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辰至半导体:深耕汽车域控芯片,打造全栈自主的国产替代方案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朝着域集中、中央集中演进,域控制芯片成为智能汽车的又一关键突破点,面对当前国外品牌主导、技术门槛高、交付链路复杂的市场格局,成立于2023年的辰至半导体选择从“智能域控”切入,走出了一条自主可控、面向量产的国产替代路线。在上海车展期间,我采访了辰至半导体董事副总裁徐琳洁女士,她分享了辰至半导体的产品策略。

1.jpg

“虽然辰至半导体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公司在正式成立前就启动了产品定义工作,通过与多个车厂合作,汇集核心需求,制定出既具行业通用性又能满足头部客户场景的芯片架构蓝图,体现出‘产品定义先行’的工程策略。”徐琳洁强调,“辰至半导体从成立之初就聚焦“预控”芯片领域,这一品类通常要求高可靠性、低延时、高带宽通信能力,广泛用于整车的底层控制与安全子系统。相较于通用MCU,预控芯片复杂度更高,通常采用多核异构架构(如8核CPU+8核MPU),设计挑战大,对系统软件的适配要求也更高。”

2.jpg

据她介绍,市辰至半导体首款产品“C1系列”芯片已完成研发并于4月18日成功点亮,填补了国产高端车规域控芯片空白。据她介绍,C1芯片是辰至半导体自主研发的ASIL-D级车规芯片,采取16nm工艺,多核异构芯片架构,拥有8核CPU+8核MCU,集成了CAN、LIN和Ethernet以及多个通信模块加速引擎,以及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模块。在算力方面,辰至C1芯片功耗较行业同类水平降低20%、网络数据加速后能实现微秒级延时。

产品亮点:

主要指标

内容

制程工艺

台积电 16nm FinFET

处理器架构

高配版采用 16核异构架构:包括8个高性能CPU + 8个MPU

内置引擎

集成硬件级通信加速引擎,支持高带宽/低延迟的数据交互

协议支持

支持CAN、以太网(Ethernet)、LIN、FlexRay(可选)等主流汽车通信协议

功能安全设计

满足ISO 26262功能安全要求,可扩展至ASIL-B/ASIL-C

软件架构

支持RTOS、Hypervisor虚拟化、适配AUTOSAR等车规中间件

可配置性

同一芯片可通过裁剪部分模块实现高低配版本覆盖多个车型级别

据她介绍,该芯片可用于替代如英飞凌TC397、TC3xx系列中的多种预控应用,低配版本支持“以大代小”,而高配版则具备向中央计算节点拓展的能力。目前在中央域控制器芯片目前的量产国产化率几乎为零,市场主要被英飞凌、恩智浦等欧美大厂垄断。

由于域控芯片整体需求量不像传感器或者通用MCU那么大,徐琳洁表示在产品策略上,辰至采用“高低配合一体化”的方法,高配产品定位中央域控或智驾融合场景,低配通过配置屏蔽满足边缘域控需求,实现一芯多用、降维打击。该策略提升了芯片平台化能力,帮助客户简化供应链,也增强了辰至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她表示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复杂化、网络安全要求上升的背景下,辰至坚持底层加速逻辑硬化,通过硬件实现协议处理与信号调度,摒弃不稳定的软件方案,从而满足OEM对车规芯片严苛的功能安全与稳定性要求。此外,辰至高度关注芯片与软件生态之间的适配能力。例如针对复杂软件总线和车辆通信协议的预适配,在定义阶段就进行了充分规划,为后续上车验证打下基础。

在软件层面,辰至同样提前布局,其芯片已适配主流智能汽车通信协议,例如:

CAN/CAN-FD、Ethernet、LIN: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分布式控制;

硬件级协议加速:为车载网络提供更稳定可靠的帧处理能力,提升带宽利用率;

车规操作系统支持:芯片已设计支持RTOS、部分虚拟化,未来可向SOA架构演进;

AUTOSAR支持:当前芯片架构为后续对接AUTOSAR Classic与Adaptive提供软硬协同基础;

此外,辰至在产品定义中主动砍掉了冗余协议(如FlexRay),以更贴近国内车厂对性价比与模块实用性的真实诉求。

她表示辰至半导体下一代产品将引入边缘AI加速模块,引入 NPU/AI加速器:支撑图像识别、轨迹预测等基础智能化任务;智驾/智舱控制模块通信打通,实现模块级SOA架构融合;探索电驱动、底盘控制等其他高温、高压环境芯片模块开发方向。同时探索电驱动、底盘控制等其他高温、高压环境芯片模块开发方向。

“总体思路就是要支撑智舱、智驾融合趋势下的多任务计算需求,目标是构建一个融合型控制平台,在“预控 + 智能控制”之间找到算力与功能的平衡点。”她总结说。

辰至半导体正以“深定义 + 快验证 + 稳落地”的节奏,在车规芯片市场建立国产新势力的样板。其首颗高复杂度域控芯片不仅具备上车能力,更构建了面向未来AI融合、平台化迭代的基础,辰至的尝试既是国产芯片自立自强的缩影,也为中国汽车电子生态提供了一份值得期待的范本。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