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缩小的MRI扫描仪有助于挽救患病婴儿的生命

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是一种关键的诊断工具,但它们很大、很重,而且需要液态氦来冷却。Neoscan Solutions公司发明了一种更小、更轻的核磁共振扫描仪,可以直接放在医院的儿童病房里,以缩短路程,并在婴儿睡觉时进行扫描。这个更小的设计的关键是使用了Spectrum Instrumentation公司的数字化仪和AWG,提供亚纳秒级的相干精度,以产生扫描仪信号并捕获结果。

缩小到平时尺寸和重量的四分之一。Neoscan公司为新生儿、婴儿和两岁以下儿童设计的新型核磁共振扫描仪。

缩小到平时尺寸和重量的四分之一。Neoscan公司为新生儿、婴儿和两岁以下儿童设计的新型核磁共振扫描仪。

目前的核磁共振扫描器重约8吨,因此需要设在能够承受这一重量的地板上,这意味着要么是特别加固的地板,要么是设在地下室里。它们还需要约 扫描仪和所有支持设备需要约40平方米的空间。最后,它们需要用液态氦过冷,这需要特殊处理。

"德国Neoscan Solutions公司的创始人Stefan Roell博士解释说:"在与核磁共振扫描仪合作多年后,我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对患病儿童进行扫描通常意味着从病房到扫描仪的漫长旅程,婴儿可能需要不容易运输的支持设备。正因为如此,有时甚至不做核磁共振扫描。我们专门为新生儿和婴儿设计了一台核磁共振扫描仪,这意味着中间的孔只有30厘米的直径,而不是60厘米。因此,该扫描仪要小得多(170cm x 150cm x 110cm),可以通过标准的门洞。它的重量只有2000公斤,可以位于标准地板上,而且只需要10平方米,可以直接安装在儿童病房的备用房间里。把熟睡的婴儿抱到只有几米远的地方去做核磁共振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省去了穿过大楼的漫长旅程,也省去了为了让婴儿在扫描时不动弹而需要使用镇静剂"。

一个典型的核磁共振扫描仪有8吨的重量

一个典型的核磁共振扫描仪有8吨的重量

需要创新

Neoscan机器的技术和场强与目前的扫描器相同,因此不需要新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公司进行若干创新。首先,为了缩小尺寸,该团队必须开发一种干式磁铁,在孔内产生标准的1.5特斯拉场,但不需要液氦。这是由一个产生2.5T的内部圆柱形磁铁完成的,然后是一个外部圆柱形磁铁,与内部磁场相抵消,提供强大的主动磁铁屏蔽,以便在距离设备盖子大约1米以外的地方没有留下杂散磁场。

第二个创新是在控制电子设备方面。目前的核磁共振扫描器通常需要三个大架子的专门开发的电子装置,这些电子装置是由核磁共振制造商定制设计和建造的。Neoscan Solutions公司选择了一种不同的方法。该团队使用一台运行Neoscan公司创建的软件的个人电脑,加上Spectrum Instrumentation公司的高端测量PC卡。核磁共振的信号由M4i.6620-x8和M2p.6546-x4 AWGs(任意波形发生器)产生,然后用M2p.5968-x4数字化仪进行分析。该系统使用Spectrum的SCAPP软件驱动,使具有5000个内核的图形处理器进行并行处理,而不是只使用普通CPU的8或16个内核。

由德国马格德堡的Neoscan团队生产的新型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的机身

由德国马格德堡的Neoscan团队生产的新型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的机身

频谱卡的亚纳秒级精度

Roell博士补充说:"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我们没有能力创建专门的硬件,因此我们使用了这种高质量的标准卡,为我们的软件运行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技能集中在软件开发上,而且开发周期非常快,因为我们知道硬件已经经过测试。这是由于Spectrum卡的设计质量所决定的。对于MRI来说,64MHz信号的相位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会产生抵消效应。在实践中,这意味着AWG和匹配的数字转换器必须具有亚纳秒级的相干精度,而Spectrum卡可以做到这一点。在研究阶段,很难从我们联系的各个供应商提供的卡的规格中确定这一点,因为这是一个相当不寻常的细节水平。然而,仕必纯在帮助我们确定最佳卡的规格和实施过程中都提供了出色的技术支持。竞争对手的提案花了几周时间才到达,而且规格严重超标,价格也过高,因为他们没有努力了解我们项目的细节。"Neoscan不久将在德国医院安装其第一批设备,在那里,潜在的客户可以看到它在拍摄婴儿图像时的操作。带有CE标志的认证过程预计将在2021年底前完成。Neoscan公司的网站提供了更多信息,包括: www.neoscan-solutions.com

Roell博士最后说。"这种用现成的硬件平台运行专门设计的软件的方法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效,因为它使我们能够更快地创建一个产品。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优雅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于许多其他复杂的机器,如CT扫描仪和超声波机器,特别是它使创新的新方法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软件的改变而得到尝试和评估。"

关于Spectrum Instrumentation

成立于1989年的Spectrum Instrumentation采用模块化设计,创造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仪和发生器产品,作为PC卡(PCIe和PXIe)和独立的以太网单元(LXI)。30年来,Spectrum的客户遍布全球,包括许多A级品牌的行业领导者和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该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汉堡附近,以其直接来自设计工程师的出色支持而闻名。更多关于Spectrum的信息可以在以下网站找到www.spectrum-instrumentation.com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igi-Key Electronics 日前与 Molex 联手推出聚焦电源动,旨在为 Digi-Key 户提供广泛的电源连接解决方案,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由于各行各业面临着新的挑战,Molex 电源连接解决方案顺应这一趋势,应运而生,无论是在空间更狭小的下一代汽车和工业解决方案,还是越来越多样化的疗应用中,都可使用其解决方案来增加连接

