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突发!传格罗方德将与联电合并!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周一晚间传出消息,称全球第五大专业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也称格芯)正与全球第四大代工厂联华电子(简称联电)洽谈合并事宜。

1.png

受此消息影响,联电美股大涨9%!

2.png

而格罗方德股票只是小幅波动。

显示资本对于两家公司合并有相反的认知,据传,合并评估方案显示,格芯与联电合并后的总部将会设在美国,而生产基地将分布于亚洲、美国以及欧洲。根据评估结果,合并后的新公司计划在美国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的主要竞争者。

合并的可能性

虽然两公司辟谣说没有合并可能,但是,目前在中国台湾地区,联电是仅次于台积电的第二大芯片制造商,近日台积电不断加码在美国的投资,昨晚台积电高级副总裁Peter Cleveland在美国表示,该企业在美子公司TSMC Arizona的第二座先进制程晶圆厂正在建设中,而台积电对第三晶圆厂的态度是希望尽快动工,这需要美国政府在环评认证流程上配合。

根据美国官方《芯片与科学法案》相关网页,TSMC Arizona第二晶圆厂将提供3nm FinFE 制程产能,预计将于2028年投产;而第三晶圆厂将深入2nm和A16的Nanosheet (GAA) 制程,有望在本十年末投产。

在这之前,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计划对美国工厂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以提升其在美国本土的芯片产能,并支持特朗普壮大国内制造业的目标。

美国要扩大芯片制造比重,仅仅靠先进制程还是不够的,而联电和格罗方德主要集中在成熟制程和特色工艺。据外媒报道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都曾“多次敦促”联电在美国新建或收购现有生产设施、扩大产能,但都遭到联电回绝,称在美国运营工厂的成本过高。

据2025年2月消息,联电8英寸产能(.13/.18/.35等节点)的产能利用率为50%,整体需求较为疲软。2024年第三季度,联电12A厂的12英寸季产能在增加1.7万片后,达到40万片以上。此外,联电新加坡22nm新厂预计2025年初量产,其初期月产能上看3万片。

2024年第二季度,联电产能利用率为68%,2024年第三季度产能利用率约为70%,2024年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左右。

2025年第一季度,联电预估晶圆出货量持平,产能利用率将维持在和2024年第四季相当的70%左右。

2024年第二季度,22/28nm晶圆营收占比持续上升,达到33%。2024年全年,22/28nm产品仍占营收主要贡献,年增15%。2024年第二季度,40nm制程占比从上季度的14%下降至12%。

而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广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其成熟工艺主要集中在28纳米及以上制程,这些工艺在性能、功耗和成本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主要成熟工艺节点

28HKMG(High-K Metal Gate)工艺:这是格罗方德在28纳米节点的高性能工艺,适用于高性能计算、移动设备和通信等领域。它采用了高K值介电材料和金属栅极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漏电流,提高晶体管性能。

28LP(Low Power)工艺:该工艺专注于低功耗设计,适用于对功耗敏感的应用场景,如物联网设备和移动设备。它通过优化晶体管结构和工艺参数,实现了较低的动态功耗和静态漏电流。

28SLP(Super Low Power)工艺:进一步优化了功耗表现,适用于超低功耗应用,如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

40纳米工艺

40LP(Low Power)工艺:适用于中低端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该工艺在功耗控制和成本效益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满足对性能要求不高但对功耗和成本敏感的应用需求。

40GS(General Purpose)工艺:适用于一般用途的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性能和功耗平衡。

55纳米及更高制程

55纳米工艺:主要用于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应用。该工艺在功耗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合大规模量产的低功耗设备。

90纳米和130纳米工艺:这些更成熟的工艺节点主要用于特定应用,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模拟电路等。它们在可靠性、成本和功耗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特殊工艺技术

22FDX(22nm Fully Depleted Silicon on Insulator)工艺

22FDX是一种22纳米的全耗尽绝缘硅(FD-SOI)工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特点。它通过在硅基底上增加一层绝缘层,减少了漏电流,提高了晶体管的性能和能效。

该工艺特别适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和5G通信等领域,能够满足这些领域对低功耗和高性能的需求。

RF-SOI(Radio Frequency Silicon on Insulator)工艺

格罗方德在RF-SOI工艺上具有丰富的经验,自2007年推出以来,已经交付了超过165亿件RF-SOI产品。该工艺主要用于射频前端模块,能够满足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对高性能射频器件的需求。

RF-SOI工艺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适用于5G通信、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射频应用。

应用领域

格罗方德的成熟工艺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汽车电子:28纳米及以上的工艺被广泛用于汽车MCU(微控制单元)、自动驾驶雷达和汽车显示器等应用。

物联网:40纳米和55纳米工艺适用于低功耗、低成本的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

移动设备:28纳米和40纳米工艺被用于中低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通信基础设施:22FDX工艺适用于5G通信基站和相关设备,能够提供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格罗方德的硅光子技术用于数据中心的高速数据传输,替代传统的铜线。

从两公司代工的领域来看,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如果合并,更可以和台积电在美国的先进制程形成互补,去年12月, 美国就启动了对中国造成熟制程芯片的301贸易调查,并审查成熟制程芯片应用于美国国防、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电信、电网等下游领域的具体情况。

美国官方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预计将占全球新增成熟节点半导体制造产能的几乎一半,并声称,这将导致美国在成熟半导体领域的供应链产生对中国的依赖。

所以为了覆盖完整端芯片制造以及对抗中国的成熟制程挑战,两公司合并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联电与格芯的市场份额均接近5%,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联电在2023年的营收为2323亿新台币(约合72.1亿美元),净利润达到472亿新台币,展现了稳健的盈利能力。而格芯同期营收为67.5亿美元,但出现了2.65亿美元的净亏损,显示出公司在盈利方面的挑战依然存在。

根据2024年第四季度的最新数据,以下是全球晶圆代工厂的排名及市场份额情况:

全球晶圆代工厂排名(2024年Q4)

| 排名 | 公司名称       | 营收(亿美元) | 市场份额(%) |

|------|----------------|----------------|---------------|

| 1    | 台积电(TSMC) | 268.5          | 67            |

| 2    | 三星(Samsung)| 32.6           | 8.1           |

| 3    | 中芯国际(SMIC)| 22.0           | 5.5           |

| 4    | 联电(UMC)    | 18.7           | 4.9           |

| 5    | 格芯(GlobalFoundries)| 18.3       | 4.8           |

| 6    | 华虹集团(HuaHong)| 未明确       | 约3.5         |

| 7    | 高塔半导体(Tower)| 3.87          | 1.0           |

| 8    | 世界先进(Vanguard)| 3.57          | 0.9           |

| 9    | 合肥晶合(Nexchip)| 未明确       | 约0.8         |

| 10   | 力积电(PSMC)| 未明确         | 约0.8         |

根据TrendForce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份额将有所变化:台积电预计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为66%。三星预计市场份额约为9%。中芯国际、联电和格芯预计市场份额均为5%,并列第三。

所以如果两公司合并,合并后的两公司市场份额有望突破9%,有望超过三星位居全球第二,不过两公司均没有开发12nm以下高级工艺,所以虽然有份额,但仍属于全球晶圆厂第二梯队

对此,大家怎么看?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