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了解ADI的解决方案如何推动实现智能制造、高效智能楼宇、安全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塑造美好未来

Analog Devices, Inc.将携多领域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亮相于11月15日至18日在德国举办的2022慕尼黑电子展,期间将在C4展厅125号展台全方位展示面向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汽车、医疗健康、消费电子及通信等应用的创新成果。

1.jpg

通过ADI专家精心呈现的30多个方案演示、主题演讲和技术演示,访客们将有机会了解ADI公司如何基于多领域技术深耕来助力各行各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领域涉及智能工厂和楼宇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和自主机器、汽车电气化、沉浸式座舱体验、可持续能源和电网稳定、5G和下一代连接、智能安全的消费电子设备,以及预防性数字医疗健康等等。

演示亮点:

工业自动化和仪器仪表

工业和楼宇自动化系统正在快速数字化,将检测、连接和分析集于一体,从而提高能效水平、解锁关键洞察并实现个性化的结果。演示将涵盖先进智能运动控制、资产健康状况监控、无缝连接的智能边缘设备以及高效电源管理等方案,生动展现ADI技术在构建更可持续的工业未来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示例包括:用于解锁数字工厂中智能边缘的通信技术,可精准控制机器人的先进光学检测技术,以及实现智能楼宇自动化的集成式系统。

汽车

ADI的技术正在通过音频、语音、以太网和显示解决方案,以及面向电动汽车的先进电池解决方案,来帮助车企改进汽车座舱环境。在ADI技术助力下,汽车行业可为客户提供沉浸度更高、个性化更强的座舱体验。汽车领域的演示包括用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全方位电池管理系统,可在座舱内部同时使用两个独立语音助手的ADI LISTN™平台,以及基于吉比特多媒体串行链路(GMSL)的SerDes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为汽车OEM未来在软件定义的汽车中部署高分辨率传感器奠定基础。

医疗健康

ADI与客户合作,携手塑造数字化和分散化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让大众能够更轻松地享受费用更低的医疗健康服务。智能传感器、精密模拟、高性能信号处理和先进算法是AD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核心。主题演示包括非接触式健康监控系统、置于患者床垫或枕头上或者内部的行业首款生命体征监测模块,以及配备低成本功率计的健身单车(此功率计还支持用于活动跟踪腕带的ADI生物特征识别传感器平台)。ADI的健康传感器平台4.0亦将在演示中亮相,这一开源参考设计适用于胸部贴片,可提供全天候的生命体征监测。

消费电子和通信

本次将有一面展示墙突出展示由客户开发,并由ADI的数字信号处理、音频、视频、电源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支持的创新消费电子设备。亮相产品将包括低功耗无线耳机、性能出众的条形音箱,以及能够在人与技术之间实现高度沉浸式互动的下一代消费电子设备。通信解决方案演示则包括高速无线数据互连系统,以及经过优化的5G RF信号链电源设计。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NASDAQ: ADI)在现代数字经济的中心发挥重要作用,凭借其种类丰富的模拟与混合信号、电源管理、RF、数字与传感技术,将现实世界的现象转化成有行动意义的洞察。ADI服务于全球12.5万家客户,在工业、通信、汽车与消费市场提供超过7.5万种产品。ADI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威明顿市。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analog.com/Pr221025

所有商标和注册商标属各自所有人所有。

欲浏览官方网站上的ADI新闻,请访问:http://www.analog.com/Pr221025/news

欲订阅ADI公司的每月技术杂志Analog Dialogue《模拟对话》,请访问http://www.analog.com/Pr221025/analogDialogue

更多有关产品信息,请致电亚洲技术支持中心:400 6100 006, 或发送邮件至cic.china@analog.com,或通过手机登录m.analog.com http://www.analog.com/Pr221025了解最新产品等信息。

更多ADI产品及应用视频,请访问:http://www.analog.com/Pr221025/videos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这项合作将助力 OEM 和一级供应商为 AURIX TC4x MCU 开发基于 Classic AUTOSAR  E/E 架构

新版本 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 支持核心分离和 AUTOSAR协议栈并行运行,从而降低硬件和认证成本

Elektrobit 宣布推出首款适用于英飞凌科技公司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出品的新型 AURIX TC4x 微控制器(MCU)的车规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OS)和虚拟机监控程序(hypervisor)。EB tresos AutoCore OS 和新版本 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 支持 OEM 和一级供应商更轻松地开发和部署基于 AUTOSAR Classic 标准的汽车 E/E 架构,助力下一代车辆的加速开发。 

