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08日, TU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授予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UN R155车辆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该证书的颁发不仅标志着小鹏汽车已完全搭建起符合国际纲领性车辆网络安全法规要求的管理流程,充分证明了其在车辆全生命周期内识别、分析、控制车辆网络安全风险的流程管理能力跻身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也彰显了TUV南德作为在网络安全评估与认证领域的国际权威技术服务机构,凭借自身精湛的技术专长,致力于支持汽车制造企业理解并掌握不断变化的国际监管要求和认证流程,共谋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可靠发展。

1.jpg

小鹏汽车获TUV南德全球首个UN R155车辆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UN R155强制实施,聚焦汽车网络安全“攻守道”

得益于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如今,一部汽车包含多达150个电子控制单元和大约1亿行软件代码,预计到2030年将激增到3亿行代码。暴露于众的接口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突显,比如黑客试图入侵电子系统和窃取敏感数据,这将极大地威胁车辆安全和消费者隐私。

各国相关监管机构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多个法规和标准,分别对智能网联车辆的网络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及验证方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于2020年6月25日颁布的第155号法规(以下简称"UN R155")。该法规是国际汽车网络安全领域首个具有约束力的准则,标志着汽车网络安全正式进入了强制监管范围。

UN R155中管理体系的部分聚焦组织管理、风险管理、供应商管理、漏洞及事件管理等方面,对OEM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CSMS")的建设作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该管理体系的规范旨在要求车辆全生命周期中包括产品的开发、 生产、 销售运维等各个阶段均有流程体系指导,并能支持OEM有效发现和控制风险。UN R155的强制实施,一方面为OEM在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方面确立了更清晰的标准指引,以保证终端用户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也对有计划出口至《1998年协议书》相关协定国家和地区的OEM而言提出了更加严峻的准入挑战。

接轨国际先进标准,求索汽车安全定义

小鹏汽车成功通过本次CSMS认证项目为其后续提出车辆型式认证申请与相关网联技术的持续性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安全底线。项目负责人TUV南德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网络安全业务线经理黄清泉表示,“随着自动驾驶和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UN R155作为国际首个强制性的汽车网络安全法规,为整个汽车行业的网络安全发展提供了极为关键且明确的依据和思路。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获得UN R155 CSMS认证的车企之一,小鹏汽车已成功建立起具有国际公信力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而该项目也是TUV南德国内首个完全由本地授权专家团队完成的审核及认证项目,标志着TUV南德大中华区网络安全团队的专业性受到了国际权威监管机构的肯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小鹏汽车品质为先的企业文化,目前双方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展开UN R155车辆型式认证(VTA)合作。”

TUV南德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高级经理赵翀旻向小鹏汽车表示祝贺:“智能网联汽车‘加速’, 安全和技术缺一不可。受益于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小鹏汽车具备了更高安全级别的道路车辆以及相关产品的工程研发基础和过程安全保障,赋予了产品抵御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TUV南德的专家团队将持续在UN R155、UN R156、高级别自动驾驶L3及L4等前沿领域为汽车工业企业提供更多专业及优质的解决方案,携手与行业伙伴一起促进技术快速演进智能未来出行。”

关于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致力于通过探索科技,引领未来出行变革,做“未来出行探索者”。公司总部位于广州,在北京、上海、深圳、肇庆、扬州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并在肇庆布局智能制造基地。同时,小鹏汽车面向全球进行研发和销售布局,已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在欧洲多地设立分公司。小鹏汽车坚持全栈自主研发智能辅助驾驶软件和开发核心硬件,为用户带来卓越的智能驾乘体验。

关于TUV南德意志集团

TU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5,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三月内逆势完成两轮近三亿融资

近日,Autowise.ai仙途智能宣布获得商汤国香资本等机构B3轮战略投资,这是公司今年7月以来第二轮融资,融资将主要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研发制造和市场扩张,尤其是海外业务落地

Autowise.ai仙途智能创始人&CEO黄超表示感谢新老股东的信任。公司的产品技术进一步成熟,正在持续赋能传统行业降本增效。同时,公司的业务扩张和产品技术迭代形成正向循环,今年不仅在业务方面超10倍速增长,也吸引了资本的持续关注。公司于2017年底组建了国内最早的一批自动驾驶乘用车车队之一,随后获得上海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率先在环卫场景实现商业化,积累了大量的研发经验和运营数据。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更多、更亮眼的产品。

在今年9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utowise.ai仙途智能发布了全新的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扫路机V3,展示出强劲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化能力。V3一经发布便广受关注,目前已收到多家客户意向订单。

1.jpg

Autowise V3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发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之一,商汤科技是中国科技部指定的“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以“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以“人工智能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促进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虚实结合生活体验”为愿景。这与Autowise.ai“无人驾驶改善城市生活”的发展使命不谋而合。对此,商汤国香资本管理合伙人扈与同表示:“仙途智能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产品化基因,选择了适当的场景率先实现了无人驾驶的商业化,通过数年的运营和发展,产品逐渐成熟,也验证了其商业模式。商汤科技拥有丰富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将和仙途智能协同合作、双向赋能,共塑未来。”

