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领先的数字绘图设备创新者和制造商绘王(Huion),在所有平台上欢庆诞生12周年,包括社交媒体网站和官方社区。

绘王于2011年成立,在过去十年里,由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导者。当被问到成功秘诀时,绘王给出的答案是"创新"。绘王努力为客户带来最好的产品和前沿的技术。因此,绘王作为声誉良好的全球品牌迅速发展。如今,绘王已经成为业内进行比较的"基准",并且由于富有价值,时常为不同使用群体和创意人士所推荐。

绘王坚持"科技+创新"战略

近年来,绘王努力落实"科技+创新"战略,扩展从入门级到高端工作流程的产品线,帮助满足多种多样的创造者和专业人士的需求。

2022年至2023年期间,绘王推出了业内最大的数位板Inspiroy Giano,以及业内第一款采用双滚轮控制器的数位板Inspiroy Dial 2;此外,绘王还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数字笔记本Huion Note、直观的Inspiroy 2平板系列、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数位屏Kamvas Studio 16 & 24。

至于技术成就上面,绘王推出了最新的PenTech 3.0+,能够给艺术家带来更为自然的书写体验。PenTech 3.0+技术首先在PW550和PW550S上得到使用。凭借呈线型上升的压力敏感度,新的绘王数位笔将会书写流畅,让用户体验更上一层楼。

在此期间,绘王还赢得了许多设计奖,包括2022年金点设计奖(GOLDEN PIN DESIGN AWARD 2022)和2022年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 2022)。毫无疑问,这是对绘王的一种认可和鼓励,促使绘王再攀高峰。

绘王的近期前景

绘王的使命是,把数字墨水解决方案带给全世界更多的人,让他们无论具有什么样的背景与地位,都能凭借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展现他们的理念和价值观。现在,绘王的用户遍布整个世界,包括欧洲、东南亚、北美和澳大利亚。

我们已经看到了创新的巨大力量,并且依然相信,创新乃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在可预见的未来,绘王将会继续创新,引领业界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在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方案通过,对新形势下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构建全方位、高层次、多途径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以人才为引领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一项重要制度设计与创新,不仅可以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果的检验手段,更可以作为促进职业教育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职业技能大赛的制度和考核内容也在不断升级创新。

2023年3月4日,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作为"高职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的支持单位,梦之墨公司再次为比赛参赛选手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2023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去年,为了提升竞赛效果,达到全面考察学生在完成“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的能力,赛事专家组创新地引入了PCB现场制板环节,弥补了传统比赛过程中因无法现场即时完成PCB制作,导致的PCB设计到系统验证环节不统一的问题。比赛过程中,真正做到全流程模拟实践电子产品从PCB设计到最终实现成品电路板,并完成系统功能调试的过程,更好地达成了竞赛目标。

今年,大赛依旧延续去年的比赛流程,使用梦之墨T series PCB快速制板系统作为现场制板平台,在学生提交PCB设计图后高效实现电路板成品输出,圆满达成了竞赛效果。

最终43支队伍经过8个多小时紧张激烈的角逐,产生了4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在此向获奖选手们表示由衷祝贺!

成绩发布

从本次赛事结果看,在赛题难度略有提高的情况下,学生们提交的PCB设计通过有效性及合理性验证的数量及完成制板的数量还在增多。可以感受到,学生整体的综合能力在提升,这必然与学校对他们在日常学习中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度相关,学生的能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得到了针对性的加强,真正达到了“以赛促教”的效果。

比赛现场

PCB板制作区


学生焊接

学生作品

无疑,对于“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项目”类赛项,现场全流程的比赛模式更加符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可以充分达成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全方位考察,这也为日常的相关人才培养要求提供了参考,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真正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梦之墨作为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教育服务的公司,很荣幸连续两年参与到赛事过程中,亲历了流程的变化与完善,也见证了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变化和成长。后期梦之墨希望能深度参与到更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促进实践训练内容及模式的完善,为职业教育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BeagleBoard.org®最新款单板机可为用户减少并简化微控制器代码开发工作,且无需布线即可快速构建设计原型

安富利旗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e络盟宣布发售BeagleBoard.org®的两款全新开发板:BeagleConnect™ Freedom和BeaglePlay®。

BeaglePlay是一款开源单板机(SBC),专为简化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开发而设计,便于用户轻松添加传感器、执行器、指示器、人机界面和网络连接功能。

BeaglePlay配备非富的扩展接口,且处理性能强大,是各种系统应用开发的理想之选。它内置有线和无线连接,提供创新的单对以太网和Sub-GHz无线两种配置可选,因而能够接入海量传感器和原型系统。对于想要体验简版Linux系统的初级用户来说,BeaglePlay将是最佳选择,使得他们无需学习阅读原理图就可以进行扩展。

BeaglePlay可用于各种应用开发,包括零售和POS自动化、视觉分析、医疗设备、智能建筑以及Edge AI等。

BeaglePlay主要功能特性包括:

  • 功能强大的64位四核处理器。

  • HDMI Type-A最高支持全高清/1080P,24位RGB色彩。

  • 创新的连接选项,包括Wi-Fi、千兆以太网、sub-GHz无线和数据线供电的单对以太网。

  • 兼容1,000 款即用型附加板及定制版Debian Linux映像,同时配有用于摄像头和触摸屏显示器的带状电缆连接,能够轻松实现扩展和定制;配备一个电池供电的实时时钟插座。

  • 非常适合人机(HMI)界面设计。

  • 价格实惠且直观易用,可为用户带来卓越的开发体验。

对于使用BeagleConnect Freedom进行Zephyr应用开发的用户而言,BeaglePlay也是一款超实用的开发平台。

BeagleConnect Freedom是由BeagleBoard.org开发的一款开源硬件无线平台。它基于TI CC1352P7微控制器,可支持2.4 GHz和长距离、低功耗Sub-1 Ghz无线协议。

BeagleConnect Freedom的主要功能特性包括

  • 支持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原型制作,可通过与1,000多款mikroBUS™附加传感器、执行器、指示器的硬件兼容性实现加速;提供其他多种连接和存储选项。

  • 借助可扩展的模块化实时操作系统Zephyr的软件支持,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特定需求定制解决方案。

  • 配有提供USB-UART功能的MSP430F5503,以及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SPI闪存、电池充电器、蜂鸣器、LED及JTAG连接,是用于物联网开发和原型制作的一款全面解决方案。

  • TI CC1352P7微控制器(MCU)配备48 MHz Arm Cortex-M4F处理器、704KB闪存、256KB ROM、8KB高速缓存SRAM、144KB超低泄漏SRAM及无线升级(OTA)功能。该MCU可灵活支持多协议、多频带,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的通信需求。

  • 可通过mikroBUS标准灵活地连接几乎所有典型传感器或指示器(有数百款设备可选),从而实现快速原型制作,且无需布线。

  • 可实现完全定制。

BeagleConnect Freedom无需用户开发微控制器代码,也无需使用用户空间驱动程序,简化了快速原型开发过程。借助BeaglePlay托管的内核驱动程序和协作支持代码,用户无需剪切和粘贴传感器接口示例。Linux内核具备与各种外设进行交互的能力,因此用户不需要依赖其它微控制器代码库。此外,用户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即可集成大量设备,若需自动化代码也能轻松编写完成。也就是说,用户无需花费大量时间编写复杂的代码,从而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测试设计方案。