1.jpg

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

E/E 架构逐步转向以域和区域为基础,这一转变正在推动汽车制造商对 ECU 进行整合,减少 ECU 数量以节省能源,同时增加更多的功能和应用程序。在单个 MCU 上使用 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 创建虚拟机,可以实现应用程序的组合,从而加速创新和满足消费者的新型需求。

EB tresos AutoCore OS 是一款嵌入式的多核实时操作系统,可实现 AUTOSAR 标准及其所有的可扩展类。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 使用英飞凌AURIX TC4x MCU 的新型虚拟化功能,允许在单个 MCU 上并行执行多个操作系统和 AUTOSAR 协议栈实例,从而节省成本、减少更新工作量。它支持应用程序(例如 OBD 车载诊断)与 MCU 上的其他应用程序的分离运行,以避免产生重复的认证成本以及应用程序更新造成的延迟。 

英飞凌的软件、合作伙伴与生态系统管理高级总监 Thomas Schneid 表示:"鉴于车辆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我们重点关注与同类最佳软件合作伙伴的协作。Elektrobit 是我们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它在 AUTOSAR 以及 AURIX TriCore 架构软件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其新版 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发下一代车辆 E/E 架构方面的竞争优势。"

新型 AURIX TC4x 针对广泛的汽车应用程序,包括对基于域和区域的 E/E 架构中的功能集成具有强烈需求的应用程序,通过功能安全系统支持电动交通和汽车自动驾驶的发展。英飞凌AURIX TC4x 增强了包括针对高级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车内互联。AURIX TC4x 系列 28nm MCU 现已提供样片,预计将于 2024 年第二季度推出量产产品。 

Elektrobit 的副总裁兼全球产品与战略管理负责人 Mike Robertson 表示:"Elektrobi很自豪能够率先为 AURIX TC4x MCU 提供操作系统和虚拟机监控程序,帮助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享受其产品创新成果。对于希望基于 Classic AUTOSAR 标准开发 ECU 软件应用程序的 OEM 和供应商而言,EB tresos 与新型 AURIX TC4x 的组合就是上佳之选。"

更多信息,请访问官网:EB tresos Embedded Hypervisor

关于 Elektrobit

Elektrobit是一家屡获殊荣、富有远见的全球性供应商,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嵌入式互联软件产品和服务。作为汽车软件行业的佼佼者,凭借35年为本行业服务的经验,Elektrobit为超过6亿辆汽车的逾50亿台设备提供支持,并针对汽车基础软件、互联和安全、自动驾驶及相关工具,以及用户体验提供灵活、创新的解决方案。Elektrobit是大陆集团的全资独立子公司。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elektrobit.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从日常通勤、观看视频、畅玩游戏、远程办公到聆听音乐,人们每天都在大量使用音频设备,音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日前,高通公司发布了最新的《音频产品使用现状调研报告2022》,这也是自2016年起,高通连续7年推出针对全球消费类音频设备用户行为和需求驱动因素的年度洞察。

点击下载《音频产品使用现状调研报告2022》

围观 10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的SerDes解决方案将于本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台积公司2022"开放创新平台"OIP)上推出

全球技术基础设施高速连接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Alphawave IP(伦敦证券交易所:AWE)宣布其ZeusCORE100® 1-112Gbps NRZ/PAM4串行解串器(SerDes)成功流片,这是Alphawave在台积公司最先进N3E工艺上的首个测试芯片。作为白金赞助商,Alphawave IP将于10月26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行的台积公司OIP论坛上展示这款新产品和一整套高性能IP、芯片组和定制硅解决方案。

1.jpg

Alphawave IP

ZeusCORE100®是Alphawave最先进的多标准SerDes,支持超过45dB的超长通道,以及800G以太网、OIF 112G-CEI、PCIe GEN6和CXL3.0等要求最高的标准。与会者将能够参观Alphawave展位,并与公司的技术专家会面,包括最近收购的OpenFive团队成员。OpenFive是台积公司OIP"价值链聚合器"(VCA)计划的长期合作伙伴。OpenFive是为数不多的公司之一,拥有台积公司最新技术方面从概念到硅的方法以及先进的封装能力,可以获取最先进的最佳PPA的晶圆厂解决方案。凭借Alphawave行业领先的IP产品组合,再加上OpenFive的能力,设计者就可以创建"芯上系统"(SoC),将更多计算功率封装到更小外形尺寸中,实现网络、人工智能、存储和高性能计算(HPC)应用。

