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诞生于上世纪60年的超宽带(UWB,Ultra Wideband)技术正在经历一次从“定位”到“全能连接”的跃迁。过去几年,业界更多将UWB视为“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的代名词——无论是工业工厂的资产追踪,还是消费类电子的室内定位,都以此为核心。但如今,它的应用正从定位向全能连接发展。
在最近召开的IOTE展的Qorvo展台上,丰富的UWB应用展示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技术广阔的发展潜力。例如,这个利用UWB传输无损音频的演示可能会取代目前高保真音响中传统的连接方式。
Qorvo资深市场经理俞诗鲲在接受电子创新网专访时表示,目前UWB在高端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接近100%。预计到2026年,旗舰机型将普遍标配UWB,推动其成为智能终端的“基础能力”,这意味着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门锁、汽车钥匙等外围生态将全面被拉动。
而在产业端,UWB已经被主流Wi-Fi路由器/AP厂商纳入标准配置,形成骨干网络。这意味着跨行业厂商只需“外挂一个UWB模组”即可快速进入厘米级定位和安全接入的市场,降低了门槛。
Qorvo资深市场经理俞诗鲲
“UWB正超越定位,逐步渗透至 安全接入(数字钥匙/门锁)、低延时音频传输、微型雷达与成像 等新场景。它不再是“单点功能”,而是成为下一代无线连接底座。”他指出。
换句话说,UWB的发展正从“功能性补充”变成“系统性能力”。
Qorvo展示的UWB板卡和应用方案
应用趋势:多场景共振
俞诗鲲表示智能手机厂商(苹果、三星、华为等)几乎已将UWB作为旗舰机的标配功能。这一趋势的意义在于当手机普及某项功能,整个消费电子生态将随之扩张。手机厂商的推动,使得UWB在TWS耳机、手表、笔电、甚至家电控制中快速扩展,逐渐成为“通用近场通信与控制”的底层协议。
而汽车则成为当前UWB最热的落地市场之一,UWB主要用于数字钥匙与车内感知,俞诗鲲表示CCC(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已将UWB纳入标准,国内新势力和国际车厂正在大规模导入。它不仅提供“靠近解锁”,还能支持前后备箱踢脚感应、精准口袋识别等功能,体验远超蓝牙。
小米 YU7 汽车支持 UWB:无感开锁车门,站立三秒前备箱自动开启
俞诗鲲表示车内监测方面,通过UWB雷达,能够检测儿童遗留、驾驶员心率与呼吸,从而延伸到疲劳驾驶检测,未来与毫米波的融合(UWB+77GHz)将进一步强化安全性。
此外,Aliro将UWB引入智能门锁,并被写入CSA标准。未来的智能家居不仅能通过手机/手表无感解锁,还能实现“多设备无缝授权”,这将成为家庭安全的新标配。
还有,他指出UWB在煤矿、仓储、工厂等场景的普及度正在快速增长。相较传统RFID或Wi-Fi定位,UWB能在复杂金属/反射环境下维持厘米级精度,并支持上千节点规模,成为工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工具。
UWB将在音频领域大放异彩!
俞诗鲲表示UWB一个最有意思的发展方向是无压缩、低延时音频传输,相比蓝牙/Wi-Fi,UWB拥有500MHz带宽,可实现无损音质传输;其延迟可控在5ms以内,满足舞台演出与专业音乐人需求;此外,UWB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嘈杂的演艺和赛事环境,这为UWB打开了“专业音频”与“消费级影音”的新市场。
他透露,在高保真信号领域拥有国际影响力的深圳旷世科技正在与Qorvo合作开发利用UWB传输无损音频的HIFI 音箱,它可以提供更好的发烧级音响体验。
他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射频解决方案供应商,Qorvo在UWB上的布局并非“单点突破”,而是系统性推进:主要是做全生态覆盖。从手机到路由器到汽车都覆盖,在手机端与高端厂商深度合作,确保UWB成为旗舰机的标配;此外,在路由器/AP端,与全球Top4网络设备商合作,将UWB嵌入基础设施;在汽车端,既深耕数字钥匙,也探索车内监测与传感融合。
Qorvo在2025年3月推出了第三代首款全集成低功耗超宽带(UWB)片上系统QM35825,这款高性能、超低功耗SoC凭借基于雷达的传感技术实现精准定位追踪,适用于存在检测自动化、家用安全门禁、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以及个性化内容体验等场景。
“这里的全集成指它集成了 UWB收发器、MCU、前端放大器,支持双向测距(TWR)、TDOA、AoA等全定位协议,支持厘米级定位精度;发射功率达104dBm,并拥有片上人工智能(AI)及机器学习(ML)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测距精度与稳定性,适用于智能门锁、数字车钥匙、安防雷达、智慧医疗与家庭健康等。”他指出,“QM35825评估和开发套件将于6月起通过Qorvo全球分销商发售,套件包含完整的可配置软件包,以及示例应用和开发者工具。”
他表示Qorvo的策略是不仅强化厘米级定位能力,还积极推动安全接入、音频传输、雷达成像等新兴应用。还与头部智能门锁厂商、音频厂商合作,形成消费级突破口。
此外,Qorvo还积极参与Aliro、CSA、CCC等国际标准,确保Qorvo方案与全球主流生态兼容。实现多协议并行(如与Matter/Wi-Fi/BLE共存),保证平滑过渡,解决存量设备兼容问题。
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开发出UWB芯片,在同质化风险下,Qorvo通过“系统级解决方案”与“一站式生态支持”来拉开差距,帮助客户快速落地应用,而非仅提供单一芯片。
展望未来,他表示UWB未来会走向“隐形底座”,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UWB的未来大致会有三个阶段:1、高端渗透 → 普及化,就是手机、汽车、路由器等“高端设备”率先全面普及UWB,随后逐步下沉至中低端市场。
2、应用单点 → 生态共振,即从定位、钥匙、门锁、音频等单一应用,逐步融合成跨场景的“多模态交互”。最终UWB可能成为 智能终端+智能空间的隐形底层协议。
3、融合发展 → 连接基石。就是与毫米波、AI算法、边缘计算等技术融合,UWB将不只是通信或定位手段,而是成为 车、家、工业等“空间计算”的重要基石。
可以说随着产业的努力,UWB已经完成了从“技术探索”到“产业落地”的关键转折。手机普及、AP基础设施搭建、汽车与家居应用扩张,正在将其推向新的高度。Qorvo的产品策略十分清晰:就是以标准为纽带,以应用为突破口,以系统方案构建生态。他表示在未来,UWB很可能会像Wi-Fi和蓝牙一样,成为一项“不被用户感知,但无处不在”的基础能力。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