2.jpg

Autowise V3自动驾驶清扫车,由仙途智能自主研发

本轮融资由奇迹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奇迹资本CEO鲁迪表示:“自动驾驶在环卫服务领域的应用适配性高,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环卫行业依赖于人力劳动的痛点,预计未来自动驾驶环卫需求将持续攀升。仙途智能掌握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凭借完善的技术、运营、服务体系,仙途智能已在全球20多座城市部署了近200台自动驾驶清扫车,市场占有率和营收均大幅度提升。商汤科技作为行业领先的AI软件公司,拥有深厚积累的全栈式AI能力,致力于前瞻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耕智慧城市,有着深厚的产业背景资源。本轮融资引入商汤科技,将有助于仙途智能未来更好地进行技术交流互通、吸纳产业资源、拓展销售渠道,协同建设智慧城市。很高兴这次和仙途的合作,我们相信,随着智慧环卫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推广,仙途智能会在全球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于Autowise.ai仙途智能

仙途智能Autowise.ai成立于2017年8月,由原滴滴无人驾驶首位负责人黄超创立。公司以“无人驾驶改善城市生活” 为使命,在2017年组建国内最早一批robotaxi车队之一,在上海路测,随后拿到上海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并于开始商业化应用在城市道路环卫清扫领域。目前Autowise.ai自动驾驶清扫车已经投放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城市。

关于商汤国香资本

商汤国香资本是商汤科技旗下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及资本运营平台,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助力被投企业成长,推动产业生态的整合及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方琦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高峰

Gartner研究总监闫斌

数字经济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Gartner预测,到2025年,60%的大型企业机构会在分析、商业智能或云计算领域采用一种或多种隐私增强计算技术。到2022年,90%的企业将明确提出把信息视为一项关键的企业资产,将分析视为企业的一项基本能力。

在中国,数据共享对于发展数字经济至关重要。自2020年起,中国政府已经将数据视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共享为企业带来了许多机会,让他们能够借助外部数据做出更精准的业务决策,通过数据变现创造更多收入来源,以及与合作伙伴创建更广泛的生态系统。

在迎接数据共享带来的所有这些机会时,中国企业在计划数据共享进程时,应当遵循无例外必分享must share data unless)模式,同时从三件优先事项出发,重点关注数据的使用、孵化和协同(如图1所示)。

1:企业数据共享的主要推动因素和优先考量                                                                

image002.png

使用外部数据加速AI和分析的发展

随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除交易数据外,更加多样化的数据也可被收集,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语言和时间序列等非扁平、异构数据。

当下应用的主流AI方法中,大多数都是基于以数据为中心的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因此,数据作为AI燃料受到高度重视。而企业机构和行业之间数据资产可用性的不平衡也直接导致数据共享进程的加快。

获得更大的数据集将极大加速人工智能的开发利用,带来新的商业机会,甚至改变未来的商业模式。数据和分析(D&A)领导者应仔细研究数据集的可用性,并与业务团队协作,发现新的商机。

将数据作为能够创造有价值、可靠且合规的收入来源的产品

共享原始数据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有限。只有经过孵化,成为可信赖的D&A产品后,数据才更具价值。图2所示为新兴的信息经济领域的三个主要议题。

2:信息经济的主要议题:将信息作为资产进行估量、管理和货币化

image006.png

  • 数据变现:寻找直接实现数据变现的契机。

  • 数据管理:启动数据管理和数据资产合理化进程

  • 数据估量:指定数据资产的衡量方式

运用区块链和隐私增强计算技术协同数据共享

中国的数据交换让企业机构可以与生态系统共享数据,创建强大的数据合作伙伴关系。在数据变现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以安全的方式共享数据,通过各种方式将价值最大化,比如数据管理和集成骨干网、数据即服务(DaaS)、数据交换、数据/人工智能交易平台。

区块链是用于保证整个数据交换生命周期有迹可循的技术之一。基于区块链数据,定价、签约、执行和付款都可以在订立智能合约的基础上进行交付。当然,区块链仍是一项新兴技术。它在数据交换场景的实施还在概念验证当中,目前还没有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使用。

同时,隐私增强计算技术将带来更多机会。传统的技术手段可为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提供保护,而隐私增强计算(PEC)技术可以保护使用中的数据。Gartner2022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中,隐私增强计算位列其一。企业如果能够通过对关键数据更广泛的获取来成功交付业务案例,就能在竞争中获得独特的优势。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 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国产CPU厂商龙芯中科宣布,OpenHarmony(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与龙芯2K0500开发板完成适配验证,龙架构(LoongArch)平台对于OpenHarmony已形成初步支持。据介绍,OpenHarmony是全球开发者共建的开源分布式操作系统,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及运营,国内众多厂商已基于其形成多个跨终端全领域的发行版操作系统。