Digi-Key Electronics 与 Molex 联手推出推广电源连接解决方案的“聚焦电源”活动

Molex 提供广泛的电源连接解决方案,通过 Digi-Key Electronics 销往全球

Digi-Key 全球供应商管理副总裁 David Stein 表示:过这次合作和在电源领域的其他合作,Digi-Key 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为各种应用提供创新型板上和板外电源连接解决方案。Molex 电源连接解决方案产品组合能够满足具有各种电源需求的不同市场群体的要求。

为满足当前行业对较小互连器件的需求,Molex 连接器支持那些要求在苛刻且有散热限制的空间中实现较高电流传输能力的电源和系统。Molex 连接器也是下一代计算应用的理想选择,这类应用需要更高的配电能力和成熟的技术,以便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实现长期性能和可靠性。Molex 产品系列的额定电流最高可达 200A 并提供多种电路尺寸选择,提供的都是诸如 FiT 系列和 KK 连接器系统之类成熟解决方案,以及像 Coeur CST 电流互连器件和 L1NK 连接器系统这样的新型创新产品

Molex 全球分销副总裁 Fred Bell 指出:们很高兴能与 Digi-Key 联手推动这一聚焦电源连接器的活动。Digi-Key 是行业领域的专家,能够服务任何规模的工程客户,结合我们的产品知识,我们双方实现了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如需了解有关 Molex 的更多信息和下单,请访问 Digi-Key 网站

关于 Digi-Key Electronics

Digi-Key Electronics 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元器件综合务授权分销商,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经销着来自 1200 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 980 多万种产品,其中 140 多万种现货供应,立即发货。Digi-Key 还提供各种各样的在线资源,如 EDA 设计工具规格书、参考设计、教学文章和视频、多媒体资料库资源。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在线客服提供 24/7 术支持。如需其它信息或查询 Digi-Key 广泛的产品库,请访问 www.digikey.cn 关注我们的 LinkedIn、微信、微博、QQ 视频和 B站。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由苹果、亚马逊、谷歌等大型科技企业组成的新联盟,刚刚宣布了名叫“Matter”的连接标准,旨在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性和可互操作性。MacRumors 指出,Matter 原名叫“Project CHIP”,是一种基于 IP、用于构建和连接物联网生态系统的专用协议。得益于免版税的政策,它能够鼓励各种 IoT 设备制造商安全地协同工作,并确保基于此标准构建的项目的可靠性。

科技巨头组成新联盟 共推Matter智能家居连接新标准

(来自: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

对于在家中部署了大量 IoT 设备的消费者来说,Matter 主导下的新世界将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到智能门锁、恒温器、智能扬声器等设备带来的益处。

除了轻松在家庭网络中添加支持 Matter 标记的新设备,相关企业也能够依靠一套统一的网络来保持公司业务的顺畅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Matter 还可确保智能家居设备与亚马逊 Alexa、苹果 HomeKit、Google Assistant、三星 SmartThings 等智能家居 / 语音服务兼容。

首个推行的 Matter 规范,已能够在现有的网络技术(如以太网、Wi-Fi、Thread、以及低功耗蓝牙)上运行。

科技巨头组成新联盟 共推Matter智能家居连接新标准

以下是 Matter 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的几项关键特性:

● 便捷性 -- 易于购买和使用,提供简化的连接体验。

● 互操作性 -- 多个品牌的设备可以在本地协同工作,提供更大的兼容性。

● 可靠性 -- 可带来一致、且响应迅速的本地连接体验。

● 安全性 -- 维护安全连接,向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强大且精简的安全连接体验。

● 灵活性 -- 用户可轻松地对生态系统内的多个设备展开设置和控制。

科技巨头组成新联盟 共推Matter智能家居连接新标准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首款支持 Matter 新连接标准的设备有望于 2021 年末发布,此外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们正在研究与 Matter 兼容的灯泡、插座、恒温器、门锁、传感器、窗帘、以及电视等智能产品。

最后,Matter 的早期支持者包括:亚马逊、ASSA ABLOY、康卡斯特、Espressif Systems、Eve Systems、谷歌、Grundfos Holding A / S、华为、英飞凌、LEEDARSON、Legrand、Nanoleaf、Nordic Semiconductor、恩智浦半导体、Qorvo、Resideo、Schlage、施耐德电气、、Signify、Silicon Labs、SmartThings、Somfy、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Tuya Smart、ubisys、Wulian、以及 Zumtobel Group 。

来源:cnBeta.COM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分享的统计数据报告,作为当前全球排名第一的手机制造商,三星刚刚让出了四个不同市场区域的榜首之位。SamMobile 指出,早在 2020 年 4 季度,三星就已不再是印度市场的头号玩家。然后 2021 年 1 季度,该公司再次遗憾地告别了印尼、泰国、菲律宾、以及越南这四个手机市场的第一名。

报告指出,尽管三星的出货量同比增长 20%,但在上述四个市场,该公司的份额,还是从一年前的 22%、下滑到 2021 年 1 季度的 19% 。

与此同时,苹果并未抢走第一的位置(排名第六 / 仅 6% 市场份额),因为 OPPO 正在全球范围内以超快的速度发展。

凭借超过 22% 的市场份额,OPPO 已经成为了该地区的头号手机制造商。三星排行第二,然后 vivo、小米和 Realme 分别为第 3~5 名。

即便如此,三星仍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重新夺冠。有消息称,该公司正准备推出一系列极富吸引力的新设备。

作为 Galaxy Note 产品线的替代,我们有望于 8 月的 Galaxy Unpacked 发布会上见到更实惠的 Galaxy S21 FE、以及 Galaxy Z Fold 3 和 Galaxy Z Flip 3 折叠屏新机。

来源:cnBeta.COM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集零售、解决方案、维修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体验中心

  • 基于戴尔科技集团的IT转型、安全转型、劳动力转型的战略,为小企业和商务人士提供产品零售、解决方案、维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解决方案中心今日正式开业。
  • 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位于深圳科兴科学园内,以园区为基地辐射小企业密集的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为广大小企业和商务人士提供IT解决方案,助力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
  • 戴尔一直是小企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致力于为小企业提供端到端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以其丰富的产品组合、灵活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服务小企业,全力支持“小企业拼大事业”。

