8个能效核)、24 个线程、150W 处理器基础功率、30MB 英特尔智能缓存,支持 PCIe 5.0 PCIe 4.0

  • 支持广泛的内存规格,包括 DDR5 4800 MT/s DDR4 3200 MT/s

  • 芯片组兼容现有 Z690 主板,建议使用最新的 BIOS 以获得更佳的游戏体验。

i9-12900KS 处理器为游戏玩家和超频发烧友带来强大的性能提升。

12900KS 处理器将于 3 28 21 时在中国同步开启预售,建议售价 739 美元起。它将以盒装处理器的形式发往全球各地的零售商进行出售,同时也将被用于英特尔渠道及 OEM 合作伙伴的系统中。

更多背景信息详见: 12 代英特尔酷睿游戏处理器

[1] 最大睿频频率达5.5Hz的出众表现,更多细节见 intel.com/performanceindex.

实际性能受使用情况、配置和其他因素的差异影响,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

性能结果基于配置信息中显示的日期进行测试,且可能并未反映所有公开可用的安全更新。

没有任何产品或组件是绝对安全的。

具体成本和结果可能不同。

英特尔技术可能需要启用硬件、软件或激活服务。

超频或加压可能会导致保修失效,也可能会降低稳定性,安全性,性能。以及处理器和其他组件的寿命。详情请垂询系统和组件制造商。

基于当前系统和元件的测试结果,以及采用英特尔内部平台进行预测和模拟得到的测试结果。这些都是英特尔内部的分析和架构模拟与建模,数据结果仅供参考。未来如果系统,组件,规格,或配置有所调整,数据结果可能改变。

所有产品信息可能会随时改变,恕不另行通知。更多最新信息请垂询当地经销商。

产品采用了英特尔的性能混合架构,同时拥有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与能效核(Efficiency Core)。部分第 12 代英特尔® 酷睿处理器(搭载i5或更低版本的处理器)无法采用英特尔性能混合架构,仅有性能核。

英特尔®硬件线程调度器(Intel® Thread Director)仅内置于搭载性能混合架构的第 12 代英特尔® 酷睿处理器中,需要操作系统开启支持,且不同操作系统所支持的特性和功能也不尽相同。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89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