OpenHarmony由华为公司贡献主要代码、 由多家共建,具备面向全场景、分布式等特点。

1.png

龙芯2K0500开发板

据了解,龙芯2K0500是基于64位LA264处理器核设计的高集成度处理器芯片,集成单个64位龙架构(LoongArch)LA264处理器核、32KB一级指令缓存、32KB一级数据缓存、512KB二级缓存、32位DDR2/3-1066控制器、2DGPU图形核心、DVO显示接口、两路PCIe2.0、两路SATA2.0、四路USB2.0、一路USB3.0、两路GMAC、PCI总线、彩色黑白打印接口、HDA及其他常用接口,主频500-800MHz。

2.png

该芯片主要面向工控互联网应用、打印终端、BMC等应用场景,可实现ACPI、DVFS/DPM动态电源功耗管理等低功耗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推动龙架构芯片适配OpenHarmony系统,今年4月,龙芯中科与润和软件、慧睿思通、龙芯俱乐部等于发起成立OpenHarmony LoongArch SIG。

来源:快科技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P4T开关产品组合支持超宽带和高频应用

圣迭戈—— 20221010村田旗下公司、专注于半导体集成技术的pSemi® Corporation宣布,全新SP4T开关的生产准备工作已全面就绪,这款产品可用于高达67 GHz的超宽带和高频应用。

这款业界首款SP4T开关既紧凑又节能,旨在增强5G毫米波(mmWave)系统和短程连接性。PE42545是毫米波开关系列产品之一,可提供一流的低插入损耗、高线性度、极短开关切换时间、高功率承受能力及支持到高达67 GHz的频率范围,可助力设计人员在测试和测量、无线基础设施、非地面网络和点对点通信应用等方面简化设计布局,提高系统整体效率。

pSemi销售和营销副总裁Vikas Choudhary表示:随着毫米波商用部署的加速,客户需要低插入损耗和低回波损耗性能的宽带毫米波开关来实现高性能毫米波信号链。pSemi在高频半导体创新和制造领域拥有30多年的深厚专业知识,可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值得信赖的高性能毫米波解决方案。

DC7B0BD317B849EA9EC8E0473DD49FAA.jpg

pSemi新型67 GHz SP4T毫米波开关支持无线基础设施、测试和测量、非地面网络和点对点通信系统。

特点和优势

PE42545 UltraCMOS® SP4T开关具备所需的射频性能、高可靠性和小尺寸,可满足从9 kHz到67 GHz的极具挑战性的毫米波系统设计,并提供倒装焊芯片封装。

  • 卓越的宽带覆盖能力——采用专有设计技术,性能达到业界一流水平,可提供高达67 GHz的射频性能。

  • 低延——支持在下一代通信方案中,极快的切换速度,可支持高速数据发射和接收模式。

  • 先的功率承受能力线性度——最高的输入P1dB和IP3性能,可以支持无线通信中的高数据速率传输能力。

测试和测量——毫米波SP4T开关案例分析

测试和测量行业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需要领先于5G毫米波技术发展过程,以提供先进的测试解决方案。设备必须支持更高的功率处理能力、高线性度、低插入损耗和快速切换,以便在极端条件下高效进行高达67 GHz的系列性能压力测试。

2.jpg

pSemi推出的SP4T开关,新型pSemi SP4T开关可简化滤波器组设计

对于寻求简化宽带设计复杂度的测试和测量设计人员来说,单个PE42545 SP4T可以取代滤波器组配置中使用的多个级联SPDT,以减少空间并提供插入损耗较小的频带选择路径。随着3GPP标准在5G5G Advanced6G中的发展,使用可扩展且可靠的组件可确保设计人员能够轻松地调整系统设计以适应不同的频段配置。

更多信息

欲了解有关宽带开关的更多信息,请联系pSemi团队。

关于pSemi

pSemi Corporation隶属于村田,致力于推动半导体集成。pSemi以Peregrine Semiconductor 长达30年的技术传承以及强大的知识产权组合为基础,肩负起全新使命,即助力增强村田在提供世界一流的高性能射频、模拟、混合信号和光学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凭借在射频集成(RF)方面的坚实基础,pSemi的产品组合目前涵盖电源管理、互联传感器、天线调谐和射频前端等领域。这些智能和高效半导体产品为用于智能手机、基站、个人计算机、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物联网(IoT)设备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先进模块提供支持。pSemi总部位于圣迭戈,办事处遍布全球各地,公司团队致力于探索以全新方式创造更小、更薄、更快、更好的电子元件,从而为实现互联世界提供支持。欲了解pSemi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的进展或加入pSemi团队,敬请访问www.psemi.com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研发中心涵盖产品开发的整个环节,为汽车和工业应用提供尖端前沿的半导体方案

领先于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的安森美(onsemi,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近日宣布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设立一个全新的研发中心,以进一步提升安森美的全球设计能力。该研发中心将致力于开发耐高温和经久耐用的产品,用于汽车隔离驱动以及用于智能感知的高精度器件,以进一步顺应汽车和工业发展的趋势及填补市场需求。

配图.jpg

在罗马尼亚成立新研发中心,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安森美的芯片设计能力和内部工程解决方案能力,也为其对全球市场的芯片供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该新研发中心涵盖新产品开发的整个环节,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布局、测试开发、应用、技术开发、项目管理和产品营销等。