戴尔科技集团首家为小企业和商务人士服务的企业解决方案中心今日正式落户深圳。这也是基于戴尔科技集团的IT转型、安全转型、劳动力转型的战略,为小企业和商务人士提供产品零售、解决方案、维修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体验中心。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戴尔中国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利军, 深圳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公平贸易促进署署长袁晓方,中国电子商会专职副会长柳玉峰,深圳科兴科学园代表正中企业服务副总经理缑海权先生,以及多家深圳当地的小企业客户代表出席了开业仪式。

戴尔首家服务小企业的解决方案中心落户深圳

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位于深圳科兴科学园内,占地200平米,共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个人商务产品展示区、企业级产品展示区以及为园区配套的售后服务站,覆盖了戴尔全线的产品和丰富的解决方案,包括终端、企业计算、企业存储等,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高度定制。中心是将戴尔科技集团强大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能力及服务小企业的丰富经验等众多优势进行落地,从计算、存储、网络与系统搭建,到金牌服务与周边产品等,从后台到前台全周期帮助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让客户万事无忧。例如,针对计算密集型、设计密集型、起步型与成长型四大类型小企业的不同数字化指标,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覆盖从设计到开发,从远程办公到数据保护的多方面需求,配合其完整的产品线、结合第三方软件的生态能力与前端整合的交付能力,助力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基因测序、虚拟现实、软件开发、在线教育、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各行各业小企业提升数字化成熟度,对抗突发风险,谋求长期稳定的生存与业务增长。

戴尔首家服务小企业的解决方案中心落户深圳

同时,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还提供IT生命周期和多种定制化的服务,以便满足不同企业及用户需求。例如,中心可以为小企业提供IT规划、投资服务, 从咨询到配置进一步帮助小企业数字化发展及转型,在这里小企业还可以享受7*24  白金支持服务乃至尾期的回收服务等。开业期间,欢迎戴尔新老客户前往解决方案中心,享受巡检、维护等服务。

此次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开业,恰逢深圳特区建立四十周年之际。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与“创新之都”,深圳拥抱了全国10%的中小企业,并孕育了众多世界级公司与技术。根据最近戴尔与IDC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小企业数字初始化指数》深圳数据显示,深圳的企业更加具有创新活力,对数字化的应用也更丰富、全面。70%以上的深圳小企业都拥有中等或是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成熟度,而在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数字仅为51%。同时,深圳小企无论在管理、运营、数据或是新技术方面,数字化指数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深圳的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将致力于助力深圳小企业数字化提升至更高水平,赋能小企业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同时积累更多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为全国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小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赢取未来先机。

戴尔一直是小企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凭借集团全球范围内的17个小企业服务团队、25个制造地点与87个技术支持站点,戴尔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小企业顾问计划”,为小企业免费提供最优化定制需求的咨询服务。“在中国,为中国”,戴尔全力支持小企业、创业者成长的每一步。自进入中国市场20年多年以来,戴尔已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其中不少已发展成行业领先的知名企业。未来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也将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为更多中国小企业数字化赋能。

戴尔首家服务小企业的解决方案中心落户深圳

深圳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市公平贸易促进署署长袁晓方表示,“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同时,又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一轮历史机遇期。戴尔在今年各种复杂形势下,仍坚持在深投资,设立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解决方案中心,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也相信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机会。深圳欢迎全球投资者来深投资发展,我们也会提供细致周到的政府服务。“

科兴科学园是深圳正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旗下运营管理的产业园区之一,正中企业服务副总经理缑海权先生表示:“我们始终将‘科技’作为园区发展的定位与追求,为企业成长、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最全面的支持和保障。此次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的开业,为园区提供了对应的IT 解决方案及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支持,帮助周边企业解决IT 问题,实现IT转型和劳动力转型,提高企业整体生产率。这让我们看到了戴尔在技术赋能小企业方面的势能,以及企业数字化的新机会与新前景。未来,科兴科学园将与戴尔科技集团一同厘清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用技术与服务驱动小企业数字化进程。”

广州嘉检医学检测有限公司IT总监林超宁表示:“作为一家计算密集型的小企业,终端设备性能直接决定了我们业务效率的高低。无论是数据分析还是深度学习,都需要终端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戴尔针对我们的情况提供了定制化的基因测序解决方案并协助部署模块化机房,大大提升了我们的业务效率,真正解决了我们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难题。”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戴尔中国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利军先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在深圳成立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这是戴尔助力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战略, 更体现了戴尔众多优势落地,为深圳各行各业小企业提供从计算、存储、网络与系统搭建、到我们的金牌服务与周边产品等,本地化、定制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戴尔与IDC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小企业数字初始化指数》显示,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与其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数字化好,则生存得好。通过戴尔企业解决方案中心,我们将为园区及周边大量小企业提供不可多得的IT支持,覆盖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并且期待将中心培育的小企业成功案例与全国分享,在‘新基建’的浪潮中,推动更多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关于戴尔科技集团

戴尔科技集团致力于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改进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集团为客户提供面向数据时代业界全面、创新的技术及服务组合。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1年第一季DRAM(内存)需求较预期更为强劲,主要包含远距办公与教学带动笔电需求淡季不淡,以及国内智能手机品牌OPPO、vivo、小米(Xiaomi)积极加大零部件采购力道,欲抢食华为(Huawei)的市占缺口。

再者,云端服务器业者的备货需求逐步回温,即便各式零部件缺料如各类IC、被动元件等问题频传,仍使第一季各家DRAM供应商的出货表现优于预期。而DRAM价格亦如先前预测于第一季开始正式反转向上,在出货量与报价同步上升的情况下,除了使原厂营收表现皆成长之外,也进一步推升2021年第一季DRAM总产值至192亿美元,季增8.7%。

