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AR Embedded Workbench 9.40版本引入了与指针验证和分支目标识别(PACBTI)扩展的无缝兼容性,保护嵌入式应用程序免受各种安全攻击。

嵌入式软件和服务的全球领导者IAR发布了备受欢迎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v9.40版本,最新版本引入了针对代码安全的增强功能:添加了针对Armv8.1-M专用的指针验证和分支目标识别(PACBTI)扩展。通过PACBTI,用户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加密签名来增强防护,有效防止攻击者控制整个系统。新版本还提供了更强大、更智能的IDE Build Actions,可为软件工程师带来更好的开发体验。

随着产品安全相关的立法和法规不断增加和完善,IAR此次发布的最新版本解决了增强代码安全性的关键需求。在众多焦点特性中,值得一提的是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提供的创新编译器功能与PACBTI扩展的融合互补,能够强力抵御两种盛行的攻击手段,包括返回导向编程(ROP)和跳转导向编程(JOP)。这两种攻击手段涉及利用用户应用程序中的代码片段,通过使用像堆栈粉碎(stack smashing)的攻击手法来获取调用堆栈的控制权,攻击者可以篡改存在堆栈中的关键指针,将指向地址转至已发现的漏洞代码片段,以达到攻击者目的。通过上述新功能,IAR Embedded Workbench为攻击者设立了难以逾越的屏障,使其更难利用代码漏洞破坏系统完整性。

尽管PACBTI可用于识别和排除常见的发动攻击的程序错误,但其有效性依赖于良好的软件开发实践,包括使用各种代码分析工具。

IAR首席技术官Anders Holmberg表示:“安全已经成为嵌入式软件开发业者的首要任务。最新版本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结合了完善的软件开发实践,为真正安全的嵌入式应用奠定了基础。作为以效率、生产力和代码质量而闻名的IAR,结合了IAR Embedded TrustIAR Secure Deploy嵌入式安全解决方案,提供了最全面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之一,确保了从产品开发到大规模生产的每个步骤都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作为一个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包含高度优化的编译器和强大的调试器功能。开发者可以利用C-STATC-RUN等代码分析工具主动发现各种代码问题,提升代码质量,并尽可能减少潜在的安全攻击面。静态和动态分析在开发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和消除各种防御漏洞。此外,最新版本中还引入了智能IDE Build Actions,替代了之前的构建前(pre-build)和构建后(post-build)操作,使开发者能够在进行编译和链接之前执行多个命令。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9.40 版本延续并扩展了之前版本对Armv8-A AARCH64的支持能力,通过对Armv8-A AARCH32的支持,使64位处理器能够在32位模式下运行。此外,新版本还增强了对Renesas E2/E2 lite仿真器的兼容性,为Arm Cortex-M MCUCortex-A MPU提供了无缝连接的编程和调试功能。同时,新版本还新增了超过275款全新芯片的支持,涵盖了各大半导体合作伙伴厂商的产品。在扩展语言模式方面,IAR C/C++编译器支持额外的GCC编译器函数属性,拓展了广大嵌入式RTOS/中间件生态系统的互通性。随着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9.40版本的发布,IAR 巩固了其为开发者提供先进工具和全面安全措施的承诺,推动嵌入式行业迈向更具创新性和完整性的未来。

获取更多关于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9.40 版本的信息以及下载免费评估版本,请访问http://www.iar.com/ewarm