安森美电源解决方案部门副总裁Brian Pickard表示:“在一个研发中心实现整个开发周期的闭环,可以促进内部各环节更紧密的协作,从而加快从创新理念和研发到交付给客户的进程。”

随着电动车的日益普及,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以下简称“ADAS”)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演进,全球市场对高性能隔离驱动和智能感知的需求全面爆发。隔离驱动是汽车电气系统的关键部分,其技术的升级对于提高系统能效、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同时,在汽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智能感知可以提供更先进的安全水平和实现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 智能感知还赋能工业4.0,用于机器人、扫描和检测,实现更智能的工厂。安森美在高增长的汽车功能电子化/电动车、ADAS、自动驾驶和工业机器视觉领域都具备多年的行业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实力,并通过不断加强全球布局、吸纳顶尖人才,提升创新实力,推动科技迭代。

关于安森美(onsemi)

安森美onsemi, 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正推动颠覆性创新,帮助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公司专注于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正加速推动大趋势的变革,包括汽车功能电子化和安全、可持续电网、工业自动化以及5G和云基础设施等。安森美提供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组合以及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以解决全球最复杂的挑战,引领创造更安全、更清洁、更智能的世界。安森美位列《财富》美国500强,也被纳入标普500指数。了解更多关于安森美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onsemi.cn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mage001.jpg

Christophe Maleville

Soitec 创新部门

问题 1:相比传统的碳化硅(SiC)技术,Soitec SmartSiC™ 技术还较年轻,您能否介绍一下它目前发展的成熟度?

Christophe MalevilleSoitec SmartSiC 技术正在步入产业化阶段。我们利用在 CEA-Leti (法国微电子研究实验室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先进试验线进行开发与原型设计,并选择记录工具实现大批量生产。目前,我们关注如何降低变异性、缺陷率并提高良率,同时优化测量取样,以最佳的工艺流程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Soitec 在批量应用 SmartCut 技术方面已经拥有 30 年的经验,能够借此加速 SmartSiC 工艺的成熟,这是我们的优势。Soitec已为 2023 年的生产做好充足的准备。

问题 2在降低产品的变异性方面,SmartSiC可以达到怎样的水平?

Christophe MalevilleSiC 的前沿开发人员已经完成了大量出色的工作,他们在 SiC 的晶体质量和尺寸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目前,SiC 器件已经能够为道路上日常行驶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但每个 SiC 晶锭以及每个晶锭内的每片晶圆都是不同的,这给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变数。然而,凭借 SmartCut 工艺,每个晶圆都可以实现重复利用十次以上,从而降低了变异性。通过使用外延层作为供体,我坚信我们的下一代SiC 晶圆——SmartSiC晶圆,将完全消除源于晶体的变异性。通过在晶层转移之前消除基面位错(BPD),用于器件生产的每片晶圆都将相同,这将有利于大批量生产,与传统硅技术之间的差距也将随之缩小。

问题 3Soitec 能否独领变革?

Christophe Maleville:这是一场引领 SiC 器件性能与指标重大进步的革命。但我们并不是独自前行。我们与战略伙伴的合作涵盖了方方面面,从技术研发组织、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到领先的设备制造商。这为加速基于 SmartSiC设备的应用和下一代产品的落地奠定了基础。我们将于 2023 年开始第一代 SmartSiC晶圆的生产。我们的开发周期非常短,从最初的开发工作到批量生产仅用了四年时间,这充分展现了 Soitec 在行业生态系统内紧密合作的高效工作模式。

电动汽车助推电力电子领域的创新

如果说人类世界当前面临的最紧迫危机是如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减缓已经造成的灾难性环境破坏以及人口损害,那么,在当前的地球温室气体排放中,交通业的“贡献”最大,传统上它已被视为重要的污染源。但现在,交通行业已经扬帆起航,准备迎接百年一遇的重大转型。交通生态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研究人员、公司、机构和客户,都在努力塑造更绿色的未来,而电动汽车将是有助于减少机动车碳排放的关键创新驱动力。

更低的成本、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短的充电时间正在助推电动汽车的应用。传动系统的优化是推动电动汽车突破当前极限的方向,这也是一项密集且尖端的研发主题。由于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 (DC) ,而牵引电机只接收交流电 AC),牵引 AC/DC 逆变器的效率就成为了提高动力传动系统能源效率的关键。

特斯拉在 2018 年就首次展示了碳化硅器件是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载充电器中能够以高性能水平管理功率转换的最佳选择。随着每年汽车销售数量的不断增长(见图 1),电动汽车中 SiC 的渗透率预计也将在未来十年显著提升,从 30% 跃升至 70%

image002.png

1:全球 EV 市场趋势和 SiC 渗透率

根据碳化硅基器件与技术的渗透率预测,以及全球几大主要的市场对 EV 需求的激增,很显然,健全有效的 SiC 供应链是确保 EV 被市场广泛应用的关键。

电动汽车市场的到来及其超乎寻常的加速发展,为电力电子市场中节能解决方案提供了巨大动力。许多功率器件制造商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战略举措,包括加大投资以提升大批量晶圆制造能力、建立垂直整合模式并进行战略收购以巩固其供应链等。

