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材料科技推动可持续未来:国科海纳的全自然域降解材料创新实践

作者:张国斌,曾思敏

999.jpg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以科技手段破解塑料污染难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所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国科海纳新材料有限公司正以“生态塑料”引领材料行业迈向一个更绿色、可持续的新纪元。其“全自然域降解材料”不仅在电子信息包装、医疗包装、日化制品等多个领域率先落地,还在海洋、农业、物流等复杂场景中展现了强大的性能优势与环保潜力,在最近召开的橡塑展上,国科海纳首席科学家季君晖先生以及研发总监王格侠女士接受了电子创新网等媒体的采访,阐述了国科海纳新材料发展现状。 

 ji.jpgw.jpg

一、材料创新:全自然域降解的独门绝技

传统生物降解材料(如PLA、PBAT)虽已逐步应用于民用包装,但在复杂自然环境,尤其是海洋中,其降解效果常常不达预期。国科海纳与中科院团队合作开发的 “全自然域降解材料”,突破了这一限制——不仅可在堆肥环境中降解,还能在土壤、淡水乃至海水中自然降解。在全自然域降解技术的突破上,国科海纳研发总监王格侠强调其独特性:“普通生物降解塑料大多局限于土壤环境,而我们的技术实现了‘海陆空全覆盖’,从农田地膜到海洋渔业包装,材料都能完成降解。以海水降解为例,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比利时OWS测试,其在海水中560天降解率达90%以上,性能稳定,全球独家。”国科海纳首席科学家季君晖先生补充道 :“我们非常自豪能够推出全自然领域降解塑料制备技术,这种材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闭环”:不依赖人工堆肥环境,不依赖回收体系,在全自然状态下自动回归环境。“

二、多维应用:从电子包装到海洋养殖的全场景布局

不同于多数降解材料厂商以“膜袋”为主要应用切口,国科海纳更早地将生态材料“嫁接”入高附加值领域:

● 电子信息产业

国科海纳聚焦于笔记本、台式机、手机等设备的保护膜、包装膜及生产周转容器,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消费电子降解塑料应用的厂商之一。国科海纳首席科学家季君晖表示:“以消费电子为例,我们为头部企业提供的包装膜已通过‘双 85’测试(85℃高温、85% 湿度),这是传统生物降解材料难以达到的标准。”

● 医疗领域

国科海纳的降解材料已应用于医疗包装膜等一次性医疗器械包装,在不可回收的场景中以生物降解形式减轻环境负担,满足卫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双重要求。采访中,国科海纳首席科学家季君晖表示:”医疗级降解材料的研发周期较长,但市场需求明确,比如一次性导尿管若实现全降解,将大幅减少医疗废弃物污染。”

● 海洋养殖与涉海产业

国科海纳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贻贝养殖包膜、海洋土工布、渔网等产品,省去了人工剥膜环节,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是解决海洋塑料污染的功能型材料解决方案。

● 日化与食品包装

国科海纳作为一个制品和改性制品的公司,以定制为主,将配合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降解方案。例如为酸奶杯开发的“不挂壁膜”,避免了酸奶浪费,体现了功能与环保的结合。采访中,国科海纳首席科学家季君晖先生透露:”国科海纳正与宝洁展开洽谈,未来有望在化妆品、护肤品及日用洗护产品包装上实现合作。”

三、高性能保障:不止环保,更重功能

为打破“环保≠性能”的传统印象,国科海纳从源头树脂设计出发,打造多种系列材料(包括Pico、Nano、Nano+等),覆盖不同场景需求,确保材料在透明性、强度、耐热性等核心指标方面优于常规降解材料。同时,具备以下多项优势:

  • 可定制功能周期:根据客户需求调节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崩解时间”,如养殖膜15天内可崩解,渔网则需维持5年以上;

  • 系统级带宽优化:针对可穿戴产品与电子产品的需求,推出具备导热、隔热、电磁屏蔽等特殊功能的复合型降解材料;

  • 气凝胶辅助:在散热领域,以轻量化气凝胶材料构建隔热层,广泛应用于手机电池、功率模块等部位,提升电子产品温控稳定性。

四、行业策略:做“功能材料”而非“生态噱头”

唯有当生态材料在实用性、经济性、功能性三方面取得平衡,才可能实现广泛替代和市场化落地。国科海纳始终坚持“让降解材料成为真正有用的功能材料”的原则,而非单一追求环保标签。国科海纳首席科学家季君晖先生表示:“从更多的追求角度来说,从我们搞材料的人的开发应用角度来说,还是希望能把降解从一个生态材料、环保材料,变成一个功能材料,即降解又能让大家得到好处,得到真正的应用价值。“

国科海纳的策略主要体现为:聚焦消费电子、医疗等高价值领域,形成高壁垒市场护城河;基于C2B定制思维,提供按需开发、定向调配、协同研发的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与终端品牌、政府及科研机构协作,共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致力于推动国家ESG标准与绿色供应链建设,扮演行业“技术+应用”桥梁角色。

五、未来愿景:打造功能化、定制化的可持续材料平台

展望未来,国科海纳在研发上有着明确的方向。国科海纳首席科学家季君晖先生和研发总监王格侠透露了两大重点:一方面,围绕降解和生物基材料持续探索,致力于实现聚酯材料的化学回收,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循环利用率;另一方面,将继续深化定制化服务模式,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加强与各大企业的合作。

未来,国科海纳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持续推进材料产业升级:

  • 推动“功能+生态”双属性材料落地更多领域(如智能包装、低碳物流、高端日化等);

  • 拓展海水降解、光降解、催化降解等新机制研究,构建可应对不同复杂环境的多元材料体系;

  • 引入化学回收理念,打造闭环利用系统,实现材料全生命周期绿色转化;

  • 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医疗包装领域的降解材料系统提供商与场景构建者。

从解决塑料污染到创造材料新范式,国科海纳的“生态材料战略”展现出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新材料领域的前瞻性与实践力。它不是用环保换性能的妥协者,而是用科技实现“更环保、更强功能、更美设计”三赢的缔造者。在可持续发展时代,这种从源头到场景、从基础研究到工程转化的路径,正是下一代材料创新的关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