时序进入第二季,包括PC、mobile、graphics及specialty DRAM在内的各产品需求仍将维持稳健。此外,先前拉货动能较疲软的服务器业者经过2~3季的库存去化,加上预期DRAM价格将持续上扬,部分业者重启新一轮的备货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期,第二季原厂DRAM平均销售单价上扬幅度将十分显著,配合出货量持续向上,整体DRAM产值季成长率将有机会突破两成。

01 第一季DRAM价格反转向上,推升三大原厂营收表现

以营收表现来看,三大DRAM原厂的出货量与平均销售单价同样呈现「量价齐扬」的走势,且出货增幅优于预期,显示出报价反转刺激采购端积极备货。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及美光(Micron)的营收分别上扬8.5%、6.9%及9.6%;市占率变化则不大,仅美光小幅上扬至23.1%,第二季三大原厂的市占仍将不会出现明显改变。

以获利表现来看,尽管第一季的DRAM均价涨幅落在0~5%,不过因各厂商先进制程的转进时程有所不同,故获利表现也有所差异。以三星而言,由于正值1Znm量产初期,良率较低导致营业利益率由去年第四季的36%下滑至34%;SK海力士则受惠于新制程良率有所进步,由上季的26%回升至29%。而美光本次财报季区间(12月至2月)的报价涨幅与韩厂大致相同,其营业利益率也自上季的21%上升至26%。

整体而言,第二季受到报价跃进的挹注,预估原厂获利能力都将有明显进展,其中三星随着1Znm良率逐渐成熟,估其获利增幅将最为明显。

2021年第一季DRAM产值季增8.7% !

02 DRAM需求好转,原厂加快下半年产能扩增计划

2021年三大原厂陆续加速产能或制程转进的规划,以应对终端逐步上修的需求,不过由于新增产能开出的时间点将主要落在2022年上半年,对于今年DRAM市况的影响不大。

从三大原厂产能方面来看,三星为应对利基型的specialty DRAM的热络需求,除了放缓旧厂Line 13原先由DRAM转向CIS(影像传感器)的步调外,也决定扩增最新平泽二厂P2L年底的产能,以应对需求面的好转。

SK海力士旧厂M10同样放缓DRAM转至逻辑IC的进度,并决定将部分2022年的资本支出规划提前至今年,年底新厂M16的投片有机会小幅向上,但今年其DRAM位元增加仍主要来自于1Ynm及1Znm制程比重的提升。

美光今年仍着重在1Znm及1 alpha nm制程的量产及拉升整体产出比重,凭借成本优势,1Znm已成为美光主推制程,并广泛应用于各类DRAM产品;此外,其也开始下一代1 alpha nm的产品验证,制程推演速度相当快。而总产能在没有全新厂房的规划下,投片将大致与去年相当。

03 Specialty DRAM市况热络,台厂动态调配产能迎涨价潮

台厂方面表现甚至优于三大原厂,主因是在此波DRAM涨价潮中,利基型的specialty DRAM率先领涨且涨幅最剧。

南亚科(Nanya Tech)受到报价大涨的挹注,第一季营收季增21.7%,而营业利益率也随着报价走扬而大幅进步,由上季的8.8%上升至17.1%。

华邦(Winbond)整体订单需求仍十分稳健,不过第一季以specialty DRAM及NAND Flash业务表现较好,在利基型存储器市况率先好转的帮助下,DRAM营收也因此季增9%。然而,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需待华邦2022年高雄路竹厂加入量产后,才有机会舒缓供货紧缺的态势。

力积电(PSMC)营收仅计自家生产之标准型DRAM产品,不包含DRAM代工业务,其第一季DRAM营收成长约7%;若加总代工营收,成长则达到16%。

面临此波缺货潮,三大台厂皆趁势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自身最具优势的产品,以达到生产效益最大化,如南亚科将部分20nm产能由DDR4调配回DDR3,因DDR3目前获利水平优于DDR4。华邦则将有限的DRAM产能重点锁定在最利基的小容量产品,因该产品在市场具备极高的定价话语权。力积电在现阶段逻辑IC与specialty DRAM需求皆旺的情况下,透过客户提高报价的方式,在两者间动态调配产能以优化获利。

文稿来源:TrendForce集邦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传统汽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被称为汽车的“三大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与信息通信技术赋能汽车产业,加速汽车产业迈向智能汽车时代。

新的时代,智能汽车需要新的能力。作为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认为:连接、智能和能源,是构成未来世界的三大要素。作为未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汽车也需要具备多样化的连接能力、强大的智能计算能力以及安全可靠的能源控制能力,可以称之为智能汽车的“新三大件”。紫光展锐有能力凭借在通信、智能、能源领域的布局,提供优质的芯片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积极承担产业责任,帮助合作伙伴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为未来出行生态进军新业务开辟空间。

智能汽车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芯片?

2020年开始的“芯片荒”席卷至今,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均受此影响,面临产能受限甚至停产的困局。这其中,产能不足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导致汽车产业对芯片需求激增,也不容忽视。

智能汽车对芯片需求激增源于汽车产业内外部的共同作用。

一方面,随着智能汽车的功能日益丰富,智能网联、智能控制、智慧座舱、自动驾驶等大量功能加入,促使汽车制造商推进汽车电子架构的升级。因此,新的汽车电子架构不仅需要芯片、配套技术和解决方案具有高数据吞吐量、高算力,更需要具备承载新场景、新服务、新生态的能力。

发力“新三大件”,紫光展锐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

经过不断演进,汽车电子架构已由原先分布式系统进入集中化阶段,汽车电子架构也从实现功能演进到全面控制车辆乃至赋能出行场景,不但芯片占比大幅提升,更对芯片的连接能力和集成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及消费巨头等入局也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引发了汽车产业制造模式、营销模式的变革:集成式、集中式架构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网络销售等营销创新大幅缩短了汽车的营销链条;高度扁平化和软硬分离的开发模式大大缩短汽车研发周期……前期高标准的硬件配置和后期快速的软件更新不但需要高算力的芯片,更要求技术和软件能够跟上迭代需求。