更多产品信息和评估许可证信息,请访问http://www.iar.com/visualstate

关于IAR

IAR为嵌入式开发提供世界领先的软件和服务,帮助世界各地的公司创造满足当前需求和未来趋势的安全创新产品。自1983年以来,IAR解决方案在确保质量、安全、可靠和效率的同时,帮助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汽车和医疗等行业的公司开发了超过一百万个嵌入式应用。IAR为200多个半导体合作伙伴的15000个设备提供支持。公司总部位于瑞典乌普萨拉,并在世界各地设有销售和支持办事处。IAR为 I.A.R.Systems Group AB 所有,在纳斯达克 OMX 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上市,属于中型股指数(股票代码:IAR B)。如需了解详情,请访问 www.iar.com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7日,在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期间,华为云以"引领云原生技术,敏捷加速智慧金融"为主题举办专题峰会。超过500名来自全球的领先金融机构和公司代表参会,就云原生技术与数智融合的创新趋势开展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总裁石冀琳、华为数字金融军团CEO曹冲发布大会致辞。聚焦行业洞察和价值主张,华为云Marketing部部长董理斌发布主题演讲,并正式发布金融容器云、云原生GaussDB(DWS)两大创新方案。

1.jpg

華為雲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

"我们正在见证金融行业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速度。"石冀琳表示,云原生、数据智能、AIGC的兴起不仅仅是流行语,而是正在改变金融格局的革新型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将旧流程进行现代化改造,设计个性化的客户体验,更敏捷的创造更多的金融新产品和服务。我相信,我们对数字化转型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但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挑战。我们希望与金融业的客户和伙伴们携手共进,创造新可能,实现新增长。

2.jpg

華為數字金融軍團CEO曹沖

曹冲表示,今天华为带来了技术领域的路线图和未来计划,希望向行业展示华为深耕技术研发、助力金融行业创新的决心。面对云与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华为坚定拥抱数字化,也将坚定携手客户,共同迎接数字化变革的发展机遇。

3.jpg

華為雲Marketing部部長董理斌

董理斌表示,越来越多的头部银行正在广泛应用云原生技术,可以说,云原生正在引领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华为云聚焦"一切皆服务"的战略,定位于做好数字化转型的云底座和使能器,从韧性基础设施、金融应用现代化、金融数智融合三个方面,帮助银行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走向智慧金融:

首先,建设韧性的全云化基础设施,帮助金融企业在安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快速弹性地获取云上资源实现创新,在面临海量交易的情况下提升业务效率。

其次,赋能金融应用现代化,满足金融企业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提升新业务上线的速度,保障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以数智融合打造金融决策分析平台,帮助金融企业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针对风险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和控制。

在本次峰会上,华为云正式发布金融容器云及云原生GaussDB(DWS)两大方案。其中,华为金融容器云方案基于华为云Stack部署在金融企业本地数据中心,从性能、扩展和安全性、可维护性、开放兼容等四大方面创新,加速金融核心系统云原生进程;华为云GaussDB(DWS)打造了新一代全场景云数据仓库,完成了Serverless演进的全新升级,在多个领域保持领先。

峰会上,来自全球的金融企业也纷纷分享自身探索数字化转型、利用云原生加快业务增长的优秀实践经验。

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数字银行Bank Neo Commerce (BNC) CTO Justin Chen分享了与华为云合作打造数字银行的实践思考。他表示,该公司数字银行上云,充分发挥了云资源弹性灵活优势,让产品迭代上线的周期从月级加快到天级,更敏捷的产品配置能力,也更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BNC数字银行在9个月内实现了用户10倍增长,系统稳定支撑了当前2300万用户的便捷体验。

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系统部副主任刘博分享了农行构建"1+4"云原生平台,加速稳敏态全面实践,即可100%容器化的基本目标,和安全、智能、绿色、融合四个首要任务。刘博表示,云原生业务在稳敏态业务上取得显著效果,例如,该行基于容器化发展信用卡稳定性业务,可支撑核心系统交易峰值18.99亿笔,支撑38秒完成金融业信息系统切换演练,支撑3.06亿账户信用卡业务。

招商银行资深数据仓库架构师白炯分享了如何通过云上数仓深挖数据价值、驱动引领业务增长的实践经验。通过和华为的联合创新,招商银行基于华为云建设了全球超大规模金融核心数仓,顺利实现了向GaussDB数仓的高效搬迁,解耦不同业务对数仓的需求,平滑而稳定地支撑了"人人用数"的数据发展战略,为"数字招行"提供坚实有力的平台支撑。

