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务部正在起草一项规则,旨在阻止中国通过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的中间商获取人工智能芯片。知情人士表示,该规则尚未最终确定,仍有可能发生变化。
知情人士表示,官员们计划将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管控措施与正式撤销所谓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全球限制措施结合起来。美国上一任总统拜登在任期末期提出的这一框架引发了美国盟友和包括英伟达在内的科技公司的反对。
美国的《人工智能扩散框架规则》(AI Diffusion Framework)是拜登政府于2025年1月15日发布的针对大算力芯片及AI大模型的出口管制政策框架,原定于2025年5月15日生效。然而,该规则在即将生效前被特朗普政府撤销。《人工智能扩散框架规则》主要内容是全球分级管理:
第一层级(Tier 1):包括美国及其18个主要盟友(如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自由进口美国的先进AI芯片,基本不受限制。
第二层级(Tier 2):涵盖约120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面临较为严格的进口限制,每年的GPU进口量被限制在大约5万块。
第三层级(Tier 3):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被完全禁止进口美国的先进AI芯片。
对3A090.a芯片施加全球许可证要求,所有3A090.a芯片的转移都以许可证形式受到美国政府的监管。对经过1026次计算后训练而成的闭源AI大模型的权重向全球各国提供施加许可证要求,且许可证审查政策为推定拒绝。2025年5月13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销《人工智能扩散框架规则》。
这项法规一旦通过将标志着特朗普承诺对其前任人工智能推广策略进行全面改革的第一步——此前,美国商务部于5月表示,将以自己的“大胆、包容的战略”取代拜登的这项规定。但知情人士表示,这项措施草案远非全面的替代方案。例如,它没有回答有关美国芯片在海外数据中心使用的安全条件的问题——这一争论对中东地区尤其重要。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政府最终是否会对除马来西亚和泰国之外的更多国家出口人工智能芯片进行监管。
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制造商英伟达(Nvidia)拒绝置评,泰国和马来西亚政府的发言人也未回应。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此前曾表示,“没有证据”表明人工智能芯片存在转移,但这些言论并未提及任何特定国家。此前彭博社就针对走私风险的限制措施提出质询时,泰国表示正在等待细节,而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则表示,清晰一致的政策对科技行业至关重要。
多年来,华盛顿官员一直在争论哪些国家应该能够进口美国人工智能芯片——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口。一方面,全世界都需要英伟达的硬件,而美国政策制定者也希望全世界都使用美国技术构建人工智能系统,但另一方面,一旦这些半导体离开美国及其盟国,美国官员又担心这些芯片可能会以某种方式流入中国,或者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可能会从远程访问亚洲国家以外的数据中心中获益。
东南亚是重点关注地区,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来马来西亚的芯片出货量激增。在华盛顿的压力下,马来西亚官员已承诺密切审查这些进口产品,但美国商务部的规则草案表明美国仍有顾虑。
知情人士称,针对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限制将包括多项措施,以减轻在这两个国家拥有大量业务的公司的压力。知情人士称,其中一项规定将允许总部位于美国和数十个友好国家的公司在规定发布后的几个月内继续向这两个国家运送人工智能芯片,而无需申请许可。
知情人士称,许可要求仍将包含某些豁免,以防止供应链中断。许多半导体公司依赖东南亚的工厂进行关键的制造步骤,例如封装,即将芯片装入设备中的过程。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