Alphawav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ny Pialis表示:"Alphawave很荣幸能成为第一批采用台积公司最先进3纳米技术的公司之一。 我们的合作将继续带来创新高速的连接技术为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提供支持,我们很高兴能够在‘台积公司OIP论坛'上展示这些解决方案。"

除了这些展示之外,Alphawave IP的营销副总裁Clint Walker还将在这次论坛上,在题为"基于早期技术模型可用性的高端SerDes IP到FPGA的集成方法"的演讲中,展示客户Achronix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取得的成功。  与会者将能够了解到一款成功的产品,它来自Alphawave IP首批112Gbps PAM4 SerDes客户的一名客户。

要注册参加"台积公司OIP论坛",请访问此处。如需了解有关新ZeusCORE100®的更多信息,请在此处访问我们的产品页面。

关于Alphawave IP Group plc伦敦证券交易所:AWE 

面对数据的指数级增长,Alphawave的技术服务针对一项关键需求:赋能数据传输得更快捷、更可靠和更高效,以更低的功耗获得更高的性能。Alphawave是全球技术基础设施高速连接领域的领导者。 我们的IP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全球一级客户在数据中心、运算、网络连接、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和存储方面的需求。  公司于201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成立,由一支在半导体IP授权方面往绩优异的专家技术团队领导,我们的使命是专注于最难解决的连接挑战。了解更多关于Alphawave IP的信息,请访问:awaveip.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世界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海洋光学(Ocean Insight)将参加于10月27日~29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第十届(2022)中国半导体设备年会暨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CSEAC)展位号B3-117,海洋光学携最新改善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光谱解决方案参展。“凝聚芯合力,发展芯设备”是这次大会的主题,产业升级是国家的大方向,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加速前进,海洋光学利用自己在光谱技术领域的多年积累,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产业伙伴合力推进创新发展。

1.jpg

光纤光谱仪因其快速、无损、原位测量的特点,在半导体行业广受青睐。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发明者,海洋光学多年来在半导体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光学解决方案用于芯片制造的刻蚀终点监测、透明/半透膜膜厚检测、椭偏检测等。

海洋光学光谱仪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为客户提供品类多样的、更丰富好用的工具帮助创新。海洋光学中国区销售总裁孙玲博士称:“光谱仪是一个核心器件,海洋光学就是光谱界的‘乐高’。我们把自己定义为科学仪器创新的奠基者,我们给客户一个包罗万象的工具箱,为客户提供做出创新仪器的全套工具模块,客户用这个工具箱可以在半导体等领域进行自己的开发,实现自己的创新理念。”

蚀刻终点监测:等离子体检测系统

在半导体行业 , 晶圆是用光刻技术制造和操作的。其中蚀刻是主要环节,当在晶圆表面蚀刻时,可使用等离子体监测跟踪蚀刻穿过晶圆层的程度,确定等离子体何时完全蚀刻特定层并到达下一层。通过监测在蚀刻期间由等离子体产生的发射光谱,可准确追踪蚀刻过程。这种终点检测对于使用基于等离子体的蚀刻工艺的半导体材料生产至关重要。

等离子体监测可以通过灵活的模块化设置完成,基于Ocean HDX光谱仪的模块化光谱设置用于监测引入不同气体和纳米颗粒后氩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变化。测量在封闭的反应室中进行,使用光纤和余弦校正器耦合到光谱仪,通过反应腔体中的小窗口进行观察。测量结果表明模块化光谱组件可实时获取等离子体发射光谱。通过发射光谱确定的等离子体特性可用于监测和控制基于等离子体的反应过程。

Ocean HDX采用高清晰度光学系统,具有高通量和高热稳定性的特点,支持多种通讯模式,如USB、千兆以太网、Wi-Fi、AP Wi-Fi和RS-232。内置板载缓存数据处理模块,提高数据分析速度,保证数据完整。

2.png

模块化光谱仪配置可用作QC工具或集成到生产线中

膜厚检测:晶圆膜厚测量系统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生产以数十次至数百次的镀膜、光刻、蚀刻、去膜、平坦等为主要工序,膜层的厚度、均匀性等直接影响芯片的质量和产量,在加工中必须不断地检测以便控制膜层的厚度。光学薄膜测厚仪是半导体生产流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用于对芯片晶圆及相关半导体材料的镀膜厚度等进行检测。