董理斌表示,BNC、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全球客户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华为云在金融领域的领先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华为云希望和客户、伙伴一起,携手促进全球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云将坚定一切皆服务战略,持续深耕行业数字化,做好金融数字化云底座和使能器。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全球检测认证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通过《零碳工厂评价规范》第三方评价机构审查,成功获得"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机构资格。这标志着TUV南德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在为国内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上再扩服务范围,可对工厂进行零碳等级评估,进一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1.jpg

TUV南德获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机构证书

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下,工厂的低碳、零碳化已成为企业升级改造的主旋律,许多行业已经开始在建设绿色工厂的基础上布局"零碳工厂"。2022年5月30日,中国节能协会发布了T/CECA-G 0171-2022《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这是全球首个完整、可量化的"零碳工厂"建设标准和评价细则。该标准结合了ISO 14064、GB/T 36132-2018等国内外相关标准且明确了实现"零碳工厂"的基本要求、关键环节和评分标准,为企业打造"零碳工厂"及第三方开展认证提供了方法指导和标准依据。

2.jpg

TCECA-G 0171-2022《零碳工厂评价规范》

"零碳工厂"指的是通过自主减排和碳信用抵消等方式,使企业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实现综合排放量为零的碳排放表现。《零碳工厂评价规范》中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源类型和抵消比例将"零碳工厂"细分为多个等级。

TUV南德经中国节能协会资质审查、评价认证及人员培训,获得"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资质。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UV南德未来将依据《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为企业开展第三方"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关于TUV南德可持续发展

TUV南德成立于1866年,是获得欧盟、ISO组织授权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标准认证机构及多家国际组织授权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审核机构,在企业碳中和领域具有丰富的服务经验及专业的审核资质。TUV南德一直坚持为人类、环境和企业创造更安全、更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包括碳管理培训、组织碳盘/核查、产品碳足迹、EPD认证、碳中和路径规划和认证,以及碳信息披露(例如CDP, SBTi)等服务在内的一站式碳中和解决方案。

关于TUV南德意志集团

TU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6,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千行百业数字化和云化浪潮下,如何敏捷、安全应对新兴业务和云上数据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金融等行业数字化变革时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云原生技术打造敏捷、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业已成为行业共识。容器化,成为金融迈向全面云原生的必经之路。

6月7日,在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上,华为云Marketing部部长董理斌发表主题演讲,并正式发布华为金融容器云方案。华为云聚焦"一切皆服务"的战略,定位于做好数字化转型的云底座和使能器,从韧性基础设施、金融应用现代化、金融数智融合三个方面,帮助银行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走向智慧金融。

1.jpg

华为云Marketing部部长董理斌发表主题演讲

华为云Stack副总裁胡玉海在会上对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华为金融容器云方案,基于华为云Stack部署在金融企业本地数据中心,实现性能、扩展和安全性、可维护性、开放兼容等四大方面创新,加速金融核心系统云原生进程。"

2.jpg

华为云Stack副总裁胡玉海发表主题演讲

极致性能

本次发布的金融容器云,提供了华为云全新升级、更高性能、极致体验的容器基础设施CCE Turbo。它采用直通容器网络设计,将传统容器方案的"两层"架构融合为"一层"直通架构,将系统整体时延降低20%,帮助客户业务实现从On Cloud到 In Cloud转变。同时,CCE Turbo支持IPv4和IPv6双栈协议,也是业界唯一支持独立安全组的容器引擎,可实现以容器粒度安全组配置,配合QoS实现有限网络资源的合理调度,兼顾满足超低时延和安全可靠要求。

金融级增强的高扩展、高安全

金融业务场景也对IT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华为金融容器云单集群规模可达10万台,同时最高支持一万Pod/s的调度速度,从容应对业务洪峰时的并发流量需求。此外,金融容器云支持跨集群扩展,为客户提供统一的调度管理和多云管理一致的体验。同时,增强了主机、集群和租户的安全特性

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通过华为金融容器云升级手机银行等业务,快速响应流量增长,缩短应用开发周期。同时,通过双活集群解决方案保证业务高可用。