与此同时,电动化、网联化的浪潮颠覆了传统汽车的驱动形式和应用场景,不但使智能汽车成为承载娱乐、交互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也为安全可靠的能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发力“新三大件”,紫光展锐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

所以,作为智能汽车的“基础设施”,智能汽车芯片需要同时具备:可靠的连接、强大的算力/智能以及广泛的延展性。

紫光展锐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

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紫光展锐的在各领域的积累能够满足汽车芯片对连接、智能和能源三方面的需求,是业内少数有能力构建智能汽车全生态链底层技术的厂商。

发力“新三大件”,紫光展锐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

在连接方面,紫光展锐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同时也是全球仅有的五家5G通信芯片厂商之一,掌握着5G时代的先发优势和核心技术。目前已有超百款基于展锐5G芯片的垂直行业终端应用案例,赋能包括智慧物流、智慧电力、智慧采矿、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在内的千行百业,加速推动5G to B普及,助力5G新基建。

发力“新三大件”,紫光展锐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

同时,紫光展锐在AI智能计算领域布局深远。在2019年7月的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I Benchmark AI性能跑分榜单,展锐AI芯片T710位列榜首1。除了在边缘高性能AI计算平台领域屡获佳绩,展锐还与高校建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产学研融合展开AI基础研究和产业落地,同时面向AIoT开发一站式的平台,第二代人工智能引擎Aiactiver 2.0算力突出。

发力“新三大件”,紫光展锐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

在延展性上,紫光展锐具备构建智能汽车全产业链底层技术的能力:

首先,展锐具备稀缺的大型芯片SoC集成及完整周边套片能力,涵盖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蓝牙芯片、Wi-Fi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能提供高集成度的全套解决方案。

其次,作为制造业的明珠,汽车是各类功能与需求的集大成者,尤其对安全可靠性有天然的强需求。紫光展锐除了全力布局核心技术、完整的安全技术链和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外,还在对安全标准更为严苛工业电子领域积极布局。展锐工业物联网产品及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数字改造、智能工厂、金融支付等行业。

发力“新三大件”,紫光展锐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

第三,紫光展锐在消费电子的技术积累,将助力智能汽车打通多元生态。

展锐在手机、平板、智能穿戴、个人出行、智能家居等生态系统里担当着基石的作用,业务覆盖全球128个国家,通过全球超过200家运营商的出货认证,拥有包括海信、诺基亚、传音、联想、中兴、TCL、魅族、摩托罗拉在内的500多家客户。展锐产品的广泛落地,将有望与汽车生态打通,共同开辟智能汽车的新场景、新服务和新生态。

目前,紫光展锐正在车联网、智慧座舱、自动驾驶领域展开全面布局。未来,展锐将凭借5G和全场景连接能力、AI智能计算能力、先进工艺下的芯片设计能力、复杂系统的集成能力、安全可靠的技术及打通多元应用场景的能力,构建智能汽车底层技术,不仅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实现硬件上的齐套,还将协助孵化软件和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为主机厂、Tier1、方案商等众多生态伙伴提供“土壤”,为智能汽车时代新产业生态的形成贡献力量。

1:数据来自AI Benchmark https://ai-benchmark.com/ranking.html

###

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以生态为核心战略,高举5G和AI两面技术旗帜,以价值、未来、服务为三个指向,为个人与社会的智能化服务。

紫光展锐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并具备稀缺的大型SoC集成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

紫光展锐目前拥有近5000名员工,其中90%是研发人员,在全球拥有17个技术研发中心及7个客户支持中心。业务覆盖全球128个国家,通过全球上百家运营商的出货认证,拥有包括海信、诺基亚、传音、联想、中兴、TCL、魅族在内的500多家客户。

紫光展锐曾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已申请专利超过5000项,拥有3G/4G/5G、多卡多待、多模等核心专利。

2019年2月,紫光展锐在巴塞罗那发布了自主开发的5G技术平台马卡鲁1.0和5G基带芯片V510,单芯片支持2/3/4/5G,完全支持NSA和SA, 搭载该芯片的5G手机、5G CPE、5G模组等移动终端已实现上市商用。2020年2月,紫光展锐推出T7520,是业界首款采用6nm EUV先进制程工艺的5G芯片。

围观 7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PDS适用于快速增加的各类安全用例,可在几分钟内完成新项目的原型设计

2019年,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发布了用于CryptoAuthentication系列的Trust Platform(可信平台),这是业界首个基于硬件的安全元件预配置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以简便方式实现安全认证。Microchip今日宣布推出可信平台设计套件(TPDS)的最新增强版,进一步丰富产品阵容。TPDS是一款专门用于设备配置和加入Microchip嵌入式安全预配置服务的软件平台。

TPDS第2版(v2)软件使Microchip合作伙伴能够将用例添加到丰富的安全解决方案入网(onboarding)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大了开发者在部署一流安全方面业已非常广泛的选择。TPDS第2版现在还支持其他安全解决方案,如首款用于汽车市场的加密配套设备TA100。

简化开发

一个有经验的固件工程师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确定一个应用的威胁模型,以及开发一个包括安全认证、安全启动、IP保护等所有必要措施的安全用例。其中涉及的两个主要挑战在于配置设备的安全边界和预配置密钥,包括私钥以及对称密钥和其他形式的密钥数据。

TPDS软件通过提供预先定义的用例来解决最常见的市场要求,从而简化了开发过程。它可与三个可信平台流程中的两个一起使用——Trust&GO和TrustFLEX。这些方案使新的安全项目能够在几分钟内通过TPDS v2建立原型,同时根据客户的部署规模、用例要求和所需要的定制程度提供选择:

  • Trust&GO——设备是预先定义和预先配置的现货,用于基于TLS和LoRaWAN网络的安全云认证,最小可订购量(MOQ)仅为10台起订。
  • TrustFLEX——客户可通过默认的通用证书或专用证书(自定义PKI)来使用此方案的预配置设备,同时支持比Trust&GO方案更广泛的预定义使用案例。

为了满足最苛刻的使用情况,Microchip的TrustCUSTOM系列让客户可以自由地完全定义安全认证配置和完全定制安全密钥存储。

借助完全集成的配置入网(onboarding)流程,TPDS v2软件允许客户选择安全解决方案,验证用例,制作原型,然后开始安全预配置过程,所有这些都只需几个简单步骤。

Microchip安全产品业务部副总裁Nuri Dagdeviren表示:“我们的TPDS v2软件通过将安全最佳实践融入直观和简化的流程,使开发人员能够轻松遵守现有标准和即将出台的嵌入式系统安全法规。我们将继续通过可靠的硬件和安全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加快产品上市并赢得长期业务。TPDS还将支持Microchip安全解决方案在安全元件之外的入网(onboarding)和预配置服务。”

第三方集成

TPDS v2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使第三方合作伙伴能够添加自有用例,丰富了客户对安全元件入网和安全功能的选择。Microchip合作伙伴之一EBV Elektronik(安富利集团)使TPDS v2用户能够通过ATECC608B TrustFlex配置,使用EBV-IoT“安全盾牌”评估工具包快速、安全地连接到安富利IoTConnect云。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

EBV Elektronik技术开发副总裁Antonio Fernandez表示:“我们与Microchip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非常高兴能够成为可信平台设计套件v2计划的一部分,使所有客户在芯片和云端都能获得可扩展的安全性。采用最佳实践是实现我们为所有客户提供最佳安全平台共同目标的重要一步。我们相信,TPDS的增强功能提供了最简单、最经济的方式,让我们得以继续位于行业前列,助力客户部署一流的解决方案。”

TPDS v2软件工作原理

可信平台设计套件V2使用户能够:

  • 通过培训视频和适用于各类用例的交互式应用笔记,实现安全入网;
  • 根据选定用例开发应用程序,最终确定安全解决方案的配置,执行秘密密钥交换;
  • 采购验证样本并开始生产。

Microchip发布可信平台设计套件(TPDS)加速嵌入式安全部署,向第三方开放生态系统

开发工具

可信平台设计套件支持Windows®和macOS®环境。TA100配置器仅适用于Windows平台。

供货与定价

Microchip的开源可信平台设计套件(TPDS)可在Microchip网站免费下载,用于Trust&GO和TrustFLEX流程。网站还提供培训视频、互动应用笔记、C代码和其他项目支持。用于TPDS的TrustCUSTOM软件扩展可在签署NDA的条件下提供,可通过Microchip直销网站购买,单价为20美元。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Microchip 销售代表、全球授权分销商或访问Microchip网站

资源

可通过Flickr或联系编辑获取高分辨率图片(可免费发布):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12万多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Harpinder Matharu,赛灵思有线与无线业务部技术市场营销高级总监

Harpinder Matharu,赛灵思有线与无线业务部技术市场营销高级总监

在 5G 商业化持续发展之际,对于 5G 能给我们这个日益互联的世界带来哪些影响,人们充满憧憬。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随着 5G 技术得到更广泛的部署,预计今后十年我们将看到消费者、企业和经济的面貌,将被 5G 功能重塑一新。

然而, 5G变革潜力虽然令人期待,但放眼全球, 性能、功耗、覆盖、成本等问题,仍然是横亘在 5G 网络部署和应用之路上的绊脚石。

如何应对重重挑战

着眼于性能,中频段上低于 6GHz (Sub-6GHz)的大规模 MIMO 无线电(32T32R 和 64T64R),是全球各地的波束中心 5G NR 部署的主导形态。虽然现场结果已经体现出令人振奋的改进,特别是在下行链路吞吐量方面,但性能始终低于预期。

此外,功耗、覆盖和成本等其他问题,也亟需解决。除此之外,对于处于蜂窝边缘的 UE 来说,上行链路的性能也一直不尽如人意。

值得欣慰的是,在第一阶段的 5G NR 部署中,运营商和系统 OEM 厂商已经学习到丰富的宝贵经验,正在对新一代的 5G NR 系统设计进行多项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调度器(MAC 层)和波束成型(低 PHY)间的跨层协同优化、为实现更优异的波束成型管理而开展的功能划分改进、机器学习 (ML) 算法的大量应用等,都是当前一些主要的研究和实施领域。采用更高效的氮化镓功率放大器、改进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算法、集成数字和 ADC/DAC 功能,是降低 5G NR 大规模 MIMO 天线板功耗与成本的主要发展方向。

必须明确的是,我们仍然处在 5G NR 商业推广的早期阶段。增强型移动宽带是满足移动网络中快速增长带宽需求的主要用例。立足于颠覆性服务的 5G 核心架构,并不在目前的部署范畴中。随着 5G 部署从非独立模式(锚定在 LTE 上以获取控制信令)向独立模式过渡,我们将目睹基于服务的 5G 核心网逐步成形。向 5G 核心网的转型,将加快新应用和新用例的兴起。这场转型反过来也将相应地在时延、吞吐量和可靠性方面,对 5G NR 基站提出进一步的要求。5G NR 基站的安装基础能否适应未来 3-5 年的新兴要求,对部署新服务至关重要     

不断变化的运营商需求

毫无疑问,随着更多的运营商计划部署 5G,新一代 5G 设备的要求也会随之发展演进。占用带宽将从 100MHz 的典型系统带宽倍增至 200MHz。此外,载频数和载频组合数也在增加。而且,对于 Sub-6GHz 以下的无线电来说,数字前端的目标带宽要高得多。