海洋光学膜厚测量系统,配置有采样平台、反射探头等,基于光波的干涉现象,光束照射在薄膜表面,由于入射介质、薄膜材料和基底材料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值和消光系数值,使得光束在透明/半透明薄膜的上下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波相互干涉,从而形成干涉光,这些干涉光在不同相位处的强度将随着薄膜的厚度发生变化。通过对干涉光的检测,结合适当的光学模型即可计算得到薄膜的厚度。

1666664045625.jpg

晶圆膜厚测量系统配置

QE Pro是一种高灵敏度性能出色的光谱仪,适合低光度应用。 QE Pro薄型背照式CCD探测器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其稳健的设计使其具有很高的信噪比性能和稳定性。可通过选择内部快门,优化对暗噪声的测量。

解决问题是海洋光学的使命。海洋光学创始人Mike Morris说,“我们是问题解决者;没有问题需要解决,就没有海洋光学。”

孙玲博士对此深有感触:“在一些新的应用领域,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做出新产品,要求我们的工具不断提升精度、提升强度,改进温度一致性、台间差、一致性等等。这些都是海洋光学最擅长的,因为我们30年专注于光谱领域进行耕耘,有了牢靠的基础和积累,我们打造出来的工具就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关于海洋光学

世界上第一台微型光谱仪的发明者海洋光学Ocean Insight作为世界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应用于半导体、照明及显示、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研究、教育等领域。其产品包括光谱仪、化学传感器、计量检测设备、光纤、透镜等。作为光纤光谱仪的发明者,如今海洋光学在全球已售出超过40万套的光纤光谱仪。30年来海洋光学专注于光谱技术和设备的持续创新,海洋光学也从一家光谱产品生产商转型为光谱解决方案提供商,持续丰富扩充光传感产品线的同时,增强支持和服务能力,为需要定制方案的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和应用指导。

关于爱蛙科技

爱蛙科技致力于提供光谱分析仪器销售、租赁、维护,以及解决方案定制、软件开发在内的全链条一站式精准服务。作为海洋光学授权合作伙伴,爱蛙科技与海洋光学携手共同帮助客户面对问题、探索未来课题,为打造量身定制的光谱解决方案而努力。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或探讨创新应用,可拨打400-102-1226客服电话。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开放式超集(Superset解决方案将结合领先计算GPU储存和网络结合各种开放式技术OCP Rack & Rack PowerOAM Open BaseboardsOpen I/OOpenBMC Open BIOS

Supermicro (NASDAQSMCI) 为云端AI/ML储存和5G/边缘的全方位IT解决方案提供商宣布扩大采用关键的开放式硬件和开放源代码技术纳入其核心的Supermicro服务器产品组合这些开放式技术将为广泛的开发商和供应商生态系统带来创新减少专有技术遭锁定的问题

Supermicro总裁暨首席执行官梁见后(Charles Liang)表示:"Supermicro持续致力于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的8U 8-GPU AI训练系统,同时整合关键的开放式技术,为我们的客户带来创新和灵活性。这些解决方案旨在支持同级最佳的功能,包括Intel、AMD或ARM、高达400 W的CPU、高达700W的GPU和400 Gbps网络,同时支持OpenBMC和Open BIOS等开放式技术,提供开放系统以实现卓越的性能、效率和TCO。"

即将推出的全新8U 8-GPU机架优化系统为大规模AI训练提供卓越的功率和散热能力,并搭载大量开放式技术。此系统采用适用于GPU复合体的OAM通用基板设计,并支持开放式符合OCP ORV2的DC供电机架总线和符合OCP 3.0的AIOM适配器。这些开放式技术为多种服务器和GPU选项提供未来的灵活性,能让系统提升效率、提供可靠的电力输送和额外的冷却。8U 8-GPU系统支持NVIDIA最新的H100 GPU,并提供同级最佳的性能,支持高达400W的CPU和700W的GPU、高达8TB的内存和32个DIMM的DDR4内存,未来也将支持DDR5、最多6个NVMe All-Flash SSD和最多10个专用I/O模块。此外,Supermicro也推出开放标准的5U 10-GPU服务器,适用于NVIDIA Omniverse应用。

Supermicro同时也扩大了符合OCP 3.0标准的进阶IO模块(AIOM)适配器的使用范围,此适配器采用PCI-E 5.0,提供高达400 Gbps的带宽。开放式I/O模组支持使用于8U通用GPU系统、含双AIOM扩充插槽的1U Cloud DC、搭载新一代CPU与AIOM扩充插槽的2U Hyper和GrandTwin系统。