高可维护性:全面的应用性能分析

云原生应用的持续增长使得IT系统不断冗杂,为应用维护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华为提供应用性能管理(APM)和应用运维功能(AOM),帮助客户构建完善的应用监控分析体系。

APM 提供应用调用链的全局跟踪和分析,非侵入式的开发无需对应用进行修改,即可帮助客户轻松进行应用治理和识别性能问题。AOM可以通过统一视图全面监测应用和资源,并提供对应用、实例、主机和事务的实时分析。

开放兼容:持续投入开源,引领云原生技术

华为是CNCF在亚洲唯一的创始成员和中国首家白金会员,持续投入开源社区,孵化和捐赠了KubeEdge、Kamada、Volcano等开源项目。过去多年,华为云持续深耕金融行业和容器领域,连续蝉联中国容器市场份额第一,获得各行各业客户的广泛好评。

在金融行业实践经验方面,在中国6家国有大行客户中,有5家使用了华为云的容器服务,也有过半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华为云的客户。目前,华为云已部署了超过五千万个容器实例,其中单局点最大规模超过了20万实例。

深度用云的浪潮全球袭来,华为云Stack愿与金融行业的客户和伙伴一起拥抱云原生,通过持续创新和领先的技术,跃升数字生产力。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CelgardLithion Battery结成下一代电池战略联盟,在储能增长方面再迈一步

Polypore International, LP (Polypore)旗下子公司Celgard, LLC (Celgard)欣然宣布与Lithion Battery,Inc. (Lithion)结成新的战略联盟,根据该联盟,两家公司将联合开发电池隔膜,用于采用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通过此次合作,两家公司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为需要储能系统(ESS)的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用于微电网电力应用等用途。 这些电池还可以用于医疗工具、军事和工业市场,数十年来,Celgard一直在这些市场提供隔膜解决方案。

1.jpg

Polypore子公司Celgard通过与Lithion Battery建立联盟,支持其在储能系统(ESS)领域的发展,推动用于微电网电力应用的下一代电池。这些电池还可以部署在医疗工具、军事和工业市场,Celgard几十年来一直在这些领域提供隔膜解决方案。

通过该协议,Celgard将向Lithion提供100%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长期供应,用于其位于内华达州亨德森的工厂,以及未来的7GWh Gigafactory,该工厂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主要用于ESS应用。Celgard将首次有机会为Lithion的所有新电池开发提供下一代电池隔膜解决方案。

Celgard锂离子电动汽车(EDV)和储能系统(ESS)业务副总裁Stefan Reinartz表示:"我们期待与Lithion一起进一步推进Celgard®干法电池隔膜技术,最终目标是为ESS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Celgard的母公司旭化成(Asahi Kasei)也可能支持Lithion的电池制造要求,并将探索机会,利用其多元化国际制造基地来支持全球磷酸铁锂供应链对塑料和阻燃材料的需求。

关于CelgardPolypore

Celgard专业生产涂层和无涂层干法微孔隔膜,这些隔膜产品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Celgard的电池隔膜技术在确保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其他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elgard, LLC是旭化成株式会社旗下公司Polypore International, LP的全资子公司。

Polypore是一家全球性公司,在九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其微孔隔膜产品广泛用于电动和非电动汽车,以及储能系统和特殊应用。请访问 www.celgard.com 和 www.polypore.com

关于Lithion Battery

Lithion是一家垂直整合的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可充电和不可充电电池组以及电池模块制造商。

该公司拥有两座8万平方英尺(7400多平方米)的设施,其中一座位于内华达州亨德森,作为全自动生产线运行,专门组装电池和电池组。

Lithion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最终用户密切合作,为可靠性至关重要的关键应用提供定制的电源解决方案。该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内部工程、设计和测试能力,提供一站式、全面的能源和电力解决方案。请访问 www.lithionbattery.com 。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Hugging Face 开源大语言模型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Falcon 40B现已在Amazon SageMaker JumpStart上可用,让客户更便利地利用这一模型快速构建生成式AI应用程序。