来自客户的助推压力,如要求传动系统中拥有更高效率的逆变器,且能够通过 800V 快充实现电池快速充电能力,使得 SiC 器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SiC 早在二十年前就以电力电子中硅的颠覆性替代者的角色出现,尽管成本更高、制造工艺更复杂,但在能量转换方面优势显著。从 25 mm 发展到今天的 200 mm 晶圆,晶圆面积的变大加上其他各方面的改进, SiC 已成为在促进增长与提供设计机遇领域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EV 市场中的 SiC 成本效益比显而易见,而汽车和工业市场也正是SiC前进的目标方向。

然而,尽管特斯拉早在 2018 年就首次推出了应用于电动汽车的 SiC MOSFET,但截至目前,SiC 仍然只是一种用于高端工业和其他功率转换应用的材料,设备制造商提供的产品范围也相对狭窄。很少有专门为 EV 应用设计的器件,而其制造良率也仍然受到现有标准 SiC 晶圆缺陷率的影响。

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所需的功率水平催生了新的器件需求,即单芯片电流处理水平需高达 200A。为了达到这一电气性能水平,SiC MOSFET 单一表面面积需要至少达到 40mm²。但在标准单晶 SiC 衬底上制造这些器件无法达到必要的良率,而且经济上也不可行。此外,用于制造 SiC 晶锭的 PVT 工艺固有的缺陷范围,直到今天仍然是实现高良率的物理障碍。

Soitec 全球领先的 SmartSiC™ 解决方案

Soitec 大展拳脚的时机已经来临。

Soitec 每年在各种产品线(主要面向智能手机)中销售的 SmartCut™ 晶圆超过 200 万片,是射频和手机市场中优化衬底的最大供应商。

目前,Soitec 希望在汽车和工业市场继续保持成功。凭借深耕 SmartCut™ 工艺三十年的专业积淀,Soitec 推出了全新的颠覆性优化衬底 SmartSiC™,为晶圆电气性能、供应链生产力以及器件功率密度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

SmartSiC™ 还创造了器件层面与系统层面的显著价值,助推了智慧移动(eMobility)的落地应用,并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完善。

过去几年间,Soitec 一直在格勒诺布尔 CEA-Leti 的衬底创新中心深入研究 SmartSiC™ 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了单晶 SiC 衬底的卓越物理特性,通过将其作为供体可提供十倍的重复利用率,并结合了创新性的高导电多晶衬底作为操作晶圆(handle wafer)。

SmartSiC™ 晶圆可提供卓越性能:更环保、更高效、更出色

image003.jpg

SmartSiC™ 晶圆

无论是对于 150 mm晶圆还是 200 mm晶圆而言,SmartSiC™ 都是一种更环保、更高效、更出色的技术解决方案,有望成为 SiC 市场的行业标准之一。

SmartSiC™ 将可重复利用十次的优质单晶 SiC 与超高导电性操作晶圆相结合,与传统 SiC 衬底相比,这种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可以无缝集成到所有现存的电源生产线中,并表现出明显的商用、环境与制造优势。

简单且节能的制造工艺使 SmartSiC™ 的碳足迹更少,更为环保。与传统 SiC 相比,每片SmartSiC™ 晶圆减少的碳排放量可高达 70%

通过重复利用稀缺的 200mm 单晶供体,Soitec 能够助力这些大尺寸衬底的快速落地应用,赋能市场的增长。SmartSiC™ 的优化设计所带来的卓越生产良率、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为电力电子设备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相比块状 SiCSmartSiC™ 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可为功率器件(例如 MOSFET 或二极管)每平方毫米提供多达 20% 的电流。这是生成新一代功率器件的制胜秘诀。

Soitec SmartSiC™ 产品系列由 SmartSiC™-Performance SmartSiC™-Advanced 衬底组成。SmartSiC™-Performance 目前处于原型开发阶段,正在与 Soitec 客户进行验证。而 Soitec 的创新团队正在研发 SmartSiC™-Advanced BPD 衬底,该产品目前处于送样阶段。

image004.png

2 Soitec 独特且专利的 SmartCut™ 工艺同样适用于 SiC 材料

在具有超高导电性的多晶碳化硅操作衬底之上(其 150 mm 200 mm 晶圆的总厚度分别为 350 µm500 µm),SmartSiC™ 衬底的优化设计能够提供最高水准、厚度小于 1 µm的单晶 SiC 层。供体晶圆减去用于第一个 SmartSiC™ 晶圆的 1 µm 层之后,可重复用于第二个SmartSiC™ 晶圆。以此类推,每个供体晶圆至少可用于十个 SmartSiC™ 晶圆。

