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近期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问题在中国政府的强力介入下已经有了转机,11月6日,荷兰政府发表声明称,预计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将在未来几天内恢复芯片供应。11月7日,荷兰政府进一步表示,准备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令。

荷兰首相Dick Schoof在巴西贝伦举行的气候峰会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通知我们,他们将允许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工厂恢复供应。”而作为恢复供应的条件是中国政府要求荷兰恢复安世前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的职务,并归还闻泰对安世的完整控制权。
荷兰政府预计最快下周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令,恢复其中国股东的控制权。这一举措旨在缓和与中国的争端,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稳定。
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根据《货物可用性法案》(Goods Availability Act)强行接管了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暂停了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的职务,并将公司股权置于一位独立的荷兰受托人管理之下。
闻泰科技随后指责荷兰政府强行干预公司治理,并于10月27日向荷兰政府发出声明,要求归还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切断其核心产能的供应。之后,安世半导体股权冻结真相浮出水面,果然是美国在后唆使。(详见《安世半导体股权被冻结真相渐浮出水面》)
之后,中美经过谈判,美国宣布暂停50%穿透法案执行一年,而实际上,荷兰政府的行动部分是基于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特别是美国9月29日公布的“50%穿透性规则”,因此,美国50%穿透性规则的暂停实施,意味着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的接管失去了部分关键的法律依据。削弱了荷兰政府行动的正当性。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电子及功率器件领域的重要厂商,其中国工厂占全球封装测试产能的近70%。控制权争议导致其全球客户的供应链中断,欧洲汽车和航空等关键行业面临芯片供应短缺的风险。
安世半导体在荷兰、德国、英国等地设有研发与制造中心,雇佣数千名员工,近三年研发投入增长超150%,全球专利数量提升近千项。近五年来,安世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
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事件落幕也意味着汽车电子功率器件供应恢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