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包云岗:RISC-V+AI迎来发展新契机,RISC-V急需案例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2月28日,由达摩院举办的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国网南瑞、普华基础软件、经纬恒润、新思科技(Synopsys)、Cadence、西门子EDA等全球数百家企业及机构齐聚一堂。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开放指令生态 (RISC-V)联盟秘书长包云岗在现场发言中指出:“AI、汽车领域将成为RISC-V新兴应用场景,RISC-V+AI将成为未来新组合,仅仅盯着替代ARM ,不能发挥RISC-V灵活定制的优势。”

1.jpg

他指出Omdia预测,2030年基于RISC-V的AI处理器出货量将超过5亿颗,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对车载芯片产生新需求,可扩展性强的RISC-V备受青睐随着大模型的兴起,

2.jpg

随着Deepseek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AI推理产生的算力需求将会数量级增长,近期各行各业都在本地化部署Deepseek,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算力需求。

3.jpg

他表示AI推理的算力需求呈现两个特征,一个是与CPU紧密协作AI推理将会成为未来各种业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业务主程序仍运行在CPU上--通过API调用将AI推理请求卸载到AI加速器,得到推理结果后再由CPU返回给用户。另外就是算力需求呈现多样化需求--不同场景产生不同的算力需求,相应的资源约束也不同。比如云端推理算力要考虑满血版大模型的高效部署,端侧应用场景则往往会部署不同容量的裁剪版。

4.jpg

他认为RISC-V+AI迎来发展新契机。他解释说AI加速器需要考虑与CPU的协同设计,需要能根据不同需求实现高效定制。RISC-V的灵活性优势若能被充分发挥,有望成为AI推理算力的最好搭档RISC-V+AI将成为未来新组合

5.jpg

那RISC-V企业如何从中获益呢?他指出一个是从细分领域切入,提供从成本、性能、功耗、易用性等多方面极致优化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他举例说内地一家化工企业;仅生产2种化工产品,不断优化工艺流程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另外,他指若仅将RISC-V用于原位替代Arm,则RISC-V灵活、可定制化的优势并未得到真正发挥,RISC-V赋予企业具备根据应用场景定义芯片、优化芯片的能力,要通过它提升企业竞争力,例如深圳的中科蓝讯,通过针对蓝牙应用特点定制芯片,充分发挥RISC-V可定制化优势,形成产品竞争力,企业要通过RISC-V具备软硬件协同优化的能力。

6.jpg

但他也指出RISC-V也有许多短板需要补齐,例如在工具方面,RISC-V生态中的软硬件工具箱还不够丰富要尽快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举例来说,开放欧拉有3万个工具 而RISC-V还不足3000。

此外是人才问题,在RISC-V领域,从芯片设计、验证、解决方案、技术支持等各个层次人才均不足,教学、资料、培训、认证等需加强。

第三,RISC-V领域缺乏标杆案例,通过标杆案例建立行业信心,他以AI发展为例,2006年深度神经网络,到2012年lmageNet成为竞赛冠军后,再到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人工智能才开始倍世人所瞩目,2022年ChatGPT亮相后形成了爆发势头。对于RISC-V也需要这样标杆案例。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