6月7日 -- 亚马逊云科技今日宣布,位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全球领先科研中心TII(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titute)在亚马逊云科技上训练了其性能卓越的开源模型Falcon 40B。Falcon 40B是拥有400 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LLM),在Apache 2.0许可下提供,并在Hugging Face的开源大语言模型排行榜上位列榜首。该排行榜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跟踪、排名和评估大语言模型,最终评选出最佳模型。客户现在可以将Falcon 40B部署在Amazon SageMaker JumpStart上,这是一个机器学习中心,提供预训练模型,使客户无需从头构建自己的模型即可获得Falcon 40B最先进的准确性和行业领先的性能。要开始使用Amazon SageMaker JumpStart,请访问aws.amazon.com/sagemaker/jumpstart

大语言模型是机器学习(ML)模型的一个分支,专注于语言领域,可以支持各类生成式AI应用,包括文本处理、总结摘要和会话问答。虽然这些大语言模型具有改变行业的潜力,但构建、训练和部署大语言模型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并耗资数千万美元,这将许多公司拒之门外。为了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成本效益,包括Stability AIAI21 LabsHugging FaceLG AI在内的众多客户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端到端的机器学习服务Amazon SageMaker来构建、训练和部署他们的大语言模型。

这也正是TII使用Amazon SageMaker构建其Falcon 40B模型的原因。得益于SageMaker是一项完全托管的服务,TII可以专注于开发自定义的训练机制和优化功能,而无需管理其机器学习基础设施。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训练成本并缩短上市时间,TII采取了多项优化措施,包括编写自定义矩阵乘法以加快训练速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亚马逊云科技还与TII密切合作以利用SageMaker增强可用性,确保训练顺利进行,减少对开发人员的干扰。

TII于2023年5月在Apache 2.0许可下发布了其Falcon 40B模型。自发布以来,Falcon 40B 在各种基准测试中的表现都优于当下的同类模型,展示了无需专门微调的卓越性能。为了让客户更轻松地访问该模型,亚马逊云科技让Falcon 40B可以通过Amazon SageMaker Jumpstart部署。现在,各个行业、各种规模的客户都可以快速轻松地部署自己的Falcon 40B模型,并对其进行定制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如翻译、问答、信息总结、图像识别等应用程序。

"Falcon 40B的开源版本使机构能够利用其卓越性能来推动AI赋能的解决方案的发展。这是我们致力于促进 AI 创新的重要里程碑,也体现阿联酋深远的科学贡献。"TII跨AI研究中心执行总监兼LLM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将Falcon大语言模型开源,我们希望将这一先进的技术能力普惠化,为全球研究人员和组织赋能。下一步,我们即将推出新模型,为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1个地理区域的99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加拿大、以色列、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John GrangerIBM咨询高级副总裁

IBM咨询(IBM Consulting)宣布设立一个致力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卓越中心 (Center of Excellence),中心将与包含21000名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顾问且已完成40000多个企业客户相关项目的IBM咨询现有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服务全球团队进行密切协作。新卓越中心拥有1000多位具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顾问,他们将与全球客户开展合作,助力客户提高IT运营、人力资源或营销等核心业务流程方面的生产力,提升客户体验,并创新业务模式。我们的卓越中心已准备好通过企业级人工智能(包括最新发布的IBM watsonx)以及来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技术,助力客户加速业务转型。

1.jpg

IBM_1_1

蓄势待发的卓越中心是建立在我们长期积累之上的。仅在2023年,IBM咨询就与100多家客户进行了互动,并完成了数十项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经典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策略的合作项目。例如,我们在高尔夫美国大师赛上为数百万球迷提供人工智能生成的口头体育解说,我们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IBM Watson®相结合以验证三井化学(Mitsui Chemicals)产品的新应用,此外我们也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布伊格电信(Bouygues Telecom)的客户关系流程。在IBM咨询应用基础模型的早期我们就发现,与传统的人工智能方法相比,使用基础模型的客户在价值实现方面要快上70%。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远不是局限于试验阶段;众多企业已经利用它来改善客户服务,抓住新的市场机会,等等。据IDC1估算,人工智能服务市场将从2023年的约36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约650亿美元。与此同时,对于如何降低偏见、管理数据安全以及把控准确性和风险,人们也有合理的担忧。IBM咨询多年的人工智能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大规模的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需要一个可组合、多模型的人工智能战略,以及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有原则的人工智能应用理念。