除了新的硬件产品,Supermicro也将为新一代的Intel、AMD和ARM系统提供OpenBMC和Open BIOS (OCP OSF) 软件解决方案。Linux Foundation开发的OpenBMC实作能让开发人员加入新功能、扩充现有实作,以及提供包括IPMI 2.0、WebUI、iKVM/SOL、SEL、SSH和Redfish基本代码的完整功能。

Supermicro将在2022年OCP全球峰会展示全新符合OCP标准的服务器。展示的产品将包括一系列高性能多GPU系统,这些系统采用OAM通用基板,支持一系列符合业界标准的外形尺寸,以及具有符合OCP 3.0的AIOM扩充插槽的机架式和多节点架构,包括:

  • 8U通用GPU系统,专为ORV2机架优化,搭载NVIDIA HGX A100 8-GPU

  • 5U通用GPU系统,搭载最多10个GPU

  • 4U通用GPU系统,支持4-GPU OAM基板

  • 2U Hyper和GrandTwin系统,搭载新一代CPU和AIOM扩充插槽

  • 1U Cloud DC,含双AIOM扩充插槽

  • 2U 1P ARM服务器,支持OpenBMC,搭载Ampere Altra系列处理器,具备最多128核心3.0GHz

1.jpg

Best-in-Class Open Compute, GPU, Storage and Networking Solutions

了解2022年OCP全球峰会,请访问https://www.opencompute.org/summit/global-summit

此外,OCP全球峰会的OCP体验中心将展示Open BIOS (OCP OSF) 软件。

了解更多关于Supermicro 的详细信息,请访问www.supermicro.com

关于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 (NASDAQ:SMCI) 是应用优化全方位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成立于美国加州圣何塞,Supermicro致力于为企业、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 电信/边缘IT 基础架构提供领先市场的创新技术。Supermicro正转型为全方位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完整提供服务器、人工智能、储存、物联网和交换机系统、软件和服务,同时继续提供先进的大容量主板、电源和机箱产品。Supermicro 的产品皆由企业内部设计和制造,通过全球化营运展现规模和效率,并优化以提高 TCO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计算)。屡获殊荣的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产品组合能让客户从灵活且可重复使用的构建区块所打造的广泛系统系列中选择,支持各种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储存、网络、电源和散热解决方案(空调、自然气冷或液冷),进而针对客户实际的工作负载和应用实现最佳性能。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它要身材玲珑小巧,算力越大越好。"

"它要能耐住高温,还要防尘、防腐、抗震。"

"它要在蓝牙、WiFi、ZigBee、4G和5G里都游刃有余。"

"它要收放自如,能‘单打独斗'也能‘组队参战'。"

……

在新一代边缘服务器产品规划会上,浪潮信息研发工程师在笔记本上,记下了领导、同事和客户们对于新一代边缘服务器的诸多要求,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几个月,他和同事们不眠不休的设计研发之路即将开始,满足所有的客户需求是他们的责任,一切皆有可能。

1.jpg

"模块化"设计?专治各种众口难调

小本上密密麻麻的各种需求,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以不变应万变,造一个在多样化场景里都能游刃有余的"百变金刚"款边缘服务器。

多样化的边缘场景有哪些呢?据IDC最新公布的中国边缘服务器市场数据显示,随着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计算力也在从数据中心向边缘不断延伸,边缘计算与AI、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加速融合,推动着制造、金融、通信、能源、交通行业智慧化转型。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慧高速、智慧油井、智慧煤矿、智慧海上风电等等都需要边缘计算的支撑,室内室外,上山下海,这些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边缘服务器,所要适应的运行温度、体积、网络环境、适配的功能都不相同,差异性、碎片化的特征明显。

其实不仅仅是环境不同,哪怕是同一条马路的不同路口,同一个企业的不同厂房、矿井,都会有不同的场景,有的路口摄像头从几路到十几路,需要算力阶梯布局,有的矿井地处偏远,要使用不同通信模式,有的可能因为粉尘要加强防护……所以很多种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以前都依赖于量身定制的设备。比如石油行业中,不同矿井会使用不同的通信模式,有无线、有线、ZigBee工业接口等等。

但是,"量身定制"虽然可以体现严丝合缝的精致匠心,本身却需要一定的设计生产周期,为了快速交付,就很难进行全面的测试与售后保证,后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边缘服务器大规模落地存在困难,这也是制约边缘计算快速发展的根本难题之一。