由于BeagleConnect的软件代码库并未针对任何特定网络设备配置进行定制,因而大大简化了维护工作。这意味着代码库的任何改进将让所有用户受益。此外,BeagleConnect固件源代码会提交到上游Zephyr 项目,从而能够增加用户基础,并更好地检测和解决问题或漏洞。

Farnelle络盟单板计算主管Romain Soreau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向全球供货Beagleboard.org®的这两款单板机,价格实惠且简单易用。全球电子爱好者、教育工作者及专业人士都能使用这两款产品进行各种测试项目及电子项目开发,无论是简单的传感器、LED显示器,还是复杂的机器人和物联网系统。

BeagleBoard.org执行董事Christine Long说道:“两款单板机价格极具吸引力,传输速率快且高度灵活,无需用户逐行编写代码,因而必能将新手和熟练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到新的水平。”

客户现可通过Farnell(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Newark(北美地区)和e络盟(亚太区)购买BeagleBoard.org的BeagleConnect Freedom和BeaglePlay单板机。

关于我们

e络盟隶属于Farnell集团。Farnell是全球电子技术产品领导者,致力于科技产品和电子系统设计、生产、维护与维修解决方案的高品质服务分销已逾80年。凭借其丰富的业界经验,Farnell向电子爱好者、设计工程师、维修工程师和采购人员等广泛客户群体提供强有力支持,同时与全球领先品牌和初创企业积极合作,共同研发高新产品并推向市场。公司还全力协助推动行业的发展以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当代和下一代工程师。Farnell在欧洲经营 Farnell 品牌,北美经营 Newark品牌,亚太地区经营e络盟品牌。Farnell通过其广泛的分销网络及在英国的CPC公司直接向客户供货。

Farnell隶属于安富利公司(纳斯达克代码:AVT)。安富利是一家全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庞大而完善的生态系统,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客户提供设计、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专业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farnell.com/corporatehttps://www.avnet.com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收购将加速罗克韦尔向全球制造商交付工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全球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规模居首的企业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 Inc., NYSE: ROK)今天宣布,公司收购了Knowledge Lens。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Knowledge Lens是一家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源自企业数据的可操作的业务洞见,将数字技术与深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AI)和工程专长相结合。Knowledge Lens将加入罗克韦尔首屈一指的数字服务业务Kalypso,以加速全球更多制造商取得转型成果。

随着对扩大整个企业连通性以及实现数据驱动的预测性和指导性洞见的需求不断增加,罗克韦尔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业务成为其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Knowledge Lens将与Kalypso一起大幅提升罗克韦尔的能力,以释放数据的力量,实现自主制造,并推动更多制造商实现持续优化。

罗克韦尔生命周期服务部门高级副总裁Frank Kulaszewicz表示:“对于那些能够充分发挥数据潜力的制造商而言,数据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但对许多企业来说,他们的工厂和供应链中产生的数据,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利用。对Knowledge Lens的收购提升了我们的能力,让我们能够帮助全球更多的制造商发现并利用其数据中隐藏的洞察力,从而为其业务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

Knowledge Lens成立于2013年,为广大制造商提供服务,专注于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受高度监管的行业。Knowledge Lens还扩大了Kalypso通过领先的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开放平台来服务客户的能力。

Knowledge Len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udheesh Narayanan表示:“我们很高兴加入罗克韦尔和Kalypso大家庭,扩大我们的集体创新能力,建立一个更可持续、更具弹性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凭借我们联合起来的经验,加上Knowledge Lens针对智能工厂、互联员工、IT/OT集成、数据迁移和可持续性等常见用例的预打包云原生解决方案,我们为提高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关于罗克韦尔自动化

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NYSE: ROK)是全球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领导者。 我们将人们的想象力与技术的潜力联系起来,以拓展人类的能力,使世界更具生产力和可持续性。总部位于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雇佣了大约2.6万名问题解决者,专注为我们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如需了解我们如何使互联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焕发活力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ockwellautomation.com

关于Kalypso

Kalypso是罗克韦尔自动化(NYSE: ROK)旗下的业务,通过数字价值链推动创新和自主运营,帮助客户从根本上改变发现、创造、制造和销售产品的方式。Kalypso提供战略和变革管理、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企业技术以及托管服务方面的专业服务,涵盖从产品构思到生产再到最终客户的方方面面。Kalypso的员工在离散、混合和流程工业领域拥有深厚的专长,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kalypso.com。请在LinkedIn上关注@Kalypso,在Twitter上关注@KalypsoROK 。

关于Knowledge Lens

Knowledge Lens Private Limited是一家数字技术咨询公司,为全球制造商和企业提供工业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Knowledge Lens利用数据科学、分析和云来帮助客户加快其实现自主制造的步伐。Knowledge Lens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应用,将从边缘到云端的人和机器智能统一起来,推动可持续的业务成果,从而满足制造商在整个工业生命周期中的需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knowledgelens.com。请在LinkedIn上关注@knowledgelens,在Twitter上关注@KnowledgeLens 。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301005189/en/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创新业务增速可观,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2023年3月10日 --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TCL电子"或"公司",01070.HK)今天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之2022年全年业绩。

2022年,在国际局势动荡、全球通胀持续以及汇率明显波动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导致消费需求有所抑制,但随着上下游供应链、物流成本与库存压力有所缓解,防疫政策调整以及消费补贴刺激均为消费行业复苏带来动力。TCL电子聚焦显示业务,同时加速创新业务规模发展,2022年迎来新突破。

公司2022年整体收入达713.51亿港元,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渠道结构优化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毛利逆势同比增长4.6%达131.12亿港元,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18.4%;公司全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7.04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02.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为回报股东,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12.70港仙,派息率达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的45.0%。

持续中高端突破,大尺寸显示业务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球TV行业出货量规模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整体承压,据Omdia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TV出货量为2.03亿台,同比下降4.8%;出货规模为1,024.21亿美元,同比减少13.2%。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TCL电子采取"品牌引领价值,相对成本优势"的经营战略,聚焦中高端市场,坚定推行"高端+大屏"策略,TCL智屏[1]出货量市占率连续数年持续提升,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二[2]。2022年TCL智屏全球出货量达2,378万台,同比逆势提升0.8%,其中65吋及以上智屏出货量同比增长75.7%,出货量占比亦同比显著提升8.2个百分点至19.3%;同时,高端产品TCL Mini LED智屏维持高增长,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6.8%,中高端大屏出货量占比提升带动大尺寸显示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18.8%,大尺寸显示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市场方面,疫情因素致家电消费持续走弱,据中怡康全渠道数据,2022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3,494万台,同比下降5.6%,零售额规模为人民币1,155亿元,同比下降12.2%。尽管如此,TCL电子依然坚定通过整合渠道、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在中国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智屏出货量显著提升。2022年TCL智屏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逆势大幅增长21.3%,零售额市占率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14.6%,稳居中国市场前二[3];同时,TCL Mini LED智屏零售量在中国Mini LED TV市场占有率超过53%,蝉联冠军[4]。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中国市场智屏2022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8%至151.94亿港元,毛利率亦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至24.4%。

