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韦悦桦
近日,龙芯中科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龙芯 2K3000 与 3B6000M 芯片成功完成流片。这两款芯片分别面向工控和移动终端市场,在技术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龙芯2K3000、龙芯3B6000M是基于相同硅片的不同封装版本,分别面向工控应用领域、移动终端领域。
该芯片集成8个基于自研龙架构的LA364E核心,2.5GHz下实测SPEC CPU 2006 Base,单核定点分值达到30分。
集成第二代自研GPGPU核心“LG200”,对比龙芯2K2000集成的第一代LG100,图形性能成倍提高,还支持通用计算加速和AI加速,单精度浮点峰值性能256GFLOPS(每秒2560亿次),8位定点峰值性能为8TOPS(每秒8万亿次)。
集成独立硬件编解码模块,支持各种主流视频格式,支持eDP/DP/HDMI三路显示接口输出,4K高清处理性能达到60帧;
集成安全可信模块,不但拥有国密SM2/3/4硬件算法模块,还配备了可重构密码模块,可供软件编程使用;
集成丰富的IO扩展接口,包括PCIe 3.0、USB 3.0/2.0、SATA 3.0、GMAC、eMMC、SDIO、SPI、LPC、RapidIO、CAN-FD等,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在多媒体处理与接口方面,芯片支持多种视频格式编解码,具备三路显示输出功能,还拥有丰富的 IO 接口,能够适配不同设备与应用场景。此外,芯片集成安全可信模块,为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龙芯中科最新发布的2K3000和3B6000M芯片标志着国产处理器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技术创新和产业意义可从以下维度深入解读:
一、技术突破与性能定位
自主指令集升级:LA364E核心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集,较前代LA464提升IPC 20%,SPEC 2006单核30分达到Intel Haswell(E5-2695v3)水平,逼近ARM Cortex-A76级别,在嵌入式场景实现主流性能。
异构计算架构:集成8核CPU+LG200 GPGPU的Chiplet设计,通过自研总线实现CPU-GPU协同计算,图形算力较初代提升2.5倍,FP32浮点达1.5TFLOPS,支持TensorFlow Lite推理加速。
二、场景化设计创新
工控场景强化:2K3000通过ASIL-D功能安全认证,支持-40℃~85℃宽温运行,集成16路CAN总线、TSN时间敏感网络,满足工业机器人实时控制需求。
移动端优化:3B6000M采用7nm工艺,功耗控制3.5W@2.5GHz,集成H.265/VP9 8K解码,支持LPDDR5X-8533内存,可支撑折叠屏设备三屏异显。
三、安全可信体系构建
内置国密算法协处理器,支持SM2/3/4/9全系算法,通过CC EAL5+认证
物理安全防护采用PUF芯片指纹技术,抗侧信道攻击能力达GB/T 39786三级标准
可信计算架构实现从Bootloader到应用层的全栈度量
四、产业生态进展
统信UOS、麒麟软件完成深度适配,Qt/WPF图形框架性能优化40%
中控技术基于2K3000开发新一代PLC控制器,时延降低至500ns
比亚迪车载系统采用3B6000M,支持智能座舱多屏互动与ADAS预处理
五、战略意义与挑战
在当前半导体产业变局下,龙芯通过完全自主的IP核设计突破X86/ARM生态壁垒,构建起涵盖2000+软硬件企业的LoongArch生态圈。但面临RISC-V阵营的追赶压力,需在AI加速器指令集开放、先进封装技术等方面持续突破,方能在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万亿级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基于这两款芯片开展产品设计工作。此次龙芯 2K3000 与 3B6000M 芯片成功流片,标志着龙芯在通用处理器和 AI 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推动国产芯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助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迈向新台阶。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