模块化设计、标准化产品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提。浪潮信息的研发工程师们此前在数据中心领域也遇到过定制化需求太多的问题:云计算时代,互联网业务高速增长,视频、电商、通信不同业务场景会有不同的业务需求,浪潮信息也联合CSP客户,研发了可定制的模块化式整机柜服务器,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中供电、散热和管理,并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不同的节点,灵活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硬件平台的要求。其拥有更高的集成度,可以实现大颗粒一体化交付,从而大幅提高交付速度。目前整机柜服务器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的云数据中心。

从云计算到边缘计算,面对的个性化场景越来越多,作为中国边缘服务器市场第一的厂商,浪潮信息再次瞄准模块化设计,"搭起了积木":通过将核心计算平台、异构加速平台、IO模组、管理功能等模组进行架构解耦,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让算力能够灵活扩展,支持有线、无线不同通信标准,给系统提供更多的IO扩展和网络选择。

同样的"积木",可以"搭"出"城堡"也能搭出"小屋",这样搭配出的"百变"边缘服务器能跻身偏远"蜗居"独自美丽,也可以"抱团"成为桌面级甚至机柜级微中心,最大化满足客户的需求。

2.jpg

为了"瘦身"从头开始 改变以CPU为核心的设计架构

不过,模块化"搭积木"的思路要想实现还有重重难关,边缘服务器的"身材管理"成为接踵而来的一大难题:为了满足多元化的边缘计算场景,服务器内部就要添加计算、存储、网络等各种硬件。硬件之间的接口、电压、电流都不一样,功能越多,服务器的结构布局越复杂、信号、散热也都面临极大的挑战。起初,结构、信号、硬件和散热工程师设计了三个月,经过多轮讨论,对内部链路设计、热设计进行评审,终于可以将产品尽量控制在一个长、宽约30cm的较小体积内。

然而,这个"身材"还是无法满足需求:浪潮信息的产品经理们通过调研客户现场发现,边缘服务器的部署空间十分有限,有可能在路边的信控箱,油井现场的工控机……大部分的客户希望服务器尽可能的小,长、宽能控制在20cm左右,还需要继续瘦身。

设计就是为了满足需求。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之间做腾挪,要想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实现计算、异构、网络、存储、IO、管理等功能的兼容,以及性能和可靠性的最大化,只能从头再来。

3.jpg

各种方法用尽,思路陷入僵局,忙了三个月,一切又回到原点。浪潮信息工程师没有气馁。一次寻常的复盘讨论会,脑力激荡之下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答案或许就在承载硬件的底板上,研发人员开始从头开始,改变以往以CPU为核心的设计思路,转而以系统架构为核心去进行设计。

以系统架构为核心设计的首要工作,是针对差异化的客户需求对功能进行分区,将计算平台、IO、管理功能等模组进行架构解耦,重构成标准化的模块,并将同一模块设计统一接口与底板连接。但在研发人员统一接口、标准化的过程中,计算模组中CPU又面临PCIe资源不足,USB、UART资源无法满足设计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发人员引入了PCIe Switch芯片,将CPU 一组X2接口拓展为4个X1,统一了PCIe接口,并设计了复杂的USB、UART拓扑架构,充分满足了系统在对外接口、对内接口、调试接口等诸多方面的需要,实现了像x86、ARM等不同架构的芯片可以通过统一的接口与底板相连。

方案实现的过程还有很多挑战,为了解决信号和散热的平衡问题,研发人员多次调整内部各个模块布局,并将接口的设计从平行改成了叠放,内部的布局从仿真到实物打样也反复调整了很多遍,打磨每一个部件极致的统一性。这样服务器就可以像,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快速的组合,匹配合适的算力和功能。

最终,面向边缘多样化场景的各种痛点与不适,全新的边缘模块化设计架构ECOM(Edge Computing Optional Module)打磨完成,历时1年半之久。基于这一架构,浪潮信息工程师们研发出了全新边缘服务器产品EIS800,EIS800室内节点体积小巧,满足企业信息化、云桌面等一般室内应用场景的温度环境,室外节点可适应-40°C-70°C环温,具备工业级防水防尘特性,在智慧交通、电力巡检等恶劣条件下也可高效稳定运行。

EIS800微中心节点支持多样IO扩展,部署形式灵活,可通过多节点堆叠的桌面级微中心和两节点拼接上架的机柜级微中心部署。针对更高密度的部署需求,可通过整机柜形态一体交付,大幅提升边缘场景下设备的运维部署效率,并且能够支撑更为复杂的AI负载。可根据边缘室内、室外、机房环境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单主机、、微中心3种形态的产品,每种形态的产品还可根据形成8种配置,实现灵活扩展,重塑了边缘服务器的形态。