在国际市场,2022年TCL智屏国际市场销售收入300.00亿港元,毛利率达15.9%,销量市场份额在海外超过二十个国家及地区排名位居前五且市场份额亦同比有所增长[5],经营质量稳健提升。

全球全品类智能生态布局,创新业务已成为高增长引擎

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TCL电子大力开展全品类营销、分布式光伏、智能连接及智能家居等创新业务,2022年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2%达104.44亿港元,占整体收入的14.6%,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成为了新的高增长引擎。

TCL电子持续深化全品类智能物联生态布局,推动空冰洗产品进军国际市场。2022年公司全品类营销业务的分销收入达82.43亿港元,同比增长29.4%,分销毛利额同比提升53.7%至10.85亿港元,毛利率同比显著提升2.1个百分点至13.2%。2022年公司推出了包括首创双向新风技术的新风空调小蓝翼Ⅲ在內的多款智能产品,TCL分子保鲜冰箱Q10和TCL双子舱复式分区洗衣机斩获多个行业奖项,品牌实力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TCL电子紧抓全球清洁能源与碳中和发展趋势,与TCL中环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快速切入分布式光伏赛道,2022全年光伏业务实现收入3.28亿港元。凭借中国市场渠道覆盖优势,TCL电子于2022年第二季度正式开始拓展分布式光伏B2B、B2C端业务,并在年底完成超过8,000家农户签约、超过150家经销商渠道新增、工商签约项目超过120个,资金/工程技术/科技系统/制度与流程等四大能力平台"从0到1"搭建,目前分布式光伏业务覆盖省市已多达9个,2023年拟拓展省份将超过10个。

另外,TCL电子孵化的新锐企业雷鸟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雷鸟创新")推出了多款消费级AR/XR智能眼镜,其中,在CES 2023上首次亮相的AR智能眼镜雷鸟X2,采用衍射光波导+双目异显全彩 Micro LED方案,可为用户提供智能翻译、实时导航、信息提醒、快捷拍照等多场景功能。从2022年消费级AR眼镜的线上销量表现情况来看,雷鸟创新以28.4%的市场份额雄踞榜首[6]

全球互联网业务稳健发展,平台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TCL电子积极于全球范围布局家庭互联网业务,致力为用户提供多屏即时互动、全场景智慧感知的产品与服务。2022年公司全球互联网业务收入达22.98亿港元,同比提升24.3%。

从中国市场来看,2022年公司国内互联网业务 [主要为深圳市雷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雷鸟网络科技")国内业务] 盈利能力继续保持上升态势。雷鸟网络科技通过持续丰富平台内容、提升内容推荐精准度和系统使用便捷度,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用户粘性。2022年中国市场互联网收入达17.97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20.6%,雷鸟网络科技ARPU达85.1港元,同比增长10.7%;月度活跃用户数超2,170万,同比增长10.6%。

国际市场方面,TCL电子积极与Roku、Google等国际互联网巨头保持紧密合作,从2021年开始持续获得来自Google平台运营收入分成;同时,雷鸟网络科技积极发展海外业务,通过合作伙伴OTT平台快速积累TCL Channel用户,截至12月底,内容聚合应用TCL Channel已覆盖北美、欧洲、中南美洲、亚太等地区的60个国家,累计用户数超过1,200万。

未来展望:以科技化、全球化推动企业发展,与时俱进落实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

未来,TCL电子进一步深化"科技化"和"全球化"发展,坚定"品牌引领价值,相对成本优势,极致效率经营,协作创新驱动"的经营战略,着力全球重点区域发展和重点渠道覆盖,加码研发创新以更好驱动产品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力争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公司亦将密切关注时代新趋势,把握新兴机遇,不断拓展业务与服务边界,积极培育新增长曲线,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为股东带来更大的价值回报

[1] 智屏主要指智能电视("TV")相关的大尺寸显示产品,以出货量计公司超95%的TV为智屏产品。

[2] 数据源:Omdia,2022年全球TV出货量数据。

[3] 数据源:中怡康全渠道,2022全年零售量数据。

[4] 数据源:中怡康全渠道,2022全年零售量数据。

[5] 数据源:GfK,2022年出货量数据;NPD,2022年零售量数据。

[6] 数据源:艾瑞咨询,2022线上销量数据。

有关TCL电子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01070.HK,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自1999年11月起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业务范围涵盖显示业务、创新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TCL电子以"品牌引领价值,相对成本优势,极致效率经营,协作创新驱动"为战略,积极变革创新,聚焦突破全球中高端市场,努力夯实"智能物联生态"全品类布局,致力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智慧健康生活,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TCL电子已获纳入深港通之合资格港股通股份名单,是恒生港股通指数、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及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并从2018年起连续五年获得恒生指数公司授予ESG评级A。

如欲查询更多资料,请浏览TCL电子投资者关系网站http://electronics.tcl.com,或访问TCL电子投资者关系官方微信公众号。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年2月中旬,作为业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独立分销商,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实技术”或“Cytech Systems”)在全球EMS大厂2022年四季度的供应商评估中表现优异,取得了91.25分的成绩,被评为A级供应商。

更新版: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jpg

图.全球EMS大厂将创实技术评为“A级供应商”

从破冰到信任,品质和服务的力量

据悉,这家EMS大厂旨在为全球客户提供复杂的电子产品,电缆线束,机电一体化和箱式制造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和工程以及测试开发活动,横跨高混合EMS价值链,其广泛的产品适用于包括能源技术、通信、电机等在内的诸多行业。“我们和这家客户其实是从去年5月份开始合作,在合作初期,客户对我们始终‘存疑’,在经过了严格的供应商调查和审核阶段后,客户仍想要反复确认货源品质及交期问题,”创实技术销售经理Ellen说道。

最终,创实技术以专业的服务、可靠的货源、稳定的交期,一次次打破客户的存疑,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因此与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3年半导体产业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性,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枢纽,元器件分销商自然需要和产业“共进退”。日前多家元器件分销商陆续公布了其2022年营收数据,业绩下滑和增速放缓成其中的主旋律。在这样的变局下,将“保增长”的难题去落地其实就是和每一家客户持续破冰,最终建立信任和长期合作的过程。

创实技术总经理Alice也表示,“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在复杂市场和周期性波动状态下的生存能力,特别是随着多家头部客户供应链体系的成功打入,和客户一起成长,保持敏捷性,快速提升公司的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供应链“救火队长”的长期生意经

在谈及客户最看重的分销商能力时,创实技术的销售经理Ellen首先提到了货源的质量和交期。众所周知,半导体产业采购需求多样化,采购份额分散。独立分销商作为其中承转启合的重要一脉,和其他分销商一起共同承担着产业链“调节冗缺”的作用。因此客户对于某款料“紧缺”算是业内的一个普遍现象,而在过去2年中全球持续缺货的大背景下,这种常态化的可能性被进一步放大,很多大厂甚至会由于某颗物料的缺货达到产线断供的地步。因此货源质量和交期也被客户视为评价一个分销商的关键指标。