根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最近的一项调研2,众多受访高管表示其组织正在不同领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其中财务领域应用占比34%、人力资源领域占41%、供应链领域占45%、营销和销售领域占40%、客户服务领域占57%,IT服务和技术领域占63%。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将日常工作自动化,使员工可以专注于更具价值的任务,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如创意内容等。高管们还表示,预计明年所在组织中近一半(48%)员工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提升他们的日常工作。

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和AI创新文化

为了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并促进创新,我们的卓越中心将运用到完整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堆栈,包括基础模型和50个以上的特定领域经典机器学习加速器。我们还将在IBM咨询内部使用IBM特有的"人工智能顾问"工具包来改善内部运营和客户交付。此外,卓越中心还将利用IBM研究院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项目,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和资产。

通过IBM生成式人工智能车库(IBM Garage for Generative AI), IBM咨询顾问将采用经过验证的协作方法,帮助客户快速追踪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模型领域的创新,包括快速地评估用例和划定优先级,用开放的、多模型的方法来选择相应架构和培训,以及根据独特的业务需求对模型进行微调和扩展。

IBM咨询与IBM watsonx

IBM watsonx3是IBM下一代人工智能和数据平台,旨在帮助企业通过可信数据扩大和加速先进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就像我们在红帽(Red Hat® )OpenShift®平台上成功构建混合云服务业务一样,IBM咨询将成为领先的IBM watsonx咨询服务提供商。IBM咨询计划围绕IBM watsonx,依托我们在基础模型、AIOps、DataOps和人工智能治理机制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全堆栈技术与能力为客户服务,同时我们也将携手合作伙伴扩大相关咨询业务。

开放式AI生态系统确保最佳交付效果

IBM咨询采用开放和协作式方法来规划、构建、实施和运营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会融合构建在行业领先云供应商的多个云平台上的多个模型。开放的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找到正确的模型和正确的架构,以交付最佳的效果。IBM咨询不仅在应用IBM自有技术方面拥有独特优势,也能通过与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密切合作,包括Adobe、AWS云平台、微软、Salesforce、SAP、开源技术等,从而确保客户可选择最能满足其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从中受益。

前面提到的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报告还显示,79%的高管认为其企业组织在确保人工智能模型遵循负责任、安全原则、不带歧视和偏见方面是面临挑战的。我们新的卓越中心建立在IBM咨询数十年来帮助全球最大体量的组织实现核心业务转型所积累的行业和领域经验基础上。因此,我们的顾问无论是在负责任、有道德地应用人工智能还是通过人工智能创造商业价值方面,都积累了深厚的能力。我们的这些能力在业界得到广泛认可。例如,在最近的《IDC MarketScape: 2023全球人工智能服务供应商评估》(2023年5月)中, IBM再次获评为市场领导者。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信息

有关IBM未来方向和意图的声明仅代表目标和目的,可随时更改或撤回,恕不另行通知。

引用:

1IDC《全球人工智能服务预测(2022 – 2026)》,2022年8月。

2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未来趋势高管倾向调查》。该报告对美国近600名高管进行了调研,2023年4月。

3IBM watsonx平台包括三个独特的产品集,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全面上市。