靠才华取胜,还捧回个"颜值"大奖

全新亮相的浪潮边缘微服务器EIS800,外表线条流畅,设计低调极简,机箱结构可以组合出单主机、防水主机、数据中心节点各种形态的产品,内部散热模块也可以兼顾主动、被动散热,满足多元的部署场景,灵活适应室内、室外、数据中心不同部署环境。同时,服务器内部,EIS800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实现了内部计算平台、IO、管理功能等模组的架构解耦,CPU可支持不同架构的处理器,异构模块可承载阶梯式AI算力,存储、通信、管理接口等方面,也可根据通信、交通、制造、能源等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随需而变。凭借这一极致灵活的架构,浪潮信息边缘微服务器EIS800获得了2022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4.jpg

当下边缘计算产业正处于从星星点火向燎原之势的演进中,浪潮信息作为头部企业,一直致力于以开放的理念,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边缘模块化设计ECOM已经在ODCC开放设计标准,在ECOM架构下,浪潮信息将以往设计门槛较高的CPU核心计算单元、BMC带外管理单元、AI计算单元等关键部件,设计成标准化的部件模块,并开放了产品化设计,为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算力终将在百变边缘中无限延伸,技术也在时代浪潮洗礼下去芜存菁,不断迭代更新。术力有穷时,想象无极限,就像在变与不变之间倍受"折磨"的浪潮技术工程师最终的领悟:在想象与得到之间,没有改变的只有坚持,需要努力的唯有强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0月24日至28日,由广东省贸促会主办,广东广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年广东精品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系列展·电子电器线上展迎来了广东核心产业带逾350家厂商参展,成为广东10月最为重要的科技盛会之一。近10年的数字化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ITOE电子电器展不仅体现出智能智制这一全新趋势,而且还深刻展现了广东从"制造"走向"智造"的无限可能性。据主办方介绍,广东经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发展,以高端电子信息产品、汽车、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广东智造"行销全球。

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规上企业总数超5.8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1.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广东规上企业数、工业增加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规模、5G产业产值等稳居全国第一。全国每两台4K电视、每3台工业机器人、每7台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广东造;九成以上的5G基站、民用无人机都产自广东。

今年展会,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视听娱乐、厨卫电器、健康家电、家居安防、个护电器、家电配件等传统类目外,还增加了大量代表"广东智造"的智能品类展品,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照明、智能厨房等。康冠科技参展代表更是直言,企业要赢得新时代的竞争,获取更多的外贸订单,就必须在核心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信息化、智能化才是广东家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技术改变生活,"懒人经济"在海外市场同样吃香。随着智能化生活的普及,不少参展产品也变得越来越"聪明"。在本届ITOE电子电器展上,许多出口企业瞄准节能、智能、性能进行产品开发,推出新产品拓展海外智能生活市场。比如,考虑到欧洲受能源危机的影响,深圳市因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更是携带新款室外太阳能路灯参展。而刚荣获 "2022年德国红点奖"的海曼科技年轮K1系列产品、东莞三众智能家居空气净化器等众多新品也将在本次展会上与广大采购商见面。深圳市普罗米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首展首秀期间,则带来了匠心独运的多功能拐杖雨伞,不仅集成了智能LED电筒,还贴心植入了报警器,让老年生活更便利。事实上,"满满科技范儿"正在成为ITOE电子电器展参展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特征。

此外,ITOE电子电器展还汇聚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珠海、顺德、佛山等多个核心产业带资源,覆盖近60个跨境热销品类,网罗数千款全球尖货,向世界展现"广东新制造"的活力与魅力。正如广东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所说,"广东精品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系列展,依托广东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持续释放云端无限潜能,为粤企开辟了直接面对境内外客户的新通路,有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广东企业拓市场、争订单、保目标。"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意法半导体推出 L3751 同步降压控制器,具有紧凑的尺寸和6V至 75V的输入电压范围,适用于从工业设备到纯电动轻型汽车等各种应用领域。这款3.5mm x 4.5mm的控制器还适用于常用的24V和48V电信和网络设备。

1.jpg

L3751 的最小导通时长40ns,支持极低的占空比,从而允许较大的降压比,让设计人员能够给低压设备直接供电,无需使用中间功率转换器,这样有助于简化应用电路设计,降低物料清单(BOM)成本。该器件集成了7.5V栅极驱动器电源。