“货源质量是创实技术的生命线,”Alice说道,“而要保障货源质量和交期,其实需要一家分销商多维度的能力补齐,比如供应商网络,质量控制体系。”

据悉,创实技术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10,000+认证供应商网络,这也成为其快速响应的坚实基础。此外,创实技术还在不断加大对质量控制体系的投入,在2022年8月,创实技术就已成立占地约360平方米,拥有数十台检测设备,超过10名资深QC工程师的深圳实验室。今年1月,创实技术深圳开盖实验室更是加速落地,自此,创实技术将在这一堪比第三方实验室的综合品质实验室中落地EVI、X-ray和开盖3大类检测项目。而这套在国内独立分销商中屈指可数的质量管理体系也会帮助创实技术进一步提升检测时效以及客户满意度。

从本质上来讲,强大可靠的渠道网络可以保证货源品质和交期,而质量控制体系也给货源质量和货源交期带来双重保证。事实上,分销商们的每一次交付都是货源品质、价格以及交期的“整合运营”,而每一次交付的成功都确实落地于微。

正如Alice强调,“分销商行业在表面看来是一个短平快的行业,以成交为导向,但深耕其中的人才知道长期主义的重要性,不论是供应商网络的拓展、质量控制体系的筑成、还是人才库的充实,只有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敏捷性,在产业起伏中做出合理的市场决策。”

关于创实技术

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实技术”或“Cytech Systems”)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独立分销商,公司为全球电子类的ODM/OEM/EMS厂商提供电子元器件供应链服务,业务包含PPV服务、紧缺现货供应服务。公司分销的品牌包括:TI、ADI、Broadcom、SL、Microchip、Maxim、Infineon、ST、NXP、ON、Allegro、DIODES、INTEL、Cypress、GD等数十个知名品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即时、可靠、高价值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行业领袖看2023年汽车半导体发展”专题采访第五篇!

在汽车新四化的发展大潮下,汽车半导体芯片已经广泛应用在动力系统、车身、座舱、底盘和安全等诸多领域。且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带动汽车半导体含量持续提升,电动车半导体含量约为燃油车的两倍,智能车的半导体含量是传统汽车的10倍!长远看,汽车半导体将成为半导体市场重要的组成。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与2020年相比,上涨了33%,合计达467亿美元,市场人士预估,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将创历史新高将突破800亿美元,而2021年~2025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

从未来应用看,预计2035年传统汽车销量2400万台测算,新能源汽车9600万台测算,整体全球需要的汽车芯片增加为每年1285亿颗!汽车新四化带动了功率半导体、计算控制芯片、存储芯片、传感器芯片、通信芯片的高速发展,目前,业界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汽车半导体将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有力的推手!

为了让产业更清楚了解汽车半导体发展,电子创新网特别推出“行业领袖看2023年汽车半导体发展”专题采访活动,本次采访将采访汽车半导体芯片、IP、芯片制造、封测厂商高管,全面展示2023 年汽车半导体发展趋势,这是该系列采访的第五篇!来自Molex莫仕大中华地区及印度市场高级销售总监周善庆(Clark Chou)的答复!

1问、请简要介绍下贵司的主要业务和特色产品?

Molex周善庆(Clark Chou):Molex莫仕是全球电子行业的领导者,致力于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紧密相连。Molex莫仕现已在全球38个国家建立业务,在汽车、数据中心、工业自动化、医疗保健、5G、云计算和消费类设备等领域实现变革性技术创新。通过值得信赖的客户和行业关系、无与伦比的工程专长以及产品质量和可靠性,Molex莫仕实现了Creating Connections for Life的无限潜力。

2问、贵司主要发力在汽车半导体哪些环节?有哪些积累?主要的特色技术是哪些?

Molex周善庆(Clark Chou):Molex莫仕为丰富的汽车应用提供高级连接所需的可靠性、质量和创新。Molex莫仕的专用汽车设施遍布三大洲,能够为 30 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数百家一级和二级汽车供应商提供无与伦比的支持。公司各部门一直通力合作,汇聚了汽车、数据通信、工业和移动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以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包括 ADAS、互联移动、数字驾驶舱、电气化、高速网络、信息娱乐系统、车辆天线系统、 噪声消除传感技术、车联网通信 (V2X) 和区域架构(Zonal architectures)。

Molex莫仕提供合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需求,我们亦以此闻名。这全赖我们在亚洲、中国和全球汽车团队的努力,他们最近赢得了著名的车用电子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奖https://mp.weixin.qq.com/s/Hssq3sjI5D_96pTqCnA0cA (注1)。将知识、见解和解决方案相结合,不仅允许我们推动了令人信服和明智的决策制定,而且带来了在生产线上提供创新技术的车辆设计。

最近的进展包括:

● 全赖Molex莫仕创建了我们开创性的有源 V2X 天线系统,加速了车联网 (V2X) 技术的进步。Molex莫仕的 V2X 天线系统提供车辆周围的 360 度视野,从而在车辆与其环境之间实现了卓越的数据传输,最终提高道路安全性。Molex莫仕 V2X 天线系统( https://www.molex.com/molex/industry/connected-mobility/v2x) 是第一个获得官方认证的有源 802.11p V2X 天线。

● Molex莫仕于 2021 年向德国一家顶级汽车制造商交付了超过 825,000 个 V2X 天线系统,以集成到多个汽车系列的设计中,相信这有助这家德国顶级汽车制造商获得了 Euro NCAP(致力于推动欧洲道路安全发展的独立组织)的先进奖。该奖项颁发给积极推出突破性安全功能的制造商。

● 2021 年,博世在其信息娱乐域计算系统选用了 Molex 莫仕连接器解决方案,该系统旨在为下一代汽车带来新功能。博世选择与其他领先技术供应商合作,标志着Molex莫仕具有出色的产品可靠性和稳如泰山的市场地位。

● 这款Molex莫仕传感器的第一个生产订单,产量大约 250,000 个,用于 Bose 的首批 QuietComfort™ RNC 客户之一。这次Bose 和 Molex莫仕的合作成果,于 2021 年 9 月在美国年度合作伙伴奖荣获了 INFORMA 技术汽车奖。2021 年 1 月之后产量扩大,Molex莫仕全球制造设施增加了传感器产量,其中基于加速计的道路降噪 (RNC) 传感器是 Molex莫仕汽车主动降噪 (ANC) 传感器新系列中的第一款产品,该传感器获得了奖项亚洲金选奖(EE Awards Asia)最佳传感器产品奖  https://mp.weixin.qq.com/s/Hssq3sjI5D_96pTqCnA0cA。(注1)

3问、您如何看待2023 汽车半导体市场发展?将继续延续过往的高速增长吗?