与块状 SiC 中使用的物理气相传输 (PVT) 相比,采用多晶碳化硅作为每个 SmartSiC™ 晶圆生产的操作晶圆则是基于更环保、用时更短的化学气相沉积 (CVD) 工艺。Soitec 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 PolySiC 具有足够的掺杂来控制衬底的导电性,同时还能保持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见图 3)。

image005.png

3PolySiC 主要工艺步骤

经过多年积淀,无论成熟度还是专业储备,Soitec 都具备能力定义并确保晶圆几何构造的完美,而这恰是掌握晶圆键合的关键所在。2021 11 Soitec 收购NovaSiC,为公司带来超过 25 年的 SiC 晶圆生产经验,是Soitec 在碳化硅战略路线上的又一里程碑。

截至目前,Soitec SmartSiC™ 已在衬底工艺和设计中达到了稳定的高水平。经过密集和大规模的测试与原型设计,Soitec 生产的晶圆为市场、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带来的价值和益处显著。采用 SmartSiC™ 生产的 MOSFET 和二极管性能均获得大幅提升,同时拥有了更为长期的可靠性和更强的高温稳健性。目前,多家设备制造商已承诺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在其下一代产品的认证中采用 SmartSiC™

探秘 SmartSiC的研发

Soitec 最初派遣研发团队深入研究SmartSiC™项目时,目的在于将 SiC 的制造良率提高到全球公认的硅基功率器件标准水平。

SmartCut™ 工艺可以保持来料供体晶圆的晶体质量。如图 4 所示,在供体和 SmartSiC™ 表面的相同位置可以观察到 KOH(氢氧化钾)蚀刻晶体产生的缺陷。

image006.png

4:晶体缺陷表征、KOH 蚀刻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单晶 SiC 供体(左)和 SmartSiC™(右)点对点比对

为降低缺陷水平,Soitec 探索并采用了一种新的概念,即在已去除基面位错 (BPD) 的供体上采用 Smart Cut™ 工艺。

利用单晶 SiC 晶圆独特的生长特性,无BPD的供体能够将无BPD 层转移到多晶 SiC 操作晶圆上。这种新型优化衬底称为 SmartSiC™-AdvancedSmartSiC™-Advanced 衬底的 BPD 密度值如图 5 所示。

衬底

标准4H-mSiC

SmartSiC™-Advanced

BPD 密度 (/cm²)

~ 500

< 0.1

5:供体 SmartSiC-Advanced 衬底中的 BPD 缺陷密度

具备无 BPD顶层的SmartSiC™-Advanced 衬底因此成为漂移外延环节的优质晶种层。

这明显降低了致命缺陷的潜在成核位置密度,同时扩大了外延工艺窗口并简化了外延堆栈,而且无需转换缓冲层。

良率模拟和实验表明,这些改进将引入的外延生长致命缺陷密度降低了 10 倍,并且将大于 20 平方毫米的器件生产良率提高到 20% 以上。在器件可靠性方面,无基面位错层不仅可以防止位错滑动,还能消除器件中的双极退化。Soitec 的下一代 SmartSiC™-Advanced 衬底消除了 SiC 晶圆中的 BPD,对整个 SiC 行业而言,有望将 SiC 器件制造良率提升至 90%

而且,SmartSiC™ 中采用的多晶 SiC 操作衬底具有高掺杂水平,这使 SiC 功率器件(二极管或MOSFET)背面的欧姆接触层更易制成。

Soitec 的最新研究证明,无需退火的欧姆接触工艺可在SmartSiC™ 衬底上轻松执行,且长远芯片组装的可靠性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Soitec 150 mm SmartSiC™-Advanced 产品已经开始送样。其原型衬底正接受主要客户的检验,并可根据需求向其他客户弹性交付。更多数据已于 ICSCRM 2022 国际会议(2022 年碳化硅及相关材料国际会议)上进行公布。

SmartSiC™ 晶圆厂的启动与扩产

image007.png

6:位于法国的新工厂贝宁 4

大批量生产是 Soitec 的下一步目标举措。Soitec 用于 SmartSiC™ 大规模生产的新工厂 Bernin 4 已于 2022 3 月破土动工,开工日期定为 2023 年年中(如图 6 所示)。凭借最先进的设备设施,Soitec 将在 2024 年实现 SmartSiC™ 的产能提升;到 2030 年,SmartSiC™ 晶圆总产能(包括 150mm 200mm)将达到 100 万片/年。其中大部分为 200mm 晶圆,这得益于 Soitec 的两项关键技术:

image008.jpg

7 150 mm 200 mm 规格的 SmartSiC 晶圆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晶圆的尺寸面积不断扩大,SmartCut™ 工艺的效益规模也呈现出指数级增长,而200 mm规格的晶圆变得愈发重要。

200 mm SmartSiC™ 晶圆所具备的10倍重复利用率,将成倍优化资源利用率,缓解供应链压力,并加速汽车和工业市场中高质量晶圆的高效生产与应用。

随着多个合作伙伴对 SmartSiC™-Performance 产品原型的认可(如图 7所示),2022 年的产品认证正处于紧锣密鼓地扩大范围并加速推进中。

SmartSiC™ 晶圆正成为新的行业标准

电动汽车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变革,市场上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上一次交通业变革发生在二十世纪 90 年代左右,人类用了 15 年时间从马车交通时代转进入机械交通时代;而鉴于 CO2 减排和减缓全球变暖的迫切需要,从汽油车时代进入电动车时代的转变应该会更快。