关于IBM咨询(IBM Consulting

IBM咨询是企业业务转型的催化者。凭借在战略、体验设计、技术和运营方面深厚的行业知识,我们已成为全球3000多家最具创新性和最具价值公司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我们全球16万名顾问采用开放的工作模式,将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想法、经验和技术融合在一起,加速企业业务转型。在业界知名的IBM车库(IBM Garage)共创方法论及由各领域技术领导者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支持下,我们能给创新以速度和规模,为复杂的全球挑战带来解决方案。我们紧密合作,自由思考,并应用突破性创新在推动可持续变革的同时重构业务模式。更多信息请访问IBM.com/consulting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爱立信携手中国移动研究院于2023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期间联合发布5G 3D立体补热方案。该方案可在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景区和步行街等场景简单、快捷的实现5G网络部署,全方位为消费者提供高速5G连接体验。此外,该方案也是中国移动研究院与爱立信的创新合作项目COME2025的成果之一。

2023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进一步深化5G网络部署的同时,也对城市5G网络覆盖的完善提出了要求。爱立信与中国移动此次联合推出的这一系列小型基站容量解决方案(即3D立体补热方案)在安装空间上涵盖了高、中、低三个维度,在安装方式上则融合了“杆、檐、井”三种场景,可全方位、立体地为人流密集、容量需求高的困难的场景提供便捷的5G容量增强,如交通枢纽、景区和街区等场景。该系列解决方案使用了爱立信Street Macro街道站、室外型DOT系统和5G井盖站等产品。

其中,爱立信Street Macro街道站产品不仅拥有强劲的性能,且具备体重轻、身材小巧等特点,可灵活地安装在商业街附近建筑的墙面上,单个工程师即可完成全场景的灵活部署;爱立信室外型DOT系统则提供了IP67的防护等级和超小的体积,可在公交车站附近的电线杆上方便部署。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中的5G井盖站一体化方案是爱立信和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首发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在国内尚属首例。该方案支持4X4 MIMO,可达到IP68防水等级。该方案采用地埋式安装,利用空气压力原理进行防水。该方案特有的风道设计,将热空气循环链接到外桶,再通过土壤进行散热。井盖基站通常可以覆盖100~150米的半径范围以及高度为15~20米的建筑,能够为站址资源困难的场景,如商业步行街、居民楼等,提供高质量5G连接。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曹蕾表示:中国移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5G网络建设和应用发展,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覆盖广泛、品质优良、技术领先的5G网络。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放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文体、娱乐、旅游、展会等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呈现爆发式增长,对5G网络提出更高的容量保障要求。中国移动希望联合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新型网络解决方案,持续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

爱立信中国CTO王浩博表示:爱立信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移动共同探索创新的5G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次3D补热方案的发布也是双方研发人员深入沟通,共同创新的成果。爱立信将继续与中国移动研究院一起推动下一波5G发展的新浪潮。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涵盖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全球通信平台以及技术和新兴业务。它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提高效率,并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的创新投资已经让全球数十亿人享受到了移动与移动宽带带来的受益。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不断增长的算力驱动着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同时,作为提供算力的“基石”,世界对半导体的需求将长期、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芯片行业的销售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

对正致力于重获半导体行业全球领先地位的英特尔而言,这代表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英特尔CEO 帕特·基辛格在2021年宣布了“IDM 2.0”战略,其重要一环就是将英特尔代工服务打造为世界一流的代工服务,以满足全球对先进芯片产能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过去两年,英特尔代工服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近日,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英特尔代工服务事业部总经理Stuart Pann介绍了英特尔代工服务的发展理念和优势所在。背靠英特尔领先的制造能力、富于韧性的供应链以及强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英特尔代工服务有信心实现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的目标Stuart Pann表示。

系统级代工的差异化优势

英特尔推动代工业务增长的方式之一,是超越传统的晶圆代工服务,为客户带来开放的系统级代工(systems foundry)服务,引领行业由标准单片式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向单个封装内的芯片系统systems of chips)过渡。具体而言,系统级代工服务由晶圆制造、封装、芯粒和软件四部分组成,让英特尔能够发挥其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专长,助力客户打造成功的产品