Molex周善庆(Clark Chou):Molex莫仕预测,到 2023 年,对使用实时数据的应用程序投资增加,将推动汽车、消费设备、数据中心和互联医疗保健市场取得重大进步。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数字对映(digital twins)、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等强大应用的出现,将受益于互联数据。从产品设计和构思开始,一直到供应链智能、先进制造和交付,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客户价值。

这种趋势在汽车行业很明显,我们看到汽车应用以数据为先,并以之作为发展的重心:

●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将依赖一组传感器提供数据,这些传感器包括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系统,以及用于分析数据、识别道路危险并在直观的集成显示屏中呈现信息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 汽车制造商将采取规范性措施以实现第二级和第三级自动驾驶。业界将集中关注和投资在第二级和第三级自动驾驶,以推动它们在大众市场普及。

● 对电池管理、区域架构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重大投资将占主导地位。在未来 12 到 18 个月内,对基础设施改进的新需求将上升,对智能传感器和高速连接器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4问、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汽车半导体领域,汽车半导体市场会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贵司将如何应对?

Molex周善庆(Clark Chou):迅速响应问题和客户需求,是我们Molex莫仕的要务,并且往绩已经证明我们有能力应对众多挑战,包括地缘政治、经济或与供应链相关的难题。Molex莫仕在过去80年里蓬勃发展,这归功于我们公司决心继续确保为客户供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他们业务的任何财务影响,并在发生中断时尽快复元。

2022 年,Molex 莫仕特别关注汽车、移动连接和“大数据”市场,并且在疫情和疫后应对原材料需要、供应短缺和其他影响。同样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开始了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旅,利用我们内部规划流程和系统的力量,与供应商和分销渠道密切合作来稳定库存,以确保我们能够支持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多数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致力进入电动汽车市场,包括中国的汽车制造商。ADAS 等汽车辅助系统也成为了许多此类车辆的共通点。Molex莫仕投入了巨资创建创新解决方案,以满足这些不断变化的需求。

正是这种合作为该地区的Molex莫仕客户带来价值。Molex莫仕与这些客户合作,把需要独特和不同专业知识的新技术和流程整合起来。自1982 年在东莞开设工厂以来,Molex莫仕一直决心与大中华区的工程师通力合作,并以合作和伙伴关系为运营的重心。公司在该地区的站稳脚步和建立生产能力,相信大中华区客户将在疫后世界得到支持。在 2022 年期间,我们建立了一个监控系统以支持与物流供应商的应急计划,例如,允许实时了解某些港口和机场的物流问题,并允许在需要时灵活应变。

此外,公司目前在大中华区拥有点对点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使我们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预先规划,并更高效、更可预测地满足客户需求。对长期供求情况的预测,使我们能够规划原材料生产,以及未来的运输和物流需求。这种点对点的供应链管理也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原材料选择和生产过程的协调。凭借我们的大型生产基地,我们可以应对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同时保持有效的成本控制,并提高我们在供应链中的敏捷性。

5问、2023年汽车智能化方面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对此,贵司将如何应对?

Molex周善庆(Clark Chou):使用实时数据的应用程序的投资增加,将推动2023 年汽车行业最大的变化。随着汽车行业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汽车制造商以及一级和二级供应商必须更精准地做出反应。下一代汽车架构需要不断增加连接点来承载比以往更多的内容。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求能够实现更高速度和更多数据,同时满足其严苛环境标准的产品。Molex莫仕预计来年将发生五个关键变化:

● 数据收集电子技术将突发猛进。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系统的数量和类型将需要快速增长,以跟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和下一代车辆架构的持续发展。

● 区域架构大放异彩。随着汽车制造商采用区域和中央架构作为动态智能网络的智能节点,布线架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个热门话题将在 2023 年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汽车制造商正在制定战略,研究如何最好地持续改进未来汽车的 ADAS 和车载娱乐。

● 车内连接继续影响创新。根据 Molex莫仕的<车轮上的数据中心>2022 年全球汽车调查 (https://experience.molex.com/the-data-center-on-wheels-rolls-into-view-e...), 在过去五年中,车内连接对车辆架构和驾驶体验的影响最大。各界需要加强合作以应对主要挑战,包括带宽、服务质量、覆盖范围和延迟。

● 跨行业合作加强。在实现整个行业的新数据驱动能力方面,专注于汽车数字技术的消费科技公司、云提供商和供应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 Molex莫仕汽车调查的受访者都同意,实现未来汽车的愿景需要 OEM、供应商和次级供应商之间加强合作。

● 电池管理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将获注入重大投资。尽管各界一直关注电动汽车,但在未来 12 到 18 个月内,对充电能力提升的新兴需求将会升级。满足长行驶里程的要求,将直接成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信心关键。

6问、随着大量新兴厂商进入汽车半导体领域,传统的汽车半导体供应体系会发生大的变化吗?为什么?

Molex周善庆(Clark Chou):电动汽车的高速增长和普及是不可否认的。新车型和新技术接踵而来,汽车领域以外的参与者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种转变为何发生得如此之快,尤其是在全球社会经济困难重重的背景下?首先,消费者想要更多的节能交通选择,不会再为了汽车制造商开发和推出新电动汽车而耐心等待10 年。其次,这促使要求将生产周期缩短至两年以内,而按照汽车制造商已经实践了几十年的根深蒂固的模式,这是无法实现的。这将我们带到了第三个值得注意的推动因素——协作。

2023年,汽车制造已成为一个多领域的业务范畴,需要众多跨行业部门的和谐配合和投入。每个领域都确保新车型的有效生产,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加速,这需要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协作。

最终能够解决汽车领域重大设计难题的成功协作,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这要求供应商在汽车领域累积数十年经验,还需要在数据中心和移动设备行业、供应链等领域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在车辆充电时间、续航里程以及自动驾驶和驾驶员辅助等关键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需要加以改进。汽车制造商努力在这些资源密集型领域保持领先的地位,那些执着追求续航100万英里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推动了行业发展。由于电动汽车的起飞,吸引机敏的新厂商纷纷涌入市场,保证可行驶百万英里的下一代电动汽车迟早会成为现实。通过精心设计,这些汽车的制造更加简单,活动部件明显减少。尽管如此,主要和次要电动汽车厂商都承认,他们正在努力革新整合到控制器单元中的多项技术、接线、连接器和母线、摄像头和传感器,以及动力系统电子设备。

电动汽车开发中遇到的“速度和馈电”挑战非常复杂,需要应用独特的专业连接技术,才能满足对更多带宽和更强大功能的持续需求,而这种专业知识往往供不应求。面对这艰巨挑战,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新一代智能软件驱动型厂商都知道,他们无法自行找到所有必需的解决方案。他们必须咨询可信赖的合作者并与他们合作,利用现有并且经过良好测试的供应链,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和相关性

7问、您认为在汽车半导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有哪些发展特点?中国汽车市场会扮演什么角色?