2018 年特斯拉引入 SiC 并开创电动汽车市场以来,这项技术已被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采纳。然而,SiC 还需要克服在电气性能、产能、成本和良率方面的众多障碍,才能在电动汽车领域独占鳌头。

Soitec 成功预见了上述挑战以及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势头。我们推出的 SmartSiC™ 是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单晶 SiC 衬底替代品,能够为更高效率的电源提供更环保、更高效、更出色的解决方案。

由于单晶 SiC 供体晶圆可重复使用 10 次,并且低 RDSON 功率器件的电导率提高了 10 倍,SmartSiC™ 已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并有望成为行业新标准。

Soitec 汽车与工业部门副总裁 Emmanuel Sabonnadiere 表示:“我们的 SmartSiC™ 衬底将成为加速电动汽车变革的关键,可帮助电力电子设备的能效与性能提升至新高度,赋能电动汽车的发展。”

image009.png

8SmartSiC™ 产业化蓝图

Soitec 的创新将助力提升资源利用及能效,助推经济发展和赋能商业成功。我们的创新成果正在推动众多行业和生态系统的发展,而半导体及其基础衬底的战略地位正是他们所一致认可的。

Soitec 的创新土壤孕育着美好未来!

注:Soitec 的四篇科学出版物已于 ICSCRM 2022 上正式发布。

关于Soitec

法国 Soitec 半导体公司是设计和生产创新性半导体材料的全球领先企业,以其独特的技术和半导体领域的专长服务于电子市场。Soitec 在全球拥有超过 3,500  项专利,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满足客户对高性能、低能耗以及低成本的需求。Soitec 在欧洲、美国和亚洲设有制造工厂、研发中心和办事处。Soitec 全力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于 2021 年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宗旨:“我们提供科技创新的土壤,赋能电子设备的智能和节能,缔造可持续的美好生活。”

Soitec, SmartSiC™ Smart Cut™ Soitec 的注册商标。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oitec.com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收购将助推Velodyne打造更强大的智能基础设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Velodyne Lidar, Inc. (Nasdaq: VLDR, VLDRW)今天宣布,已收购位于蒙特利尔的人工智能(AI)软件公司Bluecity。Bluecity基于激光雷达的新一代解决方案可解决安全、交通和基础设施问题。此次全部股权收购交易进一步巩固了Velodyne的承诺,即提供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自主视觉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取得成功。预计Bluecity的加入不会对运营开支和现金使用造成重大影响。Bluecity的行政、软件开发和销售团队将加入Velodyne。

1.jpg

由Bluecity支持、安装在加州圣何塞某十字路口的Velodyne Lidar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图片来源:Velodyne Lidar

2.jpg

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某十字路口,安装了配有Velodyne激光雷达传感器和Bluecity人工智能软件的Velodyne Lidar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图片来源:Velodyne Lidar

3.jpg

Velodyne Lidar收购蒙特利尔人工智能软件公司Bluecity。

Velodyne和Bluecity已合作多年,共同为智慧城市应用提供基于激光雷达的解决方案。Velodyne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S)结合了公司屡获殊荣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Bluecity的AI软件。IIS具有交通监测和分析能力,可改善道路安全,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并帮助城市规划更智能、更绿色的交通运输系统。该解决方案已在四大洲的74个系统中部署,包括在美国国内的加州、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得克萨斯州、内华达州和密歇根州,以及国际上的加拿大、中国、阿联酋、印度、芬兰、德国和澳大利亚推出的系统。

Velodyne Lidar首席执行官Ted Tewksbury博士表示:“欢迎Bluecity成为Velodyne团队的正式成员,我们对此感到十分振奋。他们是一群才华横溢的创新者,开发了颠覆性的人工智能和分析软件,这些软件是对我们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Vella软件的理想补充。Velodyne基于激光雷达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出后,客户反响非常积极热烈。客户正在利用我们的激光雷达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来获取商业洞见,并改善安全、可持续性、效率和交通公平性,这是单靠传统摄像机或雷达无法实现的。对Bluecity的收购进一步证实,将软硬件融于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是Velodyne在所有终端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优势。”

Bluecit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sad Lesani博士表示:“Velodyne的愿景是成为人工智能自主视觉系统的领先供应商,Bluecity坚信这一愿景能够实现。我们使用Velodyne一流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经验表明,他们的解决方案完全有能力使社区更安全,运转更高效。我们的团队很高兴能成为Velodyne的一份子。”

Velodyne扩展全栈式解决方案组合

Velodyne将继续扩展其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功能,包括监测人流和车流,为停车场、零售、赌场和体育场等应用场景打造一系列新的全栈式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根据Yole Group旗下Yole Intelligence发布的数据显示,激光雷达智能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08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11亿美元1。为服务这些不断增长的市场,Velodyne将把Bluecity功能强大的人工智能和分析软件与Velodyne的Vella激光雷达感知软件相整合,以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提供。这种整合将加快打造面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基础设施的基于Velodyne激光雷达的新软件解决方案,使客户能够加速向这些市场推出自主视觉系统。