1.jpg

其中,英特尔的先进封装技术是英特尔代工服务的关键差异化优势之一,让客户能够在保持相同成本、功耗和物理尺寸的情况下,在每一代新产品中集成更多功能单元。目前,亚马逊、思科等英特尔代工服务的大客户都采用了英特尔的封装解决方案。

坚持客户至上理念

对代工业务而言,服务客户高于一切。为更好地支持代工客户,英特尔开发了全新的能力组合和运营模式,以推动企业文化向客户至上转型。同时,英特尔代工服务也致力于在整个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与客户保持深入合作。

作为企业文化转型的一部分,英特尔对外部代工客户和内部业务部门一视同仁,保护知识产权(IP)和机密,英特尔的制造厂也会为客户提供专门的产能。为此,英特尔正在实施内部代工模式(internal foundry model),在业务部门与设计和制造团队之间建立起一致的流程、系统和保护机制。这使得外部代工客户与内部产品团队处于平等地位,客户可以信任英特尔代工服务能够为他们提供签约时所求的卓越技术、创新能力和产能。

2.png

此外,英特尔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涵盖一流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芯片IP、设计服务和云服务公司,帮助英特尔代工服务的客户将他们的芯片产品变为现实。通过英特尔代工服务加速器(IFS Accelerator)项目,这一生态系统可与英特尔制程技术无缝对接,加速客户在英特尔代工服务制造平台上的创新。

迈向未来之路

未来,在不断打造、拓展代工服务的过程中,英特尔期待战略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持续支持,也欢迎芯片设计企业利用英特尔的力量,推动半导体创新迈向下一个阶段。

英特尔代工服务将始终致力于优先履行在服务、技术支持和产能方面对代工客户的承诺。英特尔将继续贯彻IDM2.0战略,不断夯实能力,打造全新的世界一流代工服务。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6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UV莱茵”)与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沃斯”)在苏州举行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授牌仪式。这标志着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为科沃斯品牌全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jpg

TUV莱茵为科沃斯颁发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资质

2.jpg

TUV莱茵为科沃斯颁发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资质

TUV莱茵产品服务事业群全球销售副总裁 Henk Pieters、大中华区产品服务事业群销售副总裁都江、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区域总经理李永刚,科沃斯全球产品管理中心副总裁徐伟强、研发质量中心总监严海、评估与合规平台实验室副总监吴清等双方代表出席了授牌仪式。

徐伟强在致辞中表示:“正值科沃斯集团成立25周年之际,获得了TUV莱茵联合实验室资质,既是对科沃斯技术能力的肯定,也是我们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期待双方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服务机器人产品。”

严海说道:“科沃斯以‘打造生活、生产、生态全场景的服务机器人,带给全人类智慧、便捷、人性化的崭新体验’为愿景,积极探索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我们期待与TUV莱茵建立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携手推动全球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Henk Pieters表示:“TUV莱茵与科沃斯在扫地机器人、智能割草机器人等产品检测认证方面已合作多年,收获了丰硕成果。未来,TUV莱茵将继续依托在检测认证领域超过150年的技术积累、一流的专家团队和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为科沃斯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助力其完善国际市场布局,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健康、高效的运营。”

都江补充道:“TUV莱茵深耕电子电气产品领域,我们非常重视与科沃斯多年来的友好合作关系,期待未来双方能够持续加强交流,在更多产品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3.jpg

TUV莱茵为科沃斯颁发国际优秀合作伙伴奖杯

此次TUV莱茵专家对科沃斯电磁兼容(EMC)和无线实验室进行了严格审核,加上已取得的安规实验室资质,结果表明其符合TUV莱茵联合实验室的要求。今后,科沃斯可利用自身的检测设备与资源,由TUV莱茵的专家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对其所测试的商用及家用服务机器人产品进行现场目击试验,将有效缩短产品的测试认证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加快上市速度,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授牌仪式后,TUV莱茵为科沃斯颁发了国际优秀合作伙伴奖杯,以感谢其长期以来的支持和信赖。双方代表还就服务机器人产品的行业现状、市场前景、产业安全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优势,合力推动标准完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6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