新一代 5G 系统对于中频段或 C 频段的典型带宽要求是 400MHz 瞬时带宽,其中占用带宽为 200MHz。这样多家运营商就可以共享设备,减少系统 SKU,从而满足不同国家的客户需求。对于宽带无线电,业界也正在考虑使用新型功率放大器技术,尤其是氮化镓功率放大器技术,以进一步降低 5-10% 的功耗。这些系统的线性化或数字预失真要复杂得多,需要大量的计算。在实现这些改进的过程中,保持每 MHz 频谱功耗水平不变是必备要求。

将 5G 潜力发掘到极致

对于正在构建 5G 网络的运营商而言,Sub6GHz 的中频段波束中心 5G NR 大规模 MIMO 系统,提供了更高的蜂窝容量,并具备将容量指向最需要地方的独特能力。低频段的宏无线电拥有优异的覆盖特性。对于提供大规模、高性能、低成本的服务投放来说,由良好协调的Sub-6GHz z 的高容量大规模 MIMO 系统和大覆盖面积低频段宏无线电共同构成的移动网络将是一种理想组合。

为了将网络潜力发挥到极致,5G 基带系统需要借助 AI/ML 算法实现智能化,使无线电以良好协调的方式工作,最大化每个无线电节点的性能,同时高效地平衡这些节点之间的负载流量。此外,除了在Sub-6GHz 的网络上部署以外,5G 毫米波无线电还可以部署在需要高容量且无线电环境非常适合毫米波传输的位置上。

5G 毫米波无线电目前还处于早期试用阶段,在世界上某些地方已有部署。这项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得到提升,届时将能够在移动网络中的多个站点提供最低成本的数据容量。关键在于,由于 5G 核心网的部署蓄势待发,众多新的服务和相关要求也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涌现。拥有灵活应变的无线电和基带系统来适应未来需求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和最大化资本支出 (CAPEX) 回报,同时把握未来 5G 服务所创造的收益流。

推动新一代 5G 网络向前发展

随着业界将目光投向新一代 5G 网络,需要的是基于标准、高度灵活的解决方案,能够将软件可编程能力、实时处理、硬件优化和任意连接与安全性相结合。这样的解决方案将帮助无线系统厂商快速设计、创新和差异化他们的解决方案,轻松实现现场升级,并提供显著的 TTM 优势。

对自适应计算的迫切需求

 5G 基础设施的要求与行业规范仍在不断演进发展,业界对自适应计算产生了非常迫切的需求。赛灵思 7nm Versal™ ACAP (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 是一种新型异构计算器件,专为满足新一代 5G 设备的要求而专门设计。这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多核异构计算平台,将在 5G 部署中发挥核心作用,并负责完成复杂的实时信号处理,其中包括用于提高网络容量的先进波束成型算法。

图 1:赛灵思 7nm Versal™ ACAP (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

图 1:赛灵思 7nm Versal™ ACAP (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

5G 要求使用波束成型技术。这需要高计算密度与先进的高速连接(片上和片外)才能满足 5G 的低时延要求。不仅如此,不同的系统功能划分需求和算法实现方案也会带来广泛的处理性能与计算精度。传统 FPGA 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良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同时又能解决散热问题并克服系统占用空间约束。Versal ACAP 能够在低功耗下提供优异的计算密度,从而完成波束成型算法需要的实时、低时延信号处理。AI 引擎是 Versal AI Core 系列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所需的数学功能的理想方案,不仅提供了高计算密度、先进连接,而且还能够进行重新编程与重新配置(即使在部署之后)。

5G 无线电的突破性集成

赛灵思 RFSoC DFE 器件提供了硬化 IP 的突破性集成,旨在解决 5G NR 多频段宏、大规模 MIMO 和毫米波无线电的第二波大规模部署。RFSoC DFE 是业界首款自适应无线电平台,支持 8T8R 的 400MHz 瞬时带宽 (iBW)、高达 7.125GHz 的直接射频采样 (FR1)、每天线最多 8 载波的多频段载波聚合以及最高 1600MHz 的 iBW 毫米波 IF 收发器 (FR2)。它是一个集成直接射频采样 DAC/ADC 和数字预失真硬化 IP 的单芯片 8T8R FDD/TDD 400MHz 器件,支持传统带宽和超宽带宽 (400MHz) 氮化镓功率放大器、400MHz CFR、多载波多频段 DUC/DDC 和分数重采样滤波器与均衡器,能够实现单位功耗性能加倍,功耗减半。 

赛灵思 Zynq RFSoC DFE 平台

赛灵思 Zynq RFSoC DFE 平台

未来的 5G 网络

展望未来,5G 网络需要更具可扩展性、更加智能化和异构化。分布式小蜂窝、搭载数百天线的大规模 MIMO、通过 CloudRAN 实现的集中式基带处理等技术将有力地提高覆盖和数据吞吐量。网络将需要通过回程和光通信前传安全地连接以开展处理。与此同时,为了确保 5G 能够真正发挥自身潜力,运营商和无线基础设施制造商需要借技术之力解决容量、连接和性能难题,灵活地支持多种标准、多个频段和多个子网络,实现多样化的 5G 用例和应用。

关于赛灵思

赛灵思致力于通过开发高度灵活和自适应的处理平台,为从云到边缘到端点各种技术的快速创新提供支持。赛灵思是 FPGA、自适应 SoC ( 包括自适应计算平台 ACAP )的发明者,旨在提供业界最具活力的计算技术。我们携手公司客户打造可扩展的差异化智能解决方案,驱动实现灵活应变、万物智能且互连的未来世界。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赛灵思中文网站:http://china.xilinx.com/

围观 7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罗格斯大学选择Velodyne的解决方案作为新泽西州交通智慧城市项目的支柱性技术

Velodyne Lidar, Inc. (Nasdaq: VLDR, VLDRW)推出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旨在解决一些极具挑战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此次新推出的解决方案结合了Velodyne屡获殊荣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Bluecity强大的人工智能(AI)软件,用于监测交通网络和公共空间。它能生成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帮助提高交通和人群流动效率,提高可持续性,保护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