Vella软件可将激光雷达数据转化为可操作信息,使自主系统能够观察和了解它们所处的环境。Vella的实时数据使自主系统能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例如机器人安全移动或车辆安全行驶),并提供分析能力(例如,交通解决方案可帮助社区了解未遂碰撞、闯红灯和其他道路使用者行为的根本原因)。

1来源:《2022年激光雷达:聚焦汽车和工业》报告,Yole Intelligence2022

关于Velodyne Lidar
Velodyne Lidar (Nasdaq: VLDR, VLDRW)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先企业,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有盛誉。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灵活性、质量和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机器人、工业、智能基础设施、自动驾驶汽车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依托持续的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促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1004005370/en/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QE plc(AIM 股票代码:IQE,以下简称“IQE”或“集团”),全球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晶圆产品和先进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日郑重宣布与 MICLEDI Microdisplays(以下简称“MICLEDI”)达成合作,专注实现 microLED 技术的大规模商用。

IQE新闻稿配图-1.jpg

MICLEDI 是一家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设计和技术公司,开发独特高性能 microLED 显示屏,专注于增强现实 (AR) 产品。根据合作协议,IQE 将为 MICLEDI 提供一款 200 毫米(8 英寸)平台,以实现这项技术的扩展和商业化,从而推动红色 microLED 的量产。这种几何结构可以使标准 200 毫米和 300 毫米硅工艺平台兼容,让双方合作能够实现规模效应。

IQE 首席执行官 Americo Lemos 表示:MicroLED 是沉浸式显示技术的未来,此次合作提升了 IQE 在这一市场的地位,该市场有望在一系列终端市场应用中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增长,其中包括日常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化合物半导体是推动MicroLED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IQE很高兴能与 MICLEDI 合作,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IQE新闻稿配图-2.jpg

IQE 首席执行官 Americo Lemos

MICLEDI首席执行官 Sean Lord 补充道:“我们将 MICLEDI 独特的 microLED 阵列与 IQE 创新的 8 英寸平台相结合,由此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我们解决方案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对高速增长的 microLED 市场。MICLEDI的增强现实产品将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我们期待着在新的合作关系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这种创新技术。”

关于 IQE

IQE 是全球领先的先进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和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助力实现了丰富多样的应用,包括:

  • 手持设备

  • 全球电信基础设施

  • 互联设备

  • 3D 传感

作为业务遍及全球的规模化外延片制造商,IQE 在这个门槛极高的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IQE 向整个市场供应产品,不受芯片和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层面的竞争影响。得益于该集团强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包括专有技术和专利),IQE 生产的外延片具有卓越的质量、良率和单位经济效益。

IQE 总部位于英国卡迪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分别设立有九个生产基地,拥有约 700 名员工,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AIM上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iqep.com

关于 MICLEDI

MICLEDI Microdisplays 是一家为增强现实 (AR) 市场提供 microLED 显示模块的无晶圆厂开发商。该公司于 2019 年从著名的比利时研发中心 IMEC 中分离出来。MICLEDI 技术基于 III/V 材料加工、三维集成和 300 毫米硅基加工的创新组合,与专有 ASIC 相结合,提供一款独立、紧凑的单片式 AR 显示器,具有高图像质量和电源效率。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micledi.com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最近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美国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压铸成复杂零件的全陶瓷材料。这一行业突破可能改变包括手机和其他无线电部件在内的散热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2021年7月,研究人员正在测试一种实验性陶瓷化合物。

陶瓷在受到极端的热变化和机械压力时,容易因热冲击而破裂,甚至爆炸。当用喷灯喷陶瓷时,它变形了。几次试验后,研究人员意识到,他们可以控制其变形。于是,他们开始对陶瓷材料进行压缩成型,发现这一过程非常快速。

1.jpg

底层微观结构允许全陶瓷在成型过程中快速传递热量,实现热量有效流动。研究人员表示,这种陶瓷可以形成精致的几何形状,在室温下表现出卓越的机械强度和导热性能。这种热成型陶瓷是材料的一个新领域。

这款新产品有可能带来两项行业改进。首先是它作为热导体的效率高,可以冷却高密度电子产品。一般来说,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都安装了一层厚重的铝层,这是吸收设备热量所必需的。新材料厚度不到一毫米,可被塑造成所需的冷却表面。

2.jpg

东北大学机械和工业工程副教授兰德尔·厄布说:“这种以声子晶体为基础的陶瓷允许热量在没有电子传输的情况下流动。它不会干扰手机和其他系统的无线电频率。”

另一个改进是它可以直接与电气部件进行形状匹配。研究人员展示了这种陶瓷的非牛顿行为,他们通过振动将一团块状的陶瓷浆料液化,重新组织了材料的结构成为可模制的陶瓷。

3.jpg

研究人员认为,未来这种全陶瓷材料可用于塑形,贴合到各种电子部件上。这种陶瓷将比目前使用的金属更薄、更轻、效率更高。

来源:中国科技网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5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