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英伟达再喷美AI出口管制!但我们重视的不该是这点,而是...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近日,英伟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AI公司HydraHost联合创始人AaronGinn的文章,指出虽然美国对H20芯片实施了出口管制,但中国AI领域仍然取得了显著进展。NVIDIA表示,这些禁令不仅未能减缓中国的发展,反而削弱了美国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Ginn 在他的评论文章中指出,“在审查和现实条件下,加倍实施失败的 GPU 出口管制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他首先指出,尽管白宫在今年 4 月至 7 月禁止出口 H20 芯片,但中国仍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不断取得进步。

虽然NVIDIA的高端芯片对于提供运行AI所需的性能至关重要,但Ginn认为,该公司的CUDA平台——包括编程模型和AI工具包——更为重要,且无法被中国竞争对手轻易复制。Ginn还批评了前总统拜登的AI扩散规则,认为该规则将葡萄牙和瑞士等发达国家与也门和乌克兰等动荡国家混为一谈。英伟达此前也曾批评这项计划,警告称其可能对美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它将允许非美国公司制定 AI 技术的全球标准。

这一观点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出口管制问题上的立场基本一致——出口管制是失败的——并且美国应该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而不仅仅是阻止竞争对手获取其技术,以在 AI 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

从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来看,未来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将由中美来主导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上都在角力,美国试图通过限制算力芯片出来来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但老张认为关于英伟达多次称美国出口管制是失败的这一观点并不是我们该引起重视的要求,我们要重视的应该是“Ginn提到的CUDA平台更为重要”的这一观点,因为人工智能生态才是AI应用的关键,也是我们的挑战巨大的短板。

今年5月,我发表过一篇文章《万字长文深度剖析美国全球封锁华为昇腾AI芯片的幕后推手!》,有兴趣可以可以深入阅读下,在这篇分析文章,我认为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的观点是最具杀伤力的。

1.png

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认为决定美国或中国谁将赢得这场竞赛的首要因素是谁的技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广泛采用他强调,人工智能面向的是一个广阔的全球市场,其最终格局将由网络效应主导。

他提到华为在5G网络上的领先给美国的教训是,谁先一步占领市场,谁就很难被取代。华为通过构建技术标准、供应链网络和市场生态形成了强大的先发优势。史密斯指出,全球78%的人口居住在中美之外的国家,这些地区的技术选择将决定最终格局。美国要引领世界AI发展,需要创新、更快的技术采用以及出口优势,要与世界连接,以正确的出口管制方法为世界服务,维持全球其他地区的信任。

史密斯认为,AI有潜力成为人类发明的最有用的工具,它将影响经济的每一个部分,并决定美国在未来几十年内的竞争力和安全。

他强调,全球技术竞争不仅仅是关于最新的技术发明,还涉及到反映世界可以信任的价值观的产品。美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外展,推动其他国家政府和国际市场采用反映美国发明的标准和技术协议。

史密斯透露,微软已制定明确政策,禁止员工使用部分中国企业的AI工具,如DeepSeek。他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技术优劣问题,而是涉及技术路线主导权的战略选择。

史密斯能从华为通信的成功推导出一个法则---谁的技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广泛采用谁就会赢!当时看完他的演讲老张我就惊出一身冷汗啊,这是学到我们成功的精髓啊。

Ginn的观点无疑和史密斯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都在主张在通用性工具上保持领先,主张让更多的人用“美国的AI工具”从而达到领先中国的目的。

老张认为这点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的,目前我们已经有多家本土算力芯片公司也有扬名全球的大模型企业,但是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国内开发者用的最多的还是英伟达的CUDA生态(虽然H20有后门但是还是很多企业在用就是例证),如果我们绕不开这个生态,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大树就只能长在美国的土壤里,这一点才是我们要特别重视的。

近日华为开源了华为已经开源了昇腾(Ascend)AI处理器相关的软件和工具,包括CANN(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和Mind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及工具链,但这还不够,中国人工智能生态需要更多的公司来投入建设,只有了自己的生态平台,才能避免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被卡脖子的风险。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