Molex周善庆(Clark Chou):中国的汽车市场和汽车制造商开发了新的业务和交付模式,使他们能够解决复杂的生态系统问题。这种新的工作方式确保他们融入全球汽车行业,以满足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这种专业水平不仅通过战略规划实现,还通过敏捷性和协作实现。中国从一开始就使用合作方式,比亚迪、北汽、吉利和上汽等众多主要车厂均已实现了显着的规模经济。

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势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变化,鸿华先进科技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它利用裕隆集团数十年的汽车设计和制造经验,结合富士康的ICT资源,为OEM企业提供新能源汽车设计和生产、关键零部件供应链、汽车制造和售后服务。

中国的主导地位也体现在基础设施方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在准备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以维持预计的电动汽车普及率,但中国已经是全球公共充电器数量的领先者,占据了全球约85%的快速充电器和55%的慢速充电器。IEA(2022 年)《2022 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注2) 反映了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及其人口稠密的城市特征。此外,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的数据,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已部署充电桩494.9万个,同比增长107.5%。

中国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在电动汽车生产数量或安装的充电站数量上,还有相关自动驾驶。2022 年 12 月底,深圳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新规,有望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新法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在市场准入、注册登记、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则和管理程序。它涉及在公路的第三级自动驾驶法规,定义制定高速道路、城市公路、停车场等相关商业运营法规。经有关部门批准,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城市的高速公路和主干道上进行第四级和第五级自动驾驶测试。据深圳市交通局称,该巿已经开通了 145 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并颁发了 93 张牌照,其中 23 张用于载人无人驾驶测试。(注3)

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如要开发出迎合这些需求的未来电动化车辆架构,关键在于业界的共同合作。Molex莫仕对客户的承诺,以及为解决复杂问题建立创新解决方案,意味着下一代电动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电池管理系统都拥有最新的设计和创新。在这一明显的演进阶段中,Molex莫仕合作推动汽车行业向前发展。

8、Molex周善庆(Clark Chou)观点补充:

80 年来,Molex莫仕一直推动电子领域的创新,支持从汽车到医疗保健、消费品到数据通信等行业。了解趋势和市场变化,是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关键要求。Molex莫仕从早期作为可模塑热塑性塑料制造商,到今天创建行业领先的互连解决方案,我们的创新传统意味着客户依靠Molex莫仕来大规模提供突破性的连接。到 2023 年,Molex莫仕将通过强大的创新、卓越的工程设计、端到端的供应链优化和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结合重要进步,帮助他们掌握变革。

2023 年,Molex莫仕将继续以客户体验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我们致力于了解客户的需求,这使 Molex莫仕能够为客户的真正需求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并推动互连创新来使客户获益。

(注1) https://mp.weixin.qq.com/s/Hssq3sjI5D_96pTqCnA0cA

(注2) IEA (2022), Global EV Outlook 2022, IEA, Paris 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ev-outlook-2022, License: CC BY 4.0

(注3) http://en.caam.org.cn/Index/show/catid/2/id/2086.html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9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亚马逊云科技推出辅助量子计算硬件开发的开源软件Palace,即PAralel、LArge-scale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并行大规模计算电磁学),用于全波电磁模拟的并行有限元软件。亚马逊云科技在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Palace执行复杂电磁模型的大规模三维模拟,用来支持其量子计算硬件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亚马逊云科技利用了高性能计算(HPC)产品和服务来保证Palace具有云的可扩展性和弹性。

亚马逊云科技在GitHub上免费提供Palace,让其作为电磁建模工作负载的开源项目,让除了量子计算用户之外,其他使用自己笔记本电脑或者超级计算机等各种设备的用户也都可以运行它。Palace的开源进一步丰富了基于云的数值模拟和HPC,这使得用户在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模拟服务的云基础架构方面有更多选择。

计算建模通常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模型保真度、执行时间 (wall-clock time)和计算资源之间做出取舍。随着基于云的HPC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可以使用超级计算机的力量。现在,用户希望能进一步加速现有的模拟工作负载,进而模拟更大、更复杂的模型。 

为了保证最先进的性能,Palace使用了来自科学计算社区的可扩展算法和实现,以及计算基础设施的最新进展。这包括在亚马逊云科技上用于快速联网Amazon Elastic Fabric Adapter(Amazon EFA),HPC优化的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实例。这些实例采用了Intel的定制处理器或具有极佳性价比的Amazon Graviton处理器。作为开源软件,Palace还允许用户在不受专有软件许可模型约束的情况下,利用基于云的HPC来并行执行任意数量的模拟来探索大型的参数空间。

目前针对计算物理的广泛应用已经有很多高性能的开源工具,但用于大规模并行、基于有限元的计算电磁学的开源解决方案却非常有限,这也是亚马逊云科技构建Palace的原因之一。Palace支持了范围广泛的模拟类型:本征模分析、频域和时域的驱动模拟,以及用于集总参数提取的静电和静磁模拟。作为一个开源项目,开发人员可以随意扩展Palace,添加新的功能来解决行业相关问题。Palace的大部分功能是通过MFEM有限元离散库实现的,该库支持高性能、可扩展的有限元研究和应用程序开发。

用户可以通过亚马逊云科技支持的Amazon ParallelCluster来使用Palace。用户可以参考Spack on Amazon ParallelCluster教程,然后使用Spack包管理器安装Palace。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1个地理区域的99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加拿大、以色列、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古语云“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近年来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以及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预防性健康管理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治未病”理念已深入人心。设备如人,传统运维是“反应式”的发现故障再进行处理,如今同样需要“治未病”的预测性维护(PdM),在故障发生前做出预警和判断,避免安全隐患,减少停机时间。

根据IOT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为69亿美元,2026年则有望达到282亿美元。蓬勃发展之下,作为工业互联网部署落地的应用样板工程,预测性维护有望成为IIoT(工业物联网)杀手级应用之一,特别是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赋能,使其实用性大大增强,预测准确度也大幅提升,ADI智能电机传感器解决方案(Smart Motor Senor, SMS)便是典型的预测性维护产品设计。” ADI SMS产品线应用工程师霍斌博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治未病”开良方,如何精准“把脉”电机健康?

工业制造设备正变得更高效与智能,但设备本身的维护工作却仍存巨大挑战,国际自动化学会ISA曾有数据显示,全球制造商每年因设备故障停机遭受的损失高达6470亿美元。电机被誉为工业之母,是现代工业动力来源主要的核心之一,因此针对电机的预测性维护是行业的重要课题,也是包括ADI在内的诸多头部技术供应商聚焦的热点技术。要实现预测性维护的广泛落地,这需要解决准确预测与有效诊断两大核心问题,而高精度实时数据采集硬件方案、先进的设备数字化模型与诊断算法都是刚需,传感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加快发展进程。

“基于状态的设备监测,特别是实现数据诊断或可预测算法,跟设备本身有很大关系,不同电机的失效模式,与模型的数据匹配方法完全不一样。”霍斌举例说,“在工业电机中,轴承损坏是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在检测此类故障时多采用振动和声音传感器,而转子、绕组等方面的故障则多通过电流变压器在电机供电时进行检测。”

因此,在“把脉”电机工作状态是否健康时,需要大量有效数据的支持,如压力、振动、噪声、温度等。根据现有的研究与产品开发经验,振动+温度检测的模式是能有效检测电机设备异常的高性价比方案,故障检测准确率也非常高,ADI推出的智能电机传感器解决方案便是专为三相鼠笼异步式电机设计,基于AI的高性能预测性维护平台。

