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本周,松山湖将刮起“智慧机器人”风暴!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继新能源汽车之后,下一个产业热点是什么?

是智慧机器人!

今年年初,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于宣布获得6.75亿美元(折合约48亿人民币)高额融资,估值达到26亿美元(折合约187亿人民币),一举跃升成为世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在Figure的本轮融资中,投资者包括微软、英特尔、Open AI、英伟达以及世界首富贝佐斯。这意味着,又一个产业热点在形成,它就是智慧机器人产业!

智慧机器人被视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个热点。这是因为智慧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都代表了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新能源汽车通过引入电力驱动和智能化控制,改变了传统的汽车产业结构。而智慧机器人则融合了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实现了高度智能化和自主化。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智慧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它们能够承担一些繁重、危险或复杂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智慧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例如家庭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

根据艾瑞咨询的预测,2021年至2025年国内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千亿元。这表明智慧机器人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并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此外,近五年来,智能机器人行业融资次数超过500起,融资总额近840亿元,显示出资本对智慧机器人产业的青睐和信心。随着市场逐步迈入稳步发展阶段,头部企业开始显现。

智慧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学习与推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等,此外,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还包括数字孪生层、通信层、控制层等,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智能机器人的技术体系,使机器人能够实现高效、智能的运作。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而中国力量在这新赛道也表现突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政府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建设产业园区等方式,为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中国在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内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作,推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

本周五,5月17日,在东莞松山湖,就将刮起本土“智慧机器人”风暴--在第十四届松山湖中国 IC 创新高峰论坛上,来自本土的10家与智慧机器人相关的IC公司,将推介最新的产品技术信息。

其中合肥银牛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副总裁周凡将推介该公司集 3D 视觉感知、AI 及 SLAM 为一体的 3D 空间计算芯片 NU4500、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计算事业部总经理鲁海波将推介该公司采用 64 位 RISC-V 核的边缘计算 SoC EIC7700/7902-C、合肥酷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 沈泊将推介该公司感算一体的智能机器人 SoC AR9481、上海为旌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智将推介该公司面向机器人的高性能智慧视觉芯片海山 VS8 系列芯片、成都启英泰伦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开发总监王书娟将推介该公司高性价比端侧语音AI芯片CI135X、神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CEO袁帝文将推介该公司面向具身智能的 3D 空间计算芯片VC6801、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杨武将推介该公司机器人 SLAM 专用芯片AM890、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宗翔将推介基于思特威第二代全局快门技术的 CMOS 图像传感器SC038HGS、隔空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张珍伟将推介全球首款 uA 级超低功耗 60G 雷达芯片AT60LF 系列、上海芯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副总监程涛将推介该公司基于 MIPI A-PHY 协议的串行器和解串器芯片SC5501 / SC5502。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IC 设计分会副理事长、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将亲自主持精彩的圆桌论坛环节,参与嘉宾将围绕“智障”机器人还是“智慧”机器人?主题展开精彩辩论。

参与的圆桌嘉宾包括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锋、鹏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王伟、乌镇智库理事长张晓东、小米生态链研发总监张秀云等。

以下是本次高峰论坛议程

1.png

2.png

此外,芯原微电子视频号将开启同步直播,欢迎扫码预约!

3.jpg


张国斌的芯时空
,赞12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最新文章