除了电源电压范围较宽外,L3751还能耐受100V的输入电压,可以在恶劣的电气环境中工作。开关频率可在100kHz至1MHz 范围内调节,因此,设计人员可以灵活地选择外部 MOSFET 和无源元件,优化电路尺寸、性能和成本。

为了提高能效和最小化纹波电流,L3751采取二极管仿真模式,在轻负载时具有脉冲跳跃功能。

L3751为应用提供全面的电气保护功能,包括过热保护、输入欠压锁定、打嗝模式恒流保护和可编程电流检测。该产品还有一个外部使能引脚和集电极开路电源良好指示器。

STEVAL-L3751V12 100W 评估板可帮助设计人员在电源开发过程中加快器件选择。

L3751 现已投入生产,采用可润湿侧翼QFN20 封装,有助于检查芯片安装是否良好。

详情访问www.st.com/L3751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技术史!很多最新的技术都是最先用于与疾病的抗争,如X光成像、显微镜、分子动力学模型等等,目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生物科技、基因检测等新技术发展成熟,基于新技术的智慧医疗体系也在逐渐发展和完备,人类与疾病的抗争技术新的阶段!

1.png

智慧医疗(WITMED)是指利用区块链、医疗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 。
在5G技术日益成熟之后,智慧医疗成为5G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的重要场景,以“感、知、行”为核心的智能远程疾病预防与护理平台,需要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区块链等多种技术。智慧医疗成为智慧城市战略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民生领域应用,其建设应用是大势所趋。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2030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超过2.4亿,占中国人口总量的17.1%,占全球老龄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老龄化是未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重大问题,加之中国公共医疗服务机构比例不足,因此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已经是中国大健康产业的主旋律,自 2010 年开始,中国智慧医疗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开展,通过将海量的医疗数据,如电子病历、诊疗影像、检验报告等实现互联互通,运用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医学逻辑,辅助临床决策,以此提高医疗效率及质量。

2.jpg

易观分析认为,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后,目前中国的智慧医疗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3.png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慧医疗行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大关,2021年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智慧医疗行业将进入智能化、高效化、规模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下,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全面迎来发展好时机,预计2022年其市场规模将达1576亿元!
从数据看,近两年来,中国智慧医疗领域投资增长迅猛,2021年投资金额达1278亿元,同时,从医疗领域的子行业投融资涨幅中可以看出,医疗Al、医疗设备等“硬科技” 含量较高的子行业重新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下图是2017-2022年中国智意医疗行业投资规模及预测。

4.png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健康消费也在逐年增加,健康支出占比随着收入增长提升明显。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1万元,近十年CAGR达8.75%,其中中产阶级以上人口已达6.03亿人,合计年消费规模达超5万亿美元,同期我国医疗总支出达7.56万亿元,近五年CAGR达10.30%,对应人均医保消费支出达2115元。

5.png

可以说,智慧医疗领域是商机乍现的新蓝海,如何抓住这样的大机遇?
10 月 28 日 ,首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将在海口开幕,一大批产学研投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机构高管将齐聚海口,开启中国智慧医疗领域的“大航海”时代!
论坛指导单位是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单位是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是海口国家高新区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芯原微电子(海南)有限公司。

6.png

本次论坛由开幕式演讲和三个主题论坛组成,在开幕式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海南省科协主席骆清铭会发表《脑结构与功能的光学成像》的主题演讲。

7.png

在《医疗机器人的发展》主题论坛,术理创新集团副总裁樊坤君、深圳睿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CEO 王晶、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CEO 顾捷 等会就医疗机器人发展相关技术发布演讲,同时,本论坛也有主题为《脑机接口和医疗机器人》等圆桌论坛,主持人为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

8.png

在《AI 辅助影像的发展》主题论坛中,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院长刘谦,CapsoVision, Inc.总裁Johnny Wang,,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吴良信等会发布演讲,并有《AI 辅助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圆桌论坛,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担任主持人。

9.png

在《健康监测设备的发展》主题论坛环节,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青岛智造总经理倪鸣、小维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CEO王海、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信扬会发表演讲,同时也有《健康监测设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担任主持人。
从论坛议程看,本次论坛紧紧围绕智慧医疗的几个关键技术展开,与会专家也分享的都是关于智慧医疗领域最新的技术,这样一场高水准的论坛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智慧医疗的发展,欢迎关注!
另外,我的视频号也将同期推流直播,欢迎关注!

10.jpg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50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