1.png

据霍斌介绍,仅需4颗可更换的1.5V AA锂电池供电,SMS器件内部集成了ADI高性能传感器、精密转换器和信号链,能捕获电机的振动、温度、速度和磁通量等各种参数,在早期就能检测出电机异常状况,并通过Wi-Fi连接将这些数据安全地发送到后端云进行处理。云上运行并集成到Web应用中的人工智能引擎分析数据并监控电机的运行状况,使客户可以在手机移动应用程序或PC端网络仪表板上实现7x24小时电机状况监控。霍斌强调说:“SMS结合了ADI软件、硬件和电机领域的专业知识,为电机的预测性维护创建一种安全的可扩展产品,其设置安装简便、随时随地无需联线和停机,适用于室内外各种严酷的工业环境。”

2.png

电机的端到端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示意图

从传感器到云端AI,ADI打造高性能预测性维护方案标杆

ADI智能电机传感器解决方案主要由固定于电机散热片上的数据采集及通讯硬件、基于云端的软件与算法以及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构成,通过与AndroidiOS移动应用一起使用,可轻松设置传感器,提供对部署数据的可见性,其突出优势除了能对电机的开关机次数、运行时间、转速、电流、输出力矩/功率等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外,还能诊断出行业最多的9种电机异常,让设备运维变得更智能更方便。

ADI SMS解决方案能够检测以下9个常见问题如下:

1)供电异常:三相电源故障(三相电流不平衡),或者三相电缺相。

2)定子异常:电机单相内部短路,线圈之间出现绝缘问题,增加电流并产生三相不平衡。

3)转子异常:转子损坏,转子材料结构上缺陷。

4)机轴不平衡:质量分布不均,导致负载偏离旋转中心;转子弯曲。

5)定转子对称:动态时可能是由于轴弯曲引起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变化;不正确的安装轴承,导致电机内部出现对中问题,引起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变化。

6)轴承异常:机械应力或者污染会导致轴承中出现细小裂纹或者缺陷,从而产生振动问题。

7)轴心偏移:当两个旋转轴(电机和负载)未对齐、外部未对中时,导致电机轴心偏移。

8)散热异常:适用于使用外部风扇冷却的电机,可以确定风扇连接到轴或外部连接到电机的问题。

9)固定异常:当电机底座或与电机底座的连接不牢固时,就会出现结构松动,这种不良连接会导致过度振动。

“我们对故障的严重程度也进行了定义,即设备健康指数是从010的区间参数,包含正常工作、故障警告、严重故障状态三类范围,针对不同的严重程度给客户提示准确的改善措施。霍斌举例说明,针对轴承异常,SMS系统会根据电机不同的震动特性,判断是由机械磨损还是缺少润滑油等引起的,再反馈客户需要更换轴承或添加润滑油等相应的改善措施,使客户对设备的维护和备件需求有更准确的预见性。

解决方案的高性能表现离不开软硬件产品的赋能,SMS的硬件部分嵌入了5个传感器,包括两个振动传感器ADXL1002、两个温度传感器ADT7420以及ADI定制的磁传感器——ADXL1002具有超低噪声,支持高宽带运行,在相位响应、耐冲击性和恢复性上具有卓越性能;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环境与电机表面的温度差异;ADI定制的磁传感器则通过检测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的磁场场强,能间接计算出电机的部分电流信号。电机的振动与温度检测可能相对而言比较常规,但加上ADI特色的磁传感器后,便把机械信号、温度信号与电信号等合为一体,实现了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霍斌表示这是SMS方案颇具特色的一点,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云端是SMS的另一大优势,有效避免了布局有线网络的局限性,能在工业现场快速灵活的安装部署。

3.png

另一方面,SMS作为可预测设备维护系统,能为客户提供的最大好处是可靠的状态数据监测并反馈基于诊断结果的维护建议,而这主要得益于监测电机运行状况与SMS云端AI引擎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提及此霍斌自信说到:“我们的算法工程师本身便是电机专家,因此他们对电机的系统结构、驱动原理及电机故障的外在表现都有深刻的理解,此外在算法开发时,ADI实验室也针对不同型号不同功率的电机进行了大量测试,丰富的数据积累也是支撑云端AI平台故障诊断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事实上,强大的AI算法优势远不止于此,例如霍斌还谈到竞争对手类似方案在部署时,通常需要根据现场工程师的经验与测试,手动设置电机相关阀值,运行过程中如果负荷发生变化等,阀值还要进行人工修改,造成诸多不便的同时对相关人员的水平要求也非常高,而ADI SMS解决方案则能充分利用AI算法,安装时无需手动设置阀值而是由系统自动计算并能根据设备工作条件的变化动态调整,降低操作人员门槛。

洞悉行业精准“病理”,加速多模式场景应用生态圈落地

众所周知,由于结构简单、易于维修、使用寿命长,三相鼠笼式异步式电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机之一,而针对该类电机预测性维护开发的ADI SMS解决方案同样因安装便捷、诊断准确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的工业连续性生产以及与民生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批量部署,如生产线传送带驱动、水站水泵驱动、车间通风扇驱动、压缩机驱动、液压油控制泵或闭路制冷泵驱动等。

4.png

据此霍斌指出尽管ADI利用在电机方面的深厚知识已创建最优的电机初始模型,但不同应用场景下每台电机的运行环境与维护操作都是不可一概而论的。在电机上安装传感器模块后,SMS会为所连接的电机创建独特的数字孪生,将该电机的实际数据与完全相同工况下运行的数字孪生进行比较,如果存在显著差异,SMS系统还会分析这种差异以确定造成不一致的可能原因。霍斌表示这同样是ADI SMS方案的独特优势,无论应用于何种行业,SMS系统在安装部署后通过一周左右的时间自主学习,都可以适应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而进行准确的状态监测。

在实际部署时,霍斌也提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客户亦有不同诉求。例如部分客户会设计自己的预测性维护产品,ADI可提供门类齐全的芯片级别产品支持,除了MEMS加速度计之外还包括了ADC/DAC、放大器、数字隔离器、电源管理器件等高性能器件,能为客户实现系统的差异化设计带去价值。

而针对另一些客户,设备状态监测可能只是其系统方案的功能之一,例如会与资产管理、生产运维、效率分析等模块整合于更大的软硬件框架之下。ADI SMS可充当独立的功能模块,因为其有标准的浏览模式与开发者模式供客户自由选择,开发者模式下允许通过调用API接口的方式获取各类数据,包括电机的原始采样值,以支持客户做二次开发与系统集成等。霍斌举例道:联桥网云是一家为传统产业链旋转设备提供实时监测的系统集成商,在其旋转无忧分布式应用云平台中便集成了ADI SMS解决方案,结合联桥网云专家系统形成互补,在设备监测、机构人员管理、故障远程诊断等场景下,为水务行业客户提供平台和专家服务。”

5.png

工业领域电机存量市场数量巨大,未来随着产线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预测性维护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发挥。“ADI长期深耕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运维,如今推出高性能硬件、人工智能算法与软件以及模块化应用为一体的智能电机传感器SMS解决方案,能有效助力客户实现运维的降本增效。霍斌总结并展望道,“ADI致力成为合作伙伴的可靠盟友,也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促进工业自动化的可持续性发展,让传统制造业迸发数字化新动能。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围观 1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是德科技5G行业解决方案经理Dylan McGrath