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目前仅由Velodyne提供。这一解决方案已经在多个北美城市部署,包括魁北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城市,也即将在新泽西州部署,预计还将在美国各地部署。

Velodyne还宣布与罗格斯高级基础设施与交通研究中心(CAIT)达成一份销售协议,以部署其配有Velodyne的Alpha Prime™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CAIT将在新泽西州新不伦瑞克的多个十字路口安装该解决方案,这是与新泽西州交通部(NJDOT)合作的米德尔塞克斯郡智能交通测试场(MC-SMTG)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将作为交通数据收集、分析和共享技术的测试平台,以帮助未来实施网联和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CAIT最终选择Velodyne的解决方案,其间他们也测试了其他的传感器解决方案和竞争对手的激光雷达系统。

罗格斯高级基础设施与交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Ali Maher博士表示:“交通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对于整合自动驾驶汽车、创造更安全的行人和自行车环境至关重要。Velodyne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可以收集各种交通活动的数据,包括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车辆、行人和骑行者数据。我们认为,该解决方案在帮助我们为所有道路使用者创造更安全的环境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Velodyne Lidar首席执行官Anand Gopalan表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政府承诺重建过时的交通基础设施系统。拜登政府率先行动,提出2.25万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车辆、道路和交通系统的现代化建设。Velodyne面向的是网联和自动驾驶车辆盛行的世界,我们知道,基础设施将在推动这一行业向前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们的解决方案在Bluecity人工智能交通监测软件平台的助力下,将成为从建设我们的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转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为实现更可持续、更安全的未来铺平道路。”

Velodyne解决方案改变基础设施格局

Velodyne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可以创建道路和十字路口的实时3D地图,提供精准的交通监测和分析。它可以在任何光照或天气条件下可靠地收集数据,支持全年无休全天候运行。该解决方案通过多模式分析来检测各种道路使用者,包括车辆、行人和骑行者,从而提高安全性。它可以预测、诊断并解决道路安全挑战,帮助市政当局和其他客户做出明智的决策,继而采取纠正行动。

与基于雷达和摄像头的系统相比,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更具成本效益,也更容易安装。较低的价格是因为安装在交通信号杆上的单个激光雷达传感器可以覆盖整个十字路口或公路路段,而基于雷达和摄像头的系统通常需要多个传感器才能覆盖相同的区域。该解决方案使用Velodyne的Alpha Prime、Ultra Puck™Puck™和Velarray传感器。Velodynes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不识别个人的面部特征,这是市政应用中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问题。与纯摄像头系统相比,激光雷达在隐私方面具有优势,因为激光雷达不会记录头发和肤色等细节。

罗杰斯通信公司(Rogers Communications)创新与合作伙伴关系高级总监Neel Dayal表示:“罗杰斯与Velodyne和Bluecity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洛纳的交通监测系统进行了合作,这是加拿大的首个5G智慧城市项目。该项目展示了这种基于激光雷达的解决方案如何在存在问题的十字路口跟踪险肇事件。通过使用该解决方案的数据,市政当局可以经济高效地开展改善道路安全的关键工作。”

Bluecity首席执行官Asad Lesani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Velodyne合作,将这种收集和分析详尽的道路使用者交通数据的突破性解决方案投入市场,同时保持匿名性和信任。我们认为,Velodyne传感器堪称一流,这一解决方案将颠覆智慧城市行业格局。”

应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挑战

Velodyne Lidar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可用于:

安全分析。Velodyne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险肇事件分析功能可用于预测、诊断并解决道路安全问题,以防发生碰撞事故。当前基于摄像头的解决方案需要在每个路口或指定的公共区域安装多个摄像头,这通常需要更长的处理时间才能得到最终的分析结果。而且这些解决方案只能在特定时段或者部分天气条件下运行,这会导致无法开展完整的交通研究。

交通效率和可持续性。Velodyne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可以在各种天气和光照条件下提供可靠的实时交通数据,根据拥堵情况和交通量来优化交通信号灯时间。该解决方案可以覆盖各种道路使用者,包括易受伤害的行人和骑行者,而目前的技术通常只为车辆提供数据。此外,激光雷达不需要与个人的手机进行任何交互,因此可以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准确跟踪人群。

人群分析。该解决方案提供行人交通数据分析功能用于了解交通模式、拥堵区域、拥堵点等,从而帮助企业和城市改善收入和基础设施。了解人们如何穿过建筑以及他们在哪里停留对设计师、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均十分有用。

V2X通信。Velodyne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通过提取路口道路使用者的轨迹数据来预测潜在的碰撞,然后可以通过V2X通信来警告网联车辆。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该解决方案的分析功能与车载安全系统的结合,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应急服务。Velodyne的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可实时检测碰撞和险肇事件,为城市和乡村环境中的应急响应服务提供数据,从而更快地进行相应的调度。

环境保护。Velodyne的IIS可以检测横穿道路的野生动物,帮助防止经常造成重大的人员风险、环境和经济损失的碰撞,包括人员伤亡、野生动物丧生和车辆损坏。

关于Bluecity

Bluecity是一家软件公司,将人工智能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相结合,为智能交通系统(ITS)行业提供准确、实时的交通数据。Bluecity的解决方案由交通工程师打造,并服务于交通工程师。这些解决方案利用深度学习将原始的激光雷达数据转换为可操作的道路使用者和安全信息。从转向交通量计数到车辆、行人和骑行者之间的险肇事件分析,公司的系统能可靠地检测到各种天气或光照条件下的所有道路使用者。通过创新的统包解决方案,Bluecity让城市更安全、更智慧。访问bluecity.ai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Velodyne Lidar

Velodyne Lidar (Nasdaq: VLDR, VLDRW)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首家公开上市的激光雷达单一业务经营公司,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誉全球。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灵活性、质量和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无人机(UAV)、智慧城市和安防。通过不断的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促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velodynelidar.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510005173/en/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7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