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从AI新范式出发,AX8850开启高能效AI处理新纪元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AI无处不在”已成共识,但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能效将AI普及到边缘场景中,正成为芯片公司角逐的关键。爱芯元智正是这场具身智能革命中的积极推动者,其最新推出的AI处理器AX8850,不仅体现了其对AI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更通过架构创新为行业带来了可落地的高效解决方案。
5月13日,中国最知名的本土IC推介平台--第十五届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高峰论坛在东莞松山湖召开,在芯片推介环节,爱芯元智联合创始人刘建伟指出,AI已经从一个抽象的技术概念,演进为社会级的“智能输出基础设施”——就如水电一般,将在各行业中稳定而普遍地存在。
他指出其根本变革在于程序范式的迁移:传统程序依赖人设定规则,而AI程序则依赖数据训练模型,自动修正优化。此外,AI程序本质上以Tensor(张量)计算为核心,这类高维度、大体量的数据流对硬件提出了全新的算力调度和能效比挑战。
架构革新:数据流微架构 + 可编程算子 = 高能效AI芯片
他指出基于上述AI计算的特性,爱芯元智提出了以算子为基础的指令集设计,结合可编程的数据流微架构,实现了比传统GPU更高数量级的能效表现。
架构核心亮点:
基于Tensor优化的微架构设计,使能耗真正用于高密度计算,而非数据搬移。支持异构多核与硬件级任务调度,提升数据依赖下的并行执行效率。更适配AI任务的硬件结构,尤其在环境感知、图文生成等任务上具备天然优势。
根据爱芯元智提供的实验数据,与传统GPU架构相比,其AI芯片能效比可提升10倍,这也正是边缘场景亟需的突破点。
重磅产品:AX8850,让边缘AI落地具身智能场景
作为爱芯元智AI战略的重要落地成果,AX8850处理器以“更低成本、更多落地场景”的定位,在机器人、边缘计算、辅助驾驶等具身智能终端中表现出色。
其典型应用案例包括智能视觉感知--可基于单帧或连续画面实现对“人”、“物体”、“衣着颜色”等语义检测。此外在图生文能力方面,它可实时生成描述性文字或交互图像,具备一定的“情感交互”表达。
此外,它还可以实现意图识别与指令生成,可结合对话内容理解用户意图,输出控制指令,实现人机协同。在多模态感知融合方面,可结合多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信号,弥补纯视觉方案盲区。在连续视频事件感知上,可以实现如“跌倒检测”等场景的事件级识别与判断。
刘建伟指出爱芯元智投入多年打造的软件开发平台,为AI程序部署、模型映射与优化提供了全流程支持,降低了开发者的上手门槛,加速AI应用从算法到产品的转化速度,未来,爱芯元智将继续在AI硬件架构的探索与实践中前行,为实现“人人可用”的智能世界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