1678420464929314.jpg

多年来,蜂窝网络行业已经推出了多种无线技术,以推动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入网。表1中列出的蜂窝物联网技术包括LTE Cat M、扩展覆盖GSM物联网(EC-GSM-IoT)和窄带物联网(NB-IoT)。这些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蜂窝连接的附加成本,让远程无线连接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最新推出的强大的蜂窝物联网技术,有望成为首个能够充分释放5G潜能的蜂窝物联网技术。3GPP R17标准引入了一些增强特性,使得轻量级5G设备或者RedCap设备能够在5G网络上运行。

表1:蜂窝物联网技术对比.png

1:蜂窝物联网技术对比

顾名思义,5G RedCap设备通过5G网络接入互联网,但是它们并不像智能手机等传统设备以及其他在5G网络上运行的更先进的终端设备一样具备完整的功能(性能)。虽然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监控设备和其他物联网设备等RedCap设备并不具备5G技术标准所要求的高吞吐量、大带宽和低时延能力,但是它们通常对功耗和成本有更为严格的限制。RedCap设备将受益于5G的大规模部署,同时利用较少的5G能力即可实现功能与成本和功耗的最佳平衡。
3GPP规范了RedCap设备的三大用例:工业传感器、监控设备和可穿戴设备。3GPP的技术报告(TR38.875版本)规定了每个用例的最大数据速率、端到端(E2E)延迟和服务可用性,如表2所示。

表2:R17标准引入的增强特性包括低成本和低功耗.png

2R17标准引入的增强特性包括低成本和低功

RedCap追求成本和性能的平衡

为了降低复杂度、成本和功耗,RedCap设备所需的天线数量比标准5G设备要少。这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减少了多入多出(MIMO)层的最大数量。RedCap设备的下行链路仅支持2×2 MIMO,而上行链路仅支持单入单出。

RedCap设备支持的带宽比标准5G终端设备要低,较低的带宽可以有效降低功率放大器 (PA)的成本。RedCap设备只支持FR1频段的20MHz带宽和FR2频段的100MHz带宽。

表3:RedCap降低成本策略的益处及其实现的成本与性能之间的平衡.png

3RedCap降低成本策略的益处及其实现的成本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3GPP R17为RedCap设备引入的另一个能够降低成本的增强特性是支持半双工FDD传输。虽然半双工FDD通过支持RedCap设备使用转换开关来代替全双工FDD所需的双工器,大幅降低了成本,但它确实存在着一些缺陷。RedCap设备无法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这是因为设备使用半双工FDD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 将无法在同一组信号集中同时检测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调度信息

  • 不能在上行链路模式下监测下行链路信息

  • 也无法在监测下行链路的同时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一旦出现冲突,RedCap设备能够根据具体实践来决定采取何种操作。

RedCap的低功耗增强特性

RedCap专门对5G规范进行了一些简化,以提高电源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并延长RedCap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例如与完整的5G规范相比,RedCap采用了一种精简的网络监测方案。RedCap减少了设备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监测的盲解码和控制信道单元的数量,从而降低了用于执行这些任务所需的能耗。

RedCap实施的另一项降低功耗的策略就是扩展非连续接收(eDRX)周期。在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或空闲态时,RedCap可以增加eDRX周期,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的eDRX周期对于固定的无线传感器等特定用例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延长eDRX周期需要降低设备的可移动性。(设想一下,一个监测铁轨的无线传感器只需要定期连接到网络上来传输数据。)

此外,对于不处在小区边缘的设备,RedCap还放宽了对无线资源管理(RRM)的要求,并且引入了无线资源控制(RRC)非活动状态,允许终端设备在不切换RRC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小批量的数据传输。这两项增强特性都是为了降低功耗,延长RedCap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

RedCap设备的复杂性降低

最后,RedCap的增强特性还体现在采取一系列简化措施来降低RedCap设备的复杂性。这些措施也可以降低功耗和设备成本,但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设备的复杂性,这样射频元器件便能够匹配外形非常小巧或者具有非常规外形尺寸的设备(例如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

RedCap为降低设备的复杂性所采取的简化措施包括:仅支持单一运营商(不支持运营商聚合),以及支持单一连接,让RedCap设备只能在5G独立模式下运行。RedCap还支持5G功率等级3,它限制了设备的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 (EIRP),从而缩小了设备电池的体积。

5G网络的影响

上述的R17增强特性主要集中在RedCap设备上。但是RedCap的增强特性也对5G网络产生了影响。

RedCap给5G网络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以及设备保持连接时,网络必须适配RedCap的特定功能。为RedCap引入的新信息元素(IE)让带宽能够根据设备采取的操作进行动态匹配。例如,其中一些新的IE涉及到将RedCap终端设备接入小区或者使用半双工模式的许可。 (一些IE是RedCap设备接入小区的必要条件;当这些IE没有被检测到时,小区将禁止RedCap设备连接,RedCap设备将不得不启动RRC程序以连接到另一个它可以提供对应IE的小区)。

另一个新的IE让固定设备或者处在小区边缘的设备能够应用精简的RedCap技术标准。

一些新的IE则用于支持部分带宽(BWP)配置,它允许灵活地使用频谱,以便根据终端设备的需要自适应动态分配到的带宽,从而降低功耗。低带宽也会影响设备访问网络所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程序网络可以为RedCap设备指定一个BWP,或者减少这些设备连接到网络时所需的BWP大小。但是,这一改进给RedCap带来的价值有限,正是由于如上所述,RedCap设备支持的最大带宽为20MHz。

为了让网络能够支持RedCap设备,R17引入的新信令参数和程序要求设备工程师通过检查设备的兼容性来确保连接。5G设备的开发工程师出于调试的目的,还需要用特定的工具检查RedCap参数。

RedCap市场展望

未来几年,5G RedCap设备的落地应用前景一片光明。分析师预测,5G RedCap芯片组将于今年或者2024年问世,第一批商用RedCap设备也将在2025年或者2026年进入市场。2026年之后,随着各个行业以及消费者迫切希望采用支持5G连接的可穿戴设备来进行健康检测或者用于其他应用,商用RedCap设备的市场规模将急剧上升。比如,经济高效的无线传感器将用于工业领域的数据收集和资产追踪,一些监控设备也将用于智慧城市、工厂和其他应用场景。

与所有的蜂窝网络设备一样,5G RedCap设备在推向市场之前需要经过全面的测试,这一点至关重要。采用正确的测试方法对于验证5G RedCap设备的协议合规性和性能而言非常关键。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我们在关注速度和精度的同时,还致力于通过软件实现更深入的洞察和分析。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即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自动化软件测试、制造分析,再到网络性能优化与可视化的整个过程中,是德科技能够更快地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充分满足企业、服务提供商和云环境的需求。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和工业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2022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54 亿美元。关于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keysight.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是德科技新闻中心:www.keysight.com/